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PLC控制技术修第一讲PLC的概述新修.ppt
《现代PLC控制技术修第一讲PLC的概述新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PLC控制技术修第一讲PLC的概述新修.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授课计划,一、PLC概述(2 学时)二、西门子S-300/400硬件体系架构(4 学时)三、现代PLC STEP 7的编程与组态(4 学时)四、现代PLC控制工业以太网通讯技术(2 学时)五、现代PLC控制技术综合应用设计及典型举例(8学时)六、现代PLC控制系统设计步骤与抗干扰(2学时)七、现代PLC控制器特殊模块在工业中的应用(4学时)八、现代PLC控制技术与人机界面的应用(2学时)九、现代PLC控制技术与组态软件应用(2学时)十、现代PLC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与实践(4学时)十一、期末考试(2学时),研究生学习参考用书及网站,PLC之家 http:/;中国自动化网:http:/www.CA
2、三菱电机自动化:http:/;西门子:http:/或http:/编著:出 版 社: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2月2.PLC电气控制与组态设计作 者:周美兰,周封,王岳宇 出 版 社:科学出版 3.组态软件控制技术(附光盘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4.作者:张文明,刘志军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5电气控制与PLC 应用(第3版)许缪王淑英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考核方式:6.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王永华7.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欧姆龙机型)(第2版)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著者:程周主编8.常用PLC应用手册9.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 马小
3、军主编 东南大学出版10、西门子S7-300/400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陈章平等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11、西门子S7-300_PLC应用技术,秦益霖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12、西门子人机界面(触摸屏)组态与应用技术、廖常初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一、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定义及发展,Programmable Controller,PLC是现代工业自动控制领域中重要技术主柱,通信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PLC控制及应用概述,微电子技术,工业控制计算机,+Computer,+,1.1、PLC的产生,68年 美国GM,RC,69 DEC首研成功,PLC,1.2、PLC定义(IEC 1987.2)
4、,工业环境下控制器微机控制系统(有存储器、CPU等微机主要部件,进行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数字式和模拟式输入输出,工业控制计算机,1.3 PLC应用系统实例,开关量逻辑控制闭环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数据处理通信联网,1.3 PLC的应用,通信接口,可编程序控制器现代工业自动化支柱之一,可编程序控制器现代工业自动化支柱之一,综合自动化系统组成,工业控制DCS系统,DCS是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英文缩写(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在国内自控行业又称之为集散控制系统。即所谓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或在有些资料中称之为集散系统,是相对于集中式控制系统而言的一种新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它是在集中式
5、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它是一个由过程控制级和过程监控级组成的以通信网络为纽带的多级计算机系统,综合了计算机,通信、显示和控制等4C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配置灵活以及组态方便。,PLC控制器系统,PLC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基本构成为:a、电源 b.中央处理单元(CPU)c、存储器 d、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e、功能模块 f、通信模块,FCS-场总线控制系统,即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它是用现场总线这一开放的、具有互操作性的网络将现场各个控制器和仪表及仪表设备互联,构成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同时控制功能彻底下放到现场,降低了安
6、装成本和维修费用。因此,FCS实质上是一种开放的、具有互操作性的、彻底分散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有望成为21世纪控制系统的主流产品。FCS的关键要点有三点:1、FCS系统的核心是总线协议,即总线标准 2、FCS系统的基础是数字智能现场装置 3、FCS系统的本质是信息处理现场化,1.4 PLC、继电器、单片机系统比较,单片机:硬件需人工设计、焊接,需较强的电子技术技能,抗干扰能力差,程序控制方式,无触点,维护、使用需较强的专业知识,程序设计较难,系统更新换代周期长。,继电器:由开关、继电器、接触器等组成,靠硬接线实现逻辑运算,有触点,并行方式,易出现故障,排除难,不易系统更新换代。,PLC:CPU、
7、存储器等微机系统,软件程序控制方式,无触点,串行方式,成品组装,可靠性极强,安装、使用、维护、维修方便,易系统更新换代。,1.5 PLC与工业控制计算机相比 PLC继承了继电器系统的基本格式和习惯,对于有继电器系统方面知识和经验的人来说,尤其是现场的技术人员,学习起来十分方便。PLC一般是由电气控制器的制造厂家研制生产,各厂家的产品不通用。工业控制机是由通用计算机推广应用发展起来的,一般由微机厂、芯片及板卡制造厂开发生产。它在硬件结构方面的突出优点是总线标准化程度高,产品兼容性强。PLC的运行方式与工业控制机不同,微机的许多软件不能直接使用。工业控制机可使用通用微机的各种编程语言,对要求快速、
8、实时性强、模型复杂的工业对象的控制占有优势。但它要求使用者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PLC和工业控制机都是专为工业现场应用环境而设计的。都具有很高的可靠性。PLC一般具有模块结构,可以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组合和扩展。PLC与单片机比较:硬件需人工设计、焊接,需较强的电子技术技能,抗干扰能力差,程序控制方式,无触点,维护、使用需较强的专业知识,程序设计较难,系统更新换代周期长。,1.6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PLC的系统结构,1.7 PLC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1)输入接口电路:采用光电耦合电路,将限位开关、手动开关、编码器等现场输入设备的控制信号转换成CPU所能接受和处理的数字信号。,PLC的输
9、入接口电路(直流输入型),(2)输出接口电路:采用光电耦合电路,将CPU处理过的信号转换成现场需要的强电信号输出,以驱动接触器、电磁阀等外部设备的通断电。有三种类型:,继电器输出型,继电器输出型:为有触点输出方式,用于接通或断开开关频率较低的直流负载或交流负载回路。,(b)晶闸管输出型,(c)晶体管输出型(NPN集电极开路),(d)晶体管输出型(PNP集电极开路),晶体管输出型:为无触点输出方式,用于接通或断开开关频率较高的直流电源负载。,晶闸管输出型:为无触点输出方式,用于接通或断开开关频率较高的交流电源负载。,(3)输入输出I0扩展接口 若主机单元的IO点数不能满足需要时,可通过此接口用扁
10、平电缆线将IO扩展单元与主机相连,以增加IO点数。PLC的最大扩展能力主要受CPU寻址能力和主机驱动能力的限制。,2.0 可编程控制器的原理及 技术性能PLC的基本工作原理 微机:等待命令的工作方式 PLC: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 CPU从第一条指令开始按指令步序号作周期性的循环扫描,如果无跳转指令,则从第一条指令开始逐条顺序执行用户程序,直至遇到结束符后又返回第一条指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每一个循环称为一个扫描周期。,一个扫描周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输入刷新阶段 程序执行阶段 输出刷新阶段,输入刷新,程序执行,输出刷新,一个扫描周期,PLC的扫描工作过程,PLC的基本工作原理 由于输入刷新阶段是紧
11、接输出刷新阶段后马上进行的,所以亦将这两个阶段统称为IO刷新阶段。实际上,除了执行程序和IO刷新外,PLC还要进行各种错误检测(自诊断功能)并与编程工具通讯,这些操作统称为“监视服务”。扫描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程序的长短。由于每一个扫描周期只进行一次I0刷新,故使系统存在输入、输出滞后现象。这对于一般的开关量控制系统不但不会造成影响,反而可以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但对于控制时间要求较严格、响应速度要求较快的系统,就需要精心编制程序,必要时采用一些特殊功能,以减少因扫描周期造成的响应滞后。,2.1 PLC的主要技术指标输入输出点数(I/O点数)内存容量 注意:“内存容量”实际是指用户程序容量,不
12、包括系统程序存储器的容量。扫描速度(单位:msk或s/步。)指令条数 内部继电器和寄存器数目 编程语言及编程手段 高级模块 主控模块可实现基本控制功能,高级模块可实现一些特殊的专门功能。如AD和DA转换模块等。,2.2 PLC的内存分配及IO点数I0继电器区:I0区的寄存器可直接与PLC外部的输入、输出端子传递信息,具有“继电器”的功能,有自己的“线圈”和“触点”。故常称为“I0继电器区”。内部通用继电器区:只能在PLC内部使用,其作用与中间继电器相似,在程序控制中可存放中间变量。数据寄存器区:只能按字使用,不能按位使用。一般只用来存放各种数据。特殊继电器、寄存器区:被系统内部占用,专门用于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PLC 控制 技术 第一 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68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