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税收导轮》PPT课件.ppt
《《国际税收导轮》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税收导轮》PPT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国际税收导论,学习内容国际税收的含义、属性和发展因素国际税收涉及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国际税收的基础-税制概念和分类、税负影响因素,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述,一、国际税收的概念二、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关系三、国际税收所涉及的税种四、国际税收形成和发展五、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和内容,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述一、国际税收的概念,概念两个以上的国家,对跨国纳税人和跨国征税对象,在行使征税权时 所发生的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要点1、只涉及主权国同跨国纳税人、跨国征税对象的征纳关系。2、是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述二、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关系,国家税收的含义和属性是主权国政府,依税收管辖权和
2、各国法律程序和规范,对管辖权范围内的 纳税人和征税对象,强制无偿地 征集资源的活动、及其分配关系。国际税收和国家税收的共同点:第一、都是政府行为,不脱离国家政权存在;第二、都属于分配范畴;第三、建立在国家税收基础上。,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述二、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关系,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区别点:第一、涉及的主体不同-相关国家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第二、依据的政治权利不同-依据国际规范例如:税收协定、国际税收协定范本等等。第三、涉及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不同-涉及跨国纳税人和跨国征税对象。第四、涉及的税种不同-涉及直接税,不涉及间接税和关税。,图1-1 国际税收和国家税收的关系示意图,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
3、述三、国际税收所涉及的税种,1、现代税收的种类商品税流转课税所得收益税财产税 行为目的税资源税 重要的国际组织税收分类OECD、imf、世界银行等。,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述三、国际税收所涉及的税种,表1-1 OECD关于现代税收的分类一览表类别 税类名称 涉及的税种第一类 所得税 对所得、利润和资本利得的课税第二类 社会保险税 对雇员、雇主以及自营人员的课税第三类 薪金及人员税第四类 财产税 对不动产、财产、遗产和赠与的课税第六类 商品服务税 产品税、销售税、增值税、消费税以及 关税第六类其他税萨里.M.琼斯等著,梁云风译:税收筹划原理-经营和投资规划的税收原则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7
4、月译本。,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述三、国际税收所涉及的税种,2、国际税收所涉及的税种#只涉及国家税收中的跨国纳税人和跨国征税对象。#狭义的国际税收不涉及跨国商品税收。原因:税种特点和国际经济制度特征。#国际税收的制度框架:跨国商品流动的重复征税-WTO反补贴中的出口退税规范跨国要素流动的所得重复征税-国际税收,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述三、国际税收所涉及的税种,2、国际税收所涉及的税种直接税需要国际规范调整的原因:首先,从税类税基的地位看。其次,就税种税基的属性和特点看。再次,从国际经济格局现状看,。,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述四、国际税收形成和发展,1、国际税收的形成基础-跨国纳税人和跨国征税对象跨国纳税人
5、经济活动分布到两个以上国家,按相关国家税法面临两个及以上国家同一类税负的纳税人。跨国征税对象来源于某一国、但为归属于另一国的经济主体所拥有、从而为两个及以上国家征税标的物的财产和收入。分:跨国财产和跨国所得两种;跨国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包括:跨国一般经常所得、跨国超额所得、跨国资本利得和跨国其他所得等等。,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述四、国际税收形成和发展,2、国际税收的形成基础:现代所得税制(1)所得税含义是以个人家庭、自然人企业、公司企业及其它经济组织获得的各种收益所得为对象的税收类型。所得定义:净资产说和源泉说。(2)应税所得类别第一、劳动所得。第二,经营所得。第三、投资所得。第四、财产所得。,第一
6、节 国际税收概述四、国际税收形成和发展,(3)国际税收所涉及的征税对象第一,跨国一般所得。跨国纳税人在一定时期通常情况下经常获得的所得,也称跨国经常所得。涉及:经营所得、劳动所得、利息和股息、特许权使用费等投资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等。第二,跨国超额所得。跨国纳税人超过一般经常所得的所得部分。体现为:经营者由于特殊原因获取的超额利润。第三,跨国资本利得。跨国纳税人所持各类资产的增值、在转让中获取的所得;表现为:资产出让价和获取价的差额。第四,跨国其他所得。,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述四、国际税收形成和发展,(3)所得税制发展的差别所得税是发达国家的重要税种。在OECD各国中占据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商品税
7、的比例更高些。这种结构差异的原因相当复杂。表1-2 OECD成员国税收结构一览表表1-2 G7和印中墨的税收结构比较表,增值税实施的国家的数目,资料来源:,Oecd 各国的税制结构,资料来源:,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述五、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和内容,1、国际税收发展概要是国家税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国际经济交往形成。产生的基础条件 条件一、经济活动和税收源泉国际化:跨国纳税人和跨国财产所得形成。条件二、现代所得税制的普及和流行 跨国公司、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税制一体化、国际税收协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述五、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和内容,2、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分歧狭义观点:两个以上国
8、家,对跨国纳税人和跨国征税对象,在行使征税权时所发生的税收分配关系。*只涉及直接税,不涉及商品税和关税。*只涉及同国际重复征税和避税相关的税收分配,不涉及税务协调和合作。中等观点:涉及各国政府税收活动的一切关系;包括商品税和关税;包括税收利益分配和税务协调。广义观点:涵盖主要贸易伙伴国家 的 涉外税法和税收政策;包括狭义的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述五、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和内容,2、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国际税收和涉外税收、外国税收的区别涉外税收 各国税法中关于外国纳税人的税收。体现东道国政府 同外国纳税人的征纳关系。特点涉及国际性交易和收入,国际性纳税人。构成国际税收基础,
9、但非严格意义的国际税收。属于国家税收和国内税法范畴。外国税收相对于本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税收。,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述五、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和内容,3、狭义国际税收的基本内容-两大主题和5个课题主题一、重复征税1税收管辖权理论和国际惯例-主要体现在各种国际税收协定中2国际双重征税问题及其消除方法-经济理论和技术问题主题二、国际避税1国际收入和费用的调整2国际避税和反避税制度制度建设1国际税收协定的发展2其他:电子商务税制;国际税收竞争和税收制度一体化;税收争端解决等等。注意:研究国际税收利益关系离不开税收原理和各国税制;各国税制体系中都包含有国际税收的内容。,第二节 国际税收基础-税制和税法,一、
10、税制和税法二、税制要素和税法术语三、有效税负,第二节 国际税收基础-税制和税法一、税制和税法,1、税制的含义含义一,国家颁布的有关税收的法律、法规和征管办法总和。税收法律规范是现代税制的依据和核心。含义二,国民税收系中不同税种类别的组合和结构模式。2、税法分类 第一、按照税法的内容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第二、按照税法的效力分类。-美国和中国税法体系。第三、按照税收主权分为国内税法和国际税法。,第二节 国际税收基础-税制和税法一、税制和税法,第一、按税法内容分税收实体法 税收主体权利义务的规范。涉及:纳税主体、征税客体、计税依据、税目税率等.是税法和税制的主导和核心。税收程序法 国家行使征税权利
11、、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 程序立法;保证实体法的落实。税收原理主要涉及实体法,税收实务涉及程序法。,第二节 国际税收基础-税制和税法一、税制和税法,第二、我国税收法律规范的分类。*税收法律最高立法机关制定的税收规范。法律地位和效力 次于宪法,高于税收法规、规章。*税收法规最高行政机关、地方立法机关,依宪法、税收法律制订的税收规范。有: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和地方立法机构制定的地方税收法规。称:“条例”或“暂行条例”。现行税法体系主要部分。*税收规章税收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制定的规范文件。税法体系组成部分,增强操作性。作为行政依据而非司法依据,只具参考效力。,第二节 国际税收基础-税制和税法一、税
12、制和税法,第三、按照税收主权分国内税法*广义国内税法 各国在税收管辖范围内颁布实施的所有税收法律规范总和。*狭义国内税法 各国制定的 只适合于本国公民或纳税人的税收规范。*涉外税法 关于外国或外资纳税人 同东道国政府间税收关系的规范。*国际税法 调整约束国家间税收权益和分配关系的国际规范总称-包括协议、公约和国际组织指南等等,第二节 国际税收基础-税制和税法二、税制要素和税法术语,1、征税主体、纳税主体和纳税人 2、课税对象和税基。3、法定名义税率。,第二节 国际税收基础-税制和税法二、税制要素和税法术语,税制(法)要素-核心三要素 纳税人:法人和自然人 征税对象:所得、财产、销售收入等 税率
13、:比例税率:计税依据*%定额税率:计税依据*X元/升汽油 累进税率:税率随计税依据数额增高上升税制(法)要素-其它要素 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地点 减税免税:起征点、免征额:费用扣除-税基扣除 狭义减免税:税收抵免=减免税,第二节 国际税收基础-税制和税法二、税制要素和税法术语,(一)税收主体-纳税主体1、纳税人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法人)和个人(自然人)。经营实体种类:法人企业、自然人企业(个人和合伙企业)2、纳税担保人以自己信誉和财产,保证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主体。3、扣缴义务人源泉扣税制下,对收款方应纳税款负有代扣义务并纳入的主体。4、负税人经济上最终承受税款的人-税负转嫁。,第二节
14、国际税收基础-税制和税法二、税制要素和税法术语,(二)课税对象、税目、税基课税对象:税法确定的征税标的;最基本要素:应税对象*税率=应税义务 税目(TAX ITERMS)课税对象项目分类。作用:界定征税对象;差别税率。税基(TAX BASE):征税基础-征税标的量化。狭义税基-经税前扣免后进入计征公式、适用法定税率的“计税依据(2)。计税依据(TAX STANDARD)度量课税对象的单位(标准):A、货币额;B、实物单位量(如重量、体积、容量、件数等)。,第二节 国际税收基础-税制和税法二、税制要素和税法术语,(三)税率定义:应纳税额同单位征税对象数量(税基)的比例。意义:税制中心环节关系财政
15、收入和纳税人税负;体现税收的经济功能和效应。形式:1、按计税依据:货币性税率;定额或固定税率。2、据应纳税额同税基数量关系:比例税率,增量税基的税额相等。累进税率,增量税基的税率税额上升-调节税负作用。累退税率,相对赋税能力,具递减特征的税负。,应用问题-累进税原理,1、含义:税基分段,税率递增。2、累进方法: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采用。3、两者区别:名义税率同时,实际税负不同。全累税负重,超累轻。税级分界点附近,全累税负具跳跃性。超累计算复杂,采用“速算扣除”法。,应用问题-累进税原理税负跳跃性和平衡点的税基,简单的累进税率表-级数 应税所得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设纳税人A
16、在两个纳税-期各获应税所得995元1.400元以下 5 0 和1005元,按全额累进:2.400-1000 10 20 3.1000-2000 15 70 1.99510%=99.5元;4.2000-5000 20 170 2.100515%=150.75:5.5000-10000 25 420 不同期,纳税人A收入.只增10元,但税负却8.50000以上部分 50 7920 增加51.25元。扣除税款,-税后实际收入减少为:(995-99.5)-(1005-150.75)=895.5-854.25=41.25元.,应用问题-累进税原理超额累进不存在跳跃问题,*应税所得995元的应纳税额:第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税收导轮 国际 税收 导轮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84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