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态》PPT课件.ppt
《《动物生态》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态》PPT课件.ppt(1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篇 生物与环境第一章 动物生态,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层次,大分子(基因)细胞 组织 器官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圈 地球,生态学研究的对象,个体生态:也就是生物与环境,它研究生物个体发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种群生态:它研究种群的形成、发展、变化和调节。,群落生态:它研究群落的组成、特征、功能和分布。,生态系统生态:它研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第一节 个体生态,一、环境与生态因子,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环
2、境总是针对某一特定的主体或中心而言的,离开了这个主体或中心也就无所谓环境了。,1.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的分类,生态因子,非生物因子:温度、光、大气、水、盐分、土壤和压力等。生物因子:指的是同种或者异种的 其他生活在一起的生物。,生态因子(ecologicalfactor):生物有机体周围所有一切有机的和无机的因子,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着动物的生命活动和生活周期都是它的外界环境。,(1)最小因子法则(law of the minimum)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因而成为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2.生物与生态因子关系的基本规律,(2)耐受性法
3、则(law of tolerance)各种生态因子对某一种生物都存在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它们之间的幅度就是该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生态价或生态幅)。耐受性定律可用钟性曲线来表示。,环境梯度,生长、生殖,广生态幅,狭生态幅,狭生态幅,根据生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范围的大小,对同一生态因子,不同种类的生物耐受范围是不相同的。有的可耐受很广的温度范围,称广温性动物;有的只能耐受很窄的温度范围,称狭温性生物。,注意:1).一般来说,如果一种生物对所有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都是广泛的,那么这种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也一定很广。2).一种生物的耐受范围越广,对某一特定点的适应能力也就越低;相反狭生态幅的生物
4、,通常对范围狭窄的环境条件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但却丧失了在其它条件下的生存能力。3).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很少能够生活在对他们来说是最适宜的地方,而只能生活在它们占有更大竞争优势的地方。例如:很多沙漠植物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能够生长得更茂盛,但是它们却只分布在沙漠中,因为只有在那里它们才占有最大的竞争优势。,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驯化:生物借助于驯化过程可以稍稍调整它们对某个生态因子或某些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如果一种生物长期生活在它的最适生存范围偏一侧的环境条件下,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该种生物耐受曲线的位置移动。驯化在实验室条件下,一般只需较短时间;而在自然环境中这个变化通常要较长时间。驯化可
5、以理解为生物体内决定代谢速率地酶系统的适应性改变。,.休眠:休眠是动植物抵御暂时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理机制,环境条件如果超出了生物的适宜范围(但不能超出致死限度),虽然生物也能维持生活,但却常常以休眠的状态适应这种环境。动植物一旦进入休眠期,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耐受范围就会比正常活动是宽得多。,3限制因子定律(limiting factors)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它就阻止其生长、繁殖、分布、生理机能或者生存的因素就是限制因子。,注意:如果一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很广(窄),而且这种因子又非常稳定(不稳定),那么这种因子就不太可能(很容易)成为限制因子。
6、例如:氧气对陆生动物来说,数量多,含量稳定,因此一般不会成为限制因子;但是氧气在水体中的含量是有限的,而且经常发生波动,因此常常成为水生生物的限制因子。,二.主要生态因子及其对动物的生态作用,(一)环境温度对动物的生态作用,最适点、最低点、最高点,在生态学上称为温度的三基点,1.环境温度对动物繁殖的影响,无脊椎动物的繁殖往往受到温度的制约。首先是产卵的时间受环境温度的制约:鲤鱼在水温18时才能产卵。温度同时也制约产卵数和产卵量,白鼠在30以上的外温下产仔数就明显少于18。其三是制约性别。,2.环境温度对动物发育的影响,生物零度:是指有机体在温度达到一定界限以上才开始生长发育的环境温度。如鸡胚需
7、在 环境温度达到38 才开始发育,38 就是鸡胚的生物学零度。,贝格曼定律(Bergmans rule)恒温动物(内温动物)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体型趋向于大,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体型趋向于小。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相对表面积小,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这样有利于保持体温。,3.环境温度对动物生长的影响,约丹定律(Jordans rule)栖息于冷水水域中的鱼类,比栖息于温暖水域中的同种鱼的脊椎骨数目多。解释:低温使鱼类的生长和发育速度变慢,因而延长了其性成熟时间,从而产生更大的个体,其脊椎骨的数目也增多。,阿仑定律(Allens rule)如: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
8、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在温暖地区有变长的趋势。这也是在寒冷地区减少散热和在温暖地区增加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4.环境温度对动物形态的影响,5.环境温度对动物行为的影响(自学),6.环境温度影响动物的分布(自学),7.极限温度对动物死亡的影响,低温使动物致死,主要是由于细胞内形成冰晶的损伤所致。高温对动物的有害影响主要是破坏酶的活性,使蛋白质凝固变性,造成缺氧、排泄功能失调和神经系统麻痹等。,(二)光及生态作用,1.光的概况 自然界的光源:太阳光、月光、星光和生物发出的光。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光。在自然界中,光和热是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上的两种能的状态。光是一种电磁波,因为波长
9、不同,显示出不同的性质。,2.光的生态作用,(1)影响动物的体色,在动物的个体发育中,光能使动物产生色素,形成异种固定的色型,一些动物在光刺激后,重新排列色素儿改变体色。同时光强不同,体色也不同,如鱼背色暗,腹部白色而浅。,2.光的生态作用,(2)影响动物的繁殖 短日照植物 按植物开花与光照的关系 长日照植物 在温带和高纬度地区的许多鸟兽春夏之 际繁殖,这正是白昼延长季节,如鼬、动物可分两大类 水貂和许多鸟类,这相当于“长日照动 物”绵羊、山羊和鹿类只有在白昼 渐缩短的秋冬之际,才开始性腺活动,他们相当“短日照动物”。,大部分哺乳动物一年换毛两次,鸟类一年一次,少数换两次。现已证明:鸟、兽换毛
10、和换羽与光周期有密切关系。用人工光照可以改变换毛和换羽的日期和速度。,(3)影响动物的换毛和换羽,(4)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光质和光照强度都对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如:贻贝在暗光下生长较快,蛙卵在有光的条件下发育快而且正常,平常生活与光下的昆虫,其幼虫在无光的情况下发育缓慢,而平时生活于无光条件下的昆虫,则在有光条件下幼虫发育迟缓。,(4)影响动物的视觉器官和行为,夜行性动物与昼行性动物二者的眼睛相比较,夜行性动物的眼睛大,其眼睛呈球形,突出眼眶外,可以从个方面感受弱光。,夜行性、晨昏性生活方式:只能适应较狭小的 光照的范围。昼行性、昼夜行性:适应高光照变化范围,(三)水及生态作用,1
11、.水的概况 水是任何生物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分。生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水母可达90%以上;昆虫含水量 4692%;鱼类含水量 8085%;蝌蚪含水量 93%;鸟类含水量 70%;哺乳类含水量 75%。从 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水就没有生命。,(1)通过消化道获得水 通过食物和饮水获得水分是陆生动物最重要的方法。(2)外皮吸收 主要是两栖类和某些无脊椎动物。高等脊椎动物和一些无脊椎动物外皮不透水。(3)代谢水的利用 100克脂肪完全氧化可产生110克代谢水。100克碳水化合物氧化可产生55克水。如生活于干旱(荒漠)和其它缺水地方的动物,以干食物为食的昆虫,利用代谢水,体内含水量仍然很高。生
12、活于荒漠中的肥尾羊,其尾也有类似的作用。,2.动物获得水的方式,4、减少排泄失水和粪便失水。直肠和排泄管对水分重吸收。5、减少体表和呼吸道表面失水。(1)节肢动物的角质层和蜡质膜的作用。(2)昆虫气孔开闭的作用等。,a影响动物的分布;b影响动物的体色;c影响动物的繁殖;d影响动物的行为;e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3.水的生态作用,29,1、湿度与体色 葛洛格定律(Gloger s rule):通常在干燥或寒冷地区的动物体色较淡;而生活在温暖潮湿地区的动物体色较深。这是因为:较高的湿度能提高在代谢中产生色素酶的活性。如澳大利亚沙漠中文鸟科的纺织鸟,带到气候潮湿的英国饲养三年,其体色就变深;内蒙草原上
13、的长爪沙鼠,在实验室长期饲养后,体色变深;一般草原和沙漠中的啮齿类毛色浅,热带、亚热带森林动物体色深。,30,2、湿度与动物的活动与行为 沙漠动物:由于白天炎热干躁,湿度低,影响其觅食。动物多躲在洞内,至日落时才出来活动(这时气温低,湿高)。蚊的活动随着大气中湿度的升高而增加:如相对湿度85%时歇在人身上的最多,但到湿度饱和时骤减。湿度50%适于觅食,但湿度降至40%,觅食活动即停止。,31,3、湿度与动物的迁徙 在干旱季节来临之前,许多鸟兽向湿度较高地区迁徙。(1)非洲东部的塞伦盖底平原(Serengeti plains)栖居有上百万头角马(黑尾牛羚),60万只汤姆逊羚羊,20万匹班马,还有
14、其它20种草食动物,每逢干旱季节到来之际,这些大型有蹄类就进行大规模的迁徙,到气候比较湿润的草场较好的地方。(2)小型啮齿类短途迁徙。(3)草原黄鼠从高处移向地势低处。(4)洞庭湖边的东方田鼠,在多雨积水季节,集中向高处迁移,成千上万聚集一起,常引起大量死亡。,4.动物的水盐平衡(1)水生动物的渗透压调节 海洋动物 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大致有两种渗透压调节类型。一种类型是动物的血液或体液的渗透浓度与海水的总渗透浓度相等或接近;另一种类型是动物的血液或体液大大低于海水的渗透浓度。等渗动物:无脊椎动物海胆,贻贝及脊索动物中的软骨属于此类。低渗动物:硬骨鱼类、甲壳动物。,.淡水动物:体液渗透压高于水,
15、水会不断进入体内,为此,鱼类以肾小球发达,大量排尿,肾小管重吸收盐,尿含盐分低,鳃或上皮组织的表面也能主动地把钠吸收到动物体内。,(2)陆生动物的渗透压调节,昆虫:具有几丁质的为骨骼,气管呼吸,气门 可以控制开闭。,鸟类和哺乳类:具有毛发和水分散失,鼻道冷 凝水而回收水。肾重吸收水。,(四)大气及生态作用(自学),1.氧对动物的影响,根据需氧量不同将动物的分类,狭氧性动物,广氧性动物,2.二氧化碳对动物的影响,3.风对动物的影响,4.海拔与大气压力对动物的影响,(五)动物的栖息基底及生态作用,栖息基底,水体基底,陆地基底:岩石、沙地、土壤,固体基底:岩石、木头、甲壳等,颗粒状基底:沙、淤泥等,
16、1.水体基底对动物的影响,在固体基底上,有许多营固着生活的动物。在沙砾基底,则以穴居动物居多,在淤泥中则有爬行和底埋性动物。,2.土壤对动物的影响(1)是陆生动物的栖息地和活动场所(2)是动物的取食地(3)是动物的隐蔽所(4)许多动物的色彩和形状,由于土壤基地混杂而得到保护(5)影响动物的分布 不同理化性质的土壤生长着不同的植物,也生长着不同的动物。(6)动物对土壤的反作用 脊椎动物中的爬行类、啮齿类、食虫类等挖掘和翻动土壤,能改变土壤的结构和通气性。代谢产物能增加土壤肥力。,(六)气候及生态作用,1.气候的基本概况,大气候,地方气候,小气候,2.气候对动物的影响,407,大气候:由大范围因素
17、(大气环流、纬度、离海远近、大面积地形)所引起的气候现象。地方气候:由比较小的气候因素所引起的气候现象(数十米、百米的气层中)。小气候:指发生在土壤以上1.52.0米气层内的气候现象,把小气候从大气候中分出来的原因。,2.气候对动物的影响,(1)对动物区系及种类组成的影响,(2)使动物具有不同的生物周期,a.动物的昼夜活动周期,b.动物的月生物周期,c.动物的季节生物周期,第二节 种群生态,一、种群(population)的概念,占有一定地域(空间)的一群同种个体的自然组合。生活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属于同一物种的一群个体。,自然种群具有三大特征:空间、数量、遗传,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18、A、一片森林中的昆虫B、一块田地里的狗尾草C、一颗树上的寄生物D、一座山峰上的树,B,种群:,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头羊,既能保护草原,又能取得最好经济效益?,对于某水体中的鱼,何时捕?捕捞多少?才能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二、种群的数量特征,2004年11月29日,成群的蝗虫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的富埃特文图拉岛上飞舞。,怎样控制害虫数量,以防止虫灾发生?,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这些特征是单独的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1.种群密度(1)含义
19、: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如:养鱼池中每立方米水体中鲫鱼的数量、一块草地中每平方米面积内狗尾草的数量。(2)表示方法: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大范围及陆生生物单位面积,(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密度很高,种群密度一般,种群密度较高,2.种群密度测定方法 实际密度测定法:总数调查 取样调查法:样方法 相对密度测定法种群密度不方便测定 常用粪堆法、鸣叫法等估计。,标志重捕法,单次标记单次重捕法,单次标记多次重捕法,去除取样法,实际密度测定法,(1)逐个计数法,2、估算法(取样调查法),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去除
20、取样法,如何调查一片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样方法:适用于植物、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蚯蚓、蚜虫、昆虫卵)。,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A.确定调查对象,B.选取样方:以1平方米为宜 五点取样法:适用于正方形样地 等距取样法:适用于长方形样地,C.计数: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D.计算平均值,(步骤:取样计数 求平均值),(注意:这里的N1、N2指的是样方的种群密度,而不是样方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N1+N2+N3+N4+Nn)/n,五点取样法,调查群体为非长条形
21、时用,等距取样法,调查群体为长条形时用,记数方法,蒲公英,其他植物,计数样方内部和相邻两边上及顶角的个体数,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例1:某同学在牛首山调查珍稀蝶类中华虎凤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m2)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8、8、9只。那么,该同学给怎样计算该种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单位:只/hm2)?,N(46889)57只m2 70000只hm2(注意:1hm2=10000m2),标志重捕法: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鱼类、爬行类、两栖类和昆虫等动物种群数量的估计。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作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
22、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第1次,第2次,标志重捕法,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为m,则:,可得,N=,N:M=n:m,算一算:,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一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是15只。请估算这个种群的密度。,N:39=30:15得到N=78,去除取样法:标记重捕法的一个简单化的变型,即在一个封闭的种群里,随着连续地捕捉,种群数量逐渐减少,捕获数也逐渐降低,捕捉的累积数就逐渐增大。当单位努力的捕捉数等于零时,捕获累积数就是种群数量的估计值。,
23、.,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二)出生率和死亡率、存活率,1种群数量变动的基本参数,a出生率与死亡率;b存活率;,出生率(birth rate),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一种群所产后代个体的平均数。理论上的或最大出生率是繁殖潜力(potential birth rate),即在理想条件下所能产生的后代数目。但具体的生活条件使繁殖力受到多方面的抑制,例如并非所有的雌性个体都有繁殖力、卵和幼体也并非全部能孵出或存活,这种实际出生率又称生态出生率,死亡率(death rate或mortality),死亡率是单位时间内种群内的个体死亡的平均数。在
24、理论上最小死亡率只涉及那些老年个体因生理寿命所致的死亡,但实际死亡率远远超过最小死亡率,而且随着种群的密度增大、生存斗争愈趋激烈,导致死亡率升高,这种实际死亡率又称生态死亡率。,存活率;,A型:凸型B型:对角线型C型:凹型,A型:幼体存活率高,而老年个体尤其是在接近生理寿命前的死亡率高,如,大型哺乳动物,和人的存活率曲线。,型:在整个生活期,不同年龄的死亡率基本相同,如:小型哺乳动物,鸟类的存活率曲线。,型:幼体死亡率高。如:产卵鱼类,贝类,寄生虫的存活率曲线。,2种群的增长模型,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其增长率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种群呈指数增长格局,其
25、增长曲线为“J”字形。,a种群的指数增长,条件:,时期:,特点:,新物种迁入的开始阶段实验条件下,种群数量连续增长。,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曲线:几何级数增长曲线 起始数量N0,增长率 t年后数量Nt=N0 t,1 种群上升,1 种群稳定,0 1 种群下降,=0 种群无繁殖,且在下一代灭亡。,b种群的阻滞增长(逻辑斯蒂增长),因为野外种群总是处于有限的环境当中,种群增长因此也是有限的。,dN/dt=rN(K-N)/K,种群的阻滞增长(逻辑斯蒂增长),K,K/2,K:环境容纳量,逻辑斯蒂增长曲线可划分为5个时期:开始期、加速期、转折期、减速期、饱和期(稳定期),种群数量达到环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物生态 动物 生态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72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