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研究基本问题》PPT课件.ppt
《《地貌研究基本问题》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貌研究基本问题》PPT课件.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地貌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世界地形,一、地貌形态二、地貌的相对等级三、地貌的成因四、地貌的成因分类五、地貌的年代及发展六、地貌发展的阶段性,第二章 地貌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一、地貌的形态,指地面上具有一定几何形态的高低起伏。,1.地貌的基本要素,地形面 地表面具不同坡度的面。地形线 指两种地形面相交而成的线。地形点 2条以上地形线相交的点。,地貌形态要素,沙漠区的冲积扇,2.地貌形态,地貌的形态分为基本形态和形态组合基本形态指那些成因单纯、体积小、单个分布的地貌形态。形态组合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在成因上有联系、在形态上无联系的地貌组合在一起。,3.地貌形态测量指标,高度:绝对高度(即海
2、拔高度),从图上读取。相对高度(2种地貌的比高)。坡度:坡度主要反映在地形面上。一般的划分等级为:陡 坡:坡角50 中等坡:坡角2550 缓 坡:坡角25在堆积地貌上,不同的坡度可反映不同的成因类型。,3.地貌形态测量指标,高度+坡度能反映地貌形态高度大、坡度大地形陡峻高度小、坡度小地形平缓,页岩 灰岩 砂岩,居庸叠翠,3.地貌形态测量的指标,地面破坏程度:割切深度:指一种地貌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地面切割程度:地面破坏面积的%。水域面积/总面积。,4.地貌的形态类型,指与周围地貌的关系正形态:高出周围地貌阶地、垅、丘负形态:比周围地貌低谷地、洼地、坑、穴描述+照相+素描。,正地形,负地
3、形,二、地貌的相对等级,相对等级:可分为5级.巨型地貌:大陆、洋盆.大型地貌:以陆地上的山岳、平原、盆地为研究对象。.中型地貌:山岳分为河谷、分水岭。.小型地貌:河谷分为阶地、坡地。.微型地貌:小型地貌中更低一级地形起伏 大陆山岳河谷阶地前缘,大洋盆地,.巨型地貌,地球表面可以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大陆、洋盆。形成发展始于中生代:T之前为一超级大陆(泛大陆)由于板块运动而裂解形成现代大陆和大洋。大陆: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的大陆壳组成,平均海拔875m。遭后期破坏严重。地貌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洋盆:由单一的硅镁层的大洋壳组成,其上覆盖松散沉积物。地貌因受水体保护,形态原始。洋底平均深度-3794m.大陆边
4、缘:是陆壳的延伸部分,具有与大陆相似的结构,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型地貌,-山地:由山岭和山谷组成。山地高度分类见表。成因上可以分为构造山地、剥蚀山地。丘陵:海小于500m的高地与洼地相间排列的地貌组合。成因上与山地有密切联系。平原:地势平坦、高差小,或略有起伏的大面积地貌组合。高度分类见表。成因分类包括构造平原、剥蚀平原、堆积平原。,山地的高度分类,平原的高度分类,(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62),.小型地貌,阶地、河漫滩、洪积扇、冲积扇。,.中型地貌,山(河)谷:由谷坡、阶地、河床等组成。山间盆地:发育在山脉中的盆地。分水岭:一般是山脉的中央部位。,地貌等级的研究:,宏观观察和制图
5、:巨、大型、级,利用卫星、RS手段。微观研究和制图:在野外,从小型地貌入手,然后扩展大中型地貌。,三、地貌的成因,1.地貌是内外地质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原因内外地质营力。基础岩石和地质构造。,A.内营力,发生于地壳内部、深部,即内部的物质运动。内营力的方式构造运动:水平运动河流拐弯、梳状水系地壳升降:中小型地貌河流阶地、断层崖岩浆活动:岩浆上升形成火山地形,溢出的熔岩填平地形,形成熔岩高原或平原。,B.外营力:,主要来自太阳能、风能、流水、风化、冰川等能量。洪积扇、沙丘再造;冲沟破坏内营力:造成地形的高低起伏。外营力:产生削高补低。,外营力作用有2个过程,削高产生剥蚀地貌 补低造成堆积地貌,外
6、力作用结果削高补低,地貌在不断变化发展,地貌变化发展受构造运动、外营力作用和时间三个因素的影响。以河流地貌为例,假定某一准平原地区,地壳抬升后趋于稳定状态,气候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貌将按下列模式发展。地貌发育不同阶段,地貌特征和地貌组合都是不同的。,各种类型和成因的地貌都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以内营力作用为主的地貌来说,地貌的分布和大地构造单元、地壳运动方向以及构造线的走向都有一定的联系。例如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呈明显的梯级下降。这种地貌分布特征除与青藏高原在新生代强烈隆升有关外,每个地貌台阶的边坡常是一些新构造断裂分布位置,许多延绵千里的高大山脉的走向受断裂构造线的控制。,内应力与地貌,根据方精云
7、等,根据郑洪波等,我国山脉分布特征,外动力与地貌,以外营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呈纬度水平分布和沿山地垂直分布的规律。这种分布与气候条件有联系,决定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格局。一般来说,温度从赤道向两极和随地势增高而递减;降水则取决于大气环流和海陆分布。从地球两极向赤道方向可分为寒冷气候地貌带、温湿气候地貌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地貌带和湿热气候地貌带。,2、不同等级的地貌内外力相互关系:,从图上可以看出,两头的作用力比较单纯,仅一种营力,复杂的是中小型地貌,既有外力作用,也有内力作用。,3.影响地貌形成发展的因素,a.气候(照片,十渡与桂林岩溶对比)同一岩性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地貌的时间、尺度不同;同一地
8、质作用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作用程度不同;不同气候带内有不同地貌组合。b.岩性(照片,不同岩性形成的地貌对比)c.植被植被发育减弱地貌的形成;否则加速地貌的形成。d.人工活动:加速地貌的形成,造成地表破坏。e.地质构造顺构造地貌:背斜或地垒形成正地貌;逆构造地貌:背斜成负地貌,向斜成正地形。,十渡山水甲天下北方奇景小桂林,十渡山水北方小桂林,漓江山水,张家界天子山石英砂岩地貌,红色砂砾岩,4、内外地质营力在地貌上的表现,A、地壳的连续上升作用强度越来越大,造成大峡谷,稳定期短B、地壳间歇性上升分水岭与河谷高度不变,形成多级阶地或夷平面。C、长期稳定随时间延伸,分水岭降低,河谷降低,分水岭接近河谷,宽
9、河谷,低小丘陵。,虎跳峡,雅鲁藏布江峡谷,四、地貌的成因分类,1、基本成因分类(单因素分类)按形成地貌的地质作用分类A.外力地貌:每种地质作用形成两种地貌,侵蚀地貌、堆积地貌B.内力地貌: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地貌。a.新构造运动直接造成地貌 N2以来,青藏高原隆起,三峡地形。,b.剥蚀构造地貌: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多。指已经形成的地质构造,经过外力风化剥蚀后,把其构造揭露出来。特点:必定有一大部分地质构造(折皱、断层、地层面)反应在地形面上,构成地面的一部分。c.火山地貌:由火山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C.人工地貌:古运河、修大寨田、围海造田、红旗渠、灵渠。,四、地貌的成因分类,2、形态组合分类(多因素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貌研究基本问题 地貌 研究 基本 问题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85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