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骨骼疏松》PPT课件.ppt
《《关注骨骼疏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骨骼疏松》PPT课件.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注骨质疏松 享受健康生活,人生的自然变化必然规律?,静悄悄的流行病骨质疏松症!,概述,骨质疏松已成为一个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据统计,目前我国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约有6000万人。,50岁以上妇女的患病率高达50%。因骨质疏松症引起的椎骨、髋骨等骨折约为50%60%。,老年男性发病率也近30%。,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后将有80%致残,其中5%50%将于一年内死亡。,骨质疏松症 无声无息的流行病,骨质疏松是怎么形成的,体内性激素水平降低,钙的摄入量减少,维生素D不足,身体运动量的减少,其它个体的差异、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疾病,甚至种族、生活地域等因素,什么是骨质疏松
2、?,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骨折危险,骨质量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键因素,骨量峰值低,快速骨丢失,骨量,骨力学强度,骨质量,骨的结构,骨的矿化,骨的有机基质,微小损伤程度,骨折危险性,您能看出哪个图片是骨质疏松骨吗?,正常人骨,骨质疏松骨,骨质疏松时椎体骨小梁分布的改变,横行骨小梁的减少大大降低了骨强度,骨密度的年龄曲线,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是骨的退化过程和现象,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不一定有临床症状或骨折发生,尚属生理性的退化范围。骨质疏松症是指骨质疏松达到一定程度出现全身骨痛症状,或伴发骨折等临床征象的病理状态。,骨质疏松症的特点,“无声无息”:患者往往等到骨折才知道。女性比男性多:由于
3、停经期间,女性荷尔蒙分泌锐减,加速骨质的流失。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亦相继上升。,骨质疏松症的特点,骨质疏松症是全身骨骼系统的代谢性疾病,累及全身骨骼组织。枢轴骨比四肢骨骨丢失出现早,程度重。松质骨比皮质骨的骨量丢失程度重,对骨质疏松反应更为敏感。,骨质疏松有什么危险因素?,您了解吗?,骨质疏松危险因素,体型瘦小,种 族,年龄=65,绝经,母有脆性骨折史40岁后脆性骨折史,疾 病,日照不足,运动过少,低钙饮食,不良生活习性,药 物,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种族、性别、年龄、女性绝经年龄、体型、体重、骨质疏松的家族史、个人不良生活习惯(酗酒、吸烟、长期饮用咖啡因饮料、浓茶等)失重状态或长
4、期卧床、制动,运动过少,缺乏日照,偏食,钙或VitD摄入不足,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抗凝剂或利尿剂凡原有原发性甲亢、甲旁亢、柯兴病、糖尿病、类风关、慢性肾功能不全、胃肠吸收功能障碍、Pagets病、多发性骨髓瘤或转移瘤的患者,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老年人常见病,骨质疏松,无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无骨质疏松,60-70岁,80+岁,Ross PD.Epidemiology of osteoporosis.Chapter in:Osteoporosis and bone densitometry.Genant HK,Guglielmi G,Jergas M,eds.Springer-Verla
5、g 1998,pp 21-42.,老年女性母系家族史出生低体重先天性(特发性骨质疏松),哪些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不可控制因素,低体重药物(皮质激素等)雌激素低下(闭经和早绝经)吸烟,过度饮酒、咖啡等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缺乏维生素D缺乏,哪些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可控制因素,骨质疏松症的破坏影响,超过50岁的欧洲人每8人中有1人有椎体骨折1999年,在欧洲和美国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的医疗费用达到约27,000百万美金在亚洲到2050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将上升 2-3倍,且全球50%的髋部骨折发生在亚洲,您有过这样的症状吗?,当前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尤其是如何去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国际
6、范围内医学界广泛重视的问题。,病因,生理因素 骨量变化的自然规律,骨量上升及储备期骨代谢相对平衡期基本骨量减少期,骨量上升及储备期:自出生到30-35岁。骨的容积及质量随生长、发育而不断增加,直到自身峰值水平。,骨代谢相对平衡期:女性绝经期(30-50岁),男性30-70岁左右。该期骨量虽缓慢丢失,但基本保持破骨与成骨的相对平衡。,基本骨量减少期:女性绝经期后,进入快速骨量丢失期。男性70岁后、女性65岁后因骨骼退化导致骨的丢失。,遗传因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70)取决于遗传因素,一些与骨代谢相关的遗传基因决定了:,骨的形态与容积骨量储备及骨的代谢过程骨的转换速率与转换
7、形式成骨、破骨细胞的分化,细胞功能及凋亡周期与骨代谢相关的细胞因子生成及其功能钙调节素,受体基因及其活性(PTH、VitD3、雌激素、雄激素)钙盐、营养物的吸收利用,分型,骨质疏松症的分型?,原发性-绝经后骨质疏松,常见分型,继发性-药物引起,比如:激素.,骨质疏松症的分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型:女性绝经期后骨质疏松症型:老年退化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定义,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是以全身性的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结构退化,骨强度减低,骨脆性增加,导致骨折发生率增高的一种系统性骨骼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型:女性绝经期后骨质疏松症,与卵巢功能衰退、血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密切相关绝经
8、期后雌激素减少,骨吸收及骨形成均加速,由于骨吸收过程短,而形成过程较长,造成高转换型骨量丢失,以致骨小梁断裂、紊乱,松质骨量丢失明显,骨折率增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型:老年退化性骨质疏松症,老龄男女均可发生是骨结构衰老退化的一种表现随年龄增长,骨矿含量与基质比例减少,致骨量丢失,而骨重建(Remodeling)处于负平衡。破骨细胞使骨吸收增强,而成骨细胞功能衰退,使成骨不足,表现为低转换型骨量丢失,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物理力学因素:制动,失重内分泌因素: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垂体病变,肾上腺皮质或性腺病,糖尿病肾病类风关消化系统病变,致吸收不良脑病肝素、免疫抑制剂、皮质激素的长期应用,临床表现,
9、疼痛:下肢负重关节疼痛,以膝关节常见。腰背痛和全身骨痛。约60存在不同程度的骨痛。身高变矮,驼背畸形:女性65岁时比自身最大身高短缩4cm,75岁时短缩9cm以上。老年性圆背(Round Back)渐进性加重。骨折:轻微外力即可造成脆性骨折,往往是骨质疏松症的首发症状或就医原因。,骨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60岁女性一生骨折发生率为56%,男性为29%。在瑞典,女性一生髋部骨折危险性为23%,男性为11%。1/3髋部骨折病人为男性。,发生率骨折在骨质疏松症中发病率约20左右。部位脊椎(下胸上腰段),桡骨远端,髋部(转子间、股骨颈),肱骨近端,踝部,第五跖骨基底部,肋骨等。原因老年人骨的质和量的变化
10、对外界反应能力降低肌肉骨骼系统对躯体的保护功能减弱,特点老年人女性绝经期后,男性65岁以上骨量明显降低,BMD2.5SD伴有骨折的为重度骨质疏松症轻微暴力可导致骨折由于是脆性骨折,因此是完全骨折,不存在部分骨折治疗骨折的外科治疗骨质疏松的内科治疗,常见的骨折部位?,椎骨压缩骨折,诊断,如何判断是否有骨质疏松?,骨折史自我判断:危险因素 放射学X光片骨密度测定,诊断标准(WHO在1995年规定的诊断标准),用同性别的骨量峰值,减去所测得的骨量值(BMD)来衡量:1 SD 为正常的骨量范围 1 SD2.5 SD 为骨量减低 2.5 SD 为骨质疏松症 2.5 SD,同时伴脆性骨折 为重度骨质疏松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注骨骼疏松 关注 骨骼 疏松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67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