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材料知识》PPT课件.ppt
《《包装材料知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装材料知识》PPT课件.ppt(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篇 纸包装材料,第一章 造纸工艺第二章 纸和纸板的结构与性能第三章 常用的纸包装材料,主 要 内 容,Next,Back,第一章 造纸工艺,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纸的制造工艺过程一、造纸原料二、制浆三、抄纸,Next,Back,第一节 概述,Next,Back,第一章 造纸工艺,从纤维悬浮液中将纤维沉积到适当的成型设备上,经干燥制成的平整均匀的薄页,一、纸的定义,二、纸的分类,(一)按定量或厚度分,定量200g/m2或厚度0.1mm,定量200g/m2或厚度0.1mm,Next,Back,第一节 概述,第一章 造纸工艺,(二)按用途,纸或纸板又进一步分为,纸,Next,Back,第一节 概述
2、,第一章 造纸工艺,三、纸和纸板的规格尺寸和计量,宽度尺寸:1575mm、1092mm、880mm、787mm,尺寸误差不许超过3mm,尺寸:8801230mm、8801092mm、7871092mm、787960mm、690960mm、8501168mm,尺寸误差不许超过3mm,3、纸和纸板的计量:,1、卷筒纸,2、平板纸,对卷筒纸常用吨计量,平板纸除用吨外,还用令计量。,1令=500张,Next,Back,第一节 概述,第一章 造纸工艺,纸板,Next,Back,第一节 概述,第一章 造纸工艺,四、纸和纸板在包装中的地位,纸和纸板在包装材料中所占比例最大,2002年我国主要包装材料的产量,
3、Next,Back,第一节 概述,第一章 造纸工艺,人均纸和纸板的消费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2002年美国人均纸和纸板的消费量为306.5公斤,居世界第一。日本为242.8公斤,居世界第五。,我国仅为29.0公斤,低于世界人均纸和纸板的消费量51.8公斤的平均水平.,Next,Back,第一节 概述,第一章 造纸工艺,全球主要包装材料的比例,Next,Back,第一节 概述,第一章 造纸工艺,五、纸包装材料的特点,4、无二次环境污染,易回收利用或降解。,主要优点:,1、原料来源丰富,价格较低廉;,3、纸容器易加工成型,结构多样,印刷装潢性好,包装适应性强;,2、纸容器重
4、量较轻,可折叠,有一定的韧性和抗压强度,弹性良好,有一定的缓冲作用;,Next,Back,第一节 概述,第一章 造纸工艺,2、耐水性差;,主要缺点:,1、阻隔性低;,Next,Back,3、强度较低,尤其是湿强度低。,第一节 概述,第一章 造纸工艺,五、纸包装材料的特点,六、纸包装材料在包装中的应用,纸盒,瓦楞纸箱,Next,Back,纸袋,纸浆模塑制品,蜂窝纸板等,第一节 概述,第一章 造纸工艺,1871年,美国人申请了瓦楞纸板专利,1894年研制成功第一只瓦楞纸箱,1902年双瓦楞纸箱正式作为铁路运输包装箱,七、纸包装材料的发展史和前景,(一)、纸包装材料的发展史,公元105年,蔡伦发明造
5、纸术,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获得造纸术,尔后经西班牙、法国传到世界各地,1799年,法国人发明长网造纸机。1808年,英国人发明圆网造纸机。造纸工业飞速发展。,Next,Back,第一节 概述,第一章 造纸工艺,(二)纸包装材料的发展前景,1.纸包装材料是公认的绿色包装材料,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纸包装愈来愈受到重视;,2.纸包装材料通过二次加工,朝多功能的方向发展。,3.纸包装材料朝低定量的方向发展。,Next,Back,七、纸包装材料的发展史和前景,第一节 概述,第一章 造纸工艺,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纸浆,植物,纸,Next,Back,木 材,废 纸,甘蔗,棉花,小麦,Next,Back
6、,一造纸原料,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造纸原料以植物纤维原料为主,还包括一些合成纤维、金属纤维和矿物纤维。,Next,Back,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一造纸原料,植物是由多种多样的细胞组成,其中纤维状的细胞是最好的造纸原料。,(一)、植物纤维原料的形态与性能,纤维状的细胞是一种厚壁细胞,简称纤维。,特点是:中空,细长,呈纺锤状。,11,Next,Back,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一造纸原料,1、木材纤维形态与性能,纤维细胞比较单一,杂细胞少,细胞壁较薄,纤维较长。,针叶木:,纤维细胞主要是管胞,平均长度3-4mm,宽度为0.03mm。,Next
7、,Back,适合抄造强度大的纸和纸板。,(一)、植物纤维原料的形态与性能,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一造纸原料,Next,Back,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一造纸原料,Next,Back,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一造纸原料,纤维细胞主要是木纤维,除纤维细胞外,还含有大量的导管等非纤维细胞,纤维平均长度1.0mm,宽度为针叶木的1/2-1/3。,阔叶木,适合抄造表面平滑,不透明度高,而强度要求低的纸张。,Next,Back,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一造纸原料,2.非木材纤维的形态与性能,适合于抄造强度要求不高的纸张,或与长纤维木浆配抄
8、。,禾草类:,mm,平均宽度10-20um。,Next,Back,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一造纸原料,3.二次纤维,二次纤维是废纸的回收利用,是混合纤维。,Next,Back,定义,特点,和原纤维相比,纤维短小,强度下降,杂质的去除比较复杂。,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一造纸原料,Next,Back,我国目前对废纸还没有一个很科学、很详细的分类回收办法,各种高质量的废纸和低质量的废纸混在一起被回收上来,因是混合纤维,缺乏一致性,只能用来生产瓦楞原纸、箱板纸、纸浆模塑制品,或用于多层纸板的芯层等低档纸制品。,用途,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一造纸原料,
9、3.二次纤维,可以节约宝贵的森林资源,保护环境。,Next,Back,废纸回收利用的意义,废纸的种类:,混合废纸;,旧报纸;,旧瓦楞纸箱;,白纸边;,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一造纸原料,(二).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Next,Back,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一造纸原料,典型原料的化学成分,Next,Back,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一造纸原料,Next,Back,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一造纸原料,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细胞壁的骨架物质。,Next,Back,纤维素的分子式为(C6H10O5)n,n称为聚合度,纤
10、维素的来源不同,聚合度不同。,1.纤维素,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一造纸原料,每个基环上有三个醇羟基;,纤维素分子的两个末端羟基性质不同,右端的葡萄糖基中第一碳原子上的羟基具有潜在的还原性。,(1)纤维素的化学结构,Next,Back,纤维素是由许多D-吡喃式葡萄糖基相互以 1,4-甙键连接而成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一造纸原料,由于甙键的存在,纤维素易发生水解反应;,由于醇羟基的存在,纤维素易发生氧化反应、酯化反应和醚化反应。,(2)化学性质,Next,Back,在一定条件下,纤维素可与浓碱反应,生成碱纤维素。,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
11、章 造纸工艺,一造纸原料,由于纤维素含有大量的羟基,使纤维素大分子之间和内部存在大量的氢键。,(3)氢键,Next,Back,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一造纸原料,纤维素超分子结构理论认为:纤维素是由结晶区和无定形区交错联结而成的二相体系。,(4)纤维素的物理结构,Next,Back,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一造纸原料,在结晶区,纤维素大分子的排列具有完全的规则性,结合的比较紧密;,Next,Back,在无定形区,纤维素分子链的排列不具有规则性,结合的比较松散;,结晶区与无定形区无明显的绝对界限。,(4)纤维素的物理结构,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一
12、造纸原料,吸湿与放湿只能发生在非结晶区,在结晶区,由于分子上的羟基形成了氢键,所以,水分子不能进入。,Next,Back,纤维素的吸湿能力取决于亲水性羟基的多少,纤维素的非结晶区的多少,以及非结晶区内大分子排列的疏密程度。,(4)纤维素的物理结构,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一造纸原料,色泽:纤维素本身为白色;,比重:1.5-1.56;,(5)纤维素的物理性质,Next,Back,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一造纸原料,Next,Back,吸湿现象:,纤维素大分子含有大量的羟基,使纤维素大分子之间和内部存在大量的氢键。羟基是较强的亲水性基团,能吸着空气中的水分子。,(5
13、)纤维素的物理性质,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一造纸原料,Next,Back,干缩湿胀,根据纤维素的物理结构,被吸附的水分子只能进入非结晶区的纤维素分子链之间,纤维素水分的减少或增多必然会改变纤维素分子链之间的距离,靠拢或拉开,从而导致收缩或膨胀。,因为吸水性的羟基存在于分子链之间,所以,收缩与膨胀也只限于非结晶区的分子链之间,而不会发生在纤维素分子的轴向。,(5)纤维素的物理性质,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一造纸原料,Next,Back,滞后现象,在同一相对湿度下,吸湿时水分的吸着量低于解吸时水分的蒸发量,也就是吸湿时的平衡含水率低于解吸时的平衡含水率。,(5)纤
14、维素的物理性质,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一造纸原料,Next,Back,纤维素不溶于水,溶于氢氧化铜氨溶液。,(5)纤维素的物理性质,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一造纸原料,半纤维素同纤维素、木素一起构成植物细胞壁。半纤维素增加细胞壁的刚性。,2.半纤维素,Next,Back,半纤维素的定义,植物细胞壁中除纤维素(果胶质、淀粉除外)的非纤维素碳水化合物,称为半纤维素。,半纤维素的作用,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Next,Back,半纤维素呈纤丝状结构,半纤维素在细胞壁中,基本上平行于纤维素排列,在纤维素和木素之间起联接的作用。,半纤维素的形态及排列方式
15、,2.半纤维素,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半纤维素不是由一种糖基组成的均一聚糖,而是由不同的几种糖基组成的聚合物。,Next,Back,常见的几种糖基有:D-葡萄糖基、D-半乳糖基、D-木糖基、D-甘露糖基、L-阿拉伯糖基、D-葡萄糖醛酸基等。,半纤维素的构成,2.半纤维素,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针叶材与阔叶材的半纤维素,Next,Back,针叶材与阔叶材的半纤维素有些共同点,但针叶材的半纤维素在结构上比阔叶材复杂一些。针叶材主要含有:D-葡萄糖基、D-半乳糖基、D-甘露糖基、D-木糖基、L-阿拉伯糖基、D-葡萄糖醛酸基;阔叶材主要含有:D-葡萄糖基、D-木糖基
16、、D-甘露糖基。,2.半纤维素,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半纤维素的聚合度比纤维素低得多,在150-200 之间,易于水解,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的比较,Next,Back,纤维素是由单一的糖基组成的均一聚糖,而半纤维素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糖基组成的聚糖;,纤维素是典型的线型聚糖,而半纤维素主要是线型结构,但带有各种短侧链;,半纤维素的吸湿性和润胀性比纤维素高;,2.半纤维素,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3、木素,木素是由苯丙烷结构单元构成的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在细胞壁中起加固作用。,Next,Back,木素呈球形小粒,集聚成为球形
17、聚集体。木素在140-150开始软化,冷却后变硬,性脆,易成粉末,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小。,(1)物理性质,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Next,Back,木素有三种结构单元,愈疮木基、紫丁香基和对羟基苯,它们通过醚键和碳碳键连接,形成木素大分子。各种基本单元的多种连接方式,使木素结构复杂多样,没有规则性。,(2)木素的结构,3、木素,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Next,Back,(3)化学性质,3、木素,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Next,Back,酸性介质中的亲核取代反应:具有二烷基醚、烷基芳基醚结构的木素分子生成烊盐;醚键断裂,生成正碳离子;
18、亲核试剂攻击正碳离子,生成可溶性的木素磺酸盐。,碱性介质中的亲核取代反应:苯环上的酚羟基的氢离子脱出,酚羟基以阴离子形式存在;苯环侧链上的醚键断裂。,(3)化学性质,3、木素,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Next,Back,(3)化学性质,3、木素,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在苯环上羟基和甲氧基的邻位或对位等没有取代基的位置上进行取代反应,形成氯化木素;在苯环结构单元的侧链上进行取代反应,使侧链与苯环断开;使连接苯环结构单元的烷基芳基醚键受氧化作用而断裂,使木素大分子降解为小分子。,Next,Back,亲电试剂:正氯离子 Cl+。,亲电取代反应的位置:,(3)化学性质
19、,3、木素,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Next,Back,(3)化学性质,3、木素,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木素与细胞壁中其它组分存在着化学键的连接。据推测,木素与碳水化合物的连接是通过各种醚键的形式实现的。,4、木素与碳水化合物的连接,Next,Back,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三)纤维结构,Next,Back,4、木素与碳水化合物的连接,第二节 造纸工艺过程,第一章 造纸工艺,二、制浆过程,也叫纤维分离,将植物纤维原料变成适合于造纸的单根纤维的工艺过程。,Next,Back,制浆:,制浆的目的:,将植物纤维原料分离成单根的纤维,增加纤维的比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包装材料知识 包装材料 知识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73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