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破坏作用》PPT课件.ppt
《《地震破坏作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破坏作用》PPT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1 地震破坏作用,从破坏性质和工程对策角度,地震对结构的破坏作用可分为两种类型:地基失效和场地的震动作用。,地基失效一般是指造成建筑破坏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场地和地基稳定性引起的。,为此要确定工程场地的设计地震动参数。,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和地基的破坏作用大致有地面破裂、滑坡、坍塌等。,这种破坏作用一般是通过场地选择和地基处理来减轻地震灾害的。,场地的地震动作用是指由于强烈地面运动引起地面设施振动而产生的破坏作用。,减轻它所产生的地震灾害的主要途径是合理的进行抗震和减震设计和采取减震措施。,2.2 建筑地段的选择,工程地质条件对地震破坏的影响很大。,常有地震烈度异常现象,即,产生的原
2、因是局部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不同。,“重灾区里有轻灾,轻灾区里由重灾”,地段划分,水边地的地下水位较高,土质也较松软,容易在地震时产生土壤滑动或地层液化。,山坡地在地震时会产生土壤滑动,用另外的土石來填补地基,常有土壤密实度不足情形,导致建筑物在地震时产生倾斜、沉陷。,冲积地的土质松软,地震时容易塌陷,如果此处有地下水层,还容易发生液化。,临近悬崖,容易滑落,谷地或低地,这里的建筑物容易在地震发生时,受土石崩塌破坏。,萨尔瓦多地震引发了一巨大的泥石流,数百户人家被埋在泥石里,估计有1200多人遇难,地裂,地段选择,1.选择有利地段;2.避开不利地段,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3.不在危
3、险地段建设。,局部突出地形的影响,1.高突地形距离基准面的高度愈大,高处的反应愈大;2.离陡坎和边坡顶部边缘的距离大,反应相对减小;3.在同样地形条件下,土质结构的反应比岩质结构大;4.边坡愈陡,其顶部的放大效应相应加大。,发震断裂的影响,断裂带是地质上的薄弱环节,发震断裂带附近地表,在地震时可能产生新的错动,使建筑物遭受较大的破坏,属于地震危险地段。建设时应避开。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地段主要在高烈度区,全新世以来经常活动的断裂上面。,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时,应对断裂的工程影响进行评价,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对符合下列规定之一的情况,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1)抗震设防烈度
4、小于8度;2)非全新世活动断裂;3)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分别大于60m和90m。,2.对不符合本条1款规定的情况,应避开主断裂带。其避让距离不宜小于下表对发震断裂最小避让距离的规定。,一个很复杂的问题,2.3 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建筑场地指建筑所在地,大体相当于厂区、居民点和自然村的区域范围。为什么进行场地类别划分?,建筑场地按地震对建筑的影响划分为4类,建筑场地分类指标是以场地剪切波速(或场地土类型)和覆盖层厚度。,场地土层的卓越周期的简化计算公式为,单一土层时,多层土时,一、场地土层的卓越周期与场地的地震效应,1.场地土层的卓越周期(什么概念?),
5、2.场地的地震效应,场地土对于从基岩传来的地震波具有防大和滤波作用。,坚硬土层上的刚性建筑、软弱土上的柔性建筑破坏严重。,二.建筑场地的类别,场地土的类型,场地类别,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1.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顶面;,2.当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相邻上层土剪切波速2.5倍 的下卧土层,且下卧土层的剪切波速不小于400m/s时,可按地面至该下卧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3.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4.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 土层中扣除。,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场地类别,例:已知某建筑场地的钻孔土层资料
6、如表所示,试确定该建筑场地的类别。,解:,(1)确定地面下20m表层土的场地土类型,例:已知某建筑场地的钻孔土层资料如表所示,试确定该建筑场地的类别。,解:,(1)确定地面下20m表层土的场地土类型,(2)确定覆盖层厚度,(3)确定建筑场地类别,属于中软土,属于类场地,2.4 天然地基和基础,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对基础及上部结构的内力分布是比较敏感的,因此确保地震时地基基础能够承受上部结构传下来的竖向和水平地震作用以及倾覆力矩而不发生过大变形和不均匀沉降是地基基础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一、天然地基的震害特点,1.高压缩性饱和软粘土和承载力较低的淤泥质土在地震 中产生不同程度的震陷,造成上部
7、结构的倾斜或破坏;,2.杂填土、回填土和冲填土等松软填土地基,土质松软 且承载力较低,易产生沉陷,使结构开裂;,3.沟、坑、古河道、坡地办挖半填等非匀质地基在地震 中的不均匀沉降或地裂缝引起上部结构破坏。,二.天然地基的抗震措施,1.软弱粘性土地基,采用桩基,地基加固;,2.杂填土地基,换土夯实;地基加固;,3.不均匀地基,综合建筑体型、荷载、烈度、结构类型等采取合理的结构布局、地基抗震措施。,地基加固处理方法换土垫层法重锤夯实法挤密桩法沉井预压法,三、地基基础抗震设计,1)同一结构单元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土层上;,2)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而另外部分采用桩基;,3)地基有软
8、弱土、可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宜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性;,4)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基础类型,在抗震验算 时应尽量考虑结构、基础和地基的相互作用影响,使之能 反映地基基础在不同阶段上的工作状态。,地基基础抗震设计是通过选择合理的基础体系和抗震验算来保证其抗震能力的。,1.地基基础抗震设计的一般要求,2.可不进行地基基础抗震验算的范围,由震害调查得到下面结论:,只有少数房屋是由地基的原因而导致上部结构的破坏。大量的一般性地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极少发现因地基承载力不够而产生震害。,导致上部结构破坏的地基大多是液化地基、易产生震陷的软土地基和严重不均匀地基。,我国抗震设计规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震破坏作用 地震 破坏 作用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85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