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机能学》PPT课件.ppt
《《人体机能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机能学》PPT课件.ppt(1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五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一、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单位膜:,流体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主要以-螺旋或球形蛋白质的形式存在),2,脂质双分子层,疏水性集团,亲水性集团,图51 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3,4,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一)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1.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概念:,脂溶性物质从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跨膜运动,扩散的量:,膜两侧浓度差,膜的通透性,脂溶性大小,扩散物质:02、C02、
2、N2,气体交换,5,概念: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低的物质,在膜蛋白质的帮助下,顺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2.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分类:,1)以载体(carrier)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特异性高,有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特点:,6,7,载体转运,8,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9,2)以通道(channel)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特点:,有一定特异性:Na+通道(河豚毒阻断)K+通道(四乙基铵阻断),Ca2+通道,通道的构型和功能状态受各种理化因素 的影响,“门控”机制调节通道的活动:,A.电压门控通道:通道的开、闭受膜 两侧电位差的控制。Na+通道、K+通道
3、、Ca2+通道,10,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11,转运速度快于载体,以上两种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不耗能的被动转运。,B.化学门控通道:通道的开、闭受膜 两侧化学物质(神经递质、激素)的控制。N2型ACh受体通道,C.机械门控通道:机械刺激可使这类通 道开放。肌梭、触-压觉感受器,12,13,细胞膜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物质的过程。,概念:,(二)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Na+-K+依赖式ATP酶的蛋白质(由和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蛋白质),1.原发性主动转运 primary active transport,由ATP直接供能的主动转运,钠泵的本质:,14,
4、Na+、K+转运“耦联”进行。,每分解一个ATP,泵出3个Na+,移进2个K+。,钠泵活动的意义,细胞内高K+:代谢反应的必需条件。,细胞外高Na+:阻止H2O入细胞内细胞正常形态,膜内Na+和膜外K+时被激活。,钠泵活动特点:,维持细胞膜两侧Na+、K+的不均衡分布:,15,16,间接利用ATP能量完成的主动转运,建立一种势能贮备,供其它耗能过程利用,Na+、K+易化扩散,膜内负外正,生物电现象,兴奋性的基础,2.继发性主动转运 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此外,还有Ca2+泵、H+-K+泵、碘泵,例如,小肠粘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 对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吸收,同向转运 逆
5、向转运,17,18,进入的物质为固体吞噬进入的物质为液体吞饮,(三)入胞和出胞作用,1.入胞(endocytosis),细胞外某些物质团块进入细胞的过程,细胞膜内的某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排出细胞膜外的过程。,2.出胞(exocytosis),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19,入胞,20,出胞,21,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transmembrane signaling transduction,跨膜信号转导:,外界信号作用于细胞表面,通过引起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变构作用,将外界信息以新的信号形式传向膜内,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效应,22,(一)化学门控通道,一、由离子通道
6、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1.主要分布在肌细胞终板膜和神经细胞突触后膜。,2.通道开闭取决于膜两侧特定的化学信号。,N2型ACh受体通道,氨基酸类递质(谷氨酸、门冬氨酸、-氨基丁酸、甘氨酸),23,24,25,内耳毛细胞顶部的听毛,肌梭,机械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1.主要分布在神经和肌肉细胞膜的表面膜中。,2.通道开闭取决于膜两侧的跨膜电位改变。,Na+通道、K+通道、Ca2+等通道,1.体内许多细胞的表面膜上存在 感受机械性刺激的通道样结构。,2.通道的开闭是由于机械刺激 引起通道构型改变。,26,电压门控通道,27,毛细胞离子通道及其作用示意图,28,29,二、由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
7、导,激活,腺苷酸环化酸(G蛋白的效应器),(cAMP),蛋白激酶的活性改变,激活,生理效应,G蛋白,受体,化学物质,第二信使,(第一信使),30,31,1.第一信使(first messenger):外来的 化学信号,如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2.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细胞内的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在第一信使的作用下改变其活性或含量,影响细胞内的一系列功能。如环一磷酸腺苷(cAMP)环一磷酸鸟苷(cGMP)、三磷酸肌醇(IP3)二酰甘油(DG)、Ca2+,32,3.受体:位于细胞膜表面的具有特异性识别和结 合功能的蛋白质,目前已确定有300多种。4.G蛋白:鸟苷酸结
8、合蛋白,存在于膜上,有20余种。主要功能:1)改变膜效应器酶的活性 2)能直接影响通道,5.膜效应器酶:存在于膜上,可改变细胞内第二信使的量。膜效应器酶有:腺苷酸环化酶,磷酯酶C等。,33,三、由酶偶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酪氨酸激酶受体,肽类激素和有关细胞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胰岛素、神经生长因子),胞浆内侧肽链的蛋白激酶活性,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生理效应,直接激活,34,鸟苷酸环化酶受体,鸟苷酸环化酶受体,胞内的GTP环化,生成 cGMP,蛋白激酶G,生理效应,激活,配体(如心房钠尿肽等肽类激素),鸟苷酸环化酶,激活,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活性物质,35,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和兴奋
9、性,一、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一)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 内外两侧电位差,36,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刺激时膜两侧的电位差,37,大多数细胞RP-10-100mV哺、神经、肌肉-70-90mV 人的RBC-10mV,相关术语,*极化: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的状态。,*去极化:使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超极化:使膜内电位向负值增大的方向变化。,*复极化: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38,产生机制:,静息电位是K+平衡电位,细胞内高K+,静息时膜主要 对K+有通透性,静息电位,1
10、)Nernst公式:,2)实际所测得的RP值与Nernst公式计算值相近。,3)证明:,人工地改变细胞外液K+浓度,RP值也随之变化,用四乙基铵阻断K+通道,临床补K+:量少、速度慢,39,膜 学 说,40,RP产生机制,41,EK,RT,ZF,In,K,+,0,K,+,i,8.31(27+273),1 96500,2.3 lg,K,K,K,K,+,+,i,0,(V),59.5 lg,+,+,i,0,(mv),Nernst公式:,气体常数,绝对温度,离子价数,法拉第常数,42,细胞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二)动作电位(ac
11、tion potential,AP),1.概念:,2.动作电位产生机制:,动作电位是Na+平衡电位,43,细胞外高Na+,兴奋时电压门控Na+通道开放 Na+透性 Na+内流AP去极相(上升支),膜对K+的透性K+外流AP(下降支),超射值相当于Na+平衡电位,44,时间,膜电位,超射值接近于钠离子的平衡电位,45,46,47,(2)证明,AP超射值与Nernst公式计算的ENa 值相近,人工地改变细胞外液Na+浓度,动作电位上升支及其幅度也随之改变。,*海水实验,用河豚毒阻断Na+通道后,动作电位幅度或消失。,膜片绀实验:,48,3.动作电位形成过程,电压钳和膜片绀实验:,A.当人工设定的膜
12、电位向原静息电位的去极化方向改变时,才可能引起电压门控Na+通道的开放,从而出现Na+内流;,B.Na+通道的激活、失活和恢复都与蛋白质 分子的构型改变有关;,C.几乎在Na+通道失活的同时,电压门控K+通 道开放,于是出现K+外流。电压门控Na+通道与K+通道的开、闭是神经纤维和一般肌细胞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49,经典的电压钳1实验,50,电压钳实验2:四乙基铵,51,膜片钳实验,52,钠 电 流,53,二、细胞的兴奋性,(一)剌激(stimulus)引起兴奋的条件,1.剌激的种类:电、机械、温度、化学,2.剌激的构成:剌激三要素,强度、持续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3.阈值:,强度阈值 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体机能学 人体 机能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59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