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复习》PPT课件.ppt
《《印刷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复习》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总复习,第一章 印刷基础,一、基本概念印刷: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 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包装印刷:包装印刷是包装与印刷两个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既是印刷领域的一个独立分类,又是包装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印刷技术在包装领域的应用。二、基本知识点 1、印刷的五大要素:原稿、印版、油墨、承印物、印刷设备(印刷机械)2、原稿的分类:反射原稿、透射原稿和电子原稿 3、印版的分类:凸版、平版、凹版和孔版,4、油墨的组成成分:组成:色料+连接料+辅料5、油墨的干燥形式:(1)渗透干燥。油墨中的连接料一部分渗透到承印物里,另一部分与颜料一起固着在承印物表面而干燥。一般报纸、期刊主要以渗透
2、干燥为主。(2)氧化聚合干燥。油墨中的连接料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聚合反应,在承印物表面成膜干燥。这种干燥方法光泽性好,高档。单张纸的快固着胶印油墨(3)挥发干燥。油墨中的部分连接料挥发到空气中,剩余的连接料连同颜料固着在承印物的表面。凹版印刷油墨(4)除此之外,油墨的干燥还有紫外线、红外线、热固化等多种形式。6、印刷设备的分类:按压印形式(指印版和压印版)分:平压平、圆压平、圆压圆,第二章 彩色印刷复制原理,一、基本概念 网屏:是一种将连续调图像分解成可印刷复制的像素(网点、网穴)的加网工具。分玻璃网屏和接触网屏。AM网点:也叫调幅网点。是单位面积内网点的数量不变,依靠网点的大小变化来改变印刷墨
3、量的大小,从而再现原稿的浓淡层次。调频加网的网点大小固定不变,依靠改变网点密集的程度,也就是改变网点在空间分布的频率,来再现图像的 明暗层次。,为了把连续图像的明暗层次再现出来,必须制作加网的底片,底片加网的目的就是使连续的图像变成许多不连续的小点子,用这些小点子来再现原稿。浓的地方网点面积大,油墨覆盖率高;反之,淡的地方,网点面积小,油墨覆盖率低。这样原稿图像的浓淡层次便可得到再现。,调频加网的网点,调幅加网的网点,调幅加网的网点规则排列,依靠网点的大小变化来改变印刷墨量的大小。而调频加网的网点是无规则排列的,大小固定不变,依靠改变网点密集的程度,来再现图像的明暗层次。,两种网点的比较,简述
4、网点形成机理。,答:如图,A表示一个连续调透射原稿,其密度从左向右逐渐降低。从光源发出的光线首先透过原稿,密度较低部分透过的光量最多,密度越高,透过的光亮越少。B:接触网屏的密度分布。C:感光材料黑化的临界光量。表示只有达到感光材料的光量大于该临界光量时,才能使感光材料感光。D:形成的网点大小。,彩色复制原理,2、色料减色法,1、色光加色法,色料的颜色由透射或反射的光决定,被吸收的是其补色光。,红光绿光黄光绿光蓝光青光红光蓝光品红光红光绿光蓝光白光黄光蓝光白光红光青光白光绿光品红光白光,黄,品红,红 绿 蓝,红,白光透过黄染料后,被吸收了蓝光,透过了黄光,即红光和绿光。黄光再次透过品红染料,绿
5、光又被吸收,最后只剩红光,其他同理。,色料减色法示意图,当等量的三原色混和时,有以下的规律:黄品红红黄青绿青品红蓝黄品红青黑绿品红黑蓝黄黑青红黑,分色原理,如图,D是彩色原稿示意图,它包含构成全部色调的8种颜色。当用白光照射原稿时,原稿可反射或透射出各种颜色。若在照相机的镜头前插入一个蓝滤色片,使原稿中含蓝光部分透过,形成潜影,而其他部分是透明的,如图A1,这是阴图感光片。用这张感光片拷贝成阳图后,在阳图片上,绿、黄、红区域的密度最大,如图A2,用这张阳图片晒版后,制得的是黄版。图A3。同样道理,用绿滤色片分色时,原稿上只能透射含绿光的部分。把红滤色片装在镜头前。,对照分色原理图简述分色原理:
6、,第三章 平版胶印印刷,一、基本知识点 平版印刷是利用橡皮布进行的间接印刷。胶印是间接印刷,它在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之间,安装了一个橡皮滚筒,印版上的图文先转移到橡皮滚筒的橡皮布上,再转印到承印物的表面。预涂感光树脂印版 即PS版 一种是遇光分解(阳图底片);一种是遇光聚合(阴图底片)。油墨传输与转移中,在分配行程中,匀墨性能和着墨性能的好坏分别用匀墨系 数KC和着墨系数Kd来表示。良好的匀墨及着墨性能应保证KC保持在1以上,Kd保持在3以上。二、基本概念匀墨系数:就是匀墨装置中所有墨辊的匀墨面积总和与印版面积之比。油墨转移率:就是转移墨量与印版墨量之比。,1、以阳图为例,简述平版胶印的制版工艺
7、。曝光,是将阳图底片有乳剂层的一面与PS版的感光层贴在一起,放在专用的晒版机内,对印版进行曝光,非图文部分的感光层在光的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显影,是用稀碱溶液对曝光后的PS版进行处理,使见光发生分解反应产生的化合物溶解。版面上留下了未见光的感光层,这部分亲油。检查修补,如果需要补加图文或对版面进行修补,常用的方法是:版面上再次涂上感光液,补晒需要补加的图文。烤版,是将经过曝光、显影、修补后的印版,表面涂上保护液,放入烤版机中,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烘烤。涂显影墨,可以增加图文对油墨的吸附性,同时也为了保护版面及便于检查晒版质量。上胶,目的是使非图文的空白部分亲水性更加稳定,并保护版面免被脏污。,2、
8、平版印刷工艺对润湿液的要求?用润湿液的目的,是在印版的空白部分形成均匀水膜,抵制油墨的浸润。润湿液是含有电解质、表面活性剂、亲水胶体的溶液。润湿液应具有如下一些性质:(1)能充分润湿印版的空白部分;(2)不使油墨发生严重乳化,不降低油墨的转移性能;(3)具备洗净版面空白部分油污的能力;(4)对印版和印刷机的金属构件没有腐蚀性;(5)印刷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的PH值。,3、印刷色序确定的原则是什么?(1)按三原色的明度排序:先暗后亮,即黑品青黄。(2)按油墨特性排序 按粘度递减,越粘的、越不易干燥的,先印。油墨遮盖力强的先印。(3)按图像面积大小排序 图像网点比例小的那个颜色先印。(4)按原稿的特
9、性分析排序 如果原稿是以暖调为主,如人物画面,先印黑、青,后印品、黄。如果原稿是以冷调为主,如风景画,先品、黑,后青、黄。(5)按油墨的成本排序 油墨的成本:高成本的油墨后印。,4、什么是水墨平衡?平版印刷中,润湿液的供给量必须适中。一般要求是在不引起版面起脏的前提下(防止非图文有墨),使用最少的水量,达到水量和墨量的平衡。平版印刷水墨平衡的概念:在一定印刷速度和印刷压力下,调节润湿液的供给量,使乳化后的油墨所含润湿液的体积比例在15%26%之间,形成油包水的轻度乳化油墨,以最小的供液量与印版上的油墨量相抗衡。,5、印版形成图像区与非图像区的原理是什么?关键是印版不同部分对油墨和润版液的不同吸
10、附性。不同吸附性取决于印版表面的表面能的高低。(1)印版的非图文区属于高能表面(砂目化)既然非图文区是高能表面,就有吸附性,润湿液就能够润湿这部分,使它的自由能下降,这是自发的过程。非图文区有吸附性,它能吸附润湿液,能不能吸附油墨呢?你先在非图文区上油墨,油墨也能粘上。结论1:印版的非图文部分对于润湿液和油墨在润湿上并无选择性。所以,先水,后墨。,(2)印版的图文部分表面能较低,属于低能表面。由于印版的图文部分表面能较低,普通润湿液的表面张力高,不能吸附;而油墨的表面张力很低,能吸附。因此,油墨能够在印版的图文部分铺展,而润湿液则不能铺展。结论2:印版的图文部分,只能被油墨所润湿,却不能被润湿
11、液所润湿。印版的图文部分对润湿液和油墨在润湿性上是有选择的。,第四章 凹版印刷,基本知识点1、凹版印版从制作方法上分为两类 雕刻凹版 和 照相凹版。2、凹版专用网屏是照相凹版制版用来晒制网墙的。3、凹印网线与平印网线的区别:平印加网的每一个色版网点角度可不同,但加网线数是一致的;而凹印每一色版的加网角度与线数均可不同。4、凹版印刷机输墨装置的上墨方式:直接式、间接式、腔式喷淋(喷射式)三种。,5、在多色凹版印刷中,如果印版滚筒的直径有偏差,应把直径最小的滚筒放在第一色组,而直径最大的滚筒放在最后一色组。6、凹版刮墨装置:凹版印刷机的安装角度一般在45至90之间变化。一般认为最佳接触角度为6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印刷复习 印刷 复习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75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