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行为》PPT课件.ppt
《《侵犯行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侵犯行为》PPT课件.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8章 侵犯行为,zhaoyufang,侵犯行为的概念侵犯的理论解释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日常生活中的侵犯行为侵犯行为的预防与控制,第一节 侵犯行为的概念,一、侵犯行为的概念1.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容许的行为。,2 侵犯的三个要素:首先,侵犯必须是伤害性的。实际造成的伤害和可能造成伤害的行为都是侵犯行为。其次,必须考虑行为者的动机,即行为的意图。再次,侵犯是社会不容许的,违背社会规范的。,二、侵犯行为的分类,侵犯的方式:言语侵犯谩骂、讽刺、诽谤、嘲笑、讥讽动作侵犯使用身体某一部位或是武器进行的侵犯行为:踢打、撞击、砍杀、枪击,侵犯动机:报复性侵犯目的在于造成对
2、方身心上的痛苦或是伤害。帮派间的聚众斗殴工具性侵犯目的是通过侵犯对方达到其他的目的。如抢劫犯杀人。,三、侵犯行为的特点,(一)侵犯的普遍性,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二)侵犯的稳定性,赫伊斯曼等人(L.R.Huesmanm et al.,1984)对600名被试进行了历时22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8岁时的侵犯性记录能够很好的预示他们成年以后(30岁)的侵犯性行为。,范瑞顿(D.P.Farrington,1989)做的一项研究显示,在12岁到14岁被老师评定为侵犯性严重的学生中,22.4的人后来因暴力行为而被定罪,在被老师评定为侵犯性弱的学生中,只有7.2的人犯罪。,早
3、年的侵犯行为与成年以后的侵犯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影响因素?成熟度,家庭教养方式,受教养的环境,第二节 侵犯行为的理论解释,本能理论侵犯的生物学理论 挫折一侵犯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一、本能理论,侵犯的本能理论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也就是说,侵犯是由遗传获得的,而非习得的。代表人物:洛伊德(S.Freud)洛伦茨(K.Lorenz),(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本能:生的本能(性本能)和死的本能(侵犯本能)死的本能:是一种对内自我破坏的倾向。生的本能阻碍死的本能攻击别人,替代性侵犯:社会运行人们以非破坏性的方式将侵犯冲动释放出来如竞技、自由搏击、冒险,(二)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侵犯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
4、生的本能的体现。侵犯是一种本能,被释放出来促进生存。侵犯是动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有助于动物的物种延续,并控制动物的过度增长。侵犯也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人类要想避免战争,就需要多开展冒险性的体育活动,耗散侵犯本能。,对本能论的评述,质疑之一:在动物身上,是否真的存在侵犯本能。三组小猫:第一组和母猫一起生活,第二组独自生活,第三组和老鼠一起生活。长大之后,与母猫一起生活的小猫之中,85有做出捕鼠的行为;而与老鼠一起生活的小猫中,只有17做出捕鼠的行为。,质疑之二:人类是否具有侵犯本能呢?,二、侵犯的生物学理论,观点:人类的侵犯来自于个体内部。与侵犯有关的脑区有:边缘系统;海马;杏仁核;
5、大脑皮层。杏仁核与人类以及低等动物的侵犯行为相关联。当该区域受到电击时,温和的机体变得暴躁;当该区域的神经活动被抑制时,暴躁的机体变得温和。,血液成分分析:发现自杀组和攻击组成员的血液成分中,有一种神经传导复合胺与控制组的复合胺大相径庭,而这种复合胺的缺乏则降低了他们控制攻击的能力。还有研究者发现因暴力犯罪的囚犯,其睾丸激素的自然水平远远高于因非暴力犯罪入狱的囚犯。,评述,脑区与侵犯行为一一对应吗?而化学物质在侵犯中的作用也非常不明朗究竟哪些化学物质或说什么样的化学物质影响着侵犯性?,三、挫折一侵犯理论,(一)最初的理论1.挫折与侵犯挫折即“对行为后果的阻碍”,“当我们想要什么东西却又得不到的
6、时候,我们就会遭受挫折”。侵犯是一种目的在于“对指向的个体造成伤害”的行为。,2.挫折与侵犯的关系“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的”。侵犯只有一个原因(挫折),挫折只有一个反应(侵犯)。而且挫折感越大,导致的侵犯越强,勒温的研究:实验组被试只能从窗外观看玩具,不能进去玩(挫折组)。控制组的孩子则一开始就被允许玩那些玩具(无挫折组)。结果:实验组比控制组的行为更具破坏性:将玩具摔在地上,往墙上砸,或是踩踏玩具。,3.替代性侵犯,替代性侵犯只要指由于种种原因使侵犯并不能够直接实施在引发挫折感的对象身上,而转向对其他对象或方式的攻击。替代性侵犯有两种类型:侵犯
7、对象的替代和侵犯类型的替代。,发生的可能法则:相似性法则替代性侵犯的对象应该和最初引发挫折感的对象有某些相似之处。,(二)理论的修正,1.侵犯线索-武器效应伯克维茨(L Berkowitz,1965)认为,挫折只是引发了个体做出侵犯行为的预备状态,以及被个体标定是“愤怒”的情绪状态;只有当环境中出现能引发侵犯的适当线索时,侵犯才会出现。,侵犯线索是指那些经常伴随着引发挫折的对象和侵犯行为出现的刺激物。它可以是任何事物,比如刀枪、人等,而且侵犯线索具有个体差异性。,实验助手故意制造挫折情境,激怒被试,然后使被试有机会对实验助手实施电击。武器条件:桌子上除了放有电击设备外,还有一杆猎枪和一支左轮手
8、枪。非武器条件:在电击设备旁边放置两副羽毛球拍。结果:当被试愤怒时,他们在武器条件下比在羽毛球拍条件下对实验助手实施了更多电击。,“武器效应”: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景线索的影响,与侵犯有关的刺激倾向于使侵犯行为得到增强。,评述,挫折并不是侵犯的唯一原因,而且挫折也不是总导致侵犯行为。,四、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主要观点:儿童的侵犯行为并非生来就有,而是后天习得的。通过直接经验和观察学习。因此,侵犯是直接经验和观察学习的结果。,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复现强化,(一)侵犯行为习得的机制,强化习得侵犯 实验观察学习或模仿习得侵犯 实验,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侵犯行为 侵犯 行为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63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