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密码体制》PPT课件.ppt
《《分组密码体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组密码体制》PPT课件.ppt(1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分组密码体制,3.1 分组密码概述3.2 数据加密标准3.3 差分密码分析与线性密码分析3.4 分组密码的运行模式3.5 IDEA3.6 AES算法Rijndael习题,在许多密码系统中,单钥分组密码是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分组密码易于构造伪随机数生成器、流密码、消息认证码(MAC)和杂凑函数等,还可进而成为消息认证技术、数据完整性机制、实体认证协议以及单钥数字签字体制的核心组成部分。实际应用中对于分组密码可能提出多方面的要求,除了安全性外,还有运行速度、存储量(程序的长度、数据分组长度、高速缓存大小)、实现平台(硬件、软件、芯片)、运行模式等限制条件。这些都需要与安全性要求之
2、间进行适当的折中选择。,3.1分组密码概述,分组密码是将明文消息编码表示后的数字序列x0,x1,xi,划分成长为n的组x=(x0,x1,xn-1),各组(长为n的矢量)分别在密钥k=(k0,k1,kt-1)控制下变换成等长的输出数字序列y=(y0,y1,ym-1)(长为m的矢量),其加密函数E:VnKVm,Vn和Vm分别是n维和m维矢量空间,K为密钥空间,如图3.1所示。它与流密码不同之处在于输出的每一位数字不是只与相应时刻输入的明文数字有关,而是与一组长为n的明文数字有关。在相同密钥下,分组密码对长为n的输入明文组所实施的变换是等同的,所以只需研究对任一组明文数字的变换规则。这种密码实质上是
3、字长为n的数字序列的代换密码。,图3.1 分组密码框图,通常取m=n。若mn,则为有数据扩展的分组密码;若mn,则为有数据压缩的分组密码。在二元情况下,x和y均为二元数字序列,它们的每个分量xi,yiGF(2)。本节将主要讨论二元情况。设计的算法应满足下述要求:,分组长度n要足够大,使分组代换字母表中的元素个数2n足够大,防止明文穷举攻击法奏效。DES、IDEA、FEAL和LOKI等分组密码都采用n=64,在生日攻击下用232组密文成功概率为1/2,同时要求23264b=215MB存贮,故采用穷举攻击是不现实的。,密钥量要足够大(即置换子集中的元素足够多),尽可能消除弱密钥并使所有密钥同等地好
4、,以防止密钥穷举攻击奏效。但密钥又不能过长,以便于密钥的管理。DES采用56比特密钥,看来太短了,IDEA采用128比特密钥,据估计,在今后3040年内采用80 比特密钥是足够安全的。,由密钥确定置换的算法要足够复杂,充分实现明文与密钥的扩散和混淆,没有简单的关系可循,能抗击各种已知的攻击,如差分攻击和线性攻击;有高的非线性阶数,实现复杂的密码变换;使对手破译时除了用穷举法外,无其它捷径可循。,加密和解密运算简单,易于软件和硬件高速实现。如将分组n化分为子段,每段长为8、16或者32。在以软件实现时,应选用简单的运算,使作用于子段上的密码运算易于以标准处理器的基本运算,如加、乘、移位等实现,避
5、免用以软件难于实现的逐比特置换。为了便于硬件实现,加密和解密过程之间的差别应仅在于由秘密密钥所生成的密钥表不同而已。这样,加密和解密就可用同一器件实现。设计的算法采用规则的模块结构,如多轮迭代等,以便于软件和VLSI快速实现。此外,差错传播和数据扩展要尽可能地小。,数据扩展。一般无数据扩展,在采用同态置换和随机化加密技术时可引入数据扩展。差错传播尽可能地小。,要实现上述几点要求并不容易。首先,要在理论上研究有效而可靠的设计方法,而后进行严格的安全性检验,并且要易于实现。下面介绍设计分组密码时的一些常用方法。,如果明文和密文的分组长都为n比特,则明文的每一个分组都有2n个可能的取值。为使加密运算
6、可逆(使解密运算可行),明文的每一个分组都应产生惟一的一个密文分组,这样的变换是可逆的,称明文分组到密文分组的可逆变换为代换。不同可逆变换的个数有2n!个。,3.1.1 代换,图3.2表示n=4的代换密码的一般结构,4比特输入产生16个可能输入状态中的一个,由代换结构将这一状态映射为16个可能输出状态中的一个,每一输出状态由4个密文比特表示。加密映射和解密映射可由代换表来定义,如表3.1所示。这种定义法是分组密码最常用的形式,能用于定义明文和密文之间的任何可逆映射。(见33页表3.1),图3.2 代换结构,但这种代换结构在实用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考虑。如果分组长度太小,如n=4,系统则等价于古典的
7、代换密码,容易通过对明文的统计分析而被攻破。这个弱点不是代换结构固有的,只是因为分组长度太小。如果分组长度n足够大,而且从明文到密文可有任意可逆的代换,那么明文的统计特性将被隐藏而使以上的攻击不能奏效。,然而,从实现的角度来看,分组长度很大的可逆代换结构是不实际的。仍以表3.1为例,该表定义了n=4时从明文到密文的一个可逆映射,其中第2列是每个明文分组对应的密文分组的值,可用来定义这个可逆映射。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第2列是从所有可能映射中决定某一特定映射的密钥。这个例子中,密钥需要64比特。一般地,对n比特的代换结构,密钥的大小是n2n比特。如对64比特的分组,密钥大小应是64264=27010
8、21比特,因此难以处理。,实际中常将n分成较小的段,例如可选n=rn0,其中r和n0都是正整数,将设计n个变量的代换变为设计r个较小的子代换,而每个子代换只有n0个输入变量。一般n0都不太大,称每个子代换为代换盒,简称为S盒。例如DES中将输入为48比特、输出为32比特的代换用8个S盒来实现,每个S盒的输入端数仅为6比特,输出端数仅为4比特。,扩散和混淆是由Shannon提出的设计密码系统的两个基本方法,目的是抗击敌手对密码系统的统计分析。如果敌手知道明文的某些统计特性,如消息中不同字母出现的频率、可能出现的特定单词或短语,而且这些统计特性以某种方式在密文中反映出来,那么敌手就有可能得出加密密
9、钥或其一部分,或者得出包含加密密钥的一个可能的密钥集合。在Shannon称之为理想密码的密码系统中,密文的所有统计特性都与所使用的密钥独立。图3.2讨论的代换密码就是这样的一个密码系统,然而它是不实用的。,3.1.2 扩散和混淆,所谓扩散,就是将明文的统计特性散布到密文中去,实现方式是使得明文的每一位影响密文中多位的值,等价于说密文中每一位均受明文中多位影响。例如对英文消息M=m1m2m3的加密操作其中ord(mi)是求字母mi对应的序号,chr(i)是求序号i对应的字母。这时明文的统计特性将被散布到密文中,因而每一字母在密文中出现的频率比在明文中出现的频率更接近于相等,双字母及多字母出现的频
10、率也更接近于相等。在二元分组密码中,可对数据重复执行某个置换,再对这一置换作用于一函数,可获得扩散。,分组密码在将明文分组依靠密钥变换到密文分组时,扩散的目的是使明文和密文之间的统计关系变得尽可能复杂,以使敌手无法得到密钥;混淆是使密文和密钥之间的统计关系变得尽可能复杂,以使敌手无法得到密钥。因此即使敌手能得到密文的一些统计关系,由于密钥和密文之间的统计关系复杂化,敌手也无法得到密钥。使用复杂的代换算法可以得到预期的混淆效果,而简单的线性代换函数得到的混淆效果则不够理想。扩散和混淆成功地实现了分组密码的本质属性,因而成为设计现代分组密码的基础。,很多分组密码的结构从本质上说都是基于一个称为Fe
11、istel网络的结构。Feistel提出利用乘积密码可获得简单的代换密码,乘积密码指顺序地执行两个或多个基本密码系统,使得最后结果的密码强度高于每个基本密码系统产生的结果,Feistel还提出了实现代换和置换的方法。其思想实际上是Shannon提出的利用乘积密码实现混淆和扩散思想的具体应用。,3.1.3 Feistel密码结构,1.Feistel加密结构图3.3是Feistel网络示意图,加密算法的输入是分组长为2w的明文和一个密钥K。将每组明文分成左右两半L0和R0,在进行完n轮迭代后,左右两半再合并到一起以产生密文分组。其第i轮迭代的输入为前一轮输出的函数:其中Ki是第i轮用的子密钥,由加
12、密密钥K得到。一般地,各轮子密钥彼此不同而且与K也不同。,图3.3 Feistel网络示意图,Feistel网络中每轮结构都相同,每轮中右半数据被作用于轮函数F后,再与左半数据进行异或运算,这一过程就是上面介绍的代换。每轮的轮函数的结构都相同,但以不同的子密钥Ki作为参数。代换过程完成后,再交换左、右两半数据,这一过程称为置换。这种结构是Shannon提出的代换置换网络(substitution-permutation network,SPN)的特有形式。,Feistel网络的实现与以下参数和特性有关:分组大小分组越大则安全性越高,但加密速度就越慢。分组密码设计中最为普遍使用的分组大小是64比
13、特。密钥大小密钥越长则安全性越高,但加密速度就越慢。现在普遍认为64比特或更短的密钥长度是不安全的,通常使用128比特的密钥长度。轮数单轮结构远不足以保证安全性,但多轮结构可提供足够的安全性。典型地,轮数取为16。子密钥产生算法该算法的复杂性越大,则密码分析的困难性就越大。轮函数轮函数的复杂性越大,密码分析的困难性也越大。,在设计Feistel网络时,还有以下两个方面需要考虑:快速的软件实现在很多情况中,算法是被镶嵌在应用程序中,因而无法用硬件实现。此时算法的执行速度是考虑的关键。算法容易分析如果算法能被无疑义地解释清楚,就可容易地分析算法抵抗攻击的能力,有助于设计高强度的算法。,2.Feis
14、tel解密结构Feistel解密过程本质上和加密过程是一样的,算法使用密文作为输入,但使用子密钥Ki的次序与加密过程相反,即第1轮使用Kn,第2轮使用Kn-1,最后一轮使用K1。这一特性保证了解密和加密可采用同一算法。,图3.4的左边表示16轮Feistel网络的加密过程,右边表示解密过程,加密过程由上而下,解密过程由下而上。为清楚起见,加密算法每轮的左右两半用LEi和REi表示,解密算法每轮的左右两半用LDi和RDi表示。图中右边标出了解密过程中每一轮的中间值与左边加密过程中间值的对应关系,即加密过程第i轮的输出是LEiREi(表示链接),解密过程第16-i轮相应的输入是RDiLDi。,图3
15、.4 Feistel加解密过程,加密过程的最后一轮执行完后,两半输出再经交换,因此密文是RE16LE16。解密过程取以上密文作为同一算法的输入,即第1轮输入是RE16LE16,等于加密过程第16轮两半输出交换后的结果。下面证明解密过程第1轮的输出等于加密过程第16轮输入左右两半的交换值。,在加密过程中:在解密过程中,所以解密过程第1轮的输出为LE15RE15,等于加密过程第16轮输入左右两半交换后的结果。容易证明这种对应关系在16轮中每轮都成立。一般地,加密过程的第i轮有因此,以上两式描述了加密过程中第i轮的输入与第i轮输出的函数关系,由此关系可得图3.4右边显示的LDi和RDi的取值关系。最
16、后可以看到,解密过程第16轮的输出是RE0LE0,左右两半再经一次交换后即得最初的明文。,数据加密标准(data encryption standard,DES)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和流行的一种分组密码算法,它的分组长度为64比特,密钥长度为56比特,它是由美国IBM公司研制的,是早期的称作Lucifer密码的一种发展和修改。DES在1975年3月17日首次被公布在联邦记录中,经过大量的公开讨论后,DES于1977年1月15日被正式批准并作为美国联邦信息处理标准,即FIPS-46,同年7月15日开始生效。规定每隔5年由美国国家保密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N
17、SA)作出评估,并重新批准它是否继续作为联邦加密标准。,3.2 数据加密标准,最近的一次评估是在1994年1月,美国已决定1998年12月以后将不再使用DES。1997年DESCHALL小组经过近4个月的努力,通过Internet搜索了31016个密钥,找出了DES的密钥,恢复出了明文。1998年5月美国EFF(electronics frontier foundation)宣布,他们以一台价值20万美元的计算机改装成的专用解密机,用56小时破译了56 比特密钥的DES。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协会已征集并进行了几轮评估、筛选,产生了称之为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
18、rd)的新加密标准。尽管如此,DES对于推动密码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毕竟起了重大作用,对于掌握分组密码的基本理论、设计思想和实际应用仍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下面首先来描述这一算法。,图3.5是DES加密算法的框图,其中明文分组长为64比特,密钥长为56比特。图的左边是明文的处理过程,有3个阶段,首先是一个初始置换IP,用于重排明文分组的64比特数据。然后是具有相同功能的16轮变换,每轮中都有置换和代换运算,第16轮变换的输出分为左右两半,并被交换次序。最后再经过一个逆初始置换IP-1(为IP的逆)从而产生64比特的密文。除初始置换和逆初始置换外,DES的结构和图3.3所示的Feistel密码结构完
19、全相同。,3.2.1 DES描述,图3.5 DES加密算法框图,图3.5的右边是使用56比特密钥的方法。密钥首先通过一个置换函数,然后,对加密过程的每一轮,通过一个左循环移位和一个置换产生一个子密钥。其中每轮的置换都相同,但由于密钥被重复迭代,所以产生的每轮子密钥不相同。,1.初始置换DES的置换表见表3.2。(见40页表3.2)表3.2(a)和表3.2(b)分别给出了初始置换和逆初始置换的定义,为了显示这两个置换的确是彼此互逆的,考虑下面64比特的输入M:,M1 M2 M3 M4 M5 M6 M7 M8M9 M10 M11 M12 M13 M14 M15 M16 M17 M18 M19 M2
20、0 M21 M22 M23 M24M25 M26 M27 M28 M29 M30 M31 M32M33 M34 M35 M36 M37 M38 M39 M40M41 M42 M43 M44 M45 M46 M47 M48M49 M50 M51 M52 M53 M54 M55 M56M57 M58 M59 M60 M61 M62 M63 M64,其中Mi是二元数字。由表3.2(a)得X=IP(M)为:M58 M50 M42 M34 M26 M18 M10 M2M60 M52 M44 M36 M28 M20 M12 M4M62 M54 M46 M38 M30 M22 M14 M6M64 M56 M
21、48 M40 M32 M24 M16 M8M57 M49 M41 M33 M25 M17 M9 M1M59 M51 M43 M35 M27 M19 M11 M3M61 M53 M45 M37 M29 M21 M13 M5M63 M55 M47 M39 M31 M23 M15 M7,如果再取逆初始置换Y=IP-1(X)=IP-1(IP(M),可以看出,M各位的初始顺序将被恢复。,2.轮结构图3.6是DES加密算法的轮结构。,图3.6 DES加密算法的轮结构,首先看图的左半部分。将64比特的轮输入分成各为32比特的左、右两半,分别记为L和R。和Feistel网络一样,每轮变换可由以下公式表示:,其
22、中轮密钥Ki为48比特,函数F(R,K)的计算过程如图3.7所示。轮输入的右半部分R为32比特,R首先被扩展成48比特,扩展过程由表3.2(c)定义,其中将R的16个比特各重复一次。扩展后的48比特再与子密钥Ki异或,然后再通过一个S盒,产生32比特的输出。该输出再经过一个由表3.2(d)定义的置换,产生的结果即为函数F(R,K)的输出。,图3.7 函数F(R,K)的计算过程,F中的代换由8个S盒组成,每个S盒的输入长为6比特、输出长为4比特,其变换关系由表3.3定义,每个S盒给出了4个代换(由一个表的4行给出)。(见42页表3.3),对每个盒Si,其6比特输入中,第1个和第6个比特形成一个2
23、位二进制数,用来选择Si的4个代换中的一个。6比特输入中,中间4位用来选择列。行和列选定后,得到其交叉位置的十进制数,将这个数表示为4位二进制数即得这一S盒的输出。例如,S1 的输入为011001,行选为01(即第1行),列选为1100(即第12列),行列交叉位置的数为9,其4位二进制表示为1001,所以S1的输出为1001。S盒的每一行定义了一个可逆代换,图3.2(在3.1.1节)表示S1第0行所定义的代换。,3.密钥的产生再看图3.5和图3.6,输入算法的56比特密钥首先经过一个置换运算,该置换由表3.4(a)给出,然后将置换后的56比特分为各为28比特的左、右两半,分别记为C0和D0。在
24、第i 轮分别对Ci-1和Di-1进行左循环移位,所移位数由表3.4(c)给出。移位后的结果作为求下一轮子密钥的输入,同时也作为置换选择2的输入。通过置换选择2产生的48比特的Ki,即为本轮的子密钥,作为函数F(Ri-1,Ki)的输入。其中置换选择2由表3.4(b)定义。(见44页表3.4),4.解密和Feistel密码一样,DES的解密和加密使用同一算法,但子密钥使用的顺序相反。,为了提高DES的安全性,并利用实现DES的现有软硬件,可将DES算法在多密钥下多重使用。二重DES是多重使用DES时最简单的形式,如图3.8所示。其中明文为P,两个加密密钥为K1和K2,密文为:解密时,以相反顺序使用
25、两个密钥:,3.2.2 二重DES,图3.8 二重DES,因此,二重DES所用密钥长度为112比特,强度极大地增加。然而,假设对任意两个密钥K1和K2,能够找出另一密钥K3,使得,那么,二重DES以及多重DES都没有意义,因为它们与56比特密钥的单重DES等价,好在这种假设对DES并不成立。将DES加密过程64比特分组到64比特分组的映射看作一个置换,如果考虑264个所有可能的输入分组,则密钥给定后,DES的加密将把每个输入分组映射到一个惟一的输出分组。否则,如果有两个输入分组被映射到同一分组,则解密过程就无法实施。对264个输入分组,总映射个数为。,另一方面,对每个不同的密钥,DES都定义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组密码体制 分组 密码 体制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70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