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基因》PPT课件.ppt
《《人类基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基因》PPT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人类基因 human gene,第二章 人类基因,基因的概念基因的化学本质人类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特点基因的生物学特性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的概念,1865年 基因是一些特殊因子1871年 发现核酸1903年 染色体是遗传单位1910年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1913年 染色体包含线性排列的基因1927年 突变是基因内的物理变化1931年 交换引起重组1944年 DNA是遗传物质1945年 基因编码蛋白质1951年 首次蛋白质测序1953年 DNA双螺旋结构1958年 DNA半保留复制1961年 三联体密码发现1977年 真核基因不连续性1977年 DNA可以测序1995年 首次基因组测序,基因
2、的概念,基因(gene)是决定一定功能产物的DNA序列。这种功能产物主要是蛋白质和RNA。一个基因的结构除了编码特定功能产物的DNA序列外,还包括对这个特定产物表达所需的邻接DNA序列。,基因的化学本质,在整个生物界中,绝大部分生物(包括人类)基因的化学本质是DNA;在某些仅含有RNA和蛋白质的病毒中,基因的化学本质是RNA。,一、DNA分子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依各自所携碱基的不同,可以分成A、G、C、T 4种。将它们按一定顺序排列连接后即构成DNA单链。它们的排列顺序是DNA遗传的核心。二、DNA分子结构 双螺旋结构模型,基因的化学本质,人类基因组,人类基因组(genome
3、)是人的所有遗传信息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相对独立而相互关联的基因组:核基因组与线粒体基因组。通常人类基因组指的是核基因组。,人类基因组的组织结构,人类的基因或人类基因组中的功能序列可分为4大类,即单一基因、基因家族、拟基因和串联重复基因。基因家族指由一个祖先基因经过重复和变异所形成的一组基因。有两类:(1)一个基因簇:由一个基因产生多次拷贝(几乎相同序列),成簇排列于同一染色体上。(2)多基因簇(图3-5):成簇地分布于几条不同的染色体上。如编码珠蛋白的基因:5个相关基因排列于16p染色体上。拟基因或假基因指在多基因家族中某些成员不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基因的分类,基因的结构,真核生物基因的编
4、码序列往往被非编码序列所分割,呈现断裂状的结构,故而也称断裂基因(split gene)。一、外显子和内含子外显子(exon):编码序列内含子(intron):非编码序列,外显子-内含子的接头区是一高度保守的一致顺序,称为外显子-内含子接头。每一个内含子的5端起始的两个碱基是GT,3端最后的两个碱基是AG,通常把这种接头形式叫做GT-AG法则(GT-AG rule)。这两个序列是高度保守的,在各种真核基因的内含子中均相同。每个断裂基因中第一个外显子的上游和最末一个外显子的下游,都有一段不被转录的非编码区,称为侧翼顺序。,基因的结构,第二节 遗传的分子基础,二、真核基因的分子结构特征,基因组的组
5、成,人类基因组按DNA序列分类既有单拷贝序列,也有重复频率不等的多拷贝序列。单拷贝序列:在基因组中仅有单一拷贝或少数几个拷贝,长度在8001000bp之间,其中有些是编码细胞中各种蛋白质和酶的结构基因,占到人类基因组的大多数。重复多拷贝序列:分散地穿插于整个基因组中,根据复性的速度不同,又可分为简单序列DNA和中度重复DNA。,简单序列DNA(simple-sequence DNA)或卫星DNA:以小于200bp的小片段为单位串联重复很多次,约占整个基因组的1015,大多数长度可达105bp,多位于染色体的异染色质区。在蔗糖或氯化铯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图谱上观察到的位于染色体DNA主带旁边的小带D
6、NA,重复多拷贝序列,重复多拷贝序列,小卫星DNA(minisatellite DNA):有15-100bp组成的重复单位,重复20-50次形成的1-5kb的短DNA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 DNA):某些存在于基因组的间隔序列和内含子等非编码区内的简单序列DNA,重复序列为1-6bp,被称为。,中度重复DNA(intermediate repeat DNA):约占整个基因组的2540,以不同的量分布于整个基因组的不同部位。短分散元件(short interspersed element):DNA的长度可短至100bp500bp,拷贝数105以上。如Alu家族长分散元件(lo
7、ng interspersed element):可长达6000bp7000bp,拷贝数为 102 10。如KpnI家族,重复多拷贝序列,基因的生物学特性,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蕴藏着遗传信息,决定了基因的基本功能和特性。基因复制与表达构成了基因的主要功能。,遗传密码:在DNA的脱氧核苷酸长链上,每三个相邻的碱基序列构成一个三联体,每个三联体密码能编码某种氨基酸,所以三联体(triplet)是遗传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因而三联体又称三联体密码(triplet code)、遗传密码(genetic code)或密码子(codon)。,遗传信息的储存单位,编码链:5-ATG AAA CGA G
8、TC TTA TGA-3,反编码链:mRNA:,3-TAC TTT GCT CAG AAT ACT-5,5-AUG AAA CGA GUC UUA UGA-3,遗传密码的特性通用性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遗传密码在整个生物界中都是通用的。但也有一些例外存在,如线粒体DNA中有3个遗传密码与通用密码不同。简并性 除少数氨基酸仅有一种密码子外,其余氨基酸都各被26个密码子编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密码的简并性(degeneracy)。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 密码子AUG若位于mRNA的5端起始处,则是蛋白质合成的起始信号,叫起始密码子(initiation codon),同时编码甲酰甲硫氨酸和甲硫氨酸;若不是
9、位于mRNA的起始端,则只具有编码甲硫氨酸的作用。密码子UAA、UAG和UGA不编码任何氨基酸,而是作为肽链合成的终止信号,称为终止密码子。,基因通过自我复制保持遗传的连续性,基因具有自我复制(self-replication)的重要特性。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周期的S期,DNA双螺旋结构解旋为两条单股的多核苷酸链,以DNA分子自身的每一股单链为模板进行自我复制合成新的DNA分子。复制的起点由特定的碱基序列组成。真核生物的复制从多个位点同时开始进行。,新链的复制过程具有一定的特点 互补性:半保留性:反向平行性:不对称性:不连续性:,基因通过自我复制保持遗传的连续性,基因表达(gene expres
10、sion):是把基因所储存的遗传信息转变为由特定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构成的多肽链,再由多肽链构成蛋白质或酶分子,从而决定生物各种性状(表型)的过程。基因表达包括两个步骤:以DNA为模板转录合成mRNA;将遗传信息翻译成多肽链中相应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基因表达,转录(transcription):是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DNA的35单链(反编码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RNA以U和DNA的A配对,其余配对形式与复制时一致),以三磷酸核苷酸(NTP)为原料合成RNA的过程。转录的最终产物是mRNA、tRNA和rRNA等。,基因表达,转录过程:一般将mRNA的合成分为起始、延伸和终止3个
11、连续的步骤。在起始阶段,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即可启动RNA的转录合成。延伸过程是RNA聚合酶由全酶构型变为主酶构型,并沿着模板链的35方向移动,并精确地按照碱基互补原则,以三磷酸核苷酸(UTP、CTP、GTP和ATP)为底物,在3端逐个添加核苷酸,使mRNA不断延伸;终止是RNA聚合酶在DNA模板上移动到达终止信号时,RNA合成的停止。,已发现的一些启动子包括TATA框(TATA box)、CAAT框(CAAT box)、GC框(GC box)以及增强子(enhancer)等,它们构成了结构基因的侧翼序列(flanking sequence),是人类基因组的一些特殊序列,称为调控序列,对
12、基因的有效表达是必不可缺少的。,转录产物的加工和修饰:由RNA聚合酶催化所形成的初始转录产物,仅仅是mRNA的前体,必须经过加工和修饰,才能形成有功能的mRNA。主要包括“加帽”(capping)5端加“7-甲基鸟嘌吟核苷酸”;“加尾”(tailing)3端加“多聚腺苷酸”(poly A)和剪接 按GT-AG法则将内含子切除,再将外显子由连接酶逐段连接起来,形成成熟的mRNA分子。,翻译(translation):是以mRNA为模板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蛋白质合成是在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上进行的。蛋白质翻译时mRNA携带遗传信息,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tRNA转运活化的氨基酸和识别mRNA分子上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类基因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59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