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发展》PPT课件.ppt
《《人口与发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与发展》PPT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人口与发展,主要内容,世界人口增长及其趋势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发展中国家高出生率的行为分析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战略,人口指数增长公式Pt=P0ert if Pt=2P0 then 2=ert rt=0.7 Where r is the growth rate of population.对于一个固定增长的人口,翻番时间可用70除以增长率,即可得到。如果增长率为2%,则35年翻一番。如果为3%,则为23年零几个月。,一、世界人口增长及其趋势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的结果,隐蔽的增长势头,即使出生率下降,但人口增长的势头还继续。其原因在于:人口年龄结构受传统习俗及其他因素的影
2、响,出生率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太大的改变。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将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现状与趋势,出生率很高,但已出现普遍下降增长的人口大都分布在农村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稳定还需要较长时间,二、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人口转变理论:经济发展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人口陷阱论: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1 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理论(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y)是一种联系社会经济发展,以人口发展过程及其演变的主要阶段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理论。西方学者按照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动关系,把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阶段之间的相继转化称为人口转变(Demograph
3、ic transition)。,人口转变阶段,时期,出生率和死亡率,50,40,30,20,10,出生率,死亡率,1,2,3,4,中国人口转变:,解放前我国人口处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安定和生产发展,很快使我国人口转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阶段。1957年人口增长率高达36.01。经过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稳步下降。终于到90年代末迎来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生育水平的局面 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特征:低生育水平(1.7-1.8)、高增长量(年新增人口700-800万)。,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1950s以前是第一阶段1950196
4、0s中期进入第二阶段1960s中期以后发生分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不同点,相对于经济发展进程,死亡率下降得更早和更快,因此,人口增长更为迅猛。原因:先进的医疗技术、药品的传入和从发达国家扩散到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技术等,这些与经济发展水平似乎并无必然的联系,2.2 马尔萨斯人口陷阱两个公理、两个级数,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人口(population),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geometrical ratio)增加。生活资料(subsistence),只以算术级数(arithmetical ratio)增加。,2.2.2 人口原
5、理,(1)人口增长必然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限制原理)(2)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增殖原理)(3)占优势的人口增加,为贫穷和罪恶所抑制,致使现实的人口必须与生活资料相平衡。(均衡原理)这些抑制力量可以归极为积极抑制(positive check)(如战争、饥饿和疾病)和消极抑制(preventive check)(如晚婚晚育、不婚不育)。,“低水平均衡人口陷阱”(Population Trap),当人均收入提高时,人口增长速度随之提高,结果人均收入又退回到原有水平上,除非经济增长迅速提高到超过人口增长的水平。在最低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到与人口增长率相等的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
6、在一个“人口陷阱”。在这个陷阱中,任何超过最低水平的人均收入的增长,都将被人口增长所抵消。,人均收入(Y/P),人口增长率(P/P),2.2.4 对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的批评,该模型没有得到事实的支持,因为其许多基本假定是经受不住实践检验的:假定没有技术进步或者说技术进步速度非常慢,可以忽略不计。假定人口增长与收入水平存在着正向变动关系。把人均国民收入看成是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因素,过于简单.,事实:,科学技术进步的力量足以抵消人口迅速增长所造成的阻力,避免陷入人口陷阱。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表明,在低收入水平上,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水平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许多发展中国家生活资料匮乏,人
7、口增长率却很高;发达国家的生活资料充裕,而人口增长率却较低。,三、发展中国家高出生率的行为分析,需求角度:家庭生育行为的微观分析供给角度:伊斯特林的供求假说,3.1 家庭生育行为的微观分析,用微观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理论去解释生育率下降。孩子被视为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从而使消费者(家庭)对于孩子的需求,就像对其他消费品的需求样,成为一种经济的、理智的选择,可将这些关系用数学式表述如下:Cd f(Y,P,Px,T)式中:Cd 表示对孩子的需求量,P表示养育孩子的净价格或净成本,Y表示家庭的收入水平,Px 表示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T 表示相对于孩子,家庭对其他商品的偏好程度家庭收入高,对孩子的需求就越大
8、;孩子的价格越高,对孩子的需求就越小;相对于孩子而言,其他商品价格越高,对孩子的需求量也就大;对其他商品偏好程度越高,对孩子的需求就越低。,孩子的净价格或净成本,指养育孩子的预期成本减去预期收入预期成本包括:母亲时间的机会成本。孩子的养育费用。预期收益包括:孩子在未成年之前为家里劳动带来的收入。孩子将来对父母的赡养费。,O,C 子女数目,G一般生活享受商品,a,b,C3,G2,A,B,B,C1,G1,C2,G3,I1,I2,I3,I4,g,f,e,h,生育率微观经济理论,微观生育理论的应用,发达国家生育率低发展中国家生育率居高不下发展中国家城市和乡村生育率的不同,发展中国家情形,孩子是资本品,
9、预期收益过高,而不存在社会保障制度使孩子成为父母生老病死的惟一依靠。培养孩子的成本比较低,妇女受教育的机会少,就业机会低,在家育儿的机会成本低在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和低下的生活水平条件下,孩子的抚养和教育费用低,这种高收益、低成本导致了孩子的净价格低。出生率过高,除了传统习俗外,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是根本原因。,发展中国家出生率的下降原因,3.2 伊斯特林的供求假说,理查德A伊斯特林是美国著名人口经济学家,著有生育率革命:一种供求分析等众多著作。生育供求分析理论是其运用西方微观经济学供给和需求分析理论来研究生育率变化的学术理论。他认为,对孩子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着一个家庭的生育水平。而现代化
10、的发展对孩子的供给和需求都会产生正的和负的效应。主要特点在于强调人口供给方面的因素,弥补了消费者行为分析只强调人口需求因素的缺陷。,理查德A伊斯特林,Cd为子女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表示对子女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减少;Cs为子女的潜在供给曲线,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而上升。C为实际的子女供给曲线,它随着收入的上升先上升而后下降,位于潜在的供给曲线的下方表明实际存活的子女数目总是要小于潜在的数目。,伊斯特林假说,出生控制成本,自然生育率,理论意义,解释了经济落后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的困难。指出了马尔萨斯人口论错误的症结所在。一个国家人口增长并不完全决定于人口的需求,还受到人口供给的影响,特别是控制成本的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口与发展 人口 发展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59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