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ppt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历史必修古今中外的经济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经济问题是国家问题之根本。,与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相比,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呢?,一、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衡量农业发展的指标,1.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进步;2.水利工程的兴修和水患的治理;3.农作物的栽培、推广、引进和种植区域的扩大;4.荒地的开垦和农业产量的提高;5.社会人口的增殖;6.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区域化;,农业的起源:中国是世界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1、变化:耕作方式的变化:从刀耕火种到石器锄
2、耕到铁犁牛耕。组织方式的变化:从大规模简单协作到个体农耕 2、原因:生产力水平变化。(1)原始社会: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2)距今七、八千年前,耒耜的出现。(3)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4)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使用、逐渐推广。(5)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发展的几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使用、逐渐推广。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到东汉时已经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且安装了犁评,至此,我国耕犁已经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1.观察下图,图中生产工具最早出现于 A.商周时期 B.战
3、国时期C.西汉时期 D.隋唐时期解析:图中农具都是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A项首先排除,从“最早”再排除C、D两项。答案:B,练习:,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 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2、距今七八千年,我们的先民最早发明的下列农具是用于 A.松土 B.播种 C.收割 D.割草,C,A,练习:,3、牛耕之所以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原因是()A.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B.畜力代替人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使人不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D.使土地不必进行休耕4、铁犁牛耕成
4、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始于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汉代以后,B,D,(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A人寿年丰B祈盼丰收C庄稼收获D祭祀谷神,C,古代耕作技术的进步,1、耕作方法春秋战国时期:垄作法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2、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的耕耙技术3、耕作制度:两汉:一年一熟;宋以后:宋朝以后,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中心.江南的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水利灌溉,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2、灌溉
5、工具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朝:高专筒车明清:风力水车,精耕细作农业出现的原因,1、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原因。2、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是出现精耕细作的主要原因。3、中国农村人口的大量增加,为了生存的需要,必须实行精耕细作,提高产量。4、封建统治阶者的重视。为了加强统治,统治者极力加强和重视农业。,B,活学活用,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溉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C,C,(2008北京)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
6、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郑国渠C.龙首渠D.白渠,A,石刀石斧,青铜耒耜石锄石犁,刀耕火种,南稻北粟,排水培土沤肥灭虫,五谷等后世备,铁农具牛耕,垄作法世界先进,赵过耦犁犁壁耧车,北方旱地:耕耙耱南方水田:耕耙(后世沿用),代田法耕作制度:一年一熟,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曹魏翻车,筒车,水力高转筒车,风力水车,曲辕犁(耕犁完善牛耕定型),江南轮作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土地利用率),耒耜,耜耕石器锄耕,起源,相当发达,土地利用率提高,居住方式:迁徙,居住方式:定居,耕作方式农用动力革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特点:精耕细作技术小农经济模式,铁犁工具;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耕作方法、耕作制度
7、);水利灌溉,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基础,三大起源,土地制度的演变,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奴隶社会:井田制,特点:一切土地属于国王;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瓦解: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出现了许多私田;战争频繁,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税制改革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性质: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特点: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农民占有少量或没有土地;封建政府和皇帝掌握一部分土地。,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以私有制为主体),形成:鲁国“初税亩”,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商 鞅变法为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演变,北魏至唐中期:均田制,唐后期至明清:地主
8、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高度集中。,封建土地国有制,土地制度的演变,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1、(05天津)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税亩制的目的是A 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 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 C 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 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练习:,A,2、下列关于均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土地国有制 B.它触及了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C.在当时是利国利民的措施 D.实行的主要朝代有北魏、隋朝和唐朝,B,(汕头二模)观察下列图片,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主要说明了:,A生产工具由石器到铁器演变 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C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 D农业
9、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D,(2007韶关调研测试二)据史书记载:“牵牛以蹊(xi小路)人以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A西周 B春秋战国 C西汉 D东汉,B,(2007韶关调研测试二)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所反映出来的实质问题是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C国君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2007广州二模)在我国封建社会,处于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是A国有土地所有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 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D村社土地所有制,D,B,(2007广州一模)“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
10、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特点是少投人多产出,D,最能反映唐朝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是,D,灌溉工具的改进是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与图1相比,图2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 A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C节省了人力 D灌溉不受水源的限制,C,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一)、概念,(二)、形成条件,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1、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三)、特点,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分散性:一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达的古代农业 发达 古代 农业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77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