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贸理论》PPT课件.ppt
《《国际易贸理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易贸理论》PPT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各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有两个:一是进行贸易的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着千差万别;二是国际之间通过贸易能达到生产的规模经济一、亚当*斯密(最早国际贸易理论的奠基者)的国际分工学说:绝对优势说(绝对成本说)(一)历史背景18世纪中叶,在英国发生了一场对世界经济具有深刻影响的产业革命。这场革命把英国带进了大机器工业时代,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经济上的主导地位。工业资产阶级出于发展大机器工业,不断扩张自身经济利益需要,已不满足于原始积累时期形成的稳定的民族市场,而开始把目光移向范围更大的国外市场。他们强烈要求取消商业资产阶级和国家政权在对外贸易上的一切特权、限制和束缚,希望通过自由贸易
2、来实现经济的外向发展。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亚当*斯密出版了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在该书中提出了“绝对成本说”的古典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学说,为早期资产阶级经济的外向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学说,为早期资产阶级经济的外向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亚当*斯密的学说,是在他和重商主义的论战中产生的。重商主义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代表,只有在对外贸易中实现顺差,换回更多的金银,才能不断增加一国的国民财富。因此他们主张实行“奖出限入”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亚当*斯密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利益,不是金银量的增加,而是一国土地和劳动年的产物交换价值的增加,或一
3、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发展对外贸易的目的,不是通过顺差来获取金银,而是出口本国多余产品,同时进口本国需要的其他产品。从而促进国家物质财富的增长。对外贸易不仅对顺差国有利,对参加者均有利。,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二)绝对优势的含义冬季玫瑰的案例:1996年的情人节恰好与关键的新罕布什尔洲初选日期2月20日相隔不到一周。这一天,共和党总统后选人帕特里克*布坎南在苗圃停留,为他的妻子买了一打玫瑰。他趁机作了一次演讲,谴责美国日益增长的鲜花进口,将美国鲜花种植者挤出该行业。确实美国的冬季玫瑰有一部分是从南美进口的,且所占市场份额日见上升。但这是一件坏事吗?分析:(1)要在二月份给美国情人们提供新鲜的玫瑰
4、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些玫瑰必须生长在温室里,在能源、资本投入以及其它稀有资源方面花费很大。资源不能兼顾,产品间的互换性决定生产冬季玫瑰,就要减少其它产品生产(计算机),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2)机会成本 在美国同样多的资源:要么种植1000万枝玫瑰,要么生产10万台计算机=1000万枝玫瑰的机会成本=10万台计算机 在南美(二月份是夏季,生产玫瑰容易)1000万枝玫瑰的机会成本=3万台计算机,差异性给世界提供了一个互利互惠重新组合的可能性,美国生产计算机,南美生产玫瑰。(3)国际贸易使得世界产出增长的原因是:它允许每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二)内容1、主张
5、自由贸易。实现自由贸易,各国就会更合理的使用资本和劳动力,生产本国在国际市场上有优势的产品,从而形成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因为垄断,资本从优势生产部门流向劣势生产部门,社会生产力下降)2、分析了分工的利益。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熟练程度(2)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以节约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3)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分工适用于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认为国际贸易的产生就像裁缝不会做靴子,鞋匠不会缝衣服,而都用自己的产品去交换自己不擅长生产的东西一样。一个国家之所以要进口别国的产品,是因为该国的生产技术处于劣势,
6、自己生产成本太高,不如购买别国的产品来的便宜。而一国之所以能向别国出口产品,是因为该国在这一产品的生产技术上具有绝对优势。,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各国由于存在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这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各国应该集中力量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生产所有产品更有利3、国际分工是建立在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先天自然优势或后天获得性优势的基础上。下面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投入的模型(即2X2X1模型)来说明。例如:英国和葡萄牙(生产毛呢和葡萄酒),第二章 国际贸易
7、理论,假定发生贸易关系的两国是英国和葡萄牙,两国都生产两种产品:毛呢和葡萄酒。在两国发生贸易之前,各自都要生产两种产品。由表2-1可以看出,英国生产毛呢占绝对优势,葡萄牙生产葡萄酒占绝对优势表2-1 贸易前两国各自生产种产品情况,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按照绝对利益原则,两国将发生劳动分工,英国专门生产毛呢,葡萄牙专门生产葡萄酒,结果两国的劳动分配变为如下情形表2-2 分工后两国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两国实行贸易,英国以1个单位毛呢(100小时劳动)与葡萄牙1.25个单位葡萄酒(100小时劳动)交换,双方都可获得利益。两国贸易前后的消费情况如2-3表表2-
8、3 贸易利益,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可见,分工后英国和葡萄牙都比单独生产两种产品多得0.25个单位的葡萄酒,由于国际分工而给世界全体(假定只有英国和葡萄牙)带来的总利益增加额为0.5个单位,它通过贸易由两国均分了。结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者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他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按照各自的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缺陷: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绝对优势能否参与国际分工?,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二、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说(比
9、较优势说)(一)比较优势的含义 如果M、N两国生产A、B两种产品。M国生产A、B两种产品的劳动成本比率都低于N国生产这两种产品的劳动成本比率,即M国的Ca/Cb小于N国的Ca/Cb,则M国在A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相应,N国具有生产B产品的比较优势。,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二)产生背景 19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正处于上升阶段,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带来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当时英国就是这段历史的缩影。经过产业革命,英国建立了强大的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煤炭工业和机器制造工业,确立并巩固了它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伴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英国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对粮食的需求日益增加,国内粮价不断上涨。但是
10、,这时英国仍实行关税保护政策,它严重阻碍了英国经济的外向发展。1815年,“谷物法”出台。谷物法所依据的是重商主义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限制、甚至禁止外国产品进口、而鼓励本国产品出口,可以增加本国的收入,保证本国粮食供应。实际的影响则是:,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1)谷物法使英国粮价上涨,工人工资提高,生产成本增加,利润减少,从而工业品竞争力下降;(2)导致本国对工业品的有效需求下降,市场萎缩(3)国外用对英国工业品报复性的征收高关税(4)社会的混乱,1836年,一场来势凶猛的涨价浪潮席卷整个英国,随着物价上涨,失业增加,整个社会陷入混乱。这种混乱的颠峰是爱尔兰大饥荒,单是1847年冬天,就有2
11、5万人被饿死。围绕谷物法的废存问题,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与土地贵族、金融贵族和大垄断商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工业资产阶级主张取消保护关税政策,实行自由贸易,以进口廉价的谷物,降低工业成本,提高工业利润。=在交锋中“比较成本说”诞生了。大卫*李嘉图在1917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站在当时工业资产阶级的进步立场上,提出了该学说。,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三)假设前提(1)只考虑两个国家(英国、葡萄牙),两种产品(毛呢、葡萄酒)(2)劳动都是同质的(3)生产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4)没有运输费用(5)生产要素充分就业,在国内自由流动,在国际上不能流动(劳动-工资,土地-地租,资本-利息,资
12、本家才能-利润)(6)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7)收入分配没有变化(8)贸易的方式是易货贸易(9)技术不变(四)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内容1、继承和发展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回答了亚当*斯密未能回答的问题,认为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优势,而是比较优势。绝对优势只是比较优势的特例。,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2、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所有产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者不利较小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基本原理是:“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这样,可以增加产量,节约劳动成本,形成互惠互利的国
13、际分工和贸易。即使效率最低,成本最高的国家也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也能从对外贸易中获利。即使最先进和最落后的国家之间也存在着互惠互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下面仍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投入的模型(即2X2X1模型)来说明。,例如:英国和葡萄牙 从葡萄牙方面看,葡萄牙生产毛呢和葡萄酒的单位劳动成本都比英国低,其成本比例为:毛呢:90/100=90%葡萄酒:80/120=67%从英国方面看,英国生产毛呢和葡萄酒的单位劳动成本都比葡萄牙高,其成本比例为:毛呢:100/90=1.1 葡萄酒:120/80=1.5,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假定在国际分工之前英、葡两国在一年中,一共生产两个单位毛呢
14、和两个单位葡萄酒,那么国际分工后的情况见表2-4表2-4 分工后两国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李嘉图假定英葡两国商品交换比例是1:1.如果葡萄牙出口1.1单位的酒,并从英国进口1.1单位毛呢,那么两国的国内消费变化如表2-5表2-5 分工前后的两国贸易利益,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可见,按照比较利益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可以使世界总产量得到提高,国际贸易则把这种利益分配给各国。上例中,英国多得0.1单位的毛呢和0.1单位葡萄酒;葡萄牙多得0.1单位的毛呢和0.025单位的葡萄酒,这就是由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所带来的利益。李嘉图比较完满地说明了国际贸易的一般基础,它比亚当*斯密的学说更有
15、普遍意义。故被称之为国际贸易的一般理论。,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五)作用1、该学说比较科学地揭示了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普遍性,对世界市场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2、揭示了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作用的重大变化。尽管李嘉图无法解释该现象,但他为国际价值、国际等价交换和国际贸易条件等问题提供了理论出发点。(六)缺陷1、该理论模式只简单考虑了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交换,而不能解释两个以上国家、两种以上商品的交换。例如:国别 毛呢 葡萄酒 英国 100劳动日 120劳动日 葡萄牙 90劳动日 80劳动日 美国 110劳动日 120劳动日,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2、该理论只能解释各国替代性商品(以钢代木、以塑代木)
16、的交换,却难以解释互换性商品(咖啡和茶叶,初级产品和制成品)的交换。3、对比较利益只作了静态分析,而未作动态分析。(1)产量变化对成本的影响(2)劳动是同质的(3)易货贸易(4)生产要素充分就业=没有失业,即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会有经济危机(失业),但19世纪-20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经济危机,也就是说自由竞争消除不了经济危机(失业),消除不了通货膨胀。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三论:国富论、资本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长期存在失业和危机大原因和救治方法。凯恩斯认为危机和失业是由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引起。,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消费需求不足主要是人们不愿意把
17、所得的收入全部消费,而总有一部分储蓄起来,凯恩斯把这种关系称作人们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即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规律。投资需求不足有两个原因:一是从事商品生产的企业家总担心随着投资额的增加,利润率越来越小,影响企业化的利润收入。即企业家心理上的“资本边际效率”(资本家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投资,预期可以得到的利润)。二是随着投资的增加,借贷资本的数量就越来越少,利息率就因之高涨。即个人心理上的“灵活偏好”。(5)生产要素没有国际流动(6)没有技术进步4、只提出了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即,没有考虑影响国际分工的其他要素5、未能揭示出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规律,即价
18、值规律的国际内容(混淆了价值和交换价值,用交换价值代替价值),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三、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H-O理论)两位是瑞典经济学家,20世纪30年代“现代学派”经济理论的代表人物,赫克歇尔是俄林的老师,俄林继承了老师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中的主要观点,提出了“要素禀赋说”。理论基凋:自由贸易(一)历史背景:19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相抵触,出现了各种庸俗的价值论。马克思资本论1867年问世,当时资产阶级持漠然的态度,置之不理,但到1870年工人阶级凭借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使无产阶级迅速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开始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提出各种
19、庸俗价值论:节欲说,最后一小时论(12=11+1),阶级和谐论。资产资产阶级要求把国际贸易学说建立在资产阶级庸俗价值论上,加之瑞典对外贸易依赖性极大,为了反映当时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俄林在继承老师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形成了要素禀赋说。,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1919年赫克歇尔在他的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中提出,如果两国的生产率相同,则产生比较差异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两国的要素秉赋不一样;二是生产中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一样。1933年俄林发挥并完善了该观点,在域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提出了他的主要观点。(二)假设条件1、在区域内或国家内,生产要素完全自由流动;在区域间或国家间,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
20、动。2、货币流通中的一切限制不存在3、只有商品贸易,且贸易是平衡的4、只有两个国家或区域5、两国技术水平相同,生产函数相同(三)内容,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1、国际贸易仅是域际贸易的一种。“地域”是贸易的基本单位凡是一个地区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可称为“地域”。一是本地区内生产要素的分布和流动情况不同于其它地区。二是本地区内各小部分地区之间生产要素的分布和流动虽有差异,但其差异程度比本地区与其它地区之间的差异要小。所以,全世界=大地域=次地域=次次地域。2、狭义要素秉赋说(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价格的国际绝对差=成本的国际绝对差=不同的成本比例=生产要素的不同价格比例=生产要素的不同供求比例=国际
21、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和利益。在该链条中,供给比例是最重要的环节。生产要素需求:一是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二是受生产要素分配影响的个人收入状况。,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生产要素供给:一是生产要素的拥有状况,任何生产要素的供给愈大,它所创造的产品愈不重要,边际效用就愈小。二是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技术的改善可能改变对某些生产要素的需要。生产要素供求平衡:各地域保持自给自足状态,域际贸易不会发生。生产要素供给不平衡:各地域不能保持自给自足状态,域际贸易就会发生。=出口使用廉价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使用昂贵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3、广义的要素秉赋说1)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2)要素价格均等化:随着国际贸易的发
22、生,生产要素价格逐渐接近,但完全相同几乎是不可能;价格均等只是一种趋势。因为:(1)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价格水平难以一致。(2)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充分流动。,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3)产业对几个生产要素的需求的整体性和固定性结合,影响要素价格均等化。(4)集中大规模生产使有些地区生产要素价格相对高点,有些地区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低点。例如: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和日本(地少人多,资本充足),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澳大利亚:一个单位小麦成本=5*1+1*2=7元 一个单位棉花成本=1*1+10*2=21元 日本:一个单位小麦成本=5*4+1*1=21元 一个单位棉花成本=1*4+10
23、*1=14元(四)三个主要结论1、每个区域或者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出口那些使用廉价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那些使用昂贵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2、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者国家间的商品价格不同。3、商品贸易一般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的均等化。,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五)评价1、积极方面(1)比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深入和全面(2)正确地指出了生产要素的结合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3)开创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2、缺陷(1)违背了劳动价值
24、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剥削的体系,资本的利息、土地的地租都是剥削收入,而俄林认为他们是正当收入,每一类收入都代表着收入者对全部产品的“贡献”。(2)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抽象谈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收入均等化,把富国和穷国间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归结为国际贸易问题。(3)抹杀了国际生产关系(4)忽视了科学技术的作用。技术革新、技术进步可以改变要素成本和比例,从而改变比较成本。(5)难以解释要素密集程度相同的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加拿大;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美国;德国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是法国、美国和英国;法国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是德国和英国;英国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是
25、美国、德国和法国(6)难以解释同一产品国际贸易问题(品牌)一个国家既出口,又进口同一种产品,案例一:要素禀赋与贸易结构,沙特阿拉伯是一个石油大国,石油资源丰富,再其范围内,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615亿桶,约占全球总储量的25.2%。沙特阿拉伯现共有8座大型炼油厂,日提炼能力为158万桶,实际日产量约40万桶至150万桶,其中60%左右供国内消费,其余供出口。沙特阿拉伯经济结构单一,石油是其经济发展的命脉,因此,对外贸易在其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石油收入占其国家财政收入的60%-80%,石油和石化产品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90%左右。进口中,机电设备、食品和交通工具所占比重最大。自20世纪70年代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易贸理论 国际 理论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84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