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分立器》PPT课件.ppt
《《半导体分立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导体分立器》PPT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4章 半导体分立器件,4.1 半导体分立器件的命名方法4.2 半导体二极管4.3 半导体三极管4.4 场效应晶体管4.5 晶闸管,4.1 半导体分立器件的命名方法,4.1.1 国产半导体分立器件的命名法根据根据国家标准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方法(GB 249-74),半导体器件型号由五部分组成,其每一部分的含义见表4-1。4.1.2 国际电子联合会半导体器件命名法国际电子联合会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方法如表4-2所示。4.1.3 美国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法美国晶体管或其它半导体器件的型号命名法较混乱。这里介绍的是美国晶体管标准型号命名法,即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规定的晶体管分立器件型号的命名法。如
2、表4-3所示。,下一页,返回,4.1 半导体分立器件的命名方法,4.1.4 日本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法日本半导体分立器件(包括晶体管)或其它国家按日本专利生产的这类器件,都是按日本工业标准(JIS)规定的命名法(JIS-C-702)命名的。日本半导体分立器件的型号,由五至七部分组成。通常只用到前五部分。前五部分符号及意义如表4-4所示。第六、七部分的符号及意义通常是各公司自行规定的。,上一页,返回,4.2 半导体二极管,二极管在电路中一般用VD表示,常见二极管的图形符号如图4-1所示。4.2.1 半导体二极管的分类二极管品种很多,大小各异,仅从外观上看,较常见的有玻璃壳二极管、塑封二极管、金属壳
3、二极管、大功率螺栓状金属壳二极管、微型二极管和片状二极管,如图4-2所示。按其制造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锗管和硅管两大类,每一类又分为N型和P型。,下一页,返回,4.2 半导体二极管,按其制造工艺不同,可分为点接触型二极管和面接触型二极管。按功能与用途不同,可包括检波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开关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敏感二极管(磁敏二极管、温度效应二极管、压敏二极管等)、变容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和激光二极管等。4.2.2 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特性参数表征二极管性能的参数较多,且不同类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种类也不一样。一般常用的检波、整流二极管具有以下4个参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 半导体
4、二极管,1最大整流电流IF最大整流电流IF,也称二极管的额定正向工作电流,指的是二极管长期连续正常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正向平均电流值。使用时,流过二极管的平均电流不能超过这个数值,否则二极管就会发热而烧毁。2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RM 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RM是指反向加在二极管两端而不致引起PN结击穿的最大电压。使用中应选用URM大于实际工作电压2倍以上的二极管,如果实际工作电压的峰值超过URM,二极管将被击穿。,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 半导体二极管,3反向饱和漏电流IRM IRM指在二极管两端加入反向电压时,流过二极管的电流。由于载流子的漂移作用,二极管截止时仍有反向电流流过PN结,该电流受
5、温度及反向电压的影响。IRM越小,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越好。4最高工作频率fM fM是指保证二极管单向导电作用的最高工作频率。由于PN结的结电容的存在,使二极管所能应用的工作频率有一个上限。若信号频率超过此值,管子的单向导电性将变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 半导体二极管,4.2.3 几种常用半导体二极管1整流二极管整流二极管是利用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把交流电变成脉动直流电。整流二极管多数采用平面接触型,硅材料制成金属封装或塑料封装的二极管,其特点是允许通过的电流比较大,反向击穿电压比较高,但PN结的结电容比较大,一般应用于频率不高的电路中。2检波二极管检波(也称解调)二极管是利用PN
6、结单向导电性,将高频或中频无线电信号中的低频信号或音频信号取出来,广泛应用在半导体收音机、收录机、电视机及通信等设备的小信号电路中。检波二极管多采用点接触结构,多采用玻璃或陶瓷外壳封装,以保证良好的高频特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 半导体二极管,3开关二极管开关二极管就是为在电路中实现“开”或“关”二设计制造的一类二极管。开关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在正向偏置下导通,且导通电阻很小,约几十至几百欧;在反向偏置下截止,且截止电阻很大,硅管在10兆欧以上,锗管也有几十至几百千欧。利用这一特性,开关二极管在电路中对电流起到“接通”或“关断”的开关作用。开关二极管多以玻璃或陶瓷外壳封装,具有
7、开关速度快、体积小、寿命长、可靠性高等特点,广泛应用在自动控制电路中。,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 半导体二极管,4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是利用PN结反向击穿后,其端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的特性而制成的。稳压二极管是一种齐纳二极管,在电路中专门用来稳定电压的。稳压二极管一般采用硅材料制成,其封装形式有塑料封装、金属封装和玻璃封装。目前应用较多的为塑料封装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是稳定电压UZ和最大工作电流IZM。,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 半导体二极管,(1)稳定电压UZ稳定电压是指稳压二极管在起稳压作用的范围内,其两端的反向电压值。(2)最大工作电流IZMIZM是指稳压二
8、极管长期正常工作时,所允许通过的最大反向电流值。5变容二极管变容二极管是利用PN结的空间电荷层具有电容特性的原理制成的二极管。其特点是结电容随加在管子上的反向电压大小而变化,反向电压越大,结电容越小;反向电压越小,结电容越大。变容二极管的应用范围很广。在无线电广播和电视设备中,通常利用变容二极管代替调谐回路和自动频率微调电路中的可变电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 半导体二极管,6单结晶体管单结晶体管,也称双基极二极管,是由一个PN结和两个内电阻构成的三端半导体元件。其外形与三极管相似,有3只管脚,其中一个是发射极E,另外两个是基极:第基极B1和第二基极B2。单结晶体管的外形、结构、等效电
9、路如图4-3所示。单结晶体管广泛用于振荡、定时、双稳电路及晶闸管触发电路,具有电路简单、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单结晶体管的典型应用是组成张弛振荡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 半导体二极管,7双向二极管双向二极管等效于基极开路、集电极和发射极对称的NPN型晶体管。其正、反向伏安特性完全对称。双向二极管的结构、符号、伏安特性如图4-4所示。4.2.4 半导体二极管的检测方法1从外观上检查识别二极管极性常用二极管的外壳上均印有型号和标记。标记箭头所指的方向为阴极。有的二极管只有一个色点,有色点的一端为阴极。有的二极管管壳是透明玻璃管,则可看到连接触丝的一端为正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 半
10、导体二极管,2用万用表检测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如果测得的反向电阻(约几百千欧以上)和正向电阻(约几千欧以下)之比值在100以上,表明二极管性能良好。如果测得的反、正向电阻之比为几十、甚至几倍,表明二极管单向导电性不佳,不宜使用。如果正、反向电阻均为无限大,表明二极管断路。如果正、反电阻均为零,表明二极管短路。测试时需注意:检测小功率二极管时应将万用表置于R100或R1k档,检测中、大功率二极管时,方可将量程置于R1或R10档。,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 半导体二极管,3用万用表检测判断二极管极性当二极管外壳标志不清楚且又不是透明封装时,可以用万用表来判
11、断其极性。将万用表置R100或R1K挡(不要用R1或R10k挡,由于R1挡的电流太大,容易烧毁管子,而R10K挡电压太高,可能击穿管子),且将万用表的两只表笔分别接触二极管的两个电极,若测出的电阻约为几十、几百欧或几千欧,则黑表笔所接触的电极为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所接触的电极是二极管的负极。若测出来的电阻约为几十千欧至几百千欧,则黑表笔所接触的电极为二极管的负极,红表笔所接触的电极为二极管的正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 半导体二极管,4.2.5 半导体二极管的正确选用1类型选择按照用途选择二极管的类型。如用作检波可以选择点接触式锗二极管;如用作整流可以选择面接触型普通二极管或整流二极管
12、;如用作光电转换可以选用光电二极管;如在开关电路中应使用开关二极管;如用作稳压选择稳压管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 半导体二极管,2参数选择选用整流二极管时,主要应考虑其最大整流电流IF、最大反向工作电压URM这两个参数;选用检波二极管时,主要考虑其最高工作频率fM,最大反向饱和电流IRM等参数;选用稳压二极管是,主要考虑稳定电压UZ和最大工作电流IZM这两个参数等。3材料选择选择硅管还是锗管,可以按照以下原则决定:要求正向压降小的选锗管;要求反向电流小的选择硅管;要求反电压高,耐高压的选择硅管等。,上一页,返回,4.3 半导体三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又称晶体三极管,通常简称三极管,或称双
13、极型晶体管,它是一种电流控制型的半导体器件,其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放大,可用来对微弱信号进行放大,此外还可作无触点开关。在电路中,半导体三极管用文字符号VT来表示,其图形符号如图4-5所示。4.3.1 半导体三极管的分类1按所用半导体材料分 三极管按所用半导体材料分可分为硅三极管(硅管),锗三极管(锗管)。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硅管,其稳定性较好,而锗管的反向电流较大,易受温度的影响。,下一页,返回,4.3 半导体三极管,2按封装方式分三极管按封装方式分可分为玻璃壳封装管、金属壳封装管、塑料封装管等。3按导电类型分 三极管按导电类型分可分为PNP型和NPN型。锗三极管多为PNP型,硅三极管多为NPN型。
14、4按截止频率分 三极管按截止频率分可分为超高频管、高频管和低频管。5按耗散功率分三极管按耗散功率分可分为大功率(PCM1W)、中功率(PCM在0.51W)和小功率三极管(PCM0.5W)。,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3 半导体三极管,6按用途分三极管按用途分可分为放大管、开关管等。常见三极管的外形如图4-6所示。4.3.2 三极管的引脚识别对于小功率三极管来说,有金属外壳和塑料外壳封装两种。对于金属外壳封装的,如果管壳上带有定位销,那么,将管底朝上,从定位销起,按顺时针方向,三根电极依次为E、B、C,如图4-7(a)所示。如果管壳上无定位销,三根电极在等腰三角形内,我们将有三根电极的等腰三角形
15、置于上方,按顺时针方向,三根电极依次为E、B、C。如图4-7(b)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3 半导体三极管,对于大功率三极管,外形一般分为F型和G型两种,如F型管,从外形上只能看到两根电极。我们将管底朝上,两根电极置于左侧,则上为E,下为B,底座为C,如图4-8所示。G型管的三个电极一般在管壳的顶部,我们将管底朝下,三根电极置于左方,从最下电极起,顺时针方向,依次为E、B、C。4.3.3 半导体三极管的主要特性参数 表征三极管性能的参数很多,可大致分为三类,即直流参数、交流参数和极限参数。1直流参数(1)共发射极直流电流放大倍数它指没有交流信号输入时,集电极电流IC与基极电流IB之比
16、,即=IC/IB。,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3 半导体三极管,(2)集电极发射极反向饱和电流ICEO它指基极开路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加上规定的反向电压时的集电极电流,又称穿透电流。它是衡量三极管热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值越小,则三极管的热稳定性越好。(3)集电极基极反向饱和电流ICBO它指发射极开路时,集电极与基极之间加上规定的电压时的集电极电流。良好三极管的ICBO应很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3 半导体三极管,2交流参数(1)共发射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它指在共发射极电路中,集电极电流变化量IC与基极电流变化量IB之比,即IC/IB。同一个管子,在同等工作条件下,(2)共发射极截止
17、频率f它是指电流放大系数因频率增高而下降至低频放大系数的0.707倍时的频率,即值下降了3dB时的频率。(3)特征频率fT它是指值因频率升高而下降至1时的频率。fT的典型值为1001000MHZ,实际工作频率ffT。,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3 半导体三极管,3极限参数(1)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它是指三极管参数变化不超过规定值时,集电极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当三极管的实际工作电流大于ICM时,管子的性能将显著变差。(2)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U(BR)CEO它是指基极开路时,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的反向击穿电压。(3)集电极最大允许功率损耗PCM它指集电结允许功耗的最大值,其大小决定于集电结的
18、最高结温。,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3 半导体三极管,4.3.4 几种常见的半导体三极管1中小功率三极管中小功率三极管通常是指管子集电极耗散功率PCM小于1W的三极管。中小功率三极管种类繁多,外形各异,且体积小。特征频率fT大于3MHZ的称为高频中小功率管,小于3MHZ的称为低频中小功率管。高频小功率管多中用于高频放大电路、混频电路、高频振荡电路等,如收音机、收录机、电视机的高频电路。低频中小功率管多用于低频电压放大电路、低频功率放大电路,如收音机、收录机的功能电路中。,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3 半导体三极管,2大功率三极管大功率三极管是指管子集电极耗散功率PCM大于1W的三极管。其特点
19、是体积较大,工作电流大,各电极的引线较粗而硬,其集电极引线与金属外壳或散热片相连。塑封晶体管自带的散热片就是集电极。特征频率fT大于3MHZ的称为高频大功率管,小于3MHZ的称为低频大功率管。高频大功率管主要用于功率驱动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通信电路。低频大功率管广泛应用于电视机、扩音机、音响设备的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稳压电源电路、开关电路等。3达林顿管达林顿管是一种复合管,它采用复合连接方式,将两只或更多只的三极管集电极连在一起,并将前一只三极管的发射极直接藕合到后一只三极管的基极,依次级联而成,最后引出E、B、C三个电极。其外形如图4-9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3 半导体三极管,图4
20、-10是由两只NPN或PNP型晶体管构成的达林顿管的基本电路。设每只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分别为1、2,则总放大系数为12。因此,达林顿管有很高的放大系数,值可达几千,甚至几十万。达林顿管具有增益高、输入阻抗高、热稳定性好、开关速度快、能简化设计电路等优点,颇受人们的欢迎。达林顿管主要用于大功率开关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电动机调速电路、逆变电路,以及用于驱动继电器和LED智能显示屏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3 半导体三极管,4.3.5 半导体三极管的检测方法1用万用表检测判别三极管管脚(1)先判别基极B和三极管的导电类型将万用表欧姆档置于R100或R1K档,先假设三极管的某极为“基极”,并将
21、黑表笔接在假设的基极上,再将红表笔先后接到其余两个电极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很大(或都很小),而对换表笔后测得两个电阻值都很小(或都很大),则可以确定假设的基极是正确的。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是一大一小,则可肯定假设的基极是错误的,这时就必须重新假设另一电极为“基极”,再重复上述的测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3 半导体三极管,当基极确定以后,将黑表笔接基极,红表笔分别接其它两极,此时,若测得的电阻值都很小,则该三极管为NPN型管,反之,则为PNP型管。(2)再判别集电极C和发射极E判断出管子的基极和管型后,可进一步判断管子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以NPN管为例,确定基极和管型后,假设其他两只
22、管脚中一只是集电极,另一只即假设为发射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3 半导体三极管,用手指将已知的基极和假设的集电极捏在一起(注意两管脚不能短接,通过人体相当于在B、C之间接入偏置电阻),将黑表笔接在假设的集电极上,红表笔接触在假设的发射极,记下万用表指针所指的位置,然后再作相反的假设(即原先假设为C的假设为E,原先假设为E的假设为C),重复上述过程,并记下万用表指针所指的位置。比较两次测试的结果,阻值小的那次假设是正确的,即黑表笔所接的是集电极C,红表笔接的是发射极E。若为PNP型管,测试时,将红表笔接假设的集电极,黑表笔接假设的发射极,其余不变,仍然电阻小的一次假设正确。,上一页,下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半导体分立器 半导体 分立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74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