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8 温.ppt
《温病学8 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病学8 温.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九章 春 温,请单击播放,按ESC键退出,2,概 述 1、定义:感受春季温热病邪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病,以初起即见明显里热证为主要特点,发生于春季。,3,2、沿革伏寒化温学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既有伏邪,又有新感:宋郭雍新感学说:现代医家,4,3、可能包括的现代医学病种,发生于春季的重型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及其他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败血症等。,5,病因病机 一、病因与发病 病因:温热病邪(时令之邪引发、另 有“伏邪自发”。)发病条件(内因):阴精素亏,6,二、病机传变:热郁胆腑 热灼胸膈 发于气分 热炽阳明 气 热 真阴亏损(少阳)热结肠腑 营 灼 虚风内动(兼证)血 真 阴虚火
2、炽 两 阴 邪留阴分 热郁营分(足)热盛动风 燔 内陷厥阴(手)热入心包 热灼营阴 热盛动血 转归 深入血分 热与血结 正气外脱 邪退正复 邪陷正衰,7,诊 断一、诊断依据:发病季节春季 典型症状初起即有里热见证(有发于气分和发于营分之别),病变过程中易发生昏痉、动血,后期多见肝肾阴虚。二、鉴别诊断:风温、感冒、暑温,8,风温与春温的鉴别要点:鉴别要点 风 温 春 温 病因 风热病邪 温热病邪 发病季节 冬春,其他季节也见 春 初起症状 肺卫表热证:发热,里热证:高热,恶寒,咳嗽,口微渴,烦渴,小便黄赤 舌边尖红,脉浮数,舌红苔黄,脉弦数 后期表现 多伤肺胃之阴 易伤肝肾之阴 初起治法 辛凉解
3、表 苦寒清里,9,辨证论治 一、辨治要点(一)辨证要点 1、辨初起证候:1)辨初起在气在营 发于气病情较轻,预后较好 发于营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2)察表证之有无 不兼表伏邪自发 兼 表新感引动伏气,10,2、辨邪实正虚:本病系患者阴精先亏,复感温热病邪而发,病程中邪热亢盛与阴液耗损兼夹而呈虚实错杂之候。,11,3、辨动风虚实:实风多见于春温极期,系热盛动风之候,证属里热炽盛,引动肝风,其证属实;虚风每见于春温后期,乃阴虚动风之候,证属肝肾阴亏,筋脉失养,其证属虚。,12,1、治则:清泄里热为主,注意透邪外出和顾护阴液。2、治疗大法:本病的治法包括了解表、清气、攻下、清营凉血、开窍、息风、养阴、
4、固脱等治法。,(二)治则治法,13,二、常见证型诊治,14,(一)春温初发,1、热郁胆腑2、卫气同病3、热郁营分4、卫营同病,15,1、热郁胆腑 症状:身热,口苦而渴,干呕,心烦,小便短赤,或胸胁不舒,舌红苔黄,脉弦数。辨证要点:见于病初,属里热化火,以身热、烦渴、口苦干呕为本病主症。治法:苦寒清热,宣郁透邪 兼表者,佐以疏邪透表 方药: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芩、豉、玄、芍、生甘草,16,2、卫气同病 症状:发热恶寒,无汗或有汗,头项强痛,肢体痠痛,心烦口渴,腹胀,大便干燥,唇焦,舌苔黄燥,脉象滑数或弦数。辨证要点:以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苔黄燥、脉数有力为主症。治法:解表清里。方药:增损双解
5、散。,17,3、热郁营分 症状:身热夜甚,心烦躁扰,或时有谵语,斑疹隐隐,口干咽燥而反不甚渴饮,舌红绛,苔薄或无,脉细数。(或兼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辨证要点:营分证典型表现 治法:清营泄热,有表者佐以透表。方药:清营汤:水牛角、地、玄、竹叶心、麦冬、丹参、连、银、翘,18,4、卫营同病 症状: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咳嗽,口渴,肌肤斑疹隐隐,心烦躁扰,甚或时有谵语,舌红绛苔白黄相兼,脉象浮弦数。辨证要点:以发热恶寒、斑疹隐隐、舌绛为主症。本证与风温肺热发疹不同。治法:泄卫透营。方药: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19,(二)邪盛气分 春温病的气分证,既可见于初发,也有是从卫气同病
6、证发展而来,其时表证解而气分里热更盛。,20,常见证型 热灼胸膈 阳明热盛 热结肠腑,21,1、热灼胸膈 症状:身热不已,面目红赤,胸膈灼热如焚,烦躁不安,口渴,唇焦,口舌生疮,或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辨证要点:热盛,胸膈如焚 治法:清泄膈热 方药:凉膈散:大黄、硝、甘、栀、薄、翘、竹叶、芩,22,2、阳明热盛(参风温)症状:高热,汗多,渴喜凉饮,脉洪大,舌红苔黄燥。辨证要点:“四大症”。治法:清热保津。方药:白虎汤加味,23,3、热结肠腑阳明热结,阴液亏损 症状:阳明腑实证口干唇裂,苔焦 燥,脉沉细。辨证要点:阳明腑实证阴虚证 治法:滋阴攻下 方药:增液承气汤,24,阳明热结,气液两虚 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温病学8 温病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69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