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利得》PPT课件.ppt
《《国际贸易利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利得》PPT课件.ppt(1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国际贸易利得,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了解国际贸易的直接利得和间接利得,掌握如何计量分析贸易利得,从而进一步把握与贸易利得分配有关的因素,加深对国际贸易重要性的认识。,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直接利得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间接利得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间接利得的计量分析第四节 国际贸易利得的分配,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直接利得,一、国际贸易利得的类型二、国际贸易直接利得的 一 般均衡分析三、国际贸易直接投资的局 部均衡分析,一、国际贸易利得的类型,1.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贸易利得作了四种解释:()通过使用价值的交换,满足消费者的欲望。,()交换价值的增加()出口可增加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对外贸易扩大了
2、市场,从而促进了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对国际贸易利得作出了更加科学的说明,并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解释国际贸易利得的主要依据。,对贸易利得,可从直接和间接、静态和动态角度进行分析;,直接利得:,含义:是指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并由国际贸易本身所产生的利得;表现为:生产的扩大、消费的增加和产品价格的变化,并综合表现为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间接利得:,含义:是指通过国际贸易而产生并表现在贸易之外的其他方面的利得;,如果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分析贸易利得,直接利得又可视为静态利得,间接利得又可视为动态利得。,国际贸易直接利得表现在生产、消费和价格方面;用一般均衡分析法,可以分析出一个
3、国家贸易前后直接利得的不同情况。,二、国际贸易直接利得的 一 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法,是指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消费无差异曲线来分析贸易均衡的方法;,这种方法,把经济整体的一般相互依存关系全部考虑进去,并把货币机制抽象掉,可同时分析多个产品、多个市场的贸易情况;因此,又被称为国际贸易的纯理论分析。,图5-1:贸易利得的一般均衡,O,S0,布,T1,小麦,40,G,C,L0,80,T0,50,20,L1,20,40,S1,60,如图5-1所示,假设美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AB;在没有发生国际贸易时,美国国内价格线T0(斜率为2:1,表示2单位的小麦换1单位的布)同时与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消费无差异曲线
4、相切于S0点。,在这一点,即美国在生产和消费50单位的小麦和40单位的布时,生产和消费达到均衡;美国参加国际贸易后,国际市场小麦和布的价格为1:1。,根据比较利益原理,美国将扩大生产具有比较利益的小麦,将原来用于生产布的一部分资源,转移到小麦的生产上。,当小麦的生产成本提高到和国际市场小麦的价格一致时,即生产点转移到国际价格线T1,与美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于S1点时,这种转移便停止下来;在S1点上,美国生产80单位的小麦和20单位的布;,美国将本国生产的小麦的一半用于出口,换回40单位的布供国内消费,这时便形成一个新的消费点C;在C点上,美国国内消费者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满足。,现在,用贸易前后情
5、况对照表,说明贸易对生产、消费和价格所产生的影响:表5-1:,从上表可知,贸易后美国的生产扩大了,消费增加了,布的价格下降了,国家福利水平由L0提高到L1;这便是国际贸易所产生的直接利得。,这一贸易利得来源于美国参加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若美国只参加贸易而不参与分工,情况如何?,图5-2:贸易利得来源分析,O,S0,布,T1,小麦,40,C,L0,80,T0,50,20,L1,20,40,S1,60,S2,55,35,L2,T2,如图5-2所示,当美国只参加贸易而不参加分工时,生产点还是S0,但消费点达不到C,而只能在由生产点S0处引出一条平行于国际价格线T1的价格线T2与另一条无差异曲线L2
6、的相切处S2点上。,这表明美国的生产规模没有变化,而年因参与贸易,使消费水平由原来的50单位小麦,40单位布,变为35单位小麦和55单位布;国家福利水平 由L0提高到L2。,可见,若把贸易利得划分成交换利得两部分,则L0L2是美国得自交换的利益;L2 L1是美国得自分工的利益;通常说的贸易直接利得,是指这两部分利得之和。,三、国际贸易直接投资的 局部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是指把各种商品的供求假定为只是商品价格的函数来进行分析,是用以分析单个市场、单个商品的价格与供求关系变换的一种经济理论。,用局部均衡分析法看国际贸易直接利得,就是从局部的、价格的角度去看,进口商品可以比国内生产的商品买得更便
7、宜,出口商品可以比国内卖得更贵;这种价格变化的实质,就是贸易对生产者、消费者和整个国家福利的不同影响。,相关概念:,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因产品收益大于生产耗费而获得的净收益。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获得的效用超过其支付价格所代表的效用而产生的净收益。,相关假定:,假定效用可以测定,可以按一定的货币额来把握,并且货币的边际效用也是一定的,从而使用效用计算的消费者剩余可以与用货币计算的生产者剩余相互比较。,图5-3:贸易利得的局部均衡分析,O,B,数量,价格,C,20,40,A,60,1,2,c,a,b,d,布市场,小麦市场,O,E,数量,价格,D,20,40,G,60,0.5,1,H,g,h,i
8、,F,根据图51,可以得出美国的布和小麦两种产品的供求曲线,如图53所示;在图53的布市场上,美国不参加国际贸易时,布的生产和消费在A点上达到均衡,这时消费者剩余为c,生产者剩余为a+e;,当美国参加国际贸易时,布的生产点变成C,消费点变成B;消费者剩余变成a+b+c+d;生产者剩余变为e;,这样,美国参加贸易后,使消费者增加了由面积a+b+c所表示的净利益,使生产者减少了由面积a 所表示的净利益。,在图53的小麦市场上,当美国没有参加国际贸易时,小麦的生产和消费在E点达到均衡,消费者剩余为f+g(g为四边 形HDEG),生产者剩余为h;,当美国参加国际贸易时,生产点变为F,消费点变为G,生产
9、者剩余变为g+h+i,消费者剩余变为f;,贸易使美国小麦的生产者获得由面积g+i所表示的净利益,使美国小麦的消费者损失了由g所表示的净利益。,根据前面的假设,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可以直接相减;那么,美国参加贸易后布市场的净利益等于b+d的面积,小麦市场的净利益等于i的面积。,若将两个市场的情况进行综合,美国在进口布和出口小麦的贸易中,获得了由面积b+d+i所表示的净利益。,同理可知,与美国进行自由贸易的其他国家也可以获得相应的贸易直接利得,双方贸易利得之和,便是整个世界进行自由贸易所获得的净利益;可见,贸易直接利得还表现为:参贸易会使各国的福利水平都有所提高。,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间接利得,一
10、、国际贸易与市场二、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三、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四、国际贸易与国际关系,回顾:在第一节中,我们把国际贸易当做一个静态系统,去考察国际贸易的直接利得。在本节则把国际贸易当做一个动态系统,去考察国际贸易的间接利得。,一、国际贸易与市场,(一)国际贸易使国际市场扩大(二)国际贸易打破国内市场的垄断,(一)国际贸易使国际市场扩大,1.亚当斯密在分析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时指出,对外贸易为一国的剩余产品提供了出路。,因为参加国际贸易的各个国家只出口本国劳动产品的剩余部分,这些东西如果不输出国外,它们就没有任何价值;国际贸易使市场扩大,就是贸易间接利得的一种表现。,近代经济学家认为这一理论对
11、发展中国家更为适用。如图5-4,B,C2,C1,C0,O,Y,X,图54 国际贸易对市场影响分析,如图5-4所示,一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只能集中于低层次的X产品的生产,从而造成X产品的供给过剩,Y产品的供给不足。,结果,生产在B点,消费点却只能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内,假设点C0点。这样,虽然本国的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但它所带来的是效益低水平,因而国家福利水平也很低。,若该国参加国际贸易,剩余的X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找到了出路,并且可以换回Y产品,满足国内需求,使消费点变为C1,甚至C2,福利水平将得以提高。,(二)国际贸易打破国内 市场的垄断,在封闭条件下,发达国家的一些经济部门,很容易通过控制
12、产量,来控制市场价格,从而形成垄断局面。,假设甲国小麦的生产部门形成垄断,乙国布的生产部门形成垄断,在两国贸易中,甲国将进口小麦,乙国将出口布。详见图5-5,B,C,O,小麦,布,图55 国际贸易对进口竞争部门垄断和出口竞争部门垄断的影响,L2,A,L1,Q1,Q2,B,C,O,乙,L2,A,L1,Q1,Q2,甲,小麦,布,如甲图所示,为了垄断市场,该国小麦产量控制在Q1,产量低,但价格很高。这时,生产点和消费点虽都在A点,由于按垄断价格进行消费,消费无差异曲线为L1。,当该国参加国际贸易后,国外的竞争者打破了小麦市场的垄断,于是小麦生产者不得不把产量提高到Q2(按照国际价格生产),使该国小麦
13、的生产点提高到B,消费点提高到C0,很明显,消费无差异曲线L2高于L1。,如乙图所示,在封闭条件下,乙国在布的生产上形成国内垄断;假设垄断者把布的产量控制在Q1,因而价格也较高;这时,生产点和消费点虽都在A点,但消费是按较高的价格进行的,则消费无差异曲线为L1。,当该国参加国际贸易后,布的生产者不需要控制产量就可以获得叫高的卖价,从而刺激该国布的生产者增加产量,一直增加到Q2,此时,布的边际成本等于国际价格,该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比较优势,生产点提高到B,消费点提高到C。,二、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一)纵向看,国际贸易可以产生连锁效应(二)横向看,国际贸易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之致于合理,(
14、一)纵向看,国际贸易 可以产生连锁效应,按照比较利益原则,一国参加国际贸易时,应该从事具有比较利益的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发展具有比较利益的出口产业。,而这一产业的崛起,将会作为一种先导产业而带动一批其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它可以利用其产出作为投入,带动后续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可以推动向其提供投入的前续产业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经济发展中的产业连锁效应。,(二)横向看,国际贸易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之致于合理(略),三、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一)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二)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的综合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不同作用上,四、国际贸易与国际关系,(略),第三节 国际
15、贸易的间接利得的计量分析,一、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均衡二、进口与国民收入的关系三、出口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四、贸易依赖程度,一、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均衡,要弄清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均衡关系,必须对一国贸易前后的不同情况加以比较。,假设,在一个没有对外贸易的封闭经济中,一国的国民收入为Y;根据凯恩斯的总量分析的经济模型,一国的国民收入,从最终用途分解为消费(C)和储蓄(S)两部分;,根据其来源,又可分为社会总消费(C)和总投资(I)两部分;这样在一个封闭经济中,影响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主要因素是消费、储蓄和投资。,储蓄是投资的来源,因此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Y=C+I=C+S(5-1)由上可知,要使国
16、民收入保持均衡,就必须使I=S;即封闭条件下国民收入均衡条件是I=S(5-1),为了更准确地表达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把政府支出G和政府税收T也考虑进来;因政府税收是政府支出的来源,所以公式(5-1)又可表示为:Y=C+I+G=C+S+T(5-3)公式(5-2)又可表示为:I+G=S+T(5-4),一种经济由封闭走向开放的主要标志是开展对外贸易;因此,影响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变化的经济变量,除了以上提到的各种变量之外,还增加了进口和出口这两个新的变量。,若用M表示进口,用X表示出口,则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均衡条件是:Y=C+I+G+(X-M)(5-5),对经济进行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理论认为:(1
17、)开放经济中的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和出口,对国民收入来说,属于一种“注入”;理由是:投资、消费、政府支出,既是新增加的收入,又是继续成为支出的部分。,(2)储蓄、政府税收和进口,对国民收入来说,属于一种“溢出”理由是:新增收入中的储蓄和政府税收部门,离开国民生产的循环过程,不再创造新的收入。,进口亦然,若新增收入中的一部分用以购买外国产品,这部分收入边“溢出”国民生产的循环过程,不再为本国创造就业机会和带来新的收入。,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开放经济中总注入量(I+G+X)等于总漏出量(S+T+M),国民收入也将形成均衡;这一均衡条件用公式表达为:I+G+X=S+T+M(5-6),二、进口与国民收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利得 国际贸易 利得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84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