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法学》PPT课件.ppt
《《土地法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法学》PPT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土 地 法 学,渠丽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地资源管理系2010-10,为什么要掌握土地法律制度与政策?,教学目的,土地法学是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基础课之一,课程以土地政策与法规为主线,是研究调整人地关系的相关法律规范与政策的一门学科。课程既注重讲授我国土地政策法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等核心内容,又密切联系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实践,来阐明我国土地政策法规建设中的一系列主要问题。,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土地政策法规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国家有关土地产权、土地利用和管理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了解土地立法与政策制定的原理、原则,理解其适用范围,了解不同发展时期土地政策法规产生的特
2、殊背景与特定土地政策的作用;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土地利用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主要教学参考资料,教材:张军连.土地法学(第2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主要参考资料:1.黄河等.土地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2.黄贤金.土地政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3.陈利根.土地法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4.杨永芳.土地法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5.刘光远,王志彬.新编土地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张庆华.中国土地法操作实务.法律出版社,20037.程信和,刘国臻.房地产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林卿,何训坤.土地政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
3、2,主要参考报刊杂志,1.中国土地科学2.中国土地3.中国国土资源报,主要网站,本课程主要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考试方式,平时成绩考试成绩,本课程基本内容框架,土地法与土地政策基本理论土地产权法律制度与政策的基本内容土地利用管理法律制度与政策的基本内容土地法实施规则,第一章 绪论,主要内容土地的概念土地法的概念土地法的调整对象土地法学的发展,1.土地的概念土地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和人类活动等自然、人文要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不同学科对土地的理解,一、土地的内涵,法学上的土地概念土地概念为涉物法律概念。一般认为土地是指地球陆地表层,即
4、:一国领土范围内的陆地、内陆水域、滩涂、岛屿等。对土地资源制定特殊的法律制度加以保护;土地法属于国内法,应为国家领土范围内;从资源和资产属性对土地进行保护。土地法中所要讨论的土地应是指地球表层国家能够控制,人们能够利用的具有财产性质的陆地部分。,我国法律对土地的概念的认识没有给与直接定义,使用人所共知概念。法律实践中对土地概念会遇到界定不清的问题。,2002年1月1日起试行的土地分类体系,采用三级分类体系,分为:3个一级类,15个二级类,71个三级类。,土地分类,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菜地,建设用地,商业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公共建
5、筑用地,住宅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地,特殊用地,未利用地,未利用土地,其他土地,茶园,有林地 灌木林地疏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天然草地 人工草地改良草地,畜禽饲养地 设施农业用地 农村道路 坑塘水面养殖水面 田坎晒谷场等用地,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T 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二级分类体系。一级类12个,二级类57个,耕地 水田、水浇地、旱地园地 果园、茶园、其他园地林地 有林地、灌木林、其他林地草地 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其他草地商服用地 批发零售用地、住宿餐饮用地、商务金融用 地、其它商服用地 工矿仓储用地 工业用地、采矿用地、仓储
6、用地住宅用地 城镇住宅用地、农村宅基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机关团体用地、新闻出版用地、科教用地、医卫慈善用地、文体娱乐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公园与绿地、风景名胜设施用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特殊用地 军事设施用地、使领馆用地、监教场所用地、宗教用地、殡葬用地 10.交通运输用地 铁路用地、公路用地、街巷用地、农村道路、机场用地、港口码头用地、管道运输用地 1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沿海滩涂、内陆滩涂、沟渠、水工建筑用地、冰川及永久积雪12.其他用地空闲地、设施农用地、田坎、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2.土地的法学特征 永久性安全性必要性有限供给收益价值
7、资本价值和投资使用效果和外部性公益性,二、土地法的概念和特征,(一)土地法的概念土地法调整以土地为客体而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土地的规划、管理、保护、利用、监督过程所发生,包含3层含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强制性、规范性调整以土地为客体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社会、经济、环境各个方面 调整土地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各种法律、法规、规 章、具体技术规则。,(二)土地法的特征一般特征:权威性、规范性和强制性自身特性:兼有不同规范的特征行政法规范和财产法规范实体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行政法规范和财产法规范资源与资产的属性,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具体的监督管理为主行政法律关系
8、,适用行政法土地管理法,公民个人之间以及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土地财产关系民事关系,适用民法主要是财产法,行政性法律规范包括:土地征用制度、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土地登记制度、土地税收制度等,财产法规规范有: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使用权制度、土地抵押制度、土地交易制度等,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法定的权利义务是强制性规范:如按法律规定的用途合理使用土地,不得撂荒。以合同形式约定的权利义务是任意性规范:如按自己的意愿以合约的方式将土地使用转让、出租、承包等。,三、土地法的调整对象,1.调整对象:土地关系2.按土地的双重属性将土地关系划分为两种类型:横向土地财产法律关系:国家地政部门、个人、组织相互之间 就土地
9、的开发、利用、交易所发生的 财产性社会关系 如土地承包的权利义务关系 纵向的土地管理关系:国家地政部门在依法履行土地管理监督职责时与个人、组织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 如土地利用规划关系、土地用途管制关系,权利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对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者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权利义务不对等,四、土地法学的发展概况,1.土地法学与土地法土地法学是以土地法(调整土地关系的法律规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属于法学的范畴。土地法学的任务研究土地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土地法的历史发展规律、本质、内容和形式,土地法的制定、执行和遵守等。土地法属于法律的范畴土地法的任务:调整土地关系,保证土地的合理利用保护国家、集体以及
10、公民、组织的合法的土地权益,保障国家对土地实施有效的管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2.国外土地法学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以后:真正把土地法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土地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民法学中分离出来。3.国内土地法学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制定许多土地法规20世纪80年代:土地立法工作开始加速土地法学研究起步较晚,多注重于现实土地立法、土地司法的研究,土地法学理论研究薄弱。,五、土地法学的地位,在法学体系中,土地法为部门法。原因:拥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土地关系加强土地法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土地法有其独特研究对象土地法是一种固有法,与国家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文化思维紧密相连,思考题1.如何理解法学视
11、角中的土地?2试述土地法的概念和特征。3.试述土地法学和土地法的区别与联系。,第二章 我国土地法概述,主要内容我国土地法简史我国土地法的渊源我国土地立法,一、我国土地法简史,国家固有特性决定了土地法的基本特点。1.奴隶社会的土地法西周和春秋前、中期:实行土地的国家公有制 原始公有制井田制西周后期,土地私有制开始在生产中出现,2.封建社会的土地法特点:确保皇帝对土地的控制权或所有权的前提下,承认和维护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标志: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土地数目纳税。从法律上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历代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秦朝统一田律唐代均田制宋朝永佃制 太平天国平
12、分土地天朝田亩制度,3.民国时期的土地法孙中山:“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权”“土地国有”主张采取“照价征税”、“涨价归公”的办法迫使地主出卖土地中华民国土地法:1946.9.29,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1928.12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所有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法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法,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5.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法初期阶段(1949-1966年)土地改革法、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等停滞阶段(19661978年)发展和完善阶段(1978年一1998今)特点: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基础上,逐步建立土地使用权的有偿使用制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地法学 土地 法学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85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