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控制技术》PPT课件.ppt
《《先进控制技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进控制技术》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 先进过程控制技术,信息学院,二一七年十一月,现代过程控制基础,1,2,本章内容:,软测量技术 预测控制技术 模糊控制技术,3,4.1 软测量技术,钢包炉体,测温枪,1558,1550,过程基本参数钢水容量:100 t温度区间:15201620电极加热系统参数:功率:13500 KW,现场温度测量,温度,热电偶点测,不能有效测量,控制效率低、精度差,经验估算误差大生产节奏快,经验估算多步控制,准确性,连续性,及时性,4.1.1 软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4,条件1与温度变化相关的可测量,条件2可测量与温度之间的数学关系,5,4.1.2 软测量技术的核心,机理建模法,从过程内在的物理或化学规律出发
2、,通过物料平衡、能量平衡或动量平衡建立对象的输入输出关系模型。优势:性能可靠,可用于过程特性分析缺点:建模难度高,精炼过程能流图,6,4.1.2 软测量技术的核心,黑箱建模法(或称数据驱动建模法),基于积累的过程运行数据,用统计学习、人工智能等方法建立对象的输入输出关系模型。优势:建模简单缺点:数据需求量大,可选用的建模方法:,线性回归法:如PLS等非线性回归法:多项式回归等智能学习算法:神经网络等,黑箱建模原理图,7,4.1.2 软测量技术的核心,混合建模法,结合机理建模法与数据建模法的优势,利用数据建模方法对机理模型中的未知参数或未知函数进行学习。优势:综合性能好缺点:模型结构各异,建模难
3、度高,混合模型结构示意图(a),混合模型结构示意图(b),8,4.1.3 软测量技术的使用,软测量模型,辅助变量,主导变量,输入-输出数据,建模方法机理建模法黑箱建模法混合建模方法,机理分析、选择辅助变量,数据采集和预处理,建立软测量模型,控制装置上实现软测量,9,4.1.4 软测量技术总结,“软测量技术”是把常规检测手段与被控对象的工艺、设备有机结合起来,应用计算机信息处理、工艺规律建模、过程辨识、人工智能学习等技术,对一些难于测量的过程变量进行推断和估计的间接检测技术。,通用性好、适用范围宽精度易受影响,需要长期维护,软测量-间接检测,测量准确、使用可靠难以应用于恶劣、复杂生产环境,传感器
4、-直接检测,互补,优化控制,10,4.2 预测控制技术,产生背景:复杂工业过程模型无法精确表达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工程应用角度,希望模型要求低、控制质量好、在线实现方便。,预测控制是对数学模型依赖性不是很强的控制方法。,1978年,Richalet J 在Automatica期刊上首次详细阐述了预测控制算法产生的背景、机理及工业应用效果。,11,4.2.1 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基于模型的预测控制思路,相关变量说明:,12,4.2.1 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基于模型预测对不同的控制策略对比,给系统施加不同的控制作用,根据不同控制策略下的预测输出变化,可以对这些控制策略的优
5、劣进行对比。,预测模型:根据系统的历史信息(系统输出及控制作用)和未来输入,预测系统未来的输出。,具有展示系统未来动态行为的功能。,13,4.2.1 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预测控制算法的核心:预测模型,反馈校正,滚动优化,预测控制算法就是要按照预测输出与期望输出的偏差,依据某一性能指标,计算当前及未来L个时刻的控制量,使得性能指标最小。,14,4.2.2 模型算法控制,1)预测模型,对于线性对象,其脉冲响应模型可以表示为,对于渐进稳定对象,由于,因此,对象的矩阵脉冲响应模型就可以近似表示为,模型在下一时刻到P个时刻的输出可以表示为,15,4.2.2 模型算法控制,2)模型校正,利用当前时刻的模型
6、误差进行模型校正(反馈校正法),得到校正后的预测输出分别为,16,4.2.2 模型算法控制,2)模型校正,其中:,17,4.2.2 模型算法控制,3)参考轨迹,参考轨迹:控制系统从现时刻实际输出到设定值的光滑过渡曲线。,通常取作一阶指数变化的形式,即,若令,将上式表示成矩阵向量形式,有,简记为:,18,4.2.2 模型算法控制,4)滚动优化,优化准则(思路):以K时刻为始,选择未来P个控制量,使未来P个时刻的预测输出尽可能接近参考轨迹,系统期望输出与预测输出间的误差可以表示为,优化性能指标设计为,(Q、R为对角约束矩阵),由,,有,19,4.2.3 预测控制的特点,(1)采用滚动优化的控制策略
7、预测控制通过预测值,不断修正控制作用,在每一步都向最优的目标前进,优化目标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时调整,能够适应定制控制、随动控制等多种情况,具有很强的适应性。(2)采用预测模型利用预测模型,既产生被控变量的预估值,又作为控制器的设计依据。当模型与被控对象失配时,能够通过反馈校正及时调整,具有良好的稳健性。,预测控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20,4.2.4 预测控制总结,1)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是一个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模型,它能够根据系统的控制输入以及过程的历史信息,预测过程的未来值。在预测控制中,各种不同算法,采用不同类型的预测模型。线性模型:模型算法控制(MAC)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动态矩阵控
8、制(DMC)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广义预测控制(GPC)受控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CARMA)非线性模型神经网络模型模糊TS模型,21,4.2.4 预测控制总结,2)参数选择,(1)根据香农采样定理,选择预测控制系统的采样周期T采样周期越短,过程预测模型的脉冲响应系数越多,计算量越大,通常选择过程脉冲响应的个数N在2050之间。(2)输出预估时域长度P应覆盖过程响应的主要部分,如果对象具有时滞和反向特性,应大于过程响应的时滞区段和反向区段。P值越大,控制的稳健性越强,但计算工作量和存储容量增加。通常取过程响应达到稳态值所需过渡时间的一半所对应的采样次数。,22,4.2.4 预测控制总结,2)参数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进控制技术 先进 控制 技术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65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