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养分状况》PPT课件.ppt
《《土壤养分状况》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养分状况》PPT课件.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0章 土壤养分,一 土壤养分概述二 土壤中的大量元素macroelements三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microelements,一 土壤养分概述,(一)、植物营养元素(二)、土壤养分来源(三)、土壤养分消耗途径,(一)、植物营养元素,土壤养分是指那些主要依靠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种。它们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铜、锌、鉬、氯。后13种称为矿质养分。,Mn,B,Fe,S,N,C,O,H,Ca,K,P,Cu,Cl,Zn,Mg,Mo,根据植物需要量大小,土壤养分元素可分为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N,
2、P,K中量元素:Ca,Mg,S微量元素(痕量元素):Fe,Mn,Cu,Zn,B,Cl,Mo有人提出,Si,Ni,Na也是植物必须营养元素,其中Si属大量元素,Ni,Na属微量元素。,目前认为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16种(大量元素9种,微量元素7种):,大量营养元素 主要吸收形态 主要来源 在干物质中的含量()C CO2 大气 45 H H2O 土壤水 45 O CO2 O2 大气和土壤空气 6 N NH4+NO3-土壤 1.5 P H2PO4-HPO42-土壤 0.2 K K+土壤 1.0 S SO42+土壤 0.1 Ca Ca2+土壤 0.5 Mg Mg2 土壤 0.2,微量营养元素,微量元素
3、吸收形态主要来源含量Cl Cl-土壤0.01Fe Fe3 Fe2 土壤0.01Mn Mn2+土壤0.005B BO33-B4O72-土壤0.002Zn Zn2+土壤0.002Cu Cu+Cu2+土壤0.0006Mo MoO42-土壤0.00001,(二)、土壤养分的来源,土壤矿物质风化土壤有机质分解大气降水(降尘)和地下水(矿质养分)生物固N biological N-fixation对耕作土而言,养分还来源于人工施肥、灌溉和农药残留。,大气沉降,施肥、灌溉,凋落物归还,(三)、土壤养分的消耗途径,植物吸收雨水淋失森林凋落物采收气态逸出损失,二 土壤中的大量,土壤中的氮nitrogen 土壤中
4、的磷phosphorus 土壤中的钾Potassium,土壤中的氮nitrogen,(一)氮在土壤和植物中的含量(二)土壤中氮素的来源(三)氮的生理作用(四)土壤中氮的形态(五)土壤氮素的转化(六)氮的循环,(一)氮在土壤和植物中的含量,1 氮在土壤中的含量我国土壤含氮量(全氮)一般在g/kg之间,不同土壤全氮含量有很大差异。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含氮量较高。氮素肥料施用过多往往造成江河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和地下水硝态氮(NO3-N)累积从而造成污染。,一般把土壤含氮量 0.2%者为“高”;0.2%0.1%之间者为“中”;0.1%0.05%者为“低”,0.05
5、%者为“极低”。一般把作物在不施氮区的全年生长期所吸收的氮量做为土壤供氮能力的良好指标。,2 N素在植物体的含量,1)、除C H O外,N是作物体内含量较多的元素,在作物体内的总含量为0.35。,2)、不同的植物含N量不同。含N量最多的是豆科作物和豆科绿肥作物。,3)、不同器官含N量不同:对同一作物来讲,幼嫩器官及种子含量高;叶子高于茎、杆、根。,4)、生长时期不同,N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不同。,(二)土壤中氮素的来源,1 生物固氮作用2 大气降水及雷电现象3 由灌溉水输入的氮4 氮肥,1 生物固氮,大气和土壤中的分子态氮(N2)经过微生物固定为有机态氮的过程,叫生物固氮。,2 大气降水及雷电现象
6、,降水时其中溶解的氮氧化物如NO2,N2O,NO和NH3随水进入土壤。闪电雷击时N2、H2合成NH3。在温带,每年随降水进入土壤的铵态氮和硝态氮为15kg/hm2。,3 由灌溉水输入的氮,有的地区,地下水或地表水中含有一定的铵态氮和硝态氮,用这些水进行灌溉时会带入土壤一定量的氮素。,4 施用肥料,包括农家有机肥和氮素化学肥料。,(三)氮的生理作用,氮是植物蛋白质的基本成分,植物缺氮时,同化碳的能力下降,叶片失绿黄化,易于衰老,根系发育亦受到抑制。氮素过量危害 1、降低植物体内糖分含量、作物 抗性差;2、机械组织发育差,易倒伏;3、引起作物徒长、晚熟。,氮素形态,(四)土壤中氮的形态,无机态氮(
7、全N含量的1-10%左右),有机态氮(占全N含量90%以上),土壤氮素,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溶解态铵,交换性铵,固定态铵,1 无机态氮:,占全氮量的1-10%,主要为硝态氮NO3-和铵态氮NH4+,都是水溶性的,易于被植物吸收利用。铵态氮易被土壤胶体吸附,不易淋失;硝态氮不能被胶体所吸附,只存在于土壤溶液中,极易淋失。,铵态氮除主要为交换态及部分存在于土壤溶液中外,还有一部分被固定在黏土矿物的晶格中,不能溶解,也不能被交换出来,从而形成“固定态铵”。在热带地区,固定态铵可达全氮量的50%以上。在通气不良的土壤中可能会存在NO2-并不断累积,造成对植物的毒害。,2 有机态氮,土壤中的氮主要
8、以有机态氮形式存在,它一般占全氮的95%左右。按照溶解度和水解难易程度可分为三类:水溶性有机氮;水解性有机氮;非水解性有机氮。,生产上常以全氮量(%),C/N比和水解性氮含量等作为土壤供氮能力的指标。一般全氮量低于0.1%的土壤,施氮肥均能获得增产效果。水解性氮含量等级是:100ppm 高50-100ppm 中等50ppm 低,(五)土壤氮素的转化,1 有机态氮的矿化过程2 硝化过程3 生物脱氮过程4 化学脱氮过程5 铵态氮的晶穴固定6 氮的生物同化作用,1 有机态氮的矿化过程,各种有机态氮经微生物分解作用转化为无机态氮。,mineralization,2 硝化过程,矿化过程中产生的氨(甚至第
9、一阶段氨基化过程产生的某些胺,酰胺),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成硝酸态氮化合物。,3 生物脱氮过程(反硝化作用):,在嫌气条件下,由多种微生物对硝态氮所产生的一系列生化还原过程。,4 化学脱氮过程,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所进行的纯化学分解过程。,铵态氮和亚硝态氮同时大量存在土壤溶液(生成亚硝酸铵)时的双分解作用。NH4NO2 2H2O+N2+718千卡,5 铵态氮的晶穴固定,NH4+直径与2:1型粘土矿物晶架表面孔穴的大小相近,可能陷入晶穴内而变成固定态铵。,6 氮的生物同化,由矿质化过程所生成的铵态氮,硝态氮和某些简单氨基态氮(-NH2),通过微生物和植物的吸收同化,转化成有机态氮。,(六)氮的循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壤养分状况 土壤 养分 状况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85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