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地基变形》PPT课件.ppt
《《土力学地基变形》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力学地基变形》PPT课件.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地 基 变 形,防灾科技学院防灾工程系主讲教师:李巨文,6.1 概述 6.2 地基变形的弹性力学公式6.3 基础最终沉降量6.4 地基变形与时间关系,第六章:地基变形,6.1 概述,墨西哥某宫殿,左部:1709年右部:1622年地基:20多米厚粘土,工 程 实 例,问题:沉降2.2米,且左右两部分存在明显的沉降差。左侧建筑物于1969年加固,工 程 实 例,Kiss,由于沉降相互影响,两栋相邻的建筑物上部接触,6.1 概述,工 程 实 例,基坑开挖,引起阳台裂缝,6.1 概述,新建筑引起原有建筑物开裂,6.1 概述,工 程 实 例,高层建筑物由于不均匀沉降而被爆破拆除,6.1 概述,工
2、 程 实 例,建筑物立面高差过大,6.1 概述,47m,39,150,194,199,175,87,沉降曲线(mm),工 程 实 例,建筑物过长:长高比7.6:1,6.1 概述,6.1 概述,地基变形的计算方法,弹性理论法分层总和法最常用应力历史法斯肯普顿-比伦法应力路径法,天然土层,均质线性变形体,弹性理论计算附加应力,简化假设计算地基变形量,无粘性土不考虑固结问题粘性土考虑固结问题,6.2 地基变形的弹性力学公式,集中力P作用下弹性半空间表面的沉降量,弹性模量常用变形模E0量代替,6.2 地基变形的弹性力学公式,绝对柔性基础均布矩形荷载作用在地基表面的沉降量,角点下的沉降,中心点的沉降,基
3、础平均沉降量,6.2 地基变形的弹性力学公式,绝对柔性基础均布矩形荷载作用在地基表面的沉降量,绝对刚性基础沉降量计算,6.2 地基变形的弹性力学公式,绝对刚性基础的抗弯刚度无穷大,受弯矩作用不会发生挠曲变形。因此,基础受力下沉后,原来为平面的基底仍保持为平面。,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基础的最终沉降量计算,最终沉降量S:,t时地基最终沉降稳定以后的最大沉降量,不考虑沉降过程。,以一维侧限应力状态土的压缩特性为基础的分层总和法,计算方法:,基础的最终沉降量计算,单一土层一维压缩问题地基最终沉降量分层总和法地基沉降计算的若干问题,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理论上不够完备,缺乏统一理论,是一个
4、半经验性方法,假设基底压力为线性分布 附加应力用弹性理论计算侧限应力状态,只发生单向沉降只计算固结沉降,不计瞬时沉降和次固结沉降将地基分成若干层,认为整个地基的最终沉降量为各层沉降量之和:,基本假定和基本原理:,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分层总和法,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二)分层总和法1、分层计算的原因:土层性质不同;精度要求。2、公式:,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分层标准:不同土层界面和地下水面,分层上薄下厚,厚度取0.4b或12m。,一般粘土;高压缩土。,压缩层下限的确定:,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2)计算自重应力,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
5、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5)地基各分层土的孔隙比变化值的确定。按各分层的 及 值从土样4-1或土样4-2的压缩曲线查取孔隙比。(6)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确定。一般按 的要求来确定沉降计算深度的下限,8m处满足要求。(7)地基各分层量计算。(8)计算最终沉降量。,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例题2】某建筑物地基的应力分布及土的压缩曲线如图,计算第二层土的变形量。,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2)计算第二层土的附加应力平均值:,(3)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平均值之和:,解(1)计算第二层土的自重应力平均值:,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5)计算第二层的变形量:,(4)查压缩曲线求,6.3 基
6、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平均附加应力系数,按l/b、z/b查表6-5、66。,第n层,第i层,Ai,Ai-1,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软粘土(应力集中)S偏小,s1 硬粘土(应力扩散)S偏大,s1,s经验修正系数,为了提高计算准确度规范规定须将计算沉降量乘以经验系数(按表64确定),则:,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会导致S的计算误差,如:取中点下附加应力值,使S偏大侧限压缩使计算值偏小地基不均匀性导致的误差等,基底压力线性分布弹性附加应力计算单向压缩只计主固结沉降原状土现场取样的扰动参数为常数按中点下附加应力计算,-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按下式计算:
7、,表64,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第 层土附加应力系数沿土层厚度的积分值.,2、压缩层厚度:,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准备资料,应力分布,沉降计算,建筑基础(形状、大小、重量、埋深)地基各土层的压缩曲线 原状土压缩曲线计算断面和计算点,确定计算深度确定分层界面计算各土层的czi,zi计算各层沉降量地基总沉降量,自重应力基底压力基底附加应力附加应力,结果修正,分层总和法要点小结,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例题:如图所示的基础底面尺寸4.8m3.2m,埋深1.5m,传至基础顶面的中心荷载Fk=1800kN,地基土层分层及各层土的压缩模量(相应于自重应力至自重应力加附加应力段)如图,用规
8、范法计算基础中点的最终沉降量。,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3)确定沉降计算深度:上表中z=8m深度范围内的计算沉降量为123.4mm,相应于7.48.0m范围(往上取z=0.6m)土层计算沉降量为1.0mm0.025123.34mm,满足要求。(4)确定沉降计算经验系数:,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3 按e-lgp曲线法计算,一、沉积土层的应力历史1.根据前先固结压力划分三类沉积土:天然土层在历史上所经受过的最大的固结压力称为先期固结压力。按照它与现有压力相对比的情况,可将土分为正常固结、超固结和
9、欠固结土三类。,正常固结 超固结 欠固结,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1)确定先期固结压力的卡萨格兰德法:,在e-lgp曲线上,找出曲率最大点m作水平线m1作m点切线m2作m1,m2 的角分线m3m3与试验曲线的直线段延长线交于点BB点对应于先期固结压力pc,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注:欠固结土的原始压缩曲线做法同上,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二、考虑应力历史影响的地基最终沉降计算 按e-lgp曲线计算基础沉降与e-p曲线法一样,都是假定地基只产生单向变形,采用侧限压缩试验结果得到的公式,并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土的压缩性指标改从原始压缩曲线(e-lgp)确定
10、,就可考虑应力历史对地基沉降的影响了;,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一)正常固结土的沉降计算先由原始压缩曲线确定压缩指数Cc,然后按下式计算最终沉降:,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正常固结土,正常固结土,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二)超固结土的沉降计算 计算超固结土的沉降时,由现场原始再压缩曲线和原始压缩曲线分别确定土的压缩指数 计算时应按下列2种情况区别对待:,1、,2、,b,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1、当 时:,b,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2、当,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总沉降量S:,n 压缩土层中具有 的分层数;,m压缩土层中具有 的分层数.,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
11、,(三)欠固结土的沉降计算 欠固结土的沉降包括由于地基附加应力所引起的、以及还将继续进行的未完成的自重固结沉降在内。其孔隙比的变化可近似地按与正常固结土一样的方法求得的原始压缩曲线确定。,第i层土的前期固结压力(实际有效应力),小于土的自重压力,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粘性土地基的沉降量S由机理不同的三部分沉降组成:,初始瞬时沉降 Sd:在不排水条件下,由剪应变引起侧向变形导致主固结沉降 Sc:由超静孔压消散导致的沉降,通常是地基变形的主要部分次固结沉降 Ss:由于土骨架的蠕变特性引起的变形,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斯肯普顿比伦法计算基础最终沉降量,6.3 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1.初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力学地基变形 土力学 地基 变形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84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