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吸附》PPT课件.ppt
《《化学吸附》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吸附》PPT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化学吸附 Chemical Adsorption,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区别,吸-脱附动力学,分子在表面上的行为,吸附等温线,化学吸附机制,吸附,定义:,8-1引言,固体与气体接触,有的气体在固体表面发生弹性碰撞,弹回气相,有的发生非弹性碰撞,在固体表面滞留一段时间才返回气相。吸附就是滞留的结果。,分类:,根据吸附时作用力分,化学吸附Chemical Adsorption,物理吸附Physical Adsorption,8-2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区别,1、吸附作用力,2、吸附热,物理吸附Van der waals力(主要是色散力),化学吸附化学键,吸附是自发过程,,G 0,吸附分子由三
2、维空间变为二维,,S 0,吸附热H,=G+TS 0,物理吸附的吸附热与液化热相近,H0,化学吸附的吸附热与化学反应热相近,,有时,H 0,吸附热可作为判别物理与化学吸附的依据。,3、吸附速度,物理吸附,无需活化能,吸附过程快,化学吸附,需活化能,吸附过程慢,高温,快,例外,液氮在低温下的化学吸附快;,细孔中的物理吸附,表观速率也很慢。,4 选择性,物理吸附,无,化学吸附,有,物理吸附,在吸附物沸点附近,化学吸附,较高温度,5 吸附温度,6 吸附的压力范围,物理吸附,比压力p/p0 0.01,化学吸附,较低,物理吸附,多,化学吸附,单,物理吸附,可逆,吸脱,7 吸附层,8 可逆性,例外:,多孔固
3、体物理吸附形成一个吸附滞后环。,p/kPa,V/(kg/m2),p0,化学吸附,不可逆,吸、脱时吸附物发生了变化。,eg:,低压活性碳吸附氧,高温脱附出CO、CO2。,9 影响因素,物理吸附:T,p,表面大小,化学吸附:T,p,表面大小,表面的微观结构,总之: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并不能完全 截然分开,有时可能共同存在。,8-3 活化吸附理论,用粉末吸附剂吸附气体的实验:,8-3-1 吸附等压线,温度不同时,吸附热的数量级不同。,压力不变时,吸附量随温度的变化有最低点和最高点。,8-3-2 Lennard-Jones势能图,T/K,V/(kg/m2),P,P+C,C,Langmuir 认为:,Ta
4、ylor 认为:,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吸附,高温吸附需要活化能,吸附热q=Ed-Ea,两个最低点和两个最高点,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活化吸附,吸附热q=Ed-Ea,吸、脱附活化能的关系,表观吸附活化能的计算:,Arrhenius公式:,k1,k2T1,T2温度时的吸附速率常数,两温度下气体分子是吸附在同样的吸附位,且吸附键型相同;,(2)Ea与实验条件有关:低温时,1;表观Ea真实Ea。,(3)高温时,0;表观Ea真实Ea。,是T的函数,简单体系氢在碳上的吸附:,H1-H2,C1-C2,例:,C-C间距为3.5A0时,活化能最小为30 kJ/mol,(1)C-C间距大,H2吸附前解离,故活化能大
5、;,(2)C-C间距小,H1和C2,H2和C1 间有斥力,活化能变大。,金刚石和石墨:,吸附不可能发生在相邻的碳原子上,而在六方型结构对顶角的一对碳原子上。,石墨最适宜距离2.84A0,计算值 58kJ/mol,实验值92 kJ/mol,金刚石最适宜距离2.8A0,计算值 63kJ/mol,实验值58 kJ/mol,8-4 吸附与脱附动力学,8-4-1 化学吸附速度研究的定性结果,化学吸附的确是活化的,eg:,为什么会出现慢过程?,1、气体吸附后会扩散溶解进入金属体相;,2、金属表面不均匀,活化能随覆盖度而;,3、吸附层的重排;,4、表面杂质的脱附;,5、若吸附的是氧,则很可能是氧化作用,氧化
6、物与金属不同,8-4-2 吸、脱附速度的定量描述,1 设有p,m的气体,有分子运动论知:,分子撞在单位面积上的速度为,2 活化了的分子才有可能被吸附,,活化分子数与e(-Ea/RT)成正比;,3 以f()表示有效表面分数;,4 碰撞成功的几率凝聚系数用i表示;,则化学吸附速度Ua为:,脱附速度Ud为:,Ud=K f()e(-Ed/RT),一般情况,,f(),f(),最简单的情形,假设活化能与成直线:Ea=Ea0+Ed=Ed0-,又假设吸附是一位的,f()=1-,f()=;i、K与无关且0 1,则:,Uae-/RT,Ude/RT,吸附、脱附速率公式可写为:,d/dt=ae-/RT,-d/dt=b
7、e/RT,积分得:,其中t0=RT/a,t0=RT/b,皆为常数,以 ln(t+t0)作图得直线,如:氢在2MnOCr2O3和ZnO上的吸附,表面污染,假设气体的吸附是非活化的,即Ea=0,i=1,当压力p=10-4 pa,f()=1时,,分子在单位干净表面的吸附速度:,H2 1.41015 分子/cm2s,N2 3.91014 分子/cm2s,O2 3.61014 分子/cm2s,以上数据说明:,即使得到了干净的表面,在10-4pa下,只需1秒钟就可使表面重新吸附一分子层的气体。,若降压至10-8pa,则时间可延长。,8-4-3 程序升温热脱附(TPD)Temperture Preceedi
8、ng Deabsorbe,脱附速度主要取决于指数e(-Ed/RT),T,易脱附;T,不易脱附。,测量超高真空中残余活性气体的简便方法:,抽真空,均匀升温,压力温度作图得脱附谱。,不同气体在脱附谱上对应不同的峰位置。,有两种吸附态1,2,脱附活化能:105kJ/mol 和145kJ/mol,峰形和峰位的理论分析推测:,1分子态吸附,2原子态吸附,氢在钨(111)面上有四个脱附峰,饱和吸附时相当于一个钨原子吸附两个氢原子。,H2、N2、CO在W和Mo上及CO在Ni和Ru 的化学吸附都有多种吸附态。,8-5 吸附分子在表面上的行为,8-5-1 吸附分子在表面上的滞留时间(Retention Time
9、)及活动性,设单位时间内有nv个分子撞到单位表面上,,则单位表面吸附的分子数:,为吸附分子在固体表面上的平均滞留时间,na=nv,吸脱附平衡时,,Ua=Ud=nv=na/,若吸附是一位的,则f()=na,Ud=K f()e(-Ed/RT),=K na e(-Ed/RT),(Ud=na/),两式结合得:,则=0 e(Ed/RT),0为吸附分子垂直于表面的振动周期,Frenkel公式,Lindemann曾测出0与固体的摩尔质量M、摩尔体积V和熔点Ta的关系:,0=4.7510-13(MV2/3/Ta)1/2 s,气体在几种常见吸附剂上的平均滞留时间:,以上是假定0=10-13 s 用Frenke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吸附 化学 吸附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73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