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申论写作.ppt
《研申论写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申论写作.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务员申论写作辅导,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何美荣(教授)2011年4月联系电话:15074874379,一、申论的涵义,二、历年申论所涉及的问题类型及考情分析,三、历年申论考试所表现的趋向,四、申论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五、申论考试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备考建议,六、申论测试现场训练,申论考试是国家人事部在改革公务员考试科目“写作”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项笔试科目。,一、申论的涵义,申论是通过对考生就某些相关事件、问题的综合分析与正确解决,检验考生 阅读材料、归纳主要问题、提出准确对 策、进行申述与论证的测评方式。,申论涵义,传统作文是以材料为话题,可以产生丰富的联想,不要求解决实际问题,天南地北,洋
2、洋洒洒,随意性很强;申论写作必须紧扣给定材料,要从政治的高度,从人民利益出发去考虑问题,为解决现实中(给定材料)存在的实际问题出谋划策,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申论写作和传统作文的区别,1、申论写作的本质和命题意图解决一个或者一类问题 必须紧密结合履行政府的职能和工作职责,着重解决好行政管理中各类重大问题,考生要站在一个政治高度去考虑申论材料中所反映的各类社会问题。,二、历年申论所涉及的问题类型及考情分析,(一)申论写作的内容,2、申论两类材料的考查目的 事实性材料和观点性材料 观点性材料考察考生对于整个材料的 理解和把握 事实性材料最重要的是能够透过现象 看本质,3、答题形式一般采用四个步骤,
3、第一步 阅读材料,反映主要问题、某一方面的问题,或者一个问题的主要内容。,第二步:针对主要问题,撰写一篇类公文。,第三步: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可行性方案,第四步:完成申论大作文,(二)历年申论考试所涉及的问题类型,申论国考卷(二)历年申论考试所涉及的问题和类型:,申论国考卷(二)历年申论考试所涉及的问题和类型:,申论国考卷(二)历年申论考试所涉及的问题和类型:,申论湖南省考卷(二)历年申论考试所涉及的问题和类型:,申论湖南省考卷(二)历年申论考试所涉及的问题和类型:,(三)考情分析,1.近年政治类命题的考情分析,其他省市政治类考卷(二)历年申论考试所涉及的问题和类型:,其他省市政治
4、类考卷(二)历年申论考试所涉及的问题和类型:,政治类申论卷命题的特点:第一,与其他题材交叉命题,呈现复合题型。政治与经济题材交叉、政治与社会问题交叉,如政府决策与民生、经济问题的听证会制度、政府决策与市政建设、公共资源利用等。第二,表面考经济、社会、民生问题,实质侧重考查政治观点和政治理论,政治题材的隐蔽性加深。第三,回避敏感问题和重大时政题材,呈现一定的脱敏性和滞后性。重大敏感事件和问题,一般不会在考题中出现。,2、近年经济类命题的考情分析,其他省市经济类考卷 其他省市政治类考卷(二)历年申论考试所涉及的问题和类型:,其他省市经济类考卷 其他省市政治类考卷(二)历年申论考试所涉及的问题和类型
5、:,经济类材料的命题特点:一是命题广泛。题目涉及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农、工、商各个层面;二是命题时效性强。,3、近年社会民生类命题的考情分析,其他省市民生类考卷 其他省市政治类考卷其他省市经济类考卷,其他省市民生类考卷 其他省市政治类考卷其他省市经济类考卷,民生类材料的命题特点:1涉猎的范围广泛涉及到了养老、就业、食品安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领域,涉猎面广,主题繁多;2题材新颖,紧贴社会热点焦点,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衔接、息息相关。,4、近年社会文化类命题的考情分析,其他省市文化类考卷 其他省市政治类考卷其他省市经济类考卷,其他省市文化类考卷 其他省市政治类考卷其他省市经济类考卷,文化类材料
6、的命题特点:一是与社会热点密切相关 二是地方申论材料的主题凸显地方文化特色,5、近年社会生态类命题的考情分析,其他省市文化类考卷 其他省市政治类考卷其他省市经济类考卷,生态类材料的命题特点:1随着经济的热度逐渐上升,“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结合命题。2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备受国考、省考命题人的青睐。,1、关于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四)历年申论试题所反映的基本问题归纳,指令型政府,指导型、服务型政府,2、关于民生问题 第一,有的给定材料看起来属于经济、社会层面的民生问题,它后面直接关联的是与政府的公共服务有关。第二,表现为经济、社会层面的民生问题,也与一定时期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密切的关系。第
7、三,这种经济、社会层面的民生问题,也与一个国家和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制度安排有关。,3关于突发事件问题突发事件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安定大局疏导化解利国利民尊重科学,处理原则,4关于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新趋势归口用科学发展观理论解决。,遵循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处理原则,1、从试卷“热点”问题的频出,首考的是 考生的政治洞察能力和政治敏感性。(1)要关注国内外的重大社会事件(2)要关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即民生问题)(3)要关注社会上出现的新热点问题,三、历年申论考试所表现的趋向,2、从试卷给定材料内容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出对考生娴熟的阅读能力的要求,申论国考卷2000年170
8、0字 2001年1500多字 2002年2400多字 2003年5600字 2005年4300多字 2006年 8800多字,申论国考卷 2007年7100多字 2008年7000多字 2009年6900多字2010副省级卷6315字2010年地市级卷57602011年副省级卷6425字2011年地市级卷5236字,湖南省申论考卷2003年1821字2004年1999字2005年2248字2006年4948字2007年4628字2008年3365字 2009年7811字2010年6828字,3、从试卷给定材料的“无序组合”,可看出对考生归纳概括问题能力的要求,4、从试卷中的文体限定条件,可看出
9、对考生过硬的公文和议论文写作能力的要求,概括问题的说明文、提出方案的应用文、阐述论证的议论文,对策、建议、讲话稿、情况报告、宣传提纲、上行意见、公开信、议论(评论)文章,5、从试卷命题的整体深化创新,可看出对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1弄清事实性材料的基本情况 时间(或时间段)、地点、人物(当事人或参与讨论人)、基本事实、当事人观点态度等要素。,四、申论写作的方法与技巧,(一)阅读材料的技巧和方法,2.领会出题者的命题意图 3.阅读给定材料要充分保证时间 4.认真解读给定材料,理清逻辑关系,准确把握重点。(1)看清重点、要点 A、材料集中反映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有一定影响而又亟待解决的具
10、体问题。B、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摘录、组装而 成的材料。(主要问题、次要问题、关联问题)(2)理清时空顺序,阅读方法,5.掌握审读方法(1)横向式阅读,阅读材料,找出问题,归纳观点(要点),产生联想,(2)纵向式阅读通过对材料的理解与综合,发现与挖掘问题的意义。,阅读方法,挖掘“意义”A.单方面的 B.多方面的 C.给定材料信息本身显示 D.隐含于材料信息意义之中 E.材料信息的引申义 F.材料信息意义的言外意,(3)评判式阅读 A、评价式审读对背景材料的内容 从正面去理解(思想性、意义影响、价值 取舍等)B、批判式审读对背景材料的内容从局限性方面理解(如危害性、局限性、经验教训、负面影响
11、等),(4)取精摄要式审读指在阅读过程中,把提取阅读对象的精华内容、本质意义、基本要点作阅读的目标。A、阅读后写出每一则材料的中心意思(段落大意)B、分类、合并同类项 C、准确界定材料的中心内容或问题,阅读方法,(5)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审读 A、找出写作中的主要社会问题 B、如何阐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如何论证对这一社会问题的认识。,阅读方法,1.提纲构思法拟标题(在题目要求自拟标题的情况下);用判断句式概述文章的基本观点或中心;确定文章的层次,定下全文的结构框架;逐个考虑大层次内的段落,写出段旨;依次考虑各段的安排,把准备的材料按照构思的顺序标上序码,排好队;全面检查提纲,作必要的增、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申论 写作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63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