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与冻土地貌》PPT课件.ppt
《《冰川与冻土地貌》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川与冻土地貌》PPT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冰川地貌,第一节 冰川概述,现代地表陆地面积约有1/10被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两极及中低纬的高山地区。全球冰川若融化,可成为24000000km3的淡水,占全球总淡水资源的)85,如注入海洋可使海面上升约65米。因此,研究现代冰川,利用冰雪融化可直接为人类提供水源,古冰川的研究则可了解古气候及古地理的变化情况。,一、冰川的形成积雪 冰川冰 冰川,冰川冰的形成:,雪花,雪粒,粒雪,冰川冰,新雪降落到地面后,经过一个消融季节未融化的雪叫粒雪。在这个过程中,雪逐步密实,经融化、再冻结、碰撞、压实,使晶体合并,数量减少而体积增大,冰晶间的孔隙减少,当粒雪密度达到0.5-0.6gcm3时,粒雪化
2、过程变得缓慢。在自重的作用下,粒雪进一步密实或由融水渗浸再冻结,晶粒改变其大小和形态,出现定向增长。当其密度达到0.84gcm3时,晶粒间失去透气性和透水性,便成为冰川冰。,晶滢的冰川冰,极地的冰雪,大陆冰川边缘与海,入海的冰山,南极的冰雪世界,冰川是个开放的系统,冰川在重力的作用之下流动。雪以堆积的方式进入到冰川系统,而且转变形成冰,冰在其本身重量的压力之下由堆积带向外流动,而冰在消融带以蒸发和溶融方式离开系统。冰川前后可以分为两部份,在上游部分称为冰川堆积带(zone of accumulation);在下游部分称为冰川消融带(zone of ablation)。,1、终年积雪区年降雪量年
3、融化量的地区,地面雪终年不化,并逐年积累,形成终年积雪区。主要分布在两极及中、低纬的高山地区。2、雪线某个高度年降雪量=年消融量,这个高度称雪线。终年积雪区的下界,二、雪线,运动的冰川,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1)气温:一般赤道 两极 高度降低。(2)降水量(3)地形:陡雪线高;缓雪线低 东南坡(阳面)高 西北坡(阴面)低,富士山与雪线,山谷冰川与聚雪盆地,聚雪盆地,积雪盆地后壁的冰冻风化现象,地形与聚雪,三、冰川的类型 按冰川发生的形态规模及所处的地形条件分:大陆冰川 山岳冰川、大陆冰川 分布在两极,特点:,大陆冰川,2、山岳冰川 高山地区各种形态的冰川,冰川的类型,特点:,山岳冰川,辨状冰河,
4、山谷冰川,冰斗冰川,冰斗与山谷冰川,冰川表面常有许多裂隙,有些裂隙有几十米深。裂隙的存在,说明冰川有脆性。不过,经过数百年的调查观测,冰川上的裂隙极少超过六十米深。多数裂隙远远小于这个深度就闭合了。这又说明冰川下部是塑性的,它可以“柔软”的适应各种外力作用而不致发生破裂。因此,可以把冰川分为两层,表面容易断裂的这层叫做脆性带,而下部“柔软”的那层叫做塑性带。塑性带的存在是冰川流动的根本原因。,冰 川 中 的 冰 裂 隙,四、冰川的运动,冰川的运动主要靠内部塑性变形和块体滑动完成。冰川运动的速度比河流缓慢得多,一般来说,冰川的流速只有河流的几万分之一,是不能用肉眼觉察到的。,冰川或冰面坡度:坡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冰川与冻土地貌 冰川 冻土 地貌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69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