《大桥施工技术》PPT课件.ppt
《《大桥施工技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桥施工技术》PPT课件.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巫峡长江大桥施工技术,四川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巫峡长江大桥工程项目分为主桥和引道工程两部分,桥址位于长江巫峡入口处,设计为中承式钢管砼双肋拱桥,主跨净跨为460m,位居同类型桥梁世界第一,全桥跨径组合为612m(引桥)+492m(主跨)+312m(引桥)。,引桥为预应力砼连续梁(南岸异形梁为钢筋砼简支梁);桥面为预应力砼形连续梁;全桥吊杆和立柱间距为12.0m,桥面与拱肋交汇处横梁为组合截面梁。桥长612.2m,桥宽19m。设计总体布置如下:,巫峡长江公路大桥立面及平面布置图,1 巫峡长江大桥施工方案的确定,1.1 引桥施工两岸引桥及桥台基础均位于岸坡上,采用明挖施工基础,台身、墩身及
2、盖梁采用现浇,上部构造采用预制或现浇。,1.2 主 桥 施 工1.2.1 主拱座施工两岸主拱座均处于裸露的灰岩上,并位于卸载带上,采用按地质构造的卸荷线开挖拱座以上土石方卸载,然后按图纸要求人工开挖基坑再施工拱座。,1.2.2 主拱肋施工(1)钢管拱肋的加工及安装钢管拱肋节段及横联在工厂加工运达现场后采用无支架缆索系统进行吊装就位,钢铰线扣索进行斜拉扣定。(2)拱肋弦管内砼的压注采用自两端拱脚向拱顶连续压注。,1.2.3 上部构造施工(1)拱上立柱施工拱上立柱采用工厂加工运达现场后吊装就位焊接再压注管内砼,盖梁采用预制安装。(2)吊杆、横梁、车道板及桥面施工吊杆、横梁、车道板采用预制安装,桥面
3、采用现浇。,巫峡长江大桥主要施工难点,2.1 钢管拱肋节段采用无支架缆索吊装系统吊装成拱,包括难点:(1)缆索吊装系统的索跨大:为576m;(2)吊重大:节段重128t,设计吊重170t;(3)索塔高度大:达150.22m;(4)构件起吊高度大:有260m;(5)不能断航:黄金水道不能长时断航。2.2 各根钢管拱肋弦管内砼的连续压注。,巫峡长江大桥主要施工技术,3.1 缆索吊装系统布设技术缆索吊装系统包括吊塔(置于扣塔上)、锚碇、承重缆索、压塔索、起吊滑车组、分配梁、卷扬机、承索器等。,(1)用辅助支架安装扣塔 扣塔为管结构,由厂家对其分节、分片加工后,船运至桥孔下的水域,起吊高度达180m-
4、290m后才能到安装的位置,扣塔构件安装后,在焊接工作完成前,扣塔上不能承受外力作用,因此,扣塔的安装不能由塔吊来辅助。,经过分析比较后,我们选用万能杆件拼成的支架来辅助安装扣塔,由系于其上的通长缆风索来确保稳定。见右图所示。,(2)缆索索塔直接铰支于扣塔顶面上缆索系统如另设独立的吊装用索塔(吊塔)需用万能杆件约2100t,而将吊塔直接铰支于扣塔顶面以上,仅需杆件320t。扣塔为钢管支架格构柱,竖向61010的钢管内灌筑C60砼。经复核计算,扣塔能承受支于其上的750t的吊塔压力。因此,将吊塔置于其上(塔顶设避雷针),见下图。,(3)索塔顶仅设纵向压塔索索塔为双柱门式索塔,中心距20m。索塔高
5、南岸为150.22m,北岸为125.72m。因地形限制,无法在塔顶上设置沿桥长及横桥向的“八字”抗风索。经受力分析后,确定仅加设四根47.5的纵向压塔索,张紧力为320KN,在塔顶处塔、索固定,而横桥向不设。但在建始岸,因索塔高度大,加设了横向抗风索,初张力100KN。,对塔顶作上述约束后,在缆索布置完成后进行试吊时,索塔编位纵向最大值为24cm,试吊后进行了调整,正式吊装时,索塔最大纵向偏位20cm,横桥向最大偏位4cm,均在允许的范围内。,(4)塔顶结构索鞍横梁下设置弹性支座主吊索鞍处承受集中力1600KN,作用于横梁中心,如横梁下与塔顶杆件的支承靴间用刚性支撑,将使中间一排柱承受绝大部份
6、的压力,很不合理。为此,我们在中间一个支承靴上加设厚度为20mm的橡胶(弹性)支座,使受力传开,其值在500KN-1000KN之间。,(5)吊锚锚碇用桩锚并加设岩锚本桥吊锚受力18000KN,上、下游锚碇受力各为9000KN。锚碇处地面倾角450,岩石破碎,设重力式锚碇土抗力不足。我们采用桩式锚碇,同时在锚碇后方加设平均长度为20m的9j15.24的无粘结预应力束岩锚,作为安全储备。岩锚前端锚固于承台上,选用Rby=1860Mpa的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0.6Rby。,吊锚布置示意图,(6)启用56(CFRC836SW+IWR-56mm)满充式钢丝绳作承重主索其主要特点是单根索破断拉力大(245
7、0KN),厂家是应我方需要首次生产(见下图所示)。无使用经验资料可供借鉴,经咨询有关专家和现场的反复试验,我们确定承重主索的受力安全系数3,钢绳的连接采用特殊的索夹,间距为40cm。,(7)设置主动式承索器其目的是减小起重索或牵引索在其转线点间的距离,从而减小吊点(吊具)的配重。承索器挂于主索上,托起组主索下的2根起重索和2根牵引绳,承索器间相互用19.5钢索相连,进入一台50 KN的卷扬机形成循环线,开动卷扬机,主动控制承索器的最佳位置,如下图所示。,承索器结构示意图,本桥设置主动式承索器后每个吊点配重仅为5t;同样垂度下,如不设承索器,每个吊点配重将达25t,技术先进性显而易见。在使用中,
8、承索器轮将起吊及牵引索梳理得有条不紊,经过多次七级以上大风后,没有出现起重索或牵引索相互打绞的现象。本技术已申报国家专利,申请号:03234487.2。,(8)采用特制起吊滑轮组滑轮组采用上5轮下4轮,组成8线起吊滑车组,单轮受力按200KN设计,外直径为480mm,用滚柱轴承。经实施观测和检验,全部滑轮运行可靠,至拱肋吊装完成,快绳端经过的滑轮已运行21万转,没有一个滑轮出现问题;起吊滑车组运行自如,起吊钢绳没有出现一次扭绞现象。,(9)选用恒力起吊、牵引卷扬机卷扬机选用摩擦式恒力卷扬机,附带卷绳器。根据巫山桥的特点,定制的起吊用卷绳盘卷绳量为2200m(24 mm钢丝绳),牵引用卷绳盘卷绳
9、量为1200m(28钢丝绳),卷绳筒配备40N.m的力矩卷扬机做动力。这种卷扬机与卷绳器的配套搭配使用在本桥是第一次,经使用证明运行可靠,效果好。,3.2 斜拉扣挂系统布置技术斜拉扣挂系统包括扣塔、索鞍、扣锚、扣索、扣索固定端及扣索张拉系统等;主要采用了:,(1)扣塔上采用多个滚轮做成弧形索鞍其目的是增大钢绞线的弯曲半径,使钢绞线受力后不致产生大的弯应力。弧型索鞍轮的半径为2962mm,每束6-10根的钢绞线均通过宽度为54mm的轮槽,经实施观察,效果良好(见下页图)。,扣塔上弧形索鞍位置示意图,(2)扣锚采用桩锚加岩锚作为安全储备该创新设计方法,解决了桩锚前端土体抗力不足的问题。考虑到桩上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桥施工技术 大桥 施工 技术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89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