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文学》PPT课件.ppt
《《元明清文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明清文学》PPT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部分),水浒传 罗贯中 施耐庵,第三章 明代小说,宋江起义及水浒成书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的版本水浒传的思想 水浒传的内容结构水浒传的人物刻画宋江的形象水浒传的语言特色及其影响,二、水浒传,宋江起义及水浒成书:水浒传的故事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其事在宋史之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以及其它一些史料中有简略的记载,大致为:以宋江为首的这支武装有首领36人,一度“横行齐魏”,“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后被张叔夜伏击而降。自宋元之际始,水浒故事以说话、戏剧为主要形式,投合老百姓的心理与爱好,在民间愈演愈盛。这些故事虽然分别独立,却有内在的联系。在此基础上,作者创作出了水浒传这样
2、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究竟为何人所作,有不同的说法。此书最早见于著录,是明嘉靖时人高儒的百川书志:“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同时人郎瑛七修类稿:“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宋江又曰钱塘施耐庵的本。”稍后的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和王圻稗史汇编都记为罗贯中作。明万历时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则说是武林(杭州)施耐庵所作。可知此书当是先由罗贯中将说话、戏剧中的水浒故事综合、加工而成,故曰“编次”;后由施耐庵对这种本子加以发展、提高。对罗氏原本进行再加工的本子当不止一个,而以施耐庵的本子最好,故称为“的本”。施耐庵生平不详,仅知他是元
3、末明初人,曾在钱塘(今浙江杭州)生活。,水浒传的版本:水浒传“施耐庵的本”的完成,大约比三国演义要迟二三十年。其版本很复杂,有简本和繁本两个系统,100回本、120回本、70回本三类。70回本以100回本、120回本的前71回为据,将原第一回洪太尉放魔改为楔子,后面回数依次前提;100回本在排座次后有受招安、征辽、征方腊等回;120回本在征辽与征方腊中间加入征田虎、征王庆20回。,水浒传的版本,繁本系统100回本:现存较完整的是万历十七年(1589)的忠义水浒传100卷100回,因卷首有署名“天都外臣”(汪道昆)的一篇序文,故称之为“天都外臣本”;万历三十八年(1610)容与堂刊印的李卓吾先生
4、批评忠义水浒传,分为有序本和无序本两种;明芥子园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李玄伯藏明刻本忠义水浒传、钟敬伯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等。繁本系统120回本:明袁无涯刊本新镌李氏藏本忠义水浒传。繁本系统70回本:金圣叹腰斩水浒传,砍掉七十二回以后的内容,又把第一回改为“楔子”,形成新的版本,即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简本系统:如万历年间双峰堂全像增添田虎王庆忠义水浒传、余象斗水浒志传评林等。,水浒传主题的多种看法 水浒传的思想,有“忠义”说(李贽)、“诲盗”说(左懋第)、“农民起义”说(杨绍萱、王利器、冯雪峰等)、“投降主义”说(毛泽东)、“为市井细民写心”说(欧阳健)等。这意味着小说主题出现
5、了多元融合,其原因与以下几种基本事实有关:1.北宋末年宋江起义是农民起义。2.水浒故事长期在都市流传,既有对市民生活的描 写,又有市民阶层感情的渗透。3.小说成书时经过封建文人加工改造,成书后又有不少修饰评点,所以有儒家忠义思想。,水浒传的主题,水浒是以传奇的笔法描写一批社会边缘人物的生存史,对黑暗的、混乱的主流社会的一种反抗史。要歌颂的是那些敢于造反、敢于追逐自己利益,为此敢于到处杀人放火的处于社会边缘的“造反英雄”。其最终写作目的主要有三:一、迎合小市民的趣味;二、发泄一下小知识分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塑造美好社会的良好愿望;三、歌颂了那些处于主流社会边缘地位的流民阶级的“忠”“义”品德。,
6、水浒传的内容结构水浒传主要描写梁山起义全过程。120回本可分六部分:171回,起义的发生和发展。7282回,义军同官军对抗、受招安。8390回,奉命征辽。91100回,征田虎。101110回,征王庆。111120回,征方腊及凄惨结局。从整体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俱备,结构完整。分开说,多有如“林冲传”、“鲁达传”、“武松传”、“杨志传”、“宋江传”、“三阮传”等精彩片断。全书结构呈珠串式、链式结构,结构线索为梁山起义由分散反抗到联合聚义、最后接受招安的全部过程。,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刻画写人物性格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
7、都写出来。”“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水浒传序三:“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水浒传只是写人粗鲁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鲁是性急,史进粗鲁是少年任气,李逵粗鲁是蛮,武松粗鲁是豪杰不受羁绊,阮小七粗鲁是悲愤无处说。”,林冲、杨志和鲁达,同是军官身份,有被逼造反经历。但林冲保官,表现为软弱性;杨志求官,表现为奴才性;鲁达既不保也不求,表现为彻底反抗性。李逵与鲁达,同是粗中有细。但李逵粗中有野气,是“粗野”,细中露出稚气,令人捧腹;鲁达粗中有豪气,是“粗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元明清文学 明清 文学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65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