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酶切及连接》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酶切及连接》PPT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5组:李东 老师:陈思,双酶切及连接,目录,原理类型命名法实验注意事项连接常见问题及对策,DNA的限制性酶切实验原理,核酸限制性内切酶是一类能识别双链中特定碱基顺序的核酸水解酶,这些酶都是从原核生物中发现,它们的功能犹似高等功物的免疫系统,用于抗击外来的侵袭。限制性内切酶以内切方式水解核酸链中的磷酸二酯键,产生的片段端为,端为。,根据限制酶的识别切割特性,催化条件及是否具有修饰酶活性可分为、型三大类。,限制性内切酶的类型,限制性内切酶的类型,第一类(I型)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专一的核苷酸顺序,它们在识别位点很远的地方任意切割DNA链,但是切割的核苷酸顺序没有专一性,是随机的。这类限制性内切酶在
2、DNA重组技术或基因工程中用处不大,无法用于分析DNA结构或克隆基因。这类酶如EcoB、EcoK等。,第二类(III型)限制性内切酶:也有专一的识别顺序,在识别顺序旁边几个核苷酸对的固定位置上切割双链。但这几个核苷酸对也不是特异性的。因此,这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产生的一定长度DNA片段,具有各种单链末端。因此也不能应用于基因克隆。,限制性内切酶的类型,第三类(型)限制性内切酶:就是通常指的限制性内切酶.它们能识别双链的特异顺序,并在这个顺序内进行切割,产生特异的片段;型酶分子量较小,仅需Mg2+作为催化反应的辅助因子,识别顺序一般为个碱基对的反转重复顺序;型内切酶切割双链产生种不同的切口端突出
3、;端突出和平末端。正是得益于限制性的内切酶的发现和应用,才使得人们能在体外有目的地对遗传物质进行改造,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兴旺和发展。,限制性内切酶的类型,粘性末端:是交错切割,结果形成两条单链末端,这种末端的核苷酸顺序是互补的,可形成氢键,所以称为粘性末端。如EcoRI的识别顺序为:5 G|AATTC 3 3 CTTAA|G 5在双链上交错切割的位置切割后生成 5G AATTC3 3CTTAA G5各有一个单链末端,二条单链是互补的,其断裂的磷酸二酯键以及氢键可通过DNA连接酶的作用而“粘合”。,II型酶切割方式的另一种是在同一位置上切割双链,产生平头末端。例如EcoRV 的识别位置
4、是:5 GAT|ATC 33 CTA|TAG 5 切割后形成5 GAT ATC 33 CTA TAG 5 这种末端同样可以通过DNA连接酶连接起来。,平头末端:,用属名的头一个字母和种名的头两个字母表示寄主菌的物种名称,如E.coli 用Eco表示,所以用斜体字。用一个字母代表菌株或型,如流感嗜血菌(Heamophilus influenzae)Rd菌株用d,即Hind。如果一种特殊的寄主菌株,具有几个不同的限制与修饰酶,则以罗马数字表示,如Hind,Hind,Hind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命名法,实验材料及仪器,高速离心机,电炉,电泳仪,制胶槽,电泳槽,梳子,锥形瓶,量筒,移液枪,冰盒,枪
5、头,Ep管,手套,记号笔,TAE电泳缓冲液(10),琼脂糖,溴化乙锭(EB),质粒DNA,双酶切,按如下体系加入到0.5ml离心管中,加体系离心37 水浴1h跑电泳,结果,结果与分析,质粒的双酶切没有出现结果但marker出了条带说明胶没有问题,而PCR的酶切产物出现了较好的实验结果。,内切酶:不应混有其它杂蛋白特别是其它内切酶或外切酶的污染;注意内切酶的识别位点及形成的粘性末端;内切酶的用量:根据内切酶单位和用量而定。同时内切酶体积不能超过反应体系,因内切酶中含甘油,体系中甘油超过会抑制内切酶活力;内切酶操作应在低温下进行(冰上);使用时防止操作中对内切酶的污染。,五、注意事项限制性内切酶酶
6、切,连接反应,DNA 分子的体外连接(重组)是指外源 DNA 片段和载体 DNA 分子在体外通过 DNA 连接酶共价连接。DNA酶切片段的联接是两DNA片段相邻的 5磷酸和3羟基间可由联接酶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即能完成联接反应。,连接体系,内切酶失活DNA不纯,含有SDS,酚,EDTA等内切酶抑制因子条件不适(试剂、温度)DNA酶切位点上的碱基被甲基化DNA酶切位点上没有甲基化(如Dpn I)DNA位点上存在其它修饰DNA不存在该酶识别顺序,标准底物检测酶活性将DNA过柱纯化,乙醇沉淀DNA检查反应系统是否最佳换用对DNA甲基化不敏感的同裂酶酶解,重新将质粒DNA转化至dcm-,dam-基因型
7、的细菌菌株换用不同切割非甲基化位点的同裂酶消化DNA(如San3A I代替Dpn I),重新将质粒转至dcm+dam+菌株中扩增将DNA底物与DAN混匀进行切割验证换用其它的酶切割DNA或过量酶消化进行验证,六、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常见问题分析,问题一:DNA完全没有被内切酶切割,原 因,对策,内切酶活性下降内切酶稀释不正确DNA不纯,反应条件不佳内切酶识别的DNA位点上的碱基被甲基化或存在其它修饰部分DNA溶液粘在管壁上内切酶溶液粘度大,取样不准酶切后DNA粘末端退火由于反应溶液、温度、强烈振荡使内切酶变性过度稀释使酶活性降低反应条件不适识别位点两侧插入了可影响酶切效率的核酸顺序,用5-10倍量过量消化用酶贮藏液或反应缓冲液稀释酶同上同上反应前离心数秒将内切酶稀释,增大取样体积电泳前将样品置65保温5-10分钟,取出后置冰浴骤冷使用标准反应缓冲液及温度,避免强烈振荡适当稀释酶液,反应液稀释的酶不能贮藏使用最佳反应体系加大酶量5-10倍,问题二:DNA切割不完全,原因,对策,六、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常见问题分析,谢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77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