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内容安排》PPT课件.ppt
《《培训内容安排》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内容安排》PPT课件.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培训内容安排1、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践与思考2、教材总体介绍(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章、节分析,以必修为主)3、教学指导(教学案例分析、课例、教学经验体会等),高中化学新课程 的实践与思考,河南省基础教研室 戢 明二00九年八月,高中课改实验区的进展情况,2004年4个省区(山东广东海南宁夏)2005年1个省区(江苏)2006年5个省区(福建浙江辽宁天津安徽)2007年5个省区(北京湖南陕西黑龙江吉林)2008年5个省区(第五批)(河南山西江西新疆新疆兵团)2009年4个省区(第六批)(湖北内蒙古河北云南)2010年全进入,培训经历,2008年6月至8月:暑期培训(1)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也叫培训者的
2、培训)。(2)市级全员网络培训(全省统一时间和内容)。2008年10月: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展示)。2008年11月:跟进培训。2009年3月:第四届全国实验区高中化学新课程 实施成果交流大会。,相关文件或书籍,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2008、6)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2009、6)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必修课程 2008年7月)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建议选修课程 2009年6月),值得思考的四个问题:为什么改?如何改?改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是我国高中为什么要课改?二是河南省高中化学课程如何改?(包括高中化学课程的设置,化学教材
3、的选用情况)三是教学实施建议。(问题和对策)四是机遇和挑战。,第一部分:我国高中为什么要课改?,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最后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每一课改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仍存在的主要问题: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2001年上
4、半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拉开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本次课改(即第八次课改)的总体框架由以下六项具体目标构成:,1、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要从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2、课程结构:学科整合,强调课程的综合性,理科“科学”、文科“历史与社会”、“艺术”、“综合活动实践课”。3、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4、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
5、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评价制度的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6、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河南省是2002年开始部分(分批)进入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化学是2004年秋季进入)。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四年来,初中化学教师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新课程给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带来了明显变化:化学教师的教育教
6、学观念转变了,教育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习化学成了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的过程;评价方式改变了,对学生化学学习的评价,不仅仅是单一的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考查,而是三维目标的立体、全面的评价,继外省陆续在高中推行课程改革后,河南省教育厅也曾于2005年发布消息称,2006年秋季开学后在全省高中陆续推行课程改革。为了稳妥起见,河南省教育厅专门选派专家组到高中实施课改的省份进行考察,发现河南启动高中课程改革时机还不成熟。根据国家对高中课程改革的工作部署,决定河南省高中课改2006年暂不启动。尽管如此,河南省高中推进课程改革也不会很晚,待全国一半省份高中开展课程改革,河南省总结更多
7、经验、措施更完善后,即刻会在高中推行课改。(稳妥推进),应该说2008年河南省进入高中新课程的条件已经成熟,因为到2007年秋季为止,全国已有四批共计15个省区进入了高中新课程,2008年有河南、山西、江西、新疆和新疆兵团共五个进入实验区的省份,全国高中课改实验区已达二十个;另外,河南省初中新课程已经实施了六年,初中课改毕业生已经达到四届,初、高中衔接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若高中课改再不进行,也会影响到河南省初中课改的健康发展。所以,2008年河南省高中实施新课程是大势所趋,也将会比初中实施新课程的情况更复杂,难度更大。,第二部分:河南省高中化学课程如何改?(包括高中化学课程的设置,化学教材的选用
8、情况),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秋季,在义务教育新课程开始实验时,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2003年3月31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十几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课程结构 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共八大学习领域、1213个科目、若干模块课程设置 高中新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旨在保证所有高中生都达到共同要求,选修旨在达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不同科目中加深和拓宽的学习内容,选修是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文化以及自身条件开设的校本课程。学分要
9、求(必修学分)语数外各10学分;思想政治8学分;史地理化生各6学分。总学分达144方可毕业,化学1,化学2,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化学与技术,高中化学各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与生活,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8个模块。每个课程模块2学分,36学时。必修课程包括化学1和化学2,是全体学生必修的模块;选修课程包括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6个模块,全体学生必须从中选择至少一个模块的课程学习。课程标准
10、规定:学生在高中阶段修满6学分,即在学完化学1、化学2之后,再从选修课程中选学一个模块,并获得学分,可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在修满6个学分后,可以选学更多的课程模块,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化学素养。有理工类专业发展倾向的学生,可修至8个学分;有志于向化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可修至12个学分。,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结合河南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设置方案,特制定河南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模块选择建议及学分指导表。(见表1)2009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范围与标准(化学)(见表2),课程模块开设及学段、课时安排建议:,1高一上、下两学期,分别开设必修课程化学1和化学2
11、,每周可以安排2课时(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可以安排3课时),两个学期完成化学必修模块的学习。高一年级化学课程为全体学生共同必修内容。学完化学1和化学2两个必修模块后,经考试(或其他评价方式)合格可获得4学分。2对有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专业方向发展倾向的学生,在必修模块学完后,继续开设选修1(化学与生活),每周可以安排2课时,高二上学期完成。学完选修1后经考试(或其他评价方式)合格可获得2学分,加上必修模块的4学分,即可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3对有理工类专业方向发展倾向或向化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在必修模块学完后,继续开设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每周可以安排2课时或4课时,高
12、二上学期完成。学完选修4后经考试(或其他评价方式)合格可获得2学分,加上必修模块的4学分,即可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建议再从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和选修6(实验化学)三个选修模块中至少选择两个模块学习,共可修至10学分。向化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还应该从其他选修模块中再选修一个模块,共可修至12学分。4除以上建议选修的模块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继续开设其他选修模块。,对于首次进入高中新课程的人口众多的河南省来说,采取统一选课(建议同一个地市选择相同模块)的做法是一种稳妥的课程管理方式,同时也是考虑到学校现有的条件和师资情况。统一选课便于统一开展备课和教
13、研活动,便于统一进行针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经验的积累,可以逐步放开模块和学习顺序的选择权。,“一个标准、多种教材”是课改的特点之。教育部审定通过的各种化学教科书都符合“课标”要求,均可作为教学用书(教材改革目标:多样化、选择性和高质量)。河南省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是2004年秋季开始实施的(分批进入,到2007年全部进入),当年河南省课改实验区所选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共有三种版本(人教、沪教和湘教),经过使用和比较后又有所调整。到现在是以人教版教材为主。,高中化学教材经教育部审批通过的共有三种:(三王鼎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人教版)宋心琦、王晶主编江
14、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苏教版)王祖浩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鲁科版)王磊、陈光巨主编,河南省高一年级化学新课程已于2008年秋季全部进入,所选用的高中化学教材为两种,有15个地市选用人教版教材,有3个地市选用鲁科版教材。近几年来,作为人教社特聘专家参加了一些省内外培训工作,对人教版初、高中教材的编写特点有较多的研究和了解。,新的人教版化学教材是基于以下几点认识而编写的。1、充分体现新的教育理念。体现素质教育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的方向,教材改革必须体现这一理念。2、扬弃结合,开拓创新。五十多年的教材,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沉淀,有长有短,需要认真去研究,继承和发扬已往长处,摒弃
15、陈旧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更新、发展。3、循序渐进,稳步发展。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其他领域的改革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影响的可能是一代或几代人。所以,教材改革应更加慎重,以稳健的步子前进。4、符合中国国情。我国正处在发展中,经济发展、人口数量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和理念,应有所消化,以适应我国的实际。,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多样化的教材建设事业中保持了自身国家队的特色。人民教育出版社集多年编写教科书的经验,所出版的化学新教材图文并茂、提供了丰富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素材,既继承原化学教材的优点,又突出体现了“课改”新理念,符合师生思维特点和实际,其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便于学生的探索和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16、,也有利于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上。教材较好地体现了教材改革和教学改革的连续性。实践证明,人教版新教材具有比较好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只要按照实验教材的内容和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可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若能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能力,可以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高中三套都不错,可以互相参考),第三部分:教学实施建议 主要问题和对策,高中新课程带来的突出变化,教材变了(教师更多地考虑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3本变8本)课堂也在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促进了评价制度的改革等(河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已确定,新高考方案正在征求意
17、见和制定中),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多样的学生作业,存在的问题及思考,高中化学新课程带来了高中化学课堂的新气象。通过听课和访谈,我们高兴地看到,广大高中化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化学课堂更加重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更加强调师生和谐互动,更加突出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通过分小组实验、讨论,让学生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在体验中形成能力。我省高中化学课程改革近一年来的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随着新课程实验的进行和深入,一些问题和困惑也随之出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对新的教育观念在认识上的偏差,具体表现:将新课程神化,对教学产生巨大的迷
18、茫或恐惧,不知如何上课;将新课程虚无化,仍然穿新鞋走老路;茫目放弃原有的好的方式,追求热闹的形式;惯于依赖教材,不能突破教材的束缚,只能照本宣科,不具备“用”教材教的能力。,2、课程标准的规定与实际教学要求的把握问题,课程标准对教学要求的描述比较概括抽象、粗化,可操作性不强,教学内容的深广度等难以把握;习惯按原来的大纲和教材要求进行教学,内容加深;评价标准不明确,对考试(高考)担心;教辅资料与教材和教学不配套,普遍存在偏难偏旧、超标等问题。,3、教学条件不足的困扰和制约,由于化学实验不再明确区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导致课改后所做的化学实验大为减少;实验室不够,实验经费不足;担心实验占用
19、课时多等。,4、教师知识储备的有限和知识更新的困难,学校知识的遗忘;平时教学时间紧,继续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少 对过去教材没有涉及的新课程知识如:电离能、电负性;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晶格能;键和键;手性分子;等电子原理;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等感到陌生。,5、课时与教学内容的矛盾,高一化学课时按照规定是每周两节,但是很多学校是实际是按照每周3+1来安排的,尽管如此,有些老师还是感觉课时不够,拼命加班加点补充许多超出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习题,等等。,有关问题的思考 考试“指挥棒”问题,河南省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一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认同化学新课程的同时,化学新课程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20、考试评价,其实质是“应试教育”的现实与新课程所追求的“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老师不再满堂灌,课堂真的给了学生教师遭遇了最大的挑战,精神压力更大了谨慎前行高考还是最大的未知数,学生说:“课改之后的课我们更爱上了”;老师说:“课改之后的课更难上了”;家长说:“课改了,一个学期发48本书,孩子的负担是减轻了还是更重了?”,记者调查探访北京高中课改能否摆脱高考魔咒,实验区老师:“只要传统的考查方法、评价体系依然大行其道,新的课程改革就无法真正实施。”“谁敢跟高考对着干,谁敢拿学生的前途开玩笑?”,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面对中考、高考这些高利害考试的压
21、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进行的学生评价不得不用应试模式难题、偏题、题海战术、反复训练。,对于人口第一大省(也是考生最多省份)的河南省来说,高考是不容回避的话题。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以后,大家都会关注三年后的高考问题。而高考方案是在课程方案实施之后才出台,且会依据教学实际(各省的课程实施方案)来制定。因此,大家首先应该了解和执行本省的课程实施方案,按照要求进行教学,才会在以后的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新课程评价改革对新课程的实施意义重大,特别是考试评价改革。将所有的问题和矛盾简单地指向考试本身是不公平的。面对教育资源匮乏的现实,高考这个“指挥棒”的作用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并且继续发挥它无可比拟的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培训内容安排 培训 内容 安排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86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