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PPT课件.ppt
《《光纤通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纤通信》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概 述,光纤通信的历史光纤通信的主要特征:优缺点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应用,主要内容,1.1 光纤通信的发展与现状,传输媒介,光纤通信系统:利用光纤光缆传输光波信号的通信方式。优点:价格便宜,线路损耗低、频带宽,已成为现代通信 网的骨干。,无线通信:微波、卫星,有线通信:铜线电缆、光纤光缆,通信系统:将信息从一处传到另一处的全部技术设备和信道(传输媒介)的总和。,电磁波:交变的电场会产生交变的磁场,交变的磁场又会激起交变的电场,这种电场、磁场无限地交变产生,合称电磁场。这种交变的电磁场会在空间以波的形式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这就是电磁波。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光通信的基础:电磁波理论,麦克
2、斯韦1865年发表电磁场理论,赫兹1888年实验证实电磁波存在,发送信号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可载送的信息量就越多,在电磁波谱中,光波范围包括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其波长范围为:300 mm 6103 mm。,电磁波谱,光纤通信的波谱在1.671014 Hz 3.751014 Hz之间,即波长在0.8 mm 1.8 mm之间,属于红外波段;将0.8 mm 0.9 mm称为短波长,1.0 mm 1.8 mm称为长波长,2.0 mm以上称为超长波长。各种单位的换算公式,通信用光波范围,最早的光通信公元前11世纪,西周王朝,烽火台白天点狼粪,晚上燃柴火“狼烟四起”,光通信的历史,1880年贝尔发
3、明了第一个光电话系统,通话距离213米,弧光灯的恒定光束投射在话筒的音膜上,随声音的振动而得到强弱变化的反射光束,这个过程就是调制。但是,普通光源强度和纯度都成为制约光通信发展的因素。,第一个光电话系统:现代光通信的开端,激光器的发明和应用,光通信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它具有亮度高、谱线窄、方向性好但由于大气通信受气象条件的影响,通信不稳定,频率为100太赫兹的红宝石激光器美国梅曼(Maiman),1960,大气光通信,在大气光通信受阻之后,人们将研究的重点转入到地下光波通信的实验,先后出现过反射波导和透镜波导等地下通信的实验。但反射波导和透镜波导造价昂贵,调整、维护困难。,地下光通信,1870
4、年,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光纤的雏形,1953年,英国伦敦学院卡帕尼博士首次将廷德尔的观察用于实际,发明了用极细的玻璃制作的光导纤维:芯层+包层。芯层的折射率大于包层,光在其中做全反射。1960年左右,最好的光纤损耗也在1000 分贝/公里(dB/km)。由于,损耗很大,它最初被用于医疗,如内窥镜。,工作地点:英国标准电信研究所研究对象:光在石英玻璃纤维中的严重损耗问题损耗原因:1)玻璃纤维中含有过量的铬、铜、铁与锰等金属 离子和其他杂质;2)拉制光纤工艺造成芯、包层 分界面不均匀及其所引起的折射率不均匀新的发现:一些玻璃纤维在红外光区的损耗较小,现代光纤通信,1966年,高锟和霍克哈姆发表的用
5、于光频的光纤表面波导奠定了现代光通信的基础。高锟被尊为光纤之父。,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研制成功损耗20 dB/km的石英光纤。1972年,康宁公司高纯石英多模光纤损耗降低到4 dB/km。1973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光纤损耗降低到2.5 dB/km。1974年,贝尔实验室将损耗进一步降低到1.1 dB/km。1976年,日本电报电话(NTT)公司将光纤损耗降低到0.47 dB/km(波长1.2 mm)。目前,波长为1.55 mm的标准光纤损耗为 0.2 dB/km。,低损耗光纤的研制,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日本电气公司(NEC)和前苏联先后,研制成功室温下连续振荡的镓铝砷(GaAlA
6、s)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短波长)。虽然寿命只有几个小时,但它为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3 年,半导体激光器寿命达到7000小时。1976年,日本NTT研制出波长为1.3 mm的铟镓砷磷(InGaAsP)激光器。1977 年,贝尔实验室研制的半导体激光器寿命达到10万小时。1979年,美国电报电话(AT&T)公司和日本NTT研制成功波长为1.55 mm的连续振荡半导体激光器。,光纤和半导体激光器的技术进步,使1970年成为光纤通信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通信光源的出现,1976年,美国在亚特兰大进行世界上第一个实用光纤通信系统 的现场试验1976年和1978年,日本先后进行了速率为
7、34Mb/s的突变型多 模光纤通信系统和速率为100Mb/s的渐变型多模光纤 通信系统的试验1980年,美国标准化FT-3光纤通信系统投入商业应用1983年,敷设了纵贯日本南北的光缆长途干线1988年,由美、日、英、法发起的第一条横跨大西洋TAT-8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1989年,第一条横跨太平洋 TPC-3/HAW-4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 建成,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当今世界范围的光纤通信系统,第一代: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应用的开发时期(19661979)激光器(GaAs)波长0.8 m,多模光纤,最大中继距离10 km(当时的同轴电缆系统中继距离为1 km),比特率在10100 Mb/s。多模色散和
8、损耗是限制中继距离的关键。,光纤通信的四个发展阶段,第二代:提高传输速率和增加传输距离为研究目标和大力 推广应用的大发展时期(上世纪80年代早期)激光器(InGaAs)波长1.3 m,单模光纤,最大中继距离50 km,比特率2.0Gb/s。光纤的损耗限制了中继距离,当时的损耗为 0.5 dB/km。,光纤通信的四个发展阶段,第三代:进一步提高传输速率和增加传输距离的时期(上世纪 80年代后期初90年代初)激光器(InGaAsP)波长1.55m,单模(色散位移)光纤,比特率2.510 Gb/s,最大中继距离100 km。这个阶段的缺点是采用电的方式中继。,光纤通信的四个发展阶段,第四代:以提高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纤通信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66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