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艾滋病》PPT课件.ppt
《《儿童艾滋病》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艾滋病》PPT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童爱滋病Pediatric AID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学系,HIV的发现,1981年,美国首先认识和报道:同性恋人群中,成批患者发生 卡氏肺囊虫病(PCP)卡济波肉瘤(KS)预示:一种新的疾病流行,HIV病毒分离成功(1983年5月),Dr.Luc MontagnierParis:Pasteur Institute3/83(肿大淋巴结)Lymphadenopathy syndrome-associated virus(LAV),1984年5月,Dr.Robert Gallo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2、)癌症研究所4/84(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 III型(HTLV-III)加州大学Dr.Levy分离到 艾滋病相关病毒(AIDS-related virus,ARV),1986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LAV/HTVL III/ARV同一种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病毒学,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基因组:单链RNA,9.2kb2个亚型:HIV-1和HIV-2;核酸序列同源性为40%;HIV-1致病力强于HIV-2HIV-1:广泛流行毒株;HIV-2:主要流行于西非地区理化特性:外界抵抗力低,易于灭活
3、对热极其敏感(56,30分钟);对化学消毒剂(0.2%次氯酸钠、70%乙醇)敏感,Structure of HIV,圆形或椭圆型,d=80150nm外膜:脂质双层,镶嵌糖蛋白gp120等核心:锥形或棒状 病毒RNA;酶类(逆转录酶,整合酶等)核心蛋白(p24,p9,p7),HIV genome:,env 编码包膜蛋白(gp160 gp41,gp120)gag编码核心蛋白(p55p17,p24,p15p7,p9)pol编码酶类(p11,p66,p51,p32),病毒受体和病毒细胞嗜性,病毒受体:基本受体:CD4分子 辅助受体:CCR5(主要在感染早期)CXCR4(主要在感染晚期)CCR3和CCR
4、2b靶细胞:CD4细胞(Th/Ti):CD4分子密度高,敏感细胞;单核-巨噬细胞:CD4分子密度低,便于潜伏;其他细胞:B细胞、朗罕细胞、小胶质细胞、肠上 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HIV病毒颗粒透射电镜,HIV在Tcell表面出芽透射电镜,HIV病毒颗粒在感染Tcell表面出芽扫描电镜80000X,流行状况,1996年:2180万人感染(15岁以下儿童 150万);妇女占42%,每天出生1000名HIV感染婴儿2001年底:6000万例感染,95%在发展中国家;妇女占40%,预计每天有1800多个儿童感染HIV 感染率最高地区:非洲(亚撒哈拉大沙漠)南亚(印度),1 in 3 Adults
5、in Botswana,Are infected and expected to die within 7 to 10 Years,1 in 4 Adults in Zimbabwe,Namibia,Swaziland,and 1 in 5 Adults in South Africa and Zambia,HIV/AIDS病死率,2001年底:2200万人死于艾滋病;每年约60万新生婴儿感染HIV,每年死于HIV感染的儿童约50万 HIV/AIDS已经成为全球儿童的一个主要死因 在非洲,婴儿死亡率75%儿童死亡率100%(HIV流行正在抵消多年来死亡率所取得的进步),艾滋病在中国,第1例,1
6、985,北京第1次流行,1990,云南,吸毒者输血传播流行,90年代,23个省2003.11.06(卫生部):累计HIV感染者100万人,现存84万人(增速:30%)(占总人口的0.6/千,感染人数居亚洲第二位)母婴传播儿童0.4%,个别达5%(1997年:0.001%)女性感染猛增:男女比例由9:13:1,WHO预测:,在下一个10年,500万1000万儿童感染HIV 其中,90%以上发生在亚洲和非洲我过儿童已处于HIV/AIDS的威胁之中,传染源,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 病毒存在于各种体液中,血液、精液、脑脊液病毒含量大;阴道分泌物、羊水、泪、唾液、乳汁 病毒含量低精液HIV含量比阴道
7、分泌物高1000倍以上,传播途径,母婴传播(22%65%)宫内感染 产时感染 母乳血液传播(血制品、静脉吸毒)医源性传播性传播,HI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母亲血HIV基因水平 100,000 copies/mL,40.6%母亲生殖道分泌物中HIV病毒水平及接触时间高危因素:子宫内膜炎或生殖道溃疡;胎膜早破超 过4小时、胎盘早剥、羊膜腔穿刺、会阴撕裂等,母乳喂养时,母亲患乳腺炎和婴儿患鹅口疮母婴免疫功能状态 母亲CD4+T细胞计数200106/L;17%新生儿缺乏早期特异性Th细胞识别HIV抗原肽作用 不能启动特异性免疫,维生素A和微量元素缺乏,损害母亲、胎儿和儿童免疫功能;损害胎盘和生殖系统黏
8、膜上皮的完整性;引起乳房炎症使母乳中HIV病毒量增加;损害胎儿和儿童胃肠道黏膜上皮的完整性但母亲孕期和分娩时补充Vit A和其他维生素并不能有效地降低HIV母婴传播率,发病机制,原发感染急性期(病毒大量复制和扩散):HIV血循环局部淋巴结(产毒性感染)其他淋巴组织病毒血症(大量病毒复制)临床:70%出现急性感染症状 持续12周 血清出现HIV抗原;外周血细胞、CSF、骨髓细胞可分离到病毒,无症状潜伏期(50%:78年),机制:机体特异性抗HIV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组织局部产生IL-4,IFN-,TGF-抑制HIV增殖)?病毒潜伏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FDCs)、巨噬细胞、NK细胞病毒潜伏机制
9、:病毒变异;病毒致MHC抗原表达变异;免疫反应异常(特异性Tc主要存在于血中而不能完全清除淋巴组织中的HIV病毒)临床:外周血HIV抗原含量很低或检测不到 HIV抗体阳性,机制:HIV大量复制免疫系统进行性损伤免疫细胞损伤和功能改变:HIV病毒直接损伤作用;抗体依耐细胞介导细胞毒作用(ADCC);Th细胞功能受损;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异常;B细胞功能异常(多克隆活化,特异性反应低下);NK细胞功能异常;细胞凋亡;超抗原作用(病毒编码超抗原激活大量靶细胞),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C)和AIDS期,临床特点,非特异性表现(AIDS诊断建立前出现):轻度生长迟缓、肝脾肿大、获得性头小畸形、腮腺炎、全身
10、淋巴结肿大、非特异性间歇性腹泻、间歇发热和慢性皮肤病 上述表现可单独或联合存在;详细询问病史,有助发现HIV感染高危因素而注意在鉴别诊断中考虑本病。,主要临床征象,机会感染:常为胞内病原体感染;淋巴增生性间质性肺炎(LIP):围生期感染儿17%干咳和渐进性缺氧发作;可见杵状趾,全身淋巴结肿大,慢性腮腺炎或生长迟缓 胸部X线:特征性间质性小结节型浸润 AIDS脑病:围生期感染儿23%最严重表现为亚急性脑病,有精神和神经症状,以痴呆为突出表现,常于数周至数月死亡 病理改变:脑萎缩、脱髓鞘病变和神经细胞坏死,胃肠并发症:常见消耗综合征;机会感染所致慢性腹泻、肠炎和结肠炎,常伴肠吸收不良和小肠穿孔恶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艾滋病 儿童 艾滋病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65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