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与地下》PPT课件.ppt
《《基础与地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与地下》PPT课件.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4章 基础与地下室,4.1 地基和基础埋深4.2 基础的类型与构造4.3 地下室构造*4.4 基础与地下室施工技术中的特殊问题,4.1 地基和基础埋深,4.1.1 基础的作用及其与地基的关系4.1.2 基础的埋置深度,4.1.1 基础的作用及其与地基的关系,基础位于建筑最下部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是上部承重结构向下的延伸和扩大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图4.1 地基与基础、基础的埋置深度,地基按土层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1.天然地基 凡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不须经人工改良或加固,可直接在上面建造房屋。一般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等六大类。2.人工地基 地基的承载
2、力较差时,如淤泥、充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须预先对土壤进行人工加工或加固处理后才能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常采用压实法、换土法、打桩法等方法加固地基(见图4.2)。,图4.2 人工地基加固的部分方法,4.1.2 基础的埋置深度,1基础的埋置深度2基础埋深的选择与确定,1基础的埋置深度,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距离为基础埋置深度(简称“埋深”)(图4.1)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应尽量浅埋,一般不小于500 mm,高层建筑基础埋置深度,一般为建筑高度的1/101/12。根据埋深的不同,基础可分为不埋基础、浅基础和深基础:基础埋置深度小于4 m时,叫浅基础;超过4 m时叫深基础;
3、基础直接做在地表面上时叫不埋基础。,2基础埋深的选择与确定,(1)工程地质(2)水文地质(3)地基土冻胀深度(4)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1)工程地质,基础底面应尽量放在常年未经扰动而且坚实平坦的土层或岩石上,俗称“老土层”。在接近地表面的土层内,若带有大量植物根、茎的腐殖质或垃圾等,则不宜选为地基(见图4.3)。,图4.3 地基土层构造与基础埋深的关系,(2)水文地质,宜将基础落在地下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之上。地下水位较高,宜将基础埋在当地的最低地下水位以下200 mm(图4.4)。,图4.4 基础埋深与地下水的关系,(3)地基土冻胀深度,一般将基础或基础垫层埋置在冰冻线以200mm(见图4.
4、5)。冻土与非冻结土的分界线称为冰冻线;冻结土的厚度即冰冻线至地表的垂直距离称为冰冻深度,如哈尔滨地区为2.0 m,武汉地区无冻结土。,图4.5 基础埋深与冻土深度的关系,(4)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深于相邻的原有建筑物的基础,但当新建基础深于原有基础时,应采取措施(见图4.6)。,图4.6 基础埋深与新旧基础之间的关系,4.2 基础的类型与构造,4.2.1 基础的受力特点类型4.2.2 基础的结构型式4.2.3 基础的构造,4.2.1 基础的受力特点类型,1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2扩展基础(柔性基础),1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由刚性材料
5、(一般指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强度较低的材料,如砖、石、灰土、三合土和混凝土等)制作的基础。刚性角:基础的刚性材料在荷载作用下沿一定的角度分布的。为了满足承载力的要求,基础底面积(基底宽度B)加大,必须增加相应的高度H,始终使基础的断面处于刚性角范围内(见图4.7)。,图4.7 无筋扩展基础的受力特点,2扩展基础(柔性基础),不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扩展基础即钢筋混凝土基础(见图4.8)。,图4.8 扩展基础与无筋扩展基础的比较,4.2.2 基础的结构型式,1条形基础2独立基础3井格式基础4片筏基础5箱形基础6桩基础,1条形基础,建筑为墙承重结构时,基础沿墙体连续设置成长条形,称为条形基础或
6、带形基础(见图4.9)。条形基础多为砖、石、混凝土基础,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图4.9 条形基础,2独立基础,独立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建筑为骨架承重结构时,基础常采用独立块状形式(见图4.10(a)。墙下独立基础:建筑上部为墙承重结构,也可采用独立基础(见图4.10(b)。杯形基础:当柱采用预制构件时,则基础做成杯口形,将柱子插入杯口内并嵌固(见图4.11)。,图4.10 独立基础,图4.11 杯形基础,3井格式基础,地基条件较差或上部荷载较大时,常将独立基础在一个或两个方向用地梁连接起来,形成十字交叉的井格式基础,又称柱下交梁基础(见图4.12)。,图6.12 井格式基础,4片筏基础
7、,当上部荷载增大,地基承载力又差,采用前述基础类型难以满足建筑的刚度和变形要求时,可将条形基础或柱下基础扩展成一块整板成为片筏基础。按结构形式分为梁板式和平板式两种(见图4.13)。,(a)梁板式片筏基础,(b)板式片筏基础图4.13 片筏基础,5箱形基础,当上部建筑荷载大、对地基沉降变形要求严格的高层建筑以及软弱土层上建造的为多层建筑时,为增加基础刚度,常将深基础的顶板、底板和纵横墙体整体现浇成箱形基础,内部中空部分可形成地下室(见图4.14)。,图4.14 箱形基础,6桩基础,当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的软弱土层厚度在5.0 以上,基础不能埋在软弱土层内或对软弱土层进行人工处理困难或不经济时,
8、常采用桩基础。桩基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小且均匀等特点,一般由设置在土中的桩身和承接上部结构的承台组成(见图4.15(a)。桩基础通过桩端将荷载传给持力层,或通过桩身与周围土层的摩擦来传递荷载,前者为端承桩,后者为摩擦桩(图4.15(b)。,图4.15 桩的组成和受力类型,还有新型基础结构形式,如壳体基础(见图4.16)、不埋板式基础(见图4.17)等。特别适宜于56层整体刚度较好的居住建筑采用,但在冻土深度较大的地区不宜采用。,图4.16 壳体基础,(a)折壳基础(b)圆锥壳体基础(c)球壳基础,图4.17 不埋式基础,4.2.3 基础的构造,混凝土基础、毛石混凝土、砖基础、灰土基础及三合土基础
9、等无筋扩展基础的构造(见图4.18)和扩展基础构造(见图4.19)。,(a)混凝土、毛石混凝土、毛石台阶形基础(b)砖基础,图4.18 无筋扩展基础构造,(a)灰土、三合土基础(b)混凝土、毛石混凝土锥形基础,图4.19 扩展基础构造,4.3 地下室构造,地下室地面至顶板底面高度不应低于2.2m;梁下净高不应低于2.0 m。4.3.1 地下室的分类4.3.2 地下室的组成4.3.3 地下室的交通和疏散4.3.4 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构造,4.3.1 地下室的分类,按埋入地下深度的不同 按使用功能不同 按结构材料不同,可分为砖墙地下室和混凝土地下室。,按埋入地下深度的不同,按埋入地下深度的不同,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与地下 基础 地下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87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