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ppt
《一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二、正等测的画法,三、斜等测和斜二测的画法,四、轴测投影的选择,第八章 轴测投影图,1、轴测投影的形成和作用,2、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3、轴测投影的分类及应用,一、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轴测投影 将物体连同确定物体的坐标轴,向一个与确定该物体的三个坐标面倾斜的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平行投影即为轴测投影。该投影面称为轴测投影面。,1、轴测投影的形成和作用,三面投影图,投影图可以比较全面表示空间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但是这种图立体感较差,有时不容易看懂。,轴测投影图,轴测图富于立体感。但是它不能直接反映物体的真实形状和大小。所以只能作为辅助图样。,轴测轴三个坐标轴X1、Y1、Z1的
2、轴测投影X、Y、Z。,轴间角轴测轴之间的夹角,XOY、YOZ、ZOX。,轴倾角轴测轴X、Y与水平线间的夹角。,轴向伸缩系数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对应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之比。,X轴轴向伸缩系数:p=OA/O1A1Y轴轴向伸缩系数:q=OB/O1B1Z轴轴向伸缩系数:r=OC/O1C1,2、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轴测投影的投影特性,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的轴测投影的长度与该线段的实长之比等于相应的轴向伸缩系数。,互相平行的线段轴测图上仍平行。,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轴测图上仍平行于坐标轴。,两平行直线或同一直线上的两线段的长度之比值,轴测投影后不变。,轴测投影,3、轴测投影的分类及应用,正轴测投影形体长、
3、宽、高三个方向的坐标轴与轴测投影面倾斜,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所得到的投影,斜轴测投影形体两个方向的坐标轴与轴测投影面平行,投射线与轴测投影面倾斜所得到的投影,(1)首先要按所画的物体的形状选定所绘轴测图的类型以及参考立方体的可见面,确定轴测轴及其简化系数或轴向伸缩系数。,(2)Z轴一般都按铅垂方向绘制,X轴和Y轴可以对调,各轴也都可以分别按相反方向或对称方向画出。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可直接画出;不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常作出两端点后连成。,(3)作图时可应用平行投影的投影特性,使作图较为简捷。如空间互相平行的直线的轴测投影仍互相平行;同一直线上两线段的长度比,以及两平行线段的长度比,在轴测投影中仍保
4、持不变等。,(4)为了增强轴测投影的立体感和真实感,在轴测投影中用粗实线画出物体的可见轮廓,一般都不画不可见轮廓;必要时,可用虚线画出不可见轮廓。,4.绘制轴测投影时的注意点,二、正等测的画法,画轴测图需要给定的基本条件:1)轴间角。这样才可以画出轴测轴;2)轴向伸缩系数。这样才可以沿轴测量。以上两项,与轴测图的类型有关。,正等测的轴测轴和轴向伸缩系数,简化后轴向伸缩系数,二、正等测的画法,四心法(菱形法),1、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正等测画法,确定坐标轴(画水平圆),画轴测轴,画正方形切于圆,连AE、AF,BC、BD,分别以点A、点B为圆心,AE(AF)、BC(BD)、为半径画圆弧,画长轴方向的
5、对角线,得点I、II,分别以点I、点II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弧,画侧平圆,画正平圆,八点法,圆柱正等轴测图的画法,圆柱正等轴测图的画法,倒圆角正等轴测图的画法,确定物体的坐标轴;绘制正等测的轴测轴;运用平行投影的特性作出物体上的点、线、面;整理图线。加深加粗物体上可见的图线。,作图步骤:,绘制物体轴测投影的基本方法:,坐标法:根据物体上各点坐标,作出它们的轴测投影后连线。叠加法:根据物体各部分的相对位置,逐次作出它们的轴测投影。切割法:根据物体被切割的次序,逐次作出被切割后的轴测投影。综合法:用叠加法和切割法进行综合作图,绘制物体的轴测投影。,2、物体的正等测画法,坐标法,例 根据两面投影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轴测 投影 基本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88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