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质点体系》PPT课件.ppt
《《多质点体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质点体系》PPT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结构抗震构造设计,任课教师:杨清文 总课时:48学时考核方式:考试,3.5 结构竖向地震作用,竖向地震运动是可观的:,根据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在震中距小于200km范围内,同一地震的竖向地面加速度峰值与水平地面加速度峰值之比av/ah平均值约为1/2,甚至有时可达1.6。,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是显著的:,根据地震计算分析,对于高层建筑、高耸及大跨结构影响显著。结构竖向地震内力NE/与重力荷载产生的内力NG的比值沿高度自下向上逐渐增大,烈度为8度时为50%至90%,9度时可达或超过1;335m高的电视塔上部,8度时为138%;高层建筑上部,8度时为50%至110%。,目前,国外抗震设计规定中要
2、求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结构或构件有:,1.长悬臂结构;2.大跨度结构;3.高耸结构和较高的高层建筑;4.以轴向力为主的结构构件(柱或悬挂结构);5.砌体结构;6.突出于建筑顶部的小构件。,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前三类结构要考虑向上或向下竖向地震作用的不利影响。,计算结构竖向地震作用的方法:,静力法:取结构或构件重力的某个百分数作为其竖向地震 作用;,水平地震作用折减法:取结构或构件水平地震作用的某个 百分数其竖向地震作用;,竖向地震反应谱法:与水平地震反应谱法相同。,规范采用的是基于竖向地震反应谱法的拟静力法。,时程反应分析:,一、竖向地震反应谱,竖向地震反应谱与水平地震反应谱的比较:,类场地竖向
3、地震平均反应谱与水平地震平均反应谱,形状相差不大,加速度峰值约为水平的1/2至2/3。,可利用水平地震反应谱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竖向第一振型的地震内力与竖向前5个振型按平方和开方组合的地震内力相比较,误差仅在5%-15%。,此外,竖向第一振型的数值大致呈倒三角形式,基本周期小于场地特征周期。,因此,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竖向地震作用可按与底部剪力法类似的方法计算。,二、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公式,-结构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竖向、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质点i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规范要求:9度时,高层建筑楼层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应乘以1.5的增大系数
4、。,三、平板型网架屋盖与大于24m屋架的竖向地震作用计算,-第i杆件的竖向地震内力;,-第i杆件的重力内力。,反应谱法计算结果表明,1.比值虽不相同,但相差不大,故可取最大值作为设计依据;,2.比值与烈度和场地类别有关;,3.比值与跨度有关,但在常用的范围内,变化不很大;为了简化,略去其影响;,-竖向地震作用系 数,按表采用;,-重力荷载代表值。,采用静力法,对于长悬臂和其它大跨度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8度和9度可分别取该结构、构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和20%,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时,可取该结构构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5%。,一、结构抗震计算原则,3.6 结构抗震验算,各类建筑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质点体系 质点 体系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89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