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概念教学中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ppt
《如何在概念教学中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概念教学中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在概念教學中 把握學生的學習起點,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东山小学 孟 毅交流学校:圣爱德华天主教小学 保良局方王锦全小学,講座提綱,一、概念=文字?二、概念獲取的兩種建立方式三、尋找學習起點的两条途径四、打開概念教學思路的大門,一、概念=文字?,1、文本的定義怎樣定位?(文本的概念?理解的概念?)2、我們關注的是什麼?概念本身?思維的对象?結果?過程?例:三角形是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二、概念獲取的兩種建立方式,一是在已有概念基礎上發展新概念 例:“公倍數”,二是從現實背景中去抽象出概念例:“分數”,什麼是學習起點?,無論是從生活中提取概念還是從知識中發展概念,根據建構主義理論,都是一個需要學生
2、自我獲取概念的過程,是學生的經驗體系在一定的環境中自內而外地“生長”,的過程,它必須以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來實現知識的建構。這個生長點就是學生學習的起點。,逻辑起点按照教材學習進度,具備的知識、技能積累;,现实起点已經具備的,多於教材所提供的知識、技能積累。,學習的起點,三、尋找學習起點的两条途径,(一)借助生活經驗理解數學 體驗意義建構的過程,(二)從已有的知識基礎建構認知 體驗概念形成的過程,(一)借助生活經驗理解數學 體驗意義建構的過程,案例1:“認識分數”從生活情景中認識1/2案例2:“認識面積”從實踐活動理解面積案例3:“千克的認識”在感知活動中體驗重量,案例1:“認識分數”生
3、活情景(),1、四個蘋果平均分給兩人2瓶水平均分給2個人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一半一半用什麼表示呢(1/2)觀察,我們現在把蛋糕平均分成了幾份?2份中的一份,就是1/2长方形纸折成1/2几分之一學生對單位“1”很陌生,但是對“一半”不陌生,從學生的生活經驗裏尋找到了1/2,使之成為學生理解認識分數的起點,案例2:“認識面積”實踐活動(面),A感知“面”摸數學書的封面,看看黑板的表面,摸摸自己的凳面,看看教室的地面。B講解“面積”精練的語言配合畫面,講了四句話:物體都有面;有的面大有的面小;每個面都有確定的位置;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積。C理解“面積”,老師說上半句學生說下半句,把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概念 教学 把握 学生 学习 起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78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