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模式》PPT课件.ppt
《《农业保险模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保险模式》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讲 农业保险模式 本章主要阐述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和农业保险制度的政策性,介绍国外农业保险制度类型,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模式进行选择。,一、农业保险的特殊性(一)农业风险的特殊性 1、风险单位很大,使风险难以分散。美国学者巴兹莱(Bardsley)等人在研究私人保险公司不愿意经营农作物保险的原因时指出,农场与农场之间的产量风险损失是正相关的,因此,保险公司的承保风险不易在空间上分散。2、农业风险的区域性明显 3、农业风险具有广泛的伴生性,如在雨涝季节,高温高湿就人诱发作物病害。4、农业灾害发生的频率较高,损失规模较大。,(二)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性质1、农业保险经营的高风险和高成本2、如果按私人
2、物品在竞争性市场进行交易,农业保险的供给和需求曲线不可能相交。,D、S,P,D,S,在自愿保险下农业保险供求示意图,3、农业保险的利益是外在的 农业保险按真正意义上的商品交换角度来说,是供也“冷”求也“冷”,这种供求双冷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即农业保险所带来的最终利益是外在的全社会的。这里我们用福利经济学的原理对此作一些理论分析。,假定在没有农业保险时,农产品供给曲线是S0,需求曲线是D,此时的消费者剩余是P1AP0,生产者剩余是P0AO(见下图1)。农民购买农作物保险后,由于农业保险的上述作用有助于增加农产品的供给和降低农产品价格,必然使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假如移动后的供给曲线是S1,再假定
3、农产品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供给曲线的移动使农产品价格下降,均衡价格由P0降到P2。此时,消费者剩余净增量为P0ABP2,价格变化也使生产者剩余由原来的P0AO变为P2BO(见下图2),而P2BO可能比P0AO大,也可能比P0AO小,即生产者剩余的增量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但对整个社会来说,社会福利即社会剩余(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的增量(即ABO)总是正值。,说明引进农作物保险后,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而社会福利增量取决于供给曲线的移动程度,即农民参与农作物保险的程度和需求弹性的大小。当农民的参与程度提高,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就会增大,同时需求弹性减小,社会福利的增量也会增加,即ABO
4、的面积扩大,但生产者剩余逐渐减少并向消费者转移。以至生产者的最终利益比引入农业保险前减少,从而导致农业的平均利润下降。从理论分析可见,引进农业保险,保险人并不得益,被保险农户在一定阶段可从中获得利益,而广大消费者是最大的最终的获利者。,S0(无保险),S1(有保险),Q,P,消费者剩余示意图,P1,P0,P2,D,A,B,S0(无保险),S1(有保险),Q,P,农业保险社会福利示意图,P1,P0,P2,D,A,B,0,4、经营农业保险存在特殊的技术障碍(1)保险费率难以厘定。缺乏损失统计资料,年际差异大。(2)合理的保险责任难以确定。各地区灾害差异很大。(3)难以定损理赔(4)小规模经营难以分
5、散风险结论:农业保险产品从根本上来说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私人物品,也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公共物品。是介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的一种准公共物品。,二、国外农业保险的制度模式1、政府主导模式美国、加拿大模式其特点是以国家专门保险机构主导和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有健全的不断完善的农作物保险法律、法规,并依法由官方农作物保险公司(隶属农业部)提供农作物一切险(多风险)的直接保险和再保险。这种经营是政策性的,但农民均是自愿投保,农民对投保的农作物仅支付纯保费的一部分,其余部分由政府补贴。,2、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会社模式日本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1)政策性强,国家通过立法对主要的关系国计民生和对农民收入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保险模式 农业 保险 模式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68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