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产理论》PPT课件.ppt
《《基础生产理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生产理论》PPT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产理论,Production Theory,-供给曲线的背后,厂商的追求目标?产量最大?价格最高?销量最大?厂商的行为准则?,思 考.讨 论,要解决的问题:,1、企业是什么?2、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量有何关系?3、什么样的决策才是企业的最优经营决策?,如果你了解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就会非常容易理解,因为它们采用相同的研究工具。事实上,由于生产过程的产出通常可以直接观察到,而消费的“产出”(效用)不能直接观察到,所以,生产理论比消费理论更简单。,生产理论,生产理论研究的是生产者的行为。生产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厂商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或既定的成本下产量最大。在明确怎样实现利润最大化前,首先须了解的两个
2、基本问题:1从有形物质的实物角度考察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这些构成了生产理论;2从无形的价格、货币角度考察投入的成本与销售收益之间的经济价值关系,这些构成了成本理论。,生产函数,生产是对各种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过程。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者称为厂商,是指能作出统一生产决策的经济单位。厂商主要可以采取三种组织形式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生产函数,生产的过程是从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产品产出的过程。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包括 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生产函数:描述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在某一时期和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各种要素投入量的某一种组合同所能生产的最大可能的
3、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为了简化分析,通常假定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函数是线性齐次函数,即表示产量和各种投入量都按同一比例变动。在 中,如果两种投入都按倍增加,则产量也增加倍。于是,线性齐次函数的公式就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LK,其它相关概念,技术系数:生产一定量的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固定技术系数: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不能改变,这种系数的生产函数就为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可变技术系数: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可以改变。这种系数的生产函数就为可变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注意: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
4、生产函数是确定的,技术条件变化,生产函数会相应变化。对固定投入比例函数,要素配合比例是固定不变的,各种要素彼此不能替代,因此产量的变动在各要素既定比例的变化中实现。,短期生产函数,微观经济学中的生产理论分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是以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标准的。一般来说,短期内变动的是可变要素,如劳动、原材料;长期变动的除了可变要素还包括固定要素,如资本。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Q=f(L,)考察一下,当资本固定不变,而劳动投入可变的情况下,厂商如何通过增加劳动投入来提高产量。,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根据短期生产函数,可以得到劳动的总产量
5、、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总产量:使用一定量的某种要素投入所获得的产量总和。即=APLL平均产量:平均每单位变动要素投入所能生产的产量。即边际产量:每增加一单位变动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产量。即,平均产出 边际产出劳动数量(L)资本数量(K)总产出(Q)(Q/L)(Q/L),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0100-110101010210301520310602030410802020510951915610108181371011216481011214091010812-4101010010-8,观察结论,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产出(Q)也不断提高,到达最大值后,接着又下降。劳动平均产出(AP)
6、,或者说每个工人的产出先增加,然后,又接着下降。劳动的边际产出(MP),或新增工人的产出水平,最初时迅速增加,接着开始下降,最后变成负数。,Q,总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及边际产量曲线关系图,Q,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1.MPL和TPL之间的关系:MPL=dTPL/dLMPL0时,则TPL会增加MPL0时,TPL达到最大值MPL0时,TPL会减少,Q,2.APL和TPL之间的关系:APL=TPL/LAPL达到最大值时候,TPL曲线上必然有一条从原点出发的最陡的切线。,Q,3.MPL和APL之间的关系:两条曲线相交于APL曲线的最高点。MPL APL时,APL会增大MPL AP
7、L时,APL会达到最大值MPL APL时,APL会减少。,第阶段:TP、AP和MP均递增,称为报酬递增阶段。第阶段:仍以递减速率递增,并达到最高点D,MP则由最高点B开始下降以至为零;AP先升后降,在最高点处与MP相交C,此后开始下降,称为报酬递减阶段。第阶段:TP从最高点D开始下降,MP为负,因此为负报酬阶段。依据三个阶段的不同变动情况,可确定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对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说,边际产量表现出的先上升而最终下降的规律,称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的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生产理论 基础 生产 理论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87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