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ppt
《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ppt(2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软件工程,第7章 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2/237,内容摘要,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过程UML概述用况建模静态建模动态建模物理体系结构建模,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3/237,内容摘要,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过程UML概述用况建模静态建模动态建模物理体系结构建模,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4/237,Peter Coad和Edward Yourdon提出用下列等式识认面向对象方法:面向对象=对象(object)+分类(classification)+继承(inheritance)+通过消
2、息的通信(communication with messages)可以说,采用这四个概念开发的软件系统是面向对象的,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5/237,面向对象方法的出现很快受到计算机软件界的青睐,并成为20世纪90年代的主流开发方法。我们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来分析其原因:从认知学的角度来看,面向对象方法符合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规律。面向对象方法开发的软件系统易于维护,其体系结构易于理解、扩充和修改。面向对象方法中的继承机制有力支持软件的复用。,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6/237,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1.对象(object)对象是指一组属性以及这组属性上的专用
3、操作的封装体。属性(attribute)通常是一些数据,有时它也可以是另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它自己的属性值,表示该对象的状态。对象中的属性只能通过该对象所提供的操作来存取或修改。操作(operation)(也称方法或服务)规定了对象的行为,表示对象所能提供的服务。,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7/237,封装(encapsulation)是一种信息隐蔽技术,用户只能看见对象封装界面上的信息,对象的内部实现对用户是隐蔽的。封装的目的是使对象的使用者和生产者分离,使对象的定义和实现分开。一个对象通常可由对象名、属性和操作三部分组成。,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8/2
4、37,2.类(class)类是一组具有相同属性和相同操作的对象的集合。一个类中的每个对象都是这个类的一个实例(instance)。类是创建对象的模板,从同一个类实例化的每个对象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和行为。,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9/237,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10/237,3.继承(inheritance)继承是类间的基本关系,它是基于层次关系的不同类共享数据和操作的一种机制。父类中定义了其所有子类的公共属性和操作,在子类中除了定义自己特有的属性和操作外,可以继承其父类(或祖先类)的属性和操作,还可以对父类(或祖先类)中的操作重新定义其实现方法。,复旦大学
5、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11/237,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12/237,有时,我们定义一个类,它把一些类组织起来,提供一些公共的行为,但并不需要使用这个类的实例,而仅使用其子类的实例。我们把这种没有实例的类称为抽象类(abstract class)。在抽象类中可以定义抽象操作,抽象操作指:只定义这个类的操作接口,不定义它的实现,其实现部分由其子类定义。抽象操作操作名用斜体字表示,也可以在操作特征(signature)后面加上特征字符串abstract。,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13/237,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14/237
6、,如果一个子类只有唯一一个父类,这个继承称为单一继承。如果一个子类有一个以上的父类,这种继承称为多重继承。,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15/237,4.消息(message)消息传递是对象间通信的手段,一个对象通过向另一个对象发送消息来请求其服务。一个消息通常包括接收对象名、调用的操作名和适当的参数(如果有必要的话)。消息只告诉接收对象需要完成什么操作,但并不指示接收者怎样完成操作。消息完全由接收者解释,接收者独立决定采用什么方法完成所需的操作。,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16/237,5.多态性(polymorphism)多态性是指同一个操作作用于不同的对象上
7、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并产生不同的执行结果。例如“画”操作,作用在“矩形”对象上,则在屏幕上画一个矩形,作用在“圆”对象上,则在屏幕上画一个圆。也就是说,相同操作的消息发送给不同的对象时,每个对象将根据自己所属类中定义的这个操作去执行,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17/237,6.动态绑定(dynamic binding)动态绑定是指在程序运行时才将消息所请求的操作与实现该操作的方法连接起来。传统的程序设计语言的过程调用与目标代码的连接(即调用哪个过程)放在程序运行前(即编译时)进行(称为静态绑定),而动态绑定则是把这种连接推迟到运行时才进行。动态绑定是一种在运
8、行时确定被执行代码的技术。,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18/237,在一般与特殊关系中,子类是父类的一个特例,所以父类对象可以出现的地方,也允许其子类对象出现。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当一个对象发送消息请求服务时,要根据接收对象的具体情况将请求的操作与实现的方法进行连接,即动态绑定。,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19/237,if 条件 then p:=t;else p:=r;area:=p.getarea;,Var p:polygon;Var t:triangle:=triangle.new;Var r:rectangle:=rectangle.new;,复旦大学计算
9、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20/237,内容摘要,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过程UML概述用况建模静态建模动态建模物理体系结构建模,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21/237,面向对象分析Object-Oriented Analysis,面向对象分析的一般步骤如下:获取客户对系统的需求:包括标识场景(scenario)和用况(use case,也称用例),以及建造需求模型用基本的需求为指南,来选择类和对象(包括属性和操作)。定义类的结构和层次。建造对象关系模型。建造对象行为模型。利用用况/场景来复审分析模型。,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22/237,
10、1.获取客户对系统的需求 需求获取必须让客户与开发者充分地交流,这里介绍一种采用用况来收集客户需求的技术。分析员首先标识使用该系统的不同的执行者(actor),这些执行者代表使用该系统的不同的角色。每个执行者可以叙述他如何使用系统,或者说他需要系统提供什么功能。执行者提出的每一个使用场景(或功能)都是系统的一个用况的实例,一个用况描述了系统的一种用法(或一个功能),所有执行者提出的所有用况构成系统的完整的需求。,分析过程,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23/237,注意,执行者与用户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一个用户可以扮演几个角色(执行者),一个执行者可以是用户,也可以是其他系统(应用程
11、序或设备)。得到的用况必须进行复审,以使需求完整。,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24/237,2.标识类和对象 类和对象来自问题领域。可以先标识候选类,然后进行筛选,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25/237,3.定义类的结构和层次 类的结构主要有两种:一般特殊(generalizationspecialization)结构和整体部分(wholepart)结构。一般特殊结构是一种分类结构,反映了类间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一般类与特殊类之间是一种“is a”的关系,如:汽车是一种交通工具。同样,特殊类还可以分为更特殊的类,这样可形成类的层次结构。整体部分结构反映了类间的整
12、体与部分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整体部分关系是对对象而言的,而不是对类的。整体部分关系是一种“has a”的关系,如“汽车”有“发动机”。同样,整体部分结构也具有层次结构。,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26/237,有的面向对象方法中,把互相协作以完成一组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责任的类的集合定义为主题(subject)或子系统(subsystem)。主题和子系统都是一种抽象,从外界观察系统时,主题或子系统可看作黑盒,它有自己的一组责任和协作者,观察者不必关心其细节。观察一个主题或子系统的内部时,观察者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系统的某一个方面。因此,主题或子系统实际上是系统更高抽象层次上的一种描述
13、。,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27/237,4.建造对象关系模型 对象-关系模型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结构,它指出了类间的关系(relationship)。类之间的关系有关联、依赖、泛化、实现等。,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28/237,5.建立对象行为模型 对象-行为模型描述了系统的动态行为,它们指明系统如何响应外部的事件或激励(stimulus)。建模的步骤如下:评估所有的用况,以完全理解系统中交互的序列。标识驱动交互序列的事件,理解这些事件如何和特定的对象相关联。为每个用况创建事件轨迹(event trace)。为系统建造状态机图。复审对象-行为模型,以验证准确
14、性和一致性。,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29/237,面向对象设计(Object_Oriented Design),面向对象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系统设计将子系统分配到处理器选择实现数据管理、界面支持和任务管理的设计策略为系统设计合适的控制机制复审并考虑权衡(折衷),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30/237,对象设计在过程级别(procedural lavel)设计每个操作,即设计每个操作的实现细节定义内部类为类属性设计内部数据结构消息设计 使用对象间的协作和对象-关系模型,设计消息模型复审 复审设计模型并在需要时迭代。,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3
15、1/237,1.系统设计1)将分析模型划分成子系统 在OO系统设计中,我们把分析模型中紧密相关的类、关系等设计元素包装成子系统。通常,子系统的所有元素共享某些公共的性质,它们可能都涉及完成相同的功能;它们可能驻留在相同的产品硬件中;或者它们可能管理相同的类和资源。子系统由它们的责任所刻画,即,一个子系统可以通过它提供的服务来标识。在OOD中,这种服务是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组操作。,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32/237,子系统的设计准则是:(1)子系统应具有定义良好的接口,通过接口和系统的其它部分通信;(2)除了少数的“通信类”外,子系统中的类应只和该子系统中的其它类协作;(3)子
16、系统的数量不宜太多;(4)可以在子系统内部再次划分,以降低复杂性。,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33/237,2)标识问题本身的并发性,并为子系统分配处理器 通过对对象-行为模型的分析,可发现系统的并发性。如果对象(或子系统)不是同时活动的,则它们不需并发处理,此时这些对象(或子系统)可以在同一个处理器上实现。反之,如果对象(或子系统)必须对一些事件同时异步地动作,则它们被视为并发的,此时,可以将并发的子系统分别分配到不同的处理器,或者分配在同一个处理器,而由操作系统提供并发支持。,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34/237,3)任务管理设计Coad和Yourdon提
17、出如下管理并发任务对象的设计策略:(1)确定任务的类型;(2)必要时,定义协调者任务和关联的对象;(3)将协调者任务和其它任务集成。通常可通过了解任务是如何被启动的来确定任务的类型,如事件驱动任务,时钟驱动任务。每个任务应该定义其优先级,并识别关键任务。当有多个任务时还可以考虑增加一个协调者任务,以控制这些任务协同工作。,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35/237,4)数据管理设计 通常数据管理设计成层次模式,其目的是将数据的物理存储及操纵与系统的业务逻辑加以分离。数据管理的设计包括设计系统中各种数据对象的存储方式(如内部数据结构、文件、数据库),以及设计相应的服务,即为要储存的对
18、象增加所需的属性和操作。,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36/237,5)资源管理设计 OO系统可利用一系列不同的资源(如磁盘驱动器、处理器、通信线路等外部实体或数据库、对象等抽象资源),很多情况下,子系统同时竞争这些资源,因此要设计一套控制机制和安全机制,以控制对资源的访问,避免对资源使用的冲突。6)人机界面设计 对大多数应用系统而言,人机界面本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人机界面主要强调人如何命令系统,以及系统如何向人提交信息。它包括窗口、菜单、报告的设计。,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37/237,7)子系统间的通信 子系统之间可以通过建立客户/服务器连接进行通信
19、,也可以通过端对端(peer to peer)连接进行通信。我们必须确定子系统间通信的合约(contract),合约提供了一个子系统和另一个子系统交互的方式。,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38/237,2.对象设计 对象设计是为每个类的属性和操作作出详细的设计,并设计连接类与它的协作者之间的消息规约。1)对象描述 对象的设计描述可以采取以下形式之一:(1)协议描述:描述对象的接口,即定义对象可以接收的消息以及当对象接收到消息后完成的相关操作;(2)实现描述:描述传送给对象的消息所蕴含的每个操作的实现细节,实现细节包括有关对象私有部分的信息,即关于描述对象属性的数据结构的内部细节和
20、描述操作的过程细节。对对象的使用者来说,只需要协议描述就够了。,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39/237,2)设计算法和数据结构 为对象中的属性和操作设计数据结构和实现算法。3.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s)在许多面向对象系统中,存在一些类和通信对象的重复出现的模式。这些模式求解特定的设计问题,使面向对象设计更灵活,并最终可复用。这些模式帮助设计者复用以前成功的设计,设计者可以把这些模式应用到新的设计中。,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40/237,一个设计模式通常可用四个信息来描述:1)模式名 设计模式名应具有实际的含义,它能反映模式的适用性和意图。2)
21、使模式可被应用所必须存在的环境和条件。3)设计模式的特征 模式特征指出一些设计的属性,调整这些属性使该模式能适应各种不同的问题。这些属性表示设计的特征,这些特征能被用于检索(通过数据库)以找到合适的模式。4)应用设计模式的结果(consequences)对于一个设计模式的使用结果表明设计决策的走向。,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41/237,典型的面向对象方法,Coad&Yourdon 方法OMT方法Booch方法OOSE方法,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42/237,内容摘要,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过程UML概述用况建模静态建模动态建模物理体系结构
22、建模,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43/237,统一建模语言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44/237,UML概述,为何研究UML结束方法大战发展历史 1994年Booch和Rumbaugh在Rational Software Corporation开始了UML的工作,其目标是创建一个“统一的方法”,1995年OOSE的创始人Jacobson加盟到这项工作中,工作重点转移到创建一种统一的建模语言UML 1996年6月、10月、1997年1月、11月分别推出了UML0.9、UML0.91、UML1.0、UML1
23、.1,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45/237,UML概述,1997年11月,OMG(Object Management Group)批准把UML1.1作为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标准建模语言 之后,UML进行了持续的修订和改进,先后产生了UML1.2、1.3、1.4、1.5版本 2004年推出了UML2.0,UML2.0对UML1.x作了重大的修改。,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46/237,模型元素 模型元素指模型中的实体以及实体间相互连接的关系,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47/237,视图与图,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48/237,
24、静态视图静态视图对应用领域中的概念以及与系统实现有关的内部概念建模,主要由类以及类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在静态视图中不描述依赖于时间的系统行为。静态视图用类图来展示。设计视图设计视图对应用自身的设计结构建模,例如,将设计结构扩展成:结构化类元,为实现功能所需的协作和良定义接口的构件的组装。设计视图由内部结构图、协作图和构件图实现。,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49/237,用况视图用况视图对被称为执行者的外部代理(他与特定视点的主题交互)所感受到的主题(如系统)功能建模。用况视图的意图是列出系统中的用况和执行者,并显示哪个执行者参与了哪个用况的执行。用况的行为用动态视图,特别是交互
25、视图来表示。用况视图用用况图来展示。,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50/237,状态机视图状态机视图对一个类的对象的可能生命历程建模。一个状态机包括用迁移连接的状态,每个状态对一个对象在其生命期中满足某种条件的一个时间段建模。当一个事件发生时,它会导致触发对象的一个状态向另一个新状态的迁移,附加在迁移上的动作或活动也同时被执行。状态机视图用状态机图来展示。,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软件工程课程,51/237,活动视图活动展示了包含在执行计算或工作流中的计算活动的控制流。一个动作是一个基本的计算步,一个活动结点是一组动作或子活动,一个活动可描述顺序的和并发的计算。活动视图用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面向 对象 分析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62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