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PPT课件.ppt
《《区域分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分析》PPT课件.ppt(1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三 区域分析第1节 区域分析方法,目 录,知识整合(3),触类旁通(4),随堂训练(11),返回目录,知识整合,一、区域综合分析二、区域比较分析,例1 下列传统民居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A.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 B.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 C.平顶屋塔里木盆地 D.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返回目录,触类旁通,解析 架空支撑的房屋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和云贵等省侗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分布区,藏族人主要居住在厚重的碉楼里。,答案 B,返回目录,触类旁通,例2 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
2、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1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2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返回目录,触类旁通,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尤其是第(2)小题,学生在回答的时候只要能根据课本知识,并与西部地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能自圆其说,合情合理就可以了。第(1)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两幅图中读取信息。,(1)读图1、2,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返回目录,触类旁通,答案(1)
3、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2)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返回目录,触类旁通,例3 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返回目录,触类旁通,(1)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A.城市人口比重 B.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C.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D.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4、(2)图示曲线反映了()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B.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C.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返回目录,触类旁通,解析 第(1)题:江苏省三大产业中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的是第一产业,三大产业比重由高到低依次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江苏省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但也没有达到初步城市化的水平,也就是说城市人口还没有超过农村人口,比例没有达到50%,所以代表的是第二产业,是第三产业,是第一产业,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第(2)题:从上题读出的信息不难做出判断,江苏省20世纪末城市人口增长快,1990年左右第
5、三产业超过第一产业。,答案(1)CD(2)BC,一、单项选择题,返回目录,随堂训练,1.2008年2月26日“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在北欧挪威的西斯匹次卑尔 根岛(如下图)正式落成,以便在 地球遭遇极端灾害后还能保存世 界各地的生命种子。选择仓库在 建在此处最主要的原因是()A.寒流流经此处,气候寒冷 B.国际航线众多,交通便利 C.人烟稀少,安全性好 D.冷高压控制之下,气候严寒,返回目录,随堂训练,解析 A选项中西斯匹次卑尔根岛附近是北大西洋暖流而不是寒流,B选项的“国际航线众多,交通便利”明显表述错误,这里不是世界主要的航海运输线,D选项中冷高压说法不严谨,西斯匹次卑尔根岛纬度在80N附近
6、,气候寒冷不仅仅是因为冷高压控制,另外西斯匹次卑尔根岛不是常年受冷高压控制,有着短暂的夏季。,答案 C,返回目录,随堂训练,在2008年樱花盛开的季节,胡锦涛主席一行圆满完成了对日本的“暖春之旅”。此行进一步推进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完成24题。2.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A.日本海 B.渤海 C.黄海 D.东海3.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6月 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A.本州、九州、北海道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D.北海道、九州、本州,返回目录,随堂训练,4.2008年5月10日胡主席参观了松下电器公司。在我国改革开 放初期,
7、该公司部分电器装配厂较早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 地区,影响这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能源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运输,答案 2.D 3.C 4.B,解析 日本与中国隔黄海相望;按照纬度越高温度越低,开花时间越晚的原则,北海道最晚,九州岛最早,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高科技企业的迁人中国主要是因为我国有着众多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消费市场。,返回目录,随堂训练,下图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返回目录,随堂训练,5.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 品为()A.茶叶 B.玉米C.稻米 D.天然橡胶,答案 C,解析 图示区域是东南亚,阴影区域主要是沿海和河流河谷地区,东南亚
8、地区是世界重要的稻米产区。,6.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 C.软件开发 D.家具制造,答案 D,解析 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优质木材产区。,返回目录,随堂训练,尼罗河与刚果河是非洲两条主要河流。读图完成79题。,7.图中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地势 B.纬度因素 C.降水丰富程度 D.气温和热量条件,返回目录,随堂训练,8.尼罗河和刚果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分别是()A.雨水、冰雪融水 B.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雨水 D.冰雪融水、雨水,答案 C,解析 尼罗河和刚果河两河的降水都较多,主要补给水源都是雨水
9、。,答案 C,解析 刚果河水系密度大些,主要与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有关系。,返回目录,随堂训练,9.对两河流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河流水量大小相当 B.两河流水量季节变化明显,均以7、8月为汛期 C.尼罗河下游水流平稳,而刚果河下游水力资源丰富 D.刚果河无结冰期,而尼罗河下游常有凌汛现象,答案 C,解析 刚果河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尼罗河流域为热带草原气候(上游)和热带沙漠气候(下游)。因此刚果河水量比尼罗河大,但汛期不明显,两河都不结冰,A、B、D选项不正确。尼罗河下游流经高原地区,落差小,水流平稳,刚果河下游流经盆地地区,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返回目录,随堂训练,下表是
10、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下面两题。,10.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A.30N40N西海岸B.30N40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D.五大湖区,返回目录,随堂训练,11.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夏季光照条件较好 劳动力成 本较低 A.B.C.D.,答案 C,解析 苹果生长于暖温带,冬季温度低于0,有利于杀菌和来年的生长。,答案 A,解析 苹果生长的重要条件是主要分布于暖温带,热量条件好,光照强,对比美国某产区的表格资料和苹果生长条件,不难
11、做出结论。,返回目录,随堂训练,二、综合题12.针对我国中部地区现状,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中提出“促进中 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 略。山西、河南、湖南、湖 北、江西、安徽是我国中部 崛起战略中的重要省区。根 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资料一:见右图,返回目录,随堂训练,资料二:见下图,资料三:见下图,返回目录,随堂训练,(1)有人提出“中部塌陷”的说法。根据资料二,可以体现这种说法的依据是。(2)导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填正确项字母)。A.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B.与东部地区比,城市群带动能力弱 C.劳动力丰富 D.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
12、地区 E.“中部崛起”战略尚未实施(3)下列条件各省工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A.山西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返回目录,随堂训练,B.位于湖北的三峡水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 C.河南、安徽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 D.湖南、江西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基地(4)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5)分析该区域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快速全面准确获取图标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运用地理原理,结合区域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关注国家大事,体现地理学科的实用性。中部六省人口密集,资源丰富,返回目录,随堂训练,交通发达,是我国重要
13、的能源供应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的有着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近几年来,以武汉为中心的都市圈、以长株潭为中心的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的地带等经济发展迅速,被人称为中部崛起。但随着国家对西部省区的投资和政策倾斜,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加快了,相比较而言,中部地区发展速度最慢,又被称为中部塌陷,正因为如此,中部的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六省每年都举办博览会,以提高中部的知名度,吸引外来投资。围绕这两类提法,出题比较多。,返回目录,随堂训练,答案(1)依据:中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幅下降;在三大地区中,中部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幅最小。(2)BE(3)ABD(4)优势:该区域
14、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气候资源丰富);耕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有大面积的平原,如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等)。不利:降水季节变化大(变率大),多洪涝、干旱灾害;初春、冬季多寒潮;水土流失严重(5)意义:该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0;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我国小麦和稻米主产地)。,返回目录,随堂训练,1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填注图中用代码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物:A(湖泊)R(铁路)N(地形区)(2)该区域的耕作土壤为;图中4座名山中,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是 和(填序号及名称)。,返回目录,随堂训练,(3)指出通常年份夏季对图示区域影响较大的两个天气系统
15、,并分别描述在其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4)扼要说明图示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5)简述保护本地区湿地环境的主要措施。,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地理事物名称和位置的识记。根据经纬度等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为江西北部、湖北东南部和安徽南部。第(2)题:该区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耕作土壤为水稻土。江西庐山和安徽黄山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注意它们的位置。第(3)题:该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每年6月前后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有梅雨天气;7、8月受副热带高压(反气旋)影响,,返回目录,随堂训练,有伏旱天气。第(4)题:读图可看出,该区域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区的河流沿岸。第(5)题:本地区的
16、湿地包括长江及支流、鄱阳湖、巢湖等,它们面临着水污染、湖泊面积缩小、生物种群减少等环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治理和保护措施。,答案(1)鄱阳湖 京九铁路 长江中下游平原(2)水稻土 黄山 庐山(3)锋面系统(准静止锋)连续性降水 反气旋(副热带高压)炎热干燥(4)多分布在平原地区的河流沿岸(5)退耕还湖,加强本地区及河流上游的植被保护,不滥捕滥捞,减少水污染,设立自然保护区,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等。,返回目录,祝您高考成功!,倒挂着 弟弟问:“哥哥,地球是球形,在我们站的地球另一面的人是怎样站的?”哥哥说:“当然是脚踏地,头朝天的倒挂着。”弟弟说:“他们怎样走路呢?”哥哥说:“他们走路
17、脚一定不能离开地面,否则就会掉下去。”弟弟说:“幸亏我们是在地球上面。”,专题三 区域分析第2节 世界地理,目 录,知识整合(3),触类旁通(4),随堂训练(9),返回目录,知识整合,一、世界的海陆分布二、世界区域地理特征三、世界主要国家地理特征,例1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A.用水量大 B.降水丰富 C.干旱少雨 D.污染严重(2)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节约用水B.国内跨流域调水 C.人工
18、降水D.循环用水,返回目录,触类旁通,返回目录,触类旁通,解析 从材料中的描述来进行一步一步地定位,面积比较小的岛国一般位于热带地区,规划填海,说明该国的经济实力强,技术发达,由此学生不妨去筛选,应该很快能确定该国可能是新加坡,一旦确定目标,答案显而易见。,答案(1)AB(2)AD,返回目录,触类旁通,例2 南、北美洲陆地相连,但区域差异显著。资料1:见下表。资料2:见右图。,返回目录,触类旁通,根据上述资料,回答(1)(4)题。(1)图中的科隆群岛上栖息着南极企鹅,其原因是受 的影响。(2)有关亚马孙河的描述,可信的是(填正确项字母)。A.河上有时漂浮着直径二、三米的大圆叶 B.含沙量很大
19、C.发源于西部高大山系,流经平原地区 D.流量季节变化大 E.其流域夏季降水少 F.其河口海域变成了“淡水海”(3)水资源总量:北美洲比南美洲;水资源开采率:北美洲比南美洲。,返回目录,触类旁通,答案(1)寒流(洋流或秘鲁寒流)(2)ACF(3)少 高(4)特点:水资源开采利用结构中,工业用水比重北美洲比南美洲大;农业用水比重北美洲比南美洲小;生活用水比重南美洲比北美洲大。差异:北美洲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为主),经济发展水平高(工农业高度发达);南美洲全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潜力大。,(4)分析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特点并比较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运用图表信息,
20、结合区域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一、单项选择题,返回目录,随堂训练,读图,回答13题。,返回目录,随堂训练,1.图示阴影地区的土壤是()黑土 黑钙土 褐土 灰化土 A.B.C.D.2.图示阴影地区都种植的农作物是()小麦 玉米 甜菜 亚麻 A.B.C.D.3.图示地区相似的自然条件有()自然带类型 植被类型 气候类型农业地域类型 A.B.C.D.,返回目录,随堂训练,答案 1.A 2.D 3.C,解析 从图中的经纬度和河湖分布可推知图a为中国东北地区,图b为美国中部平原地区。图a的阴影表示我国的黑土分布区,因纬度较高,可种植春小麦、玉米、甜菜和亚麻等;图b的阴影表示美国的黑钙土分布区,主要
21、种植小麦和玉米。图a属温带季风气候,图b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农业地域类型均为商品谷物农业;两区域均属温带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返回目录,随堂训练,读下图,12月22日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印度洋的油轮经过M地(图中正下方)时正好海面上日出。据此回答46题。,返回目录,随堂训练,4.下判断正确的是()A.此时北京时间为8点 B.油轮即将进入马六甲海峡 C.M处的航线为美国、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D.此时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答案 B,解析 读图可知,M地靠近马六甲海峡,而油轮是由太平洋驶向印度洋,因此即将进入马六甲海峡,B选项正确。M位于赤道上,正好日出,当地时间为18时,其经度是105E,因此
22、北京时间此时是19时,A选项错误。M处的航线只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C选项错误。冬季,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势力很弱,D选项错误。,返回目录,随堂训练,5.E处所在国想在E处狭窄处修建运河,在该处修建运河的原 因有()E处非常狭窄,工程量较小 F处海峡航运特别繁忙 有利于E处所在国经济发展 促进E处所在国交通运输 业的发展 A.B.C.D.,答案 D,解析 E处所在国(泰国)想在E处狭窄处修建运河的原因主要有:E处非常狭窄,工程量较;F处海峡(马六甲海峡)航运特别繁忙;有利于E处所在国经济发展。修建该运河对旅游业的影响不大,所以选择D选项。,返回目录,随堂训练,6.该运河修建后的受益国主要为()A.
23、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 B.泰国、中国、日本 C.泰国、美国、法国 D.新加坡、日本、韩国,答案 B,解析 该运河修建后,该运河所在的泰国在经济上直接受益,中国、日本、韩国则因航线距离缩小而受益。,返回目录,随堂训练,读美国主要农业带(区)分布图及某区农业活动流程图。回答79题。,返回目录,随堂训练,8.图中所示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哪一个农业带(区)()A.畜牧和灌溉农业区B.乳畜带 C.棉花带D.混合农业区,答案 C,解析 第四纪大陆冰川影响到北半球纬度较高的地区,在北美洲主要影响五大湖周围及以北地区。,7.图中哪一个农业带(区)的土壤,因受第四纪大陆冰川的影 响,冰碛土的分布最为普遍
24、()A.畜牧和灌溉农业区B.小麦区 C.乳畜带D.棉花带,返回目录,随堂训练,9.如果在图中“”区域(东北部城市带附近)再增加一个农业区,该区最恰当的名称是()A.水稻种植区B.热带经济作物区 C.园艺区D.大豆区,答案 C,解析 美国东北部有巨大的城市群,适宜发展城郊型农业。,答案 D,解析 既有农作物,又有畜牧业,为混合农业。,返回目录,随堂训练,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10.图中反映哪一种物资的世界贸易状况()A.铁矿石 B.石油 C.粮食 D.木材,返回目录,随堂训练,11.该种物资从地运往地,在亚欧大陆部分主要采用哪种 运方式()A.管道 B.轮船C.铁路 D.公路,答案 C,解析 木
25、材属于大型笨重货物,在大陆上长距离运输应采用铁路方式。,答案 D,解析 图中两个信息可以看出贸易物资是木材,一是贸易物资的单位(100万m3),二是贸易对象(俄罗斯、加拿大、刚果民主共和国、印度尼西亚等国森林资源丰富)。,返回目录,随堂训练,二、综合题 12.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返回目录,随堂训练,(2)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答案(1)盆地 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2)流域位于赤道地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区域分析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74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