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形式》PPT课件.ppt
《《信用形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形式》PPT课件.ppt(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信用形式与管理,第一节 商业信用与管理,一、商业信用1、商业信用的含义及性质(1)含义 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易时,以延期支付或预付形式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从事再生产的资本家相互提供的信用”(马克思),即指以赊销商品的方式提供信用商业信用在信用发展史上是最早的信用交易方式。商业信用直接与商品生产和流通相联系,其发展既增加了企业的资金融通渠道,又加快了小伙企业资源的循环和周转,对于促进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2)性质 商业信用属于直接融资的性质。(3)特点 相对于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具有以下特点:是否收复利息以及利息的高低完全由当事者双方协商确定,不直接受金融市场
2、上货币资金的价格所影响;,第一节 商业信用与管理,第一节 商业信用与管理,它的产生要以再生产过程中商品资金的余缺、货币资金的余缺为条件,它的效应总是导致一些企业资金占用的增加,另一些企业资金占用的减少;它能够将多个债权债务关系联结起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锁链;它是从事再生产的企业家之间直接进行的融资活动,一般不经过金融市场或交易所;其建立和消除决定于信用双方的意志,不经有关部门审批,不需要公布财务状况和评定信用等级。,2、商业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商品货币关系发展是商业信用交易方式存在的客观前提;(2)买卖双方良好的信誉及相互信任为商业信用的发生提供主观条件;(3)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提出对商
3、业信用的现实要求(4)商品盈余和货币资金短缺的矛盾的存在为商业信用的发生提供可能;(5)相关的配套制度为商业信用发展提供保障;(6)竞争压力与盈利的驱动是商业信用扩张的动力,第一节 商业信用与管理,3、商业信用的形式(1)赊销商品 即由赊销者以商品形式授予赊购者信用。这里,信用的对象是商品,但仍然是以货币计量,将商品赊销给赊购者,既是买卖,也是借贷。赊销商品一般发生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赊销商品是典型的商业信用形式,第一节 商业信用与管理,第一节 商业信用与管理,(2)预付货款 即由买方以货币形式授予卖方信用的形式。其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金,买方将货币资金预付给卖方,既是借贷,也是买卖。预付货款一般发
4、生在卖方市场条件下,(3)分期付款 它是在基本建设或商品交易的条件下发生的,按工程进度或交货批量分期偿付货款。该信用方式类似赊销商品,但存在区别。赊销商品通常是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已全部转移到赊购者的情况下发生的,而分期付款通常是在商品的使用价值未形成或未全部转移到分期付款者手中的情况下发生的。,第一节 商业信用与管理,第一节 商业信用与管理,(4)经销、代销 就其一般意义来说,两者都是代销货方推销产品,但区别在于,经销是自行购销、自负盈亏,而代销只是接受委托收取佣金;经销是买卖关系,代销不是买卖关系,因为没有转移商品的所有权,也没有支付货款的义务。,(5)补偿贸易 国际贸易中以产品偿付进口设备、
5、技术等费用的贸易方式。它既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一种利用外资的形式。其基本特点是:买方以赊购形式向卖方购进机器设备、技术知识等,兴建工厂企业,投产后以所生产的全部产品、部分产品或双方商定的其他商品,在一定期限内,逐步偿还贷款本息。,第一节 商业信用与管理,4、商业信用的特点(1)商业信用的规模有一定限制 一个企业有多少商品能够以赊销形式出售,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自有资金的多少 经济效益的高低借入资金的难易 资金周转的速度商品的品种 商品的质量商业信用的最高限额不超过全社会经营者现有的资本总额。,第一节 商业信用与管理,(2)商业信用有较严格的方向性(一般只在贸易伙伴之间建立)(3)容易形成社会债务
6、链(4)期限较短(5)主要以商品形式提供的直接融资(6)一般既是买卖关系,也是借贷关系,第一节 商业信用与管理,第一节 商业信用与管理,5、商业信用的作用(1)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商品销售有利于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有利于降低商品成本有利于改进企业市场形象能促进企业加强自身信用管理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2)负面影响制造虚假繁荣形成不合理占用他人资金风险比较集中,多集中于其供应链的行业之中,第一节 商业信用与管理,二、商业信用风险的含义及其表现1、商业信用风险的含义 商业信用风险是指在以信用关系为纽带的交易过程中,交易一方不能履行承诺而给另外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其主要的表现是企业客户到期不能付款或到期
7、没有支付能力。(1)应收账款回收不力,轻则流动资金紧张,重则造成大笔坏账,导致经营困难。(2)买方市场下的两难选择(不断的信用扩张以扩大市场份额,最大限度的减少坏账以降低成本),第一节 商业信用与管理,2、商业信用风险的表现 外在表现就是指企业应收账款无法收回,产生坏账、呆账造成资金供求的矛盾,引起资金链的断裂,最终导致破产。(1)表面上看红红火火但实际上困难重重,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催讨债务增加成本,已成损失)。(2)应收账款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向客户提供销售信用,采取赊销、分期付款等方式中,允许客户在一定时间内支付贷款。,第一节 商业信用与管理,三、我国商业信用的缺失状况1、商业信用缺失,可以理
8、解为一种非正常的商业信用,是指未建立在信用交易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不符合金融制度规范化,不利商品经济发展的信用形式。2、目前我国在商业信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1)经济主体相互拖欠(2)随意违约,不兑现承诺(3)假冒伪劣产品多(4)政府信用及法律威严受到考验(5)要借助政府的力量乃至法律寻求保护,但是判决得不到有效地执行,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用和法律尊严产生了怀疑。,第一节 商业信用与管理,四、商业信用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危害 1、商业信用对微观企业造成的危害(1)企业资金损失严重(2)企业资金链断裂的系统风险(3)商业信用缺失使企业形象受损,企业形象内在基础是诚信的企业信用,家乐福沃尔玛部分超市因价格
9、欺诈被发改委处罚2011年01月26日12:37中国广播网 据国家发改委价检司介绍,家乐福在一些城市的部分超市存在虚构原价、低价招徕顾客高价结算、不履行价格承诺、误导性价格标示等多种价格欺诈行为。比如,长春市家乐福新民店销售“七匹狼男士全棉横条时尚内衣套”,价签标示原价每套169元、促销价每套50.70元,经查实原价应为每套119元;有类似“虚构原价”行为的还有:上海市家乐福联洋店、哈尔滨市家乐福大直街店、沈阳市沃尔玛中街店、南宁市沃尔玛朝阳路分店。上海市家乐福南翔店销售弓箭球形茶壶,价签标示每个36.80元,实际结算价每个49.00元;销售丁香吉祥茶壶,价签标示每套36.90元,实际结算价每
10、套66元。有类似“低价招徕顾客高价结算”的还有:昆明市家乐福世纪城店、武汉市汉福超市洪山广场店、重庆市沃尔玛北城天街店、长沙市家乐福芙蓉广场店、家乐福韶山路店等。家乐福部分城市的超市存在的第三种价格欺诈行为是:不履行价格承诺。比如,昆明市家乐福白云店销售老树普洱茶,宣传海报标价为每盒60元,实际结算价为每盒120元。有类似行为的还有:上海市家乐福张江店、长沙市家乐福贺龙体育馆店、哈尔滨市家乐福会展店等。另外,家乐福部分城市的超市还存在误导性的价格标示行为,其中,昆明市家乐福世纪城店销售特色鱿鱼丝,销售价格为每袋138元,价签标示时用大号字体标示“13”,用小号字体标示“8.0”,诱导消费者误认
11、为销售价格为每袋13.80元;销售2000克火腿礼盒,销售价格为每盒168元,价签标示时用大号字体标示“16”,用小号字体标示“8.0”,诱导消费者误认为销售价格为每盒16.80元。,第一节 商业信用与管理,2、商业信用缺失对宏观经济秩序和经济制度地危害(1)经济秩序混乱守信的受损,失信的人反而盈利,破坏了市场秩序。(2)使国家遭受重大损失,非法剥夺国家财政收入,损害国家的权威和国际声誉,比如,走私、盗版。(3)社会相关制度的扭曲,破坏了市场秩序而导致整个市场赖以存在默认契约基础丧失,从而在宏观经济整体层面上造成了“契约背景”伤害。,第一节 商业信用与管理,四、商业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1.外部原
12、因(1)市场压力大,买方市场供大于求(2)缺乏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3)法律法规不健全(4)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2.内部原因(1)企业信用意识缺乏(2)经营理念跟不上时代(3)信用风险管理的能力低下,第二节 银行信用与管理,一、银行信用1、银行信用的含义及性质(1)含义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它是在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产生的,它的产生标志着一个国家信用制度的发展和完善。(2)性质 银行信用属于以货币为信用对象的间接融资。,2、银行信用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银行信用之所以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1)银行信用产生源于商业信用的局限性(2)银行信用是在货币经营基
13、础上形成的(3)银行信用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需要而产生3、银行信用的主要形式 存款、贷款、承兑、贴现、担保、开出汇票、支票、开立信用账户、发行信用卡等等。,第二节 银行信用与管理,4、银行信用的特点(1)作为银行信用载体的货币,在它的来源和运用上没有方向限制,既可以流入,也可以流出。(2)规模大、范围广、期限长,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3)信用性强,具有广泛的接受性(4)信用风险的发生集中统一,可控性强,第二节 银行信用与管理,5、银行信用的作用(1)节约流通费用和交易成本(2)促进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杠杆(3)货币流通速度的调节器(4)创造信用的基础(5)实施宏观调控
14、的重要途径,第二节 银行信用与管理,6、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1)主要联系商业信用是一切信用制度的基础,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银行信用的产生又促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如提供的商业汇票的承兑、贴现等业务;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可以相互转化,如承兑;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取代关系 商业信用是先于银行信用而存在,是银行信用的基础,乃至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商业信用直接与商品生产和流通个联系,是直接为再生产服务的。,第二节 银行信用与管理,(2)主要区别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资本回流的限制;银行信用不受商品使用价值和流转方向的限制;银行信用可以由银行提供给任
15、何职能资本家,商业信用一般由商品的出卖者提供给购买者;较之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期限更长。,第二节 银行信用与管理,第二节 银行信用与管理,二、银行信用管理 金融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日益加剧使银行金融机构面临着更大的风险,而追求利润的内在冲动也削弱了金融机构对风险的防范能力。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大致可以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最基本的风险方式,它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兴衰成败,也会影响全球的经济稳定。,第二节 银行信用与管理,1、银行风险的概念与种类(1)概念 银行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和市场交易对手违约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交易对象的财务和风险状况。信用风险
16、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贷款的流动性差,缺乏活跃的二级市场),第二节 银行信用与管理,2、银行信用风险的种类 根据银行业务经营的性质,信用风险可分为5类(1)工商贷款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在接到贷款申请时,通常根据“5c”法则(5c:品德、能力、资本、抵押品、经营环境)对申请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实行”贷审分离“和“贷款三查”制度对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全程监督。,第二节 银行信用与管理,(2)消费者贷款风险消费者贷款主要包括房屋与汽车按揭贷款、助学贷款、信用卡贷款等。因为客户的能力千差万别,而且个人和家庭的财务状况容易受到疾病、失业、灾害等多方面的影响而急剧改变,因此违
17、约率较高。(3)票据业务信用风险 主要是由于票据的伪造、篡改、镖局权利的缺失或由于票据行为(如贴现、承兑)不当而使银行蒙受损失的风险。票据信用风险主要是由于识别手段的滞后,银行间信息不能互通互享,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而造成的风险。,第二节 银行信用与管理,(4)结算信用风险 结算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替客户办理客户转帐或贸易结算过程中,借款人没有履行其所应承担的义务,也包括商业银行在买卖有价证券,外汇或从事债券回购风险及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时,交易对手不能按期履约的风险。(5)信用价差风险银行持有大量的信用敏感性资产,在利率市场化国家,这些资产的收益率(或价格)与资产的信用质量有密切相关的联系。
18、由于信用敏感性资产信用级别恶化而使其与无风险资产之间的信用价差扩大从而导致资产价格下降,这种使商业银行蒙受损失的风险称为信用价差风险。,第二节 银行信用与管理,3、银行信用管理的目标与要素(1)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目标 国际金融界对现代商业银行信用管理不仅仅从存款人和市场监督者的角度,更从商业银行投资者的角度提出了风险管理的五大目标:风险的识别、衡量、监督、控制、调整,第二节 银行信用与管理,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识别是指通过统一的标准分析确定可能的导致风险因素的行为风险识别的目标就是要认识风险,在业务流程中找出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和产生风险的环节点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客户的综合信息、财务信息、帐户信息和授
19、信信息等寻找和确定风险因素,第二节 银行信用与管理,风险的衡量 风险的衡量是指通过制定统一标准测算比较所有的授信风险,将风险的可能性进行量化,得到由于某些风险因素而导致的在给定收益情况下损失的数额或在损失情况获取收益数额的行为。信用风险衡量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制定什么样的标准和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量化风险。对风险因素和可能损失与收益如何进行评判等内容。,第二节 银行信用与管理,风险的监测 风险监测是指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的全流程中对风险因素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反映的行为过程。检测各种可量化的关键风险指标,以及不可量化的风险因素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确保可以将风险在进一步加大之前识别出来。报告银行风险的定性
20、、定量评估结果以及所采取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的质量效果。,第二节 银行信用与管理,风险的控制 风险的控制不仅仅局限于损失的控制,风险控制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风险的平衡,即损失与收益的平衡与收益的平衡。商业银行要做到风险平衡不是被动的通过增加风险资本准备来防范风险,而是根据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的比率的要求和商业银行自身有限的资本准备来主动地调节与配置信贷资产组合,以达到风险资本的最佳配置。这实际上要求银行的信贷资产组合管理同时兼顾两个标准其一、银行风险资本抵御损失的能力其二、银行业务发展计划或利润计划的要求,第二节 银行信用与管理,风险的调整 风险的调整亦称风险调整业绩,是指银行通过某种计量方法对
21、银行的不同部门、产品和客户间的收益情况进行科学的衡量。传统的商业银行对其经营的衡量都是用会计资料进行的,例如利差或股权收益等。由于商业银行经营产品的特殊性,任何业绩的取得都是要以一定风险付出为代价的,因此,将可能的损失与收益结合起来衡量银行的经营业绩才有意义。,第二节 银行信用与管理,(2)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要素信用管理的三大要素客户授信整体风险 客户授信整体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将每个客户和所有客户汇总起来视为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所有经济行所产生的合力对银行信贷资产或相关业务所带来的影响和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客户的整体评价a、银行需要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和客户的债务承受能力b、一般而言,
22、一个客户或企业所能承受的债务的能力与其资信等级,经济实力有关,也与其所属和行业及当时的经济环境有关。c、具体:客户资信等级,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率,财务杠杆等。,第二节 银行信用与管理,B 客户的风险域a、风险域是指以一个单一的公司或是自然人为核心,基于投资关系、借贷关系、经营关系、亲属关系及其他关系而与单一公司或自然人而建立起来的一个网络群体。这个单一的公司或是自然人成为这个风险领域的“风险域核心”,其他由于以上关系而连接起来起来的人成为风险域成员。b、风险域核心与风险域成员之间具有因成员一方事件而对核心方产生影响力的特性。当事件具有积极意义时风险或核心的影响力会朝有利于风险域核心的发展。反
23、之则朝着不利于风险域核心的方向发展。,第二节 银行信用与管理,C、信贷资产的组合风险管理a、是指银行根据其授信业务的性质、种类、风险程度等因素对授信业务和信贷资产按照不同的地区、行业实行多组合、多层面、多角度的纵向与横向的动态监控。b、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等级进行评级,目的是为了判断和确定商业银行信贷质量状况,进行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的风险资本数额。其二、根据银行董事会的确定的损失容忍度,确定资本数额和业务发展及收益计划,确定信贷资产组合的最佳配置方案,以达到风险平衡的目的。,第二节 银行信用与管理,信用风险平衡 信用风险平衡是指商
24、业银行为了实现风险管理最终目的,而在全行层面进行风险管理所采用的方法。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机构,在其他日常的经营活动中随时随地都有产生风险的可能。由于风险的不可避免和难以消除,商业银行只能通过实践指出其规律性,达到控制和锁定风险的目的,商业银行尽可能做到损失与收益对称,即达到风险的平衡即收益与损失的对称,维持日常经营活动中的收益与损失间的一种对称关系,盲目增加收益导致更大损失,过分的强调损失也会限制收益的取得。,第二节 银行信用与管理,统一授信管理 统一授信管理的内涵强调四个统一:授信主体统一,要求银行作为一个整体,其内部的不同部门,不同分支机构不能独立自主,而以本部门利益或本机构的特殊性游
25、离于整体之外。授信客体统一,将客户作为一个整体,严防客户通过不同公司套取自身承受能力的授信。授信风险标准统一,要求银行无论是总分行还是不同的业务部门,必须用一个标准对客户进行识别和评价。授信业务管理的统一,要求银行内部经营部门和不同地域分支机构按照信用管理要求实施统一管理。,第三节 消费信用与管理,一、消费信用1、消费信用的含义及性质(1)含义:消费信用是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为目的的信用形式。(2)性质:消费信用是以生活消费品为信用对象的一种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只要授信机构将一种信用工具授给提出申请的自然人,而他将取得的信用用于家庭生活的目的,这种信用就称之为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用形式 信用 形式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64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