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地质基础知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基础知识》PPT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供水水文地质,张诗华,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环境系,绪 论,地下水:埋藏在地表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水文地质学研究内容: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并利用此有效利用和调控地下水(兴利避害)。供水水文地质的目的和任务:供水;1)地下水形成于埋藏、物理和化学性质特征、开采条件下的动态变化;2)水资源评价内容和方法;3)供水水源地勘察和选择;4)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科学管理。地下水的储量:仅在地表以下800m深处体积大417104km3,是世界河流,淡水湖,水库和内陆咸水总储量的17.5倍。,绪 论,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的优点:1)水质透明,可以不净化处理2)不易受地表水污染,卫生条件
2、好;3)水温,常年变化不大,适宜冷却用水。4)构筑物简单,基建费用低;5)水量、水质受气候影响小,供水能力 稳定;6)能够利用含水层调蓄地表水,增加水资源总量;,绪 论,给水排水工作者学习水文地质知识的意义:由给水排水工作者的任务决定:选择水源地和设计取水构筑物;1)依据是水文地质资料;2)能够进行简单的水文地质计算;3)掌握地下水取水工程的基础知识;,第一章 地质基础知识,第一节 地球的构造和形态第二节 矿物与岩石第三节 岩层的地质时代第四节 地质构造,第一节 地球构造和形态,一、地球的分圈及其主要特征 地球大致以地壳表层为界限分为地球内部层圈和地球外部层圈。内、外部层圈又进一步分成6个不同
3、的层圈。一)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的最外圈。根据气温垂直变化,从下而上将大气圈进一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中间层、暖层(电离层)、散逸层。1、对流层是大气圈的最低层,下界为地表,上界为平流层底,厚约917公里,两极最薄,赤道最厚,在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流层的大气就是空气。2、平流层是对流层顶部至大约50公里高空的大气层,它的特点是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其温度基本上不受地面温度的影响,平流层中存在大量的臭氧,成为地球生物的天然保护层,使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二)水圈固体地球表面包围着一层水体即水圈。它大部分汇聚于海洋里,其它部分分布于大陆上的湖泊、河流、冰川、土壤和浅部岩石的孔隙中
4、,构成一个不甚规整而基本连续的水圈。海水占97.2,其它大陆水体占2.8。在大陆水体中,极地和高山的冰雪约占其体积的78.6,其余不足14的水为地下水、湖泊水和河流水体。地球上的水以气、液、固三相态的形式赋存于大气、地表和地下,它不断地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方式交替移动,形成水分循环系统,这种循环在塑造地表形态的作用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三)生物圈生物圈是由地球表层生命物质即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一个封闭的层圈,也就是有机体的分布和活动的地球外圈,包括了近地表的大气圈和地壳表层,以生物生存的最大高度(约10公里)和最大深度(约3公里)为其上下界线。出现于33亿年前,现在大约有100多万
5、种动物、30多万种植物和数十万种微生物。,四)地球内部层圈及其主要特征,(一)地壳(Crust)(二)地幔(Mantle)(三)地核(Core),(一)地壳(Crust),定义:固体地球在莫霍面以上的部分称为地壳,它厚约33公里(大陆)或7公里(深海),总平均厚度16公里,大致为地球半径的1400,仅是地球表层的一层薄壳。特征:大陆地壳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花岗岩质层或硅铝层;下层为玄武岩质层或硅镁层。,(二)地幔(Mantle),位置:地幔即中间层,该层上界为莫霍面,下界为古登堡面,厚约2900公里,按体积比约占整个地球的82.3,按质量比则占67.8,因此它是地球的主体部分;特征:基本上由
6、固态物质组成,密度大于3.5,从莫霍面以下到大约1000公里深处,称上地幔,10002900公里深处称下地幔。上地幔上部约90400公里处存在一个软流层,为低速,将其上固态岩石上地幔上部和地壳统称为岩石圈。,(三)地核(Core),位置:地核是以古登堡面为顶界面直到地心的地球中心部分,其厚度约3473公里,占地球总体积16.3,占总质量约l3。根据地震波速度变化情况可将地核分为外核、过渡层和内核三部分。组成:其物质组成推测为铁、镍为主,并含少量硫、硅元素。,二、地球形状和地表形态特征,一)地球形状大小的主要数据如下:赤道半径(A)6378.16公里 两极半径(C)6356.755公里 扁率(A
7、 C)A=1298.25 赤道周长40075.24公里 子午线周长40008.08公里 表面积510070100平方公里,二)固体地球陆地表面的一般特征,表现出5大特征,山地、丘陵、平原、高原、裂谷。(1)山地 定义:山地是指绝对海拔高程较高(大于500米)、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程在200米以上的地区。一般海拔5001000米为低山,10003500米为中山,大于3500米者为高山。山体呈线状分布的山地称山脉,如福建的武夷山脉、新疆的天山山脉。(2)丘陵 定义:丘陵指有一定起伏的低矮地区,一般海拔在500米之下,相对高差不超过200米,地形特征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如福建大部分地区属于丘陵地形。
8、,(3)平原定义:平原指面积较大、地势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地区。其海拔小于200米,内部相对起伏(高差)不超过数十米。如我国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典型的平原多为冲积平原;少数不很典型的平原,其上面松散沉积物层较薄,许多基岩直接出露,这些地区不像冲积平原那样平,常有低丘,如福建沿海小平原。(4)高原定义:高原是海拔高度较大(大于600米)、表面较为平坦或略有一定的起伏的广阔地区。世界著名的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巴西高原等。,(5)裂谷系统定义:大陆上有些宏伟的线状低洼谷地,这是地壳上被拉张而裂开的地区。平面呈近90或更大角度的“之”字型曲折延伸,且常有分枝、合并的现象。这类谷地称为裂谷或裂谷系统
9、。它宽3050公里或更宽,两壁或一壁多为陡峭的断崖,中间为低凹下陷的谷地。世界最著名的裂谷是东非大裂谷。,三)海底表面的形态特征,海底面积占地表71,它具有比大陆更广阔更年轻的平原,也有更为险峻更宏伟的的山脊和海沟。海底表面的形态特征(1)海岭(Range)(2)海沟(Trench)(3)大洋盆地(Oceon Basin)(4)海山(Seamount)(5)大陆边缘(6)大陆架(Continental Shelf)(7)大陆坡(Continental Slope)(8)大陆基(Continental Rise),第二节 矿物与岩石,一、主要造岩矿物的特征二、岩石的分类,电气石,辉石,黄铁矿,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基础知识 地质 基础知识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85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