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运动与补给》PPT课件.ppt
《《冰川运动与补给》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川运动与补给》PPT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节 冰川运动与补给,地表固态降水的积累与演化,形成能自行流动的天然冰体称为冰川,是陆地表面的一种固态水体。多分布于地表的高山地区、河流的源头:湿润年、冷季,固态降水,积存干旱年、暖季,消融相变,补给河流地表的天然“固体水库”。,地表冰川总面积为162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11;总储水量为2406万立方公里,约占地表淡水资源总量的68.7;假定冰川全部融化,将会使洋面上升60多米,全球陆地则要被淹没150万平方公里,约减少现有陆地面积的1。,因此,冰川的积累和消融,积极参与了水圈的水循环,强烈地影响着地表的演化过程。,我国的冰川:,西部高山地带;43000多条,总面积约58650平方公
2、里,占亚洲冰川总面积的一半还多;各大山系中:昆仑山(20.6)喜马拉雅山(19.6)天山(18.7)60,主要内容,一、冰川的形成及类型 二、冰川的物质平衡与运动 三、冰川积雪融水对河流的补给作用 四、冰川与大气、海洋的相变转换,一、冰川的形成及类型,(一)雪线:年平均固态降水量等于融化和蒸发量(消融量),即雪量收支平衡的地带称为雪线。雪线高度:温度降水地球上雪线高度的分布一般自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受降水量的影响,海洋性气候区雪线要低些。,全球雪线位置最高: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地区降水量大 温度差别不大 消融量也不多,(二)冰川的形成,冰川冰:浅蓝而透明、具有塑性的多晶冰体;积累在雪线
3、以上的雪,逐渐演变成冰川冰之后,沿斜坡流动,形成冰川。,成冰过程:雪的沉积 粒雪化 成冰作用,1、雪的沉积:新雪落地十分松软,孔隙大,其密度小;新雪堆积具有成层性等特性。2、粒雪化:多角的雪花晶体要达到最稳定状态,就必须圆化。雪粒枝角的升华,和凹窝处的凝华;小的雪粒相变过程转移到大冰晶上;大晶体合并小晶体,形成圆球状的雪粒。,气温较高,雪层中发生融水活动,粒雪化进行得十分迅速;粒雪化的结果:增大积雪的单位体积容量,积雪厚度变薄;松散的雪粒变成比较坚实的固结雪粒和聚合雪粒。,3、成冰作用:冷型和暖型(1)冷型变质成冰作用:低温干燥,冰层温度梯度小,巨厚的粒雪层对下部雪层施加巨大压力,晶粒间的接触
4、面积增大,排出空气,孔隙率趋向封闭,促使粒雪进行重结晶;特点:没有融水渗浸;晶粒很小;成冰时间长。,(2)暖型变质成冰作用:气温接近0时,冰雪消融活跃,融水沿孔隙渗浸,所携带的热量又部分地融化粒雪,出现融水放出热量时,部分融水冻结,这个过程反复进行,下渗的融水就逐渐以雪粒为核心,冻结或再结晶成冰。特点:渗浸成冰;成冰时间短。,冰川冰的结构是成层的,每年积累的冰层称年层;层理结构清晰的冰川冰,具有塑性,因此受力后内部常产生褶皱、断裂和逆掩构造。冰川冰在积累区形成之后,在定向应力作用下沿坡向下移动,越过雪线,蜿蜒而下形成冰舌,于是就形成了冰川。,p,山谷冰川:积累区:雪线以上的粒雪盆消融区:雪线以
5、下的长条形冰舌,(三)冰川的类型,1、按冰川形态和运动特性划分:大陆冰盖 山岳冰川,大陆冰盖:面积大,冰层厚,分布不受地形限制,冰川呈盾形,中部最高,冰体向四周辐射状挤压流动,至冰盖边缘往往伸出巨大的冰舌,断裂后入海,成为巨大的海洋漂浮冰。主要分布:南极和格陵兰。,山岳冰川:也称山地冰川,运动占优势、积累与消融大致平衡,基本上受下伏地形控制,以重力流方式向下滑动,一般散布于高山地区,其规模与厚度远不及大陆冰盖。主要分布:欧亚大陆和南、北美大陆的高山区。,2、按冰川发育的水热条件和物理性质:大陆型 海洋型,二、冰川的物质平衡与运动,(一)冰川的物质平衡:冰川上各种相态水的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关系,称
6、为冰川的物质平衡;冰川水体的收入:积累;冰川水体的支出:消融,脱离。,1、冰川的积累与消融,积累:主要来自粒雪盆降雪;其次为周围山坡峰岭上的风吹雪和雪崩;少量来自表面水汽的凝结和冻结在雪内的雨水。消融:主要是指在太阳辐射、暖湿气流及其它有关热源的作用下,冰川发生融化或蒸发。积累:降水量消融:温度消融量:冰川径流,冰川积累的年内变化可分两类:冷季补给型 暖季补给型我国冰川多属暖季补给型:冬季降水量少,冷季积累微弱,夏季降水量大;夏季既是主要的积累期,又是主要的消融期。,冰川区内积累和消融的空间分布:海拔高度、冰川朝向、坡度等年最大累积区:粒雪盆后壁的中下部,海拔较高的背阳缓坡处也较多,陡峭的山顶
7、则很少积累;消融强度最大区:冰舌末端。朝阳南坡的冰川消融强烈,北坡消融最弱。,2、冰川物质平衡,冰川物质平衡的差额:冰川年总积累与总消融的差额。负值:则冰川退缩和减薄;正值:则冰川前进和增厚。物质平衡水平:冰川上平均总积累和平均总消融之差的一半(绝对值)。,由于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变化,常导致冰川物质平衡的多年变化: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19591986年的28年中,多数年份出现负平衡状态,导致该冰川面积减少0.11平方公里。气温上升及降水减少所致。,我国海洋型冰川,年降水量大,积累和消融量也大,物质平衡水平高,冰川活动的能力也大;大陆型冰川降水量少,物质平衡水平较低,则冰川活动能力也较差。,(二
8、)冰川的运动,冰川是一种运动着的冰体;冰川冰不断地从冰川上、中部向冰川尾端运动,把大量的冰体从积累区运送到消融区;冰川运动是塑造地表的重要动力。,冰川运动的主要方式:,1、重力流:因冰川自重而产生的沿坡向的分力大于冰川槽的阻力时而引起的运动;2、挤压流:由于冰川堆积的厚薄不同使内部所受的压力分布不均而引起的运动。大陆冰盖的运动以挤压流为主;山岳冰川中两种运动方式均有,以重力流为主。,冰川运动与河流运动的异同点:,相似点:1、主要影响因素相似:冰(水)量、坡降、冰(河)槽断面面积等;2、垂线和断面流速分布相似:自中央向两侧、自表面向底部逐渐减小;,不同点:,1、冰川是固体流,河流是水体流;2、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冰川运动与补给 冰川 运动 补给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69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