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体地震反应分析》PPT课件.ppt
《《土体地震反应分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体地震反应分析》PPT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广东工业大学建设学院 韦爱凤,2,2.1 场地2.2 天然地基和基础抗震验算2.3 液化地基的判别与处理2.4 地基的抗震加固2.5 桩基抗震2.6 地基引起的地面运动特性,3,2.1 场地,场地_建造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建筑场地 厂矿区 居民小区 自然村场地土_场地下的岩土和土建筑场地划分为三种地段:有利地段 不利地段 危险地段,4,2.1.1 地段类别的划分,有利地段: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 不利地段:软弱土,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如故河道、疏松
2、的断层破碎带、暗埋的塘浜沟谷和半填半挖地基)等,5,2.1.1 地段类别的划分,危险地段: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的部位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 选择有利地段 避开不利地段 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建筑物,6,2.1.2 土的类型和场地类别的划分,1.建筑场地对建筑物的地震反应的影响 与场地的土层软硬有关 软弱地基 柔性结构破坏结构破坏 或 基础破坏坚硬地基 柔性结构好 刚性结构 有坏 有好结构破坏,7,与覆盖层厚度的关系覆盖层厚度厚 震害重覆盖层厚度浅 震害轻,8,土层对地震波有放大或过虑作用,坚硬场地土地震动加速度幅值在短周期内局部增大软弱场地土地震动加速度幅值在
3、长周期内局部增大坚硬场地的地震动以短周期为主软弱场地的地震动以长周期为主,9,软弱地基上建筑物的震害重于坚硬地基上建筑物,地震作用 开裂或损坏 建筑物的自振周期增大软弱地基上建筑物 共振,10,场地土类型(土层本身的刚度),11,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计算:,vse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d0计算深度(m),取覆盖层厚度和20m二者的较小值;t 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d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厚度(m);vs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剪切波速(m/s)n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层数。,12,覆盖层厚度,1 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2
4、 当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相邻上层土剪切波速2.5倍的土层,且其下卧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400m/s时,可按地面至该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3 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4 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土层中扣除。,13,2.1.3 建筑场地类别,14,2.1.4发震断裂带的震害和避让措施,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时,应对断裂的工程影响进行评价:1 对符合下列规定之一的情况,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1)抗震设防烈度小于8度;2)非全新世活动断裂;(全新世:1万年)3)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分别大
5、于60m和90m。,15,2.1.4发震断裂带的震害和避让措施,2 对不符合1款规定的情况,应避开主断裂带。其避让距离不宜小于下表规定 发震断裂最小避让距离,16,2.1.5 局部孤突地形的震害影响,局部孤突地形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的陡坡等不利地段尽量避开无法避开保证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应估计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动参数可能产生的放大作用,其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可根据不利地段的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宜大于1.6,17,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实际需要划分对建筑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提供建筑的场地类别和岩土地震稳定性(如滑坡、崩塌、液化和震陷特性等)评价对需要采
6、用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的建筑,尚应根据设计要求提供土层剖面、场地覆盖层厚度和有关的动力参数。,18,2.2 天然地基和基础抗震验算,2.2.1天然地基的抗震能力 多数天然地基的抗震能力较好,19,下列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1 砌体房屋 2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的下列建筑:1)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2)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3)基础荷载与2)项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3 本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20,软弱粘性土层:7度、8度和9度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小于80、100和120kPa的土层。,21,2.2.
7、2 天然地基的抗震验算,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 地基抗震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aE=a a aE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a 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按表2.3采用a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2,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a,23,竖向承载力验算(拟静力法):p aE(2.4)pmax 1.2aE(2.5)p 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基础底面平均压力;pmax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基础边缘的最大压力 限制基础的偏心荷载,保证稳定性: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拉应力;其他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15。,24,2
8、.3 液化地基的判别与处理,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液化现象:地震 土密实 空隙水压力急剧增加 有效应力(空隙水压力与土体压应力的矢量和)减少 当有效应力0发生液化砂土液化的宏观现象:冒水喷砂 地面下陷 建筑物发生巨大沉降和严重倾斜(甚至失稳),25,影响地基液化的因素,土层的地质年代土的组成和密实程度颗粒均匀单一 颗粒级配良好松砂 密砂细砂 粗砂粘性颗粒少 粘性颗粒多液化土层的埋深地下水位深度地震烈度和持续时间 远震较近震易液化,26,2.3.2 地基土的液化判别,二阶段液化判别原则:初步判别 标准贯入试验判别,27,初步判别,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初步判别为不液化或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9、:1 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时,7、8度时可判为不液化。(10万年)2 粉土的粘粒(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百分率 7度 8度 9度 10 13 16 可判为不液化土 注:用于液化判别的粘粒含量系采用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测定,采用其它方法时应按有关规定换算。,28,初步判别,3 天然地基的建筑,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du和地下水位深度dw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du do+d b-2(2.6)dw do+db-3(2.7)du+dw 1.5do+2db-4.5(2.8)db基础埋置深度(m),不超过2m时应采用2m;do液化土特征深度(m),可按表2.4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体地震反应分析 地震 反应 分析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84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