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共享空间》PPT课件.ppt
《《信息共享空间》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共享空间》PPT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共享空间,图书馆的发展信息环境变化对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影响 信息共享空间(IC)图书馆2.0(Lib2.0)新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一、图书馆的发展:新潮流与新动向,信息技术促进下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美国医学图书馆馆长Lindberg勾画的2015年医学图书馆前景:2015年,医务人员、病人、教师、学生、研究人员和管理者希望能够十分便捷地获得电子信息,无论他们是在家庭、办公室、病房、诊所和图书馆,还是在途中。人们使用的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和通信设备不断进行更新换代。大多数电脑都支持电话会议和远程教育。实体图书馆仍然有着很高的价值和广泛的用途,除了供应咖啡,还支持小组研究和多人培训,提供各学科相
2、互交流的良好网络环境。随身纸质文献的减少,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未来图书馆的虚拟馆藏比纸质藏书数量要大很多。到2015年,许多出版物将只发行电子版,数以千计的过刊实现了数字化,而大量书籍、手稿和图像也都有了电子版。期刊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人们通过期刊发表科研成果,并接受同行评议,但大多数文章都会以电子形式独立存在。电子出版物的价格会相应降低,出版模式和付费呈现多样化。多媒体的“数字图书馆”能够使遗传研究数据、临床与公共卫生数据整合、已发表的多语种文献和高质量的健康信息之间产生充分的联系,从而有效满足病人、医生和研究人员不同层次的需求。数字图书馆通过图书馆员筛选、组织、分析和链接
3、信息,再借助不断发展的软件系统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统一标准的电子健康文档,能够更有效地随时随地为用户传递定制信息。图书馆员通过智能化系统可以将相关信息和某个病人的病情以及诊断情况相匹配,并参与专家的远程会诊。由于电子信息的获取已经非常普遍,2015年更多的图书馆员和信息专家会在图书馆之外开展工作,如作为医疗小组的成员,撰写提案,就职于机构评论委员会,在科学部门担任生物医学信息数据库专家,担任辅助医学教员,并且加入多种语言的健康知识节目和社团。.,斯坦福大学SEQ2图书馆愿景:信息合作实验室,SEQ2图书馆作为斯坦福大学工程中心学院大楼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设施的目的旨在通过提供馆藏
4、资源和服务为用户提供 一个便于信息发现、利用、创造和管理的环境。这一新型图书馆项目的设计围绕三个主题:人与人之间的联系(human contact)、媒介(mediation)、灵活多变(mutability)。SEQ2图书馆将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各类用户之间和用户与图书馆员之间多种形式的联系。,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最为深刻的变化:,数字图书馆 信息共享空间 图书馆2.0。,新潮流与新动向:数字图书馆 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信息共享空间 是为满足用户对空间、资源和服务的综合需求而出现的一种一站式服务环境,图书馆2.0 是将Web 2.0技术与理念应用于图书馆服务而新兴的一种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
5、方式,其特点是交流互动、共同参与、集体智慧、跨越障碍和社会化体验等,它们代表着图书馆发展的新潮流和新动向。,需要思考的问 题:在新环境下,图书馆如何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怎样重新定位其使命,改变服务理念,调整服务制度,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体系,是每个图书馆馆长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怎样利用新技术构建新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每个技术馆员需要关心的问题,具备什么样的技能、素养与职业精神提供服务水平,是每个馆员必须关注的问题。,二、信息环境变化对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影响,图书馆空间,工作内容和人员结构,服务模式和业务流程,影响方面,1、传统图书馆物理空间瘦身与转型,从p-first到e-first和e-
6、only,传统图书馆正在开始蜕变。美国耶鲁大学科技图书馆未来2年80%的纸质期刊被电子期刊取代,其医学图书馆90%的期刊已实现电子化;霍普金斯大学Welch医学图书馆80%期刊已实现电子化;斯坦福大学新建的工程图书馆全部实现数字化;匹兹堡大学物理图书馆、数学图书馆的藏书被转移到校外存储书库保存,空间转做其它用途。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图书馆95%的期刊实现电子化;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图书馆的一层被收回用于档案室。,未来图书馆物理空间规划目标,美国匹兹堡大学物理图书馆、数学图书馆改作学生交互学习和研究学习、咨询馆员个性化辅导的新型信息服务空间。斯坦福大学SEQ2图书馆计划为个人和小组学习提供空间
7、,还要为用户的信息教育提供合适场所。这些空间将提供无线接入设备、大型电子显示屏、各种数据库和课件的存取入口以及图书馆技术服务人员等。MIT图书馆2005-2010战略规划中提出支持和提高用户在物理和虚拟环境下的自助服务,改善图书馆的物理空间,以支持学习、研究和交流。加州大学落杉矶分校(UCLA)在2006-2009年战略规划中也提到要求图书馆为教学、求知、小组研究提供创造性的空间,还要为馆藏、研究以及个人学习开辟空间。并且提到新型学术图书馆日益以学习和小组研究的创新空间为特点,伴随有收藏空间、研究空间、个人学习空间以及社会化空间,使图书馆的空间转换成大学的学习环境,启发知识创造与思想灵感的港湾
8、。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则计划建立三个信息共享中心(Information Commons),这些地方都配备高端设备和专业软件,能支持协同工作。,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及其管理流程,电子商务,标签,无线局域网,无线校园网,RFID,自助借书,自助还书,电子商务模式推动传统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模式的变革无线局域网技术改变到馆服务的形式RFID改变传统图书馆的业务流程与管理,2、信息技术对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影响,电子商务对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影响,网上文献传递服务,网上信息产品的销售,网络数据库使用,到馆服务的结算,网上书刊采购,电子商务B to BB to C,无线网络扩大图书馆服务的模式与范围,近几年来,
9、无线校园网络(WLAN)的建设浪潮在全球蔓延: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纷纷建立起无线校园网络环境。新加坡南洋科技大学(NTU)的无线校园网规模相当可观,覆盖了整个 200 公顷的校园,该网络采用 IEEE802.11b 标准,整个无线校园网络可以供 21000 名学生和 3000 名职员使用。中国大陆2007年无线校园网将达到500所高校。,RFID改变传统图书馆的管理与流程,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
10、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基本的RFID系统由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天线(Antenna)组成。RFID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物流仓储、零售、制造业、医疗等领域都是RFID的潜在应用领域。射频识别系统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电子标签和阅读器。应用中,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的物品上,阅读器用于当附着电子标签的待识别物品通过其读出范围时,自动以无接触的方式将电子标签中的约定识别信息取出,从而实现自动识别物品或自动收集物品标识信息的功能。,RFID改变传统图书馆的管理与流程,A.智能监测系统 B.馆员工作站 C.自助借书系统 D.自助还书系统 E.RFID馆藏标签 F.馆藏资料
11、 G.便携式馆藏检 索系统 H.标签转换系统 I.图书馆应用系统,1、加速流通处理速度(多本书同时处理、自助借还书)2、改进上架业务流程(书籍一定范围的无序存放)3、提高典藏的效率(同时读取多个标签,容易查找乱架图书)4、更为有效的安全防盗措施(无须充消磁,自动读取借阅状态信息)5、自动统计功能(读者身份信息、书刊利用信息等),3、图书馆服务工作内容和人员结构的影响,到馆读者减少,传统采访、典藏、流通工作量减少,空间重新利用,文献集中存储和传递等,直接提供信息工作减少,咨询培训工作增加。,图书馆员筛选、组织、评价高可用信息,搭建方便易用的系统平台。,图书馆空间变化,用户随时随地存取信息,数字图
12、书馆,e-science,e-learning,图书馆员将走出图书馆,真正融入用户信息环境并与之结合,彻底转变传统图书馆员的角色。,泛在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战略规划中对于图书馆员的变化与要求,斯坦福大学提到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数目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工作内容将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信息渠道的看门人,他们将创建定制的知识环境、主题门户、信息工具包和各种专门化的收藏。图书馆员将会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与用户的交互上。德国马普学会数学图书馆提到将为研究所或在研究所内组织培训或介绍,并记录科学家们的需求。还必须建立有效的帮助桌面功能,通过实际使用和接触,能使科学家们熟悉系统,并记录他们对新系统和新产品的要求。M
13、IT图书馆将会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为用户提供质量和数量适当的培训,建立和加强与专家和用户的联系,重视提供服务和辅助用户等。哥伦比亚大学也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十分熟悉大学的教学和研究需求、信息服务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及图书馆不断发展中的计划和项目。为了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支持和鼓励工作成员在不断前进的基础上更新他们的技能。,信息获取手段变化:Internet,Web,Digital Library学习方式变化:”年轻一代(包括学生和教师)是大学校园的主体,交互性是他们生活的特点,他们的学习行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术活动与社会工作、社群生活交织在一起“,比如,边查电子邮件、边上网冲浪、边玩
14、游戏、边喝咖啡、边听MP3、边写论文,”获取、创建以及使用信息资源的方式对提供支持的相关服务部门提出来新的挑战。”教学方法变革:教学为中心学习为中心开放获取运动,三、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产生背景:,1、概念:,IC是一个经过特别设计、确保开放存取的一站式服务设施和协作学习环境,它整合使用方便的互联网络、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以及内容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包括印刷型、数字化和多媒体等各种形式),在技能熟练的图书馆参考咨询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和指导教师的共同支持下,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信息共享空间(IC),Infor
15、mation Commons(以下简称IC)即信息共享空间(信息共享中心、信息共享室、信息共有),是一种基于图书馆空间,由资深图书馆员和技术人员维护和支持的、为研究和学习传递信息、检索信息、促进学术交流、创造合作机会、支持交叉研究的空间,是集计算机技术、信息资源、参考咨询服务、信息素养教育和个性化与合作化学习空间于一体的新型服务模式。,图书馆IC是国外高校在上世纪90年代,为适应新技术条件下用户学习和研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服务空间和到馆服务模式,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得到了成功实践。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也有许多图书馆都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IC。IC以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服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共享空间 信息 共享 空间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64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