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PPT课件.ppt
《《劳动经济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经济学》PPT课件.ppt(7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7/11,1,劳动经济学(Labor Economics),杨爱元安徽大学商学院,2023/7/11,2,目 录,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劳动需求理论第三章 劳动需求决策第四章 劳动供给概述第五章 劳动供给分析第六章 劳动市场均衡第七章 生命周期与职业选择,第八章 人力资本理论 第九章 劳动力流动理论第十章 工资理论第十一章 工会理论第十二章 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第十三章 就业与失业理论 第十四章 收入分配差异第十五章 政府与劳动力市场,2023/7/11,3,参考书目:1、张抗私等,当代劳动经济学,经济科学版,20002、杨河清,劳动经济学,人大版,20073、卢昌崇,高良谋,当代劳动经
2、济学,东北财大版,19974、曾湘泉,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版,20055、陆铭,劳动经济学,复旦大学版,20026、(美)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人大版,20077、(美)坎贝尔麦克南等,当代劳动经济学,人民邮电版,20048、杨伟国,劳动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2023/7/11,4,第一章 绪论,劳动经济学的概念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劳动经济学史简介,2023/7/11,5,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概念,劳动经济学的概念劳动经济学的特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价值,2023/7/11,6,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研究人力的需求与供给 人力的需求与供给是
3、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主要分析个人决策和劳动供给的质量(弗里德曼),2023/7/11,7,(二)研究劳动力市场运行与结果 劳动经济学研究雇员和雇主对工资、价格、利润及雇佣关系的非货币因素的反应。(伊兰伯格、斯密斯)工资决定 劳动力需求 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市场制度 报酬 歧视,2023/7/11,8,(三)劳动经济学考察劳动力市场的组织、功能与结果;将来与现在劳动力市场的参与者的决策;劳动力资源报酬、就业相关的公共政策。(坎贝尔麦克南)1、劳动供给的分析2、劳动需求的分析3、劳动力市场运行结果及其调整,2023/7/11,9,(四)研究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经济资源稀缺性劳动力资源稀缺性
4、 相对稀缺 劳动与闲暇 机会成本,2023/7/11,10,(五)研究劳动力投入与产出机理 1、劳动投入生产理论:劳动投入与产出之间数理关系 2、劳动投入成本理论:劳动投入与劳动成本之间关系 3、劳动投入收益理论:劳动投入与产品收益之间数理关系 4、劳动投入效果理论:劳动投入与经济效果之相对关系,2023/7/11,11,(六)研究劳动关系 制度经济学观点:对劳动关系进行历史分析,把时间因素纳入经济模型,总结、预测,2023/7/11,12,(七)研究劳动的人的问题 就业、失业、劳动时间、生产率、收入、工资、物价、闲暇等,2023/7/11,13,(八)劳动经济学的一般含义 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
5、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一门科学。(曾湘泉),2023/7/11,14,二、劳动经济学研究特点(一)微观上 同时研究生产者满足和消费者满足(二)宏观上 与资本市场、商品市场相结合,2023/7/11,15,三、劳动经济学的价值(一)作为一门重要学科的经济学1、社会经济学方面的问题需要劳动经济学进行研究2、劳动贡献数量上的重要性 劳动贡献超过资本贡献3、劳动要素交易的独特性 能动因素,2023/7/11,16,(二)学习劳动经济学的收益1、个人角度 失业原因、工作搜寻、工资谈判等2、社会角度 失业治理、收入分配、人力投资等,2023/7/
6、11,17,三、关于劳动问题的一些观点1、威廉配弟(英)(1623-1687):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2、亚当斯密(英)(1723-1790):劳动是最初的价格,购买一切世界财富的是劳动,而不是金银3、马克思(德)(1818-1883):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4、A马歇尔(英)(1842-1924):劳动问题的解决是决定一个社会福利、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5、岛田晴雄: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根本,2023/7/11,18,第二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假设与模型静态与动态短期与长期实证与规范均衡与非均衡,2023/7/11,19,一假设与模型(一)假设 1、人力资源稀缺性假设顶级假设
7、 2、人的行为理性假设派生假设 3、劳动是人的本质性假设 4、行为适应性假设(二)模型 公式、图形、文字,2023/7/11,20,二实证与规范(一)实证分析1、含义 它排除价值判断,重视实际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只回答“是什么”问题,不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它研究的内容是客观的。,2023/7/11,21,2、分析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搜集资料()设定假定条件()建立数理模型()检验数理模型()预测经济行为,2023/7/11,22,(二)规范分析1、含义 它以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的方法;它着重研究事物的好与坏,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它研究的内
8、容受人们的观点、立场、伦理道德标准等因素的影响较大。,2023/7/11,23,2、特点:()价值判断。行为的好坏,通过“互惠”基准来解决。互惠条件有三:参与交换的各主体均受益 参与交换的部分主体受益,但无人受损 参与交换的部分主体受益,部分主体受损,但受益多于受损。()目的是为制订经济政策服务,2023/7/11,24,3、互惠障碍的原因(1)信息障碍(2)市场垄断(3)歧视(4)交易费用(5)市场缺位,2023/7/11,25,三、静态与动态四、短期与长期五、均衡与非均衡,2023/7/11,26,Add Your Text,第三节 劳动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理论经济学人口经济学劳动关系人力资
9、源管理,2023/7/11,27,一、劳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 一般与特殊1、微观经济学:核心是价格问题 劳动经济学:核心是工资决定2、宏观经济学:根本问题是国民收入的规模决定与变动,充分就业决定国民收入 劳动经济学:根本问题是就业与失业,2023/7/11,28,二、劳动经济学与人口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研究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问题,将人当作消费者,所有的人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中“劳动力”的劳动 将人作为生产者,不包括非劳动力,2023/7/11,29,三、劳动经济学与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研究实际的劳动问题 从属于法学或社会学劳动经济学:经济分析工具,2023/7/11,30,四、劳动经济学与人
10、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管理层面的劳动过程或劳动活动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2023/7/11,31,Add Your Text,第四节 劳动经济学起源与发展简介,2023/7/11,32,一劳动经济学的起源(一)早期劳动经济思想的萌芽 公元前世纪,希腊诗人赫西奥德,劳动与时日只有劳动才能得到财富、荣誉、家庭和朋友。(古希腊)色诺芬,经济论考察了劳动分工的意义。柏拉图,理想国、法律论考察了社会分工。(春秋)管仲,职业士、农、工、商。,2023/7/11,33,(二)重商主义与早期的劳动经济思想 15世纪,欧洲,重商主义,经济学的开端。基本观点:国家的富裕来自天然和劳动创造两个方面。立法
11、保护熟练工人,培训本国熟练技工,吸引外国技工。高报酬刺激劳动的发展。物价上涨对固定收入者不利。,2023/7/11,34,(三)古典经济学与劳动经济学理论的形成 第一阶段:1776年,亚当 斯密国富论,论述了社会财富的增长依赖资本积累和劳动分工生产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等经济学的原理,奠定了劳动经济学的基本框架。,2023/7/11,35,相关内容劳动分工对劳动生产力增长的分析;工资性质的分析;决定工资差别因素的分析;劳动供求与工资率运行状况的分析;高工资运行的原则分析;个人天赋自由权的分析;(看不见手理论)教育与劳动力素质的分析。,2023/7/11,36,第二阶段:分配论与市场法则的形成 大卫
12、 李嘉图(17721823):工资理论是整个分配理论的关键,工资是由劳动力的再生产的费用决定的。让 萨伊:供给自行创造需求。第三阶段:工资基金学说的产生 19世纪初,斯图亚特穆勒:工资决定于人口与资本的比例关系。,2023/7/11,37,二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一)历史学派 19世纪4050年代,盛行于德国,强调伦理道德因素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最紧迫的问题是要研究劳工问题。,2023/7/11,38,(二)边际革命与边际分析 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杰文斯:关于个人劳动力市场上的最佳选择行为 瓦尔拉斯:考察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的统一。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力的75归因于劳动力,25归因于资本。
13、,2023/7/11,39,(三)制度学派的分析 19世纪末诞生于美国,认为经济学应从制度进化的取向来研究社会经济,它以劳资、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和制度结构为对象,分析了工会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 代表人物:维伯伦、科芒斯等。从劳工运动研究、到劳工关系研究、到劳动力市场影响因素分析。,2023/7/11,40,(四)宏观经济学与总量分析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货币通论,将国民经济的产出水平与就业水平联系,以有效需求不足解释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原因。,2023/7/11,41,三劳动学科体系的完善(一)劳动经济学正式独立产生 1925年,(美)索罗门布拉姆劳动经济学。,2023/7/11,42,(
14、二)人力资本1、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的五种形式:()健康设施和服务()企业的在职培训()正规的初、中、高级教育()成人教育()劳动迁移2、贝克尔:比较大学与中学教育的货币收益率,并用边际生产率理论对一般和特殊培训分别进行分析。,2023/7/11,43,(2)研究内容更全面 20世纪20年代,研究劳工问题、劳资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等;30年代,就业与失业;50年代,地区与行业工资变动 60年代,人力资本;90年代,知识经济 21世纪,劳动力流动、技术人才、培训(3)劳动科学日益完善 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角度研究。,2023/7/11,44,三、劳动经济学在中国1927,陈达,
15、劳动经济学1931,朱通九,劳动经济学概论1952,清华、燕京、辅仁,劳动专修科1955,北京,劳动干校1958,劳动干校升格为北京劳动学院1979,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劳动经济研究室1984,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劳动人事学院,2023/7/11,45,劳动经济学概览,劳动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劳动供给,劳动需求,劳动力市场,工资理论劳动力流动劳动歧视工会与集体谈判政府管制,收入分配劳动生产率就业与失业,2023/7/11,46,第二章 劳动需求理论,劳动需求的基本概念完全竞争劳动需求不完全竞争劳动需求劳动需求弹性,2023/7/11,47,第一节 劳动需求的基本概念,劳动需求的概念劳动需求影响
16、因素劳动需求量与劳动需求的变化,2023/7/11,48,一劳动需求的概念(一)含义 一定时期内、一定工资率的条件下,企业和社会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劳动数量。(二)特点 1、劳动需求是间接需求 2、劳动需求是派生需求 3、劳动需求是有效需求 4、劳动需求是愿意需求 5、劳动需求是对劳动力的使用权需求 6、劳动需求是共同需求,2023/7/11,49,二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一)工资率 其它条件不变时,工资率的变化与劳动需求的变化成反比规模效应替代效应 工资上升 用其它因素替代,2023/7/11,50,(二)产品价格变化 其它因素不变时,产品价格变化与劳动需求成正比。规模效应:,L,L1,L2,2
17、023/7/11,51,(三)资本品价格 其它条件不变时,资本品价格的变化与劳动需求量成反比或正比。,2023/7/11,52,(四)技术因素 指企业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为达到一定的生产量,必须使用的劳动量。技术系数:为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 要素的配合比例。,2023/7/11,53,两种情况:()固定的技术系数(R)各要素不能相互替代。,L1 L2 L3,2023/7/11,54,()可变的技术系数 生产要素可相互替代于、两条脊线区域。,1,11,L11,12,L12,K,L,2023/7/11,55,(五)时间因素 通过其对技术即生产函数的影响体现出来 短期只改变劳动投入量 长
18、期改变劳动、资本投入量 超长期改变劳动、资本、技术投入量短期与长期划分的相对性,原因:(1)不同生产要素以不同比例发生变化(2)来自某一特殊要素的服务流以不同比例变化(3)某一特定要素变动的速度在不同时点变化不同,2023/7/11,56,(六)制度因素 正式制度:就业制度、用人制度、工资制度、福利制度等 非正式制度: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习惯等(七)企业目标 利润最大化 规模最大化 收入最大化 等,2023/7/11,57,三劳动需求量与劳动需求的变化 前者: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的变化所引起的企业对劳动需求量的变化。点的移动。(点移动)后者: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其它因素变化引起企业对劳
19、动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线的移动。(线移动),L1,L,W,A,L,W,L,2023/7/11,58,第二节 完全竞争劳动需求,完全竞争假设条件短期劳动需求决策长期劳动需求决策市场劳动需求曲线,2023/7/11,59,一完全竞争下假设条件1、利润最大化2、两种要素:资本()和劳动()3、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为完全竞争4、工资是劳动的唯一成本5、劳动无差异6、信息是完全的7、要素可以自由流动,2023/7/11,60,二企业短期劳动需求决策(一)完全竞争企业使用劳动要素原则1、生产函数2、边际劳动产量3、边际收益,2023/7/11,61,4、劳动边际产品价值5、边际劳动成本,2023/7/11
20、,62,6、厂商利润最大化雇用条件,2023/7/11,63,(二)劳动需求曲线的决定1、从生产规模,劳动需求曲线是企业边际产品曲线向下倾斜部分,表示在每一实际工资水平下雇用多少劳动量2、从劳动最优投入,劳动需求曲线是企业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向下倾斜部分,表示在任何既定名义工资下,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雇用量,2023/7/11,64,(三)厂商劳动需求曲线1、劳动力需求曲线与劳动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L,W,A,W0,L4 L1 L0 L3,W4,VMP=MPP,W,(1)VMP递减(2)W水平(3)VMP=W,2023/7/11,65,2、劳动需求曲线与劳动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条件:(1)劳动
21、边际产品曲线不受劳动价格影响(2)产品价格不受劳动价格变化影响不考虑其它因素变化影响,2023/7/11,66,3、企业短期劳动需求曲线是VMP与ARP曲线相交后向下倾斜部分,VMP,ARP,L0,W*,W1,W2,A,(1)VMP向上部分组合点不是最优,(2)VMP与ARP相交组合是雇用极限,B,C,如B(W1,L0),若雇工超L0,则VMPW1,D,L3,W3,0,如D(W3,L3),人工总成本DW30L3,总收益EF0L3,E,F,L2,L1,L*,2023/7/11,67,(四)市场劳动需求曲线 实际工资水平下,市场上企业劳动需求曲线的调整曲线的有机总和。,W,H,I,W0,W1,MP
22、P0,MPP1,L0 L1 L2,dm,dm:调整后的单个厂商m劳动需求曲线,当其它企业都发生调整时,VMP变动,以W下降为例,D=dm:市场劳动需求曲线,2023/7/11,68,三长期劳动需求(一)含义长期内,企业的使用各要素相互均会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对劳动的需求。假定两因素:、,在产量不变情况下,此消彼长。,2023/7/11,69,(二)等产量线1、企业目标利润最大化(1)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2)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2023/7/11,70,2、等产量线在技术水平不变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要素、投入量的组合的点轨迹特征:(1)斜率为负且绝对值递减(2)位置越高产量越高(3)
23、连续(4)同一条产量线上,不同要素组合,L,A,B,2023/7/11,71,3、两点说明(1)如果只从技术角度看,同一产量上的任一点与其它点没有实质区别。决定哪种生产技术是否最好,取决于经济上的考虑,即企业生产既定产量的最小成本组合(2)工资率影响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将生产多少产量工资越高,产量越低,低工资,高工资,MR,Q1 Q2,数量,价格,2023/7/11,72,(三)等成本线 要素价格一定,企业预算一定的情况下,企业购置资本和劳动的不同组合的点轨迹。RKWL,0,K,2023/7/11,73,(四)最佳雇员量 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时,所对应的雇用量。产量不变,预算可变,L,L1
24、,1,2,L2,L3,3,D,最佳组合点,2023/7/11,74,成本预算一定时,,L,1,2,3,L1,1,2023/7/11,75,(五)工资变动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以工资上升为例。1、替代效应 工资上升,产量不变时,资本对劳动进行替代,即资本需求量上升,劳动需求量下降。,2023/7/11,76,替代效应:,E1,E2,1,2,L1,L2,1,2,原组合点,替代组合点,工资上升产生资本替代,劳动减少LL1,2023/7/11,77,2、规模效应若工资上升,则成本不变时,产量减少,规模缩小,劳动需求减少。,L,B,B,K,劳动减少L3L2(规模效应),2023/7/11,78,四、短期劳动
25、需求与长期劳动需求的比较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需求曲线平坦,即长期劳动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需求曲线弹性大。,2023/7/11,79,b,e2,Ke1,Ke2,Le1,Lb,Le2,e1,e1,W,Le1,W,b,e2,Lb,Le2,替代效应,规模效应,替代效应,规模效应,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一)分析一 以工资上升为例,2023/7/11,80,(二)分析二长期劳动需求曲线形成 1、短期原均衡A工资上升,新均衡B2、长期工资上升,使用劳动边际成本上升,从而产量下降,从而劳动需求量进一步下降长期均衡C,L1,2023/7/11,81,(三)分析三,L,W,DL,Ds0,Ds1,Ds2,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经济学 劳动 经济学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73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