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政策》PPT课件.ppt
《《产业结构政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结构政策》PPT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主任、社会学研究员,范建荣,产业经济学,第八章 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结构理论4产业结构演变理论5投入产出6产业关联7,结构演变理论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结论霍夫曼定理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内部规律,结构调整理论刘易斯二元结构转变理论罗斯托主导产业理论,结构演变模式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弗农产品循环发展模式,本 章 重 点,产业结构政策目标的设置原则、制定方法以及我国的产业政策目标产业结构政策的内容产业结构实施过程所采用的手段、措施类别和实施保障体系,第一节 政策目标,一、产业结构政策1.产业结构政策的定义指政府按照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和一定时期内的变化趋势,制定的有
2、关产业部门之间资源配置方式、产业间及产业部门间比例关系协调手段,以促进产业结构向协调化和高度化方向发展的经济政策总和2.核心:在促进产业结构协调化的同时,提高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在合乎规律的转换中求速度、求效益。,3.产业结构政策兴起于日本并发展了日本二战后日本,为加快经济的重建和振兴,通过规划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目标,科学制定实现途径,确定不同时期带动经济起飞的“主导产业”,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保证“主导产业”的崛起,调整经济向既定的目标发展。国家可以通过制定赶超型产业政策策略,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腾飞。4.产业政策的特点发展导向性系列平衡性产业协调性动态提升性,第
3、一组:电力工业第二组:石油冶炼 石油化工 钢铁和造船第三组:汽车和家电,5.现代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从生产上看,现代社会生产更具有专业化特点,这使结构效益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支撑点从技术上看,现代经济增长总是伴随着科学技术大量运用,技术创新总是首先在某些特定部门出现,然后通过结构关联效应实现对经济增长推动从产业结构方面看,现代经济增长加快了产业结构变动的频率,产业结构政策能自觉调整这种迅速变动的产业结构,加快资源配置的优化过程,在弥补市场缺陷、纠正市场失灵的同时,实现产业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在衰退产业、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间形成合理的推进序列,促进产业结构朝现代化方向发展
4、。,二、产业结构政策目标1.产业结构政策目标的定义指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条件,通过对产业结构进行动态调整,以保持各产业向协调化和高度化发展2.核心在尊重市场功能的基础上,对市场不能调节和无力调节的领域进行政策性引导。3.具体表现促使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实现各产业间和产业部门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促使各地区资源合理配置,并充分发挥其优势促使现代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以有效地实现产业升级,4.政府作用产业结构政策目标要在市场机制调节的基础上,通过政府采用各种必要手段和措施,对过剩生产能力实行有序退让、对战略产业实行保护、对主导产业进行正确选择
5、、对新兴产业实行扶植,才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5.注意事项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和产业发展目标;明确产业结构政策介入的领域,三、产业结构政策目标的设置原则(一)基本原则“四个有利于”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按演化一般规律演进和发展有利于经济资源在三次产业间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实现三次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有利于提升产业高度和促使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二)具体原则1体现经济发展战略意图的原则2产业结构高度化原则3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原则4产业结构合理转换原则5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6立足现状,坚持创新和特色的原则7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1体现经济发展战略意图的原则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战
6、略是对其经济所作的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长期规划和行动纲领,是某一时期产业结构政策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政策重点和政策实施手段,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和力度,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产业结构的制定过程就必然要在充分考虑本国经济发展条件和目前已达到水平的基础上,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寻求国际、社会、人口、生态、能源等同经济发展的均衡条件,以达到经济高速、稳定、协调发展的目的。,2产业结构高度化原则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解决产业间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问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一个国家产业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成为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因素,各国为取得更有利的国际分工地位,竞相调整产业结构中的
7、技术结构,对高新技术领域加大开发投入、扩大应用领域,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因此,产业结构政策目标要遵循提升产业高度、促进产业创新的原则。,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政策措施1.要对落后、薄弱的幼小产业采取资助和保护等政策措施进行扶植2.注重对未来新兴主导产业,即战略产业的培育,重点扶植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3.注重主导产业的选择和扶植,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4.注重调整好长线产品的产业与短线产品的产业关系,3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原则(标准)各产业产出水平是否平衡是否存在“瓶颈”产业社会资源是否得到了合理开发与利用;国内外成熟技术是否得到了充分的推广与应
8、用是否具有较高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产业素质不断提高能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是否获得了较高结构效益劳动力是否充分就业;生态环境是否得到保护;外贸收支是否平衡产业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原则的内涵(33原则)(1)“三个相适应”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新技术革命相适应与改革和开放相适应(2)“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4产业结构合理转换原则产业结构合理转换是产业结构按合乎规律的发展方向,从较低级的产业结构类型向较高级的产业结构类型转换。产业结构的转换是市场和政府干预两种力
9、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产业结构合理化转换的过程中,依靠市场调节进行自我转换是较为缓慢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市场机制在经济外部性、垄断、扶植新产业、鼓励技术进步等情况下,存在失效的现象,为弥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方面的固有缺陷,政府以降低社会成本或增加社会效益为准则,依靠强有力的产业政策进行主动干预,推动产业结构高效转换。,遵循产业结构合理转换原则的对策1.重点扶植和培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产业、产业关联度大的产业以及适应经济现代化趋势的产业。2.对具有高关联度和潜在高增长率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植和保护,促其崛起和发展壮大,并通过其“强关联”效应,
10、有序地将其他产业融会成强大的产业结构转换力,从而大大加速产业结构的转换3.加强产业结构政策的诱导和影响,促使主导产业部门在发展中不断提高技术集约化程度,推进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5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要有利于资源节约以及生态和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不应以耗竭环境、损害后代经济发展为代价;一国发展也不应以损害他国发展为代价。为了避免在发展中付出惨痛的代价,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产业结构政策目标的必然选择。要处理好环境与发展关系,不能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必须制定并实施正确产业结构政策,提高产业整体环境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实现经济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故要立足于促进和维护经济、社会
11、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科学地预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正确设置并调整产业结构政策,寻求发展与协调结合点,以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战略影响。,6立足现状,坚持创新和特色的原则历史上已经形成的产业水平和结构状况;现有资源禀赋状况、各种要素的成本和质量、要素配置的效率和效益;市场整体需求水平和由需求特征决定的对特定产业及市场的需求水平及层次;社会性质和经济体制以及国家对经济及社会功能的定位;特定环境所形成的对特定产业发展的约束和促进条件及强度;国家和地区的开放性程度、产品的竞争优势和竞争范围等。,我国产业结构政策目标:在充分考虑现有产业结构状况基础上,利用现有优势,坚持产业技术创新,坚持体现有中国特
12、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明确在一定时期内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制定和实施适应新形势的产业结构政策,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技术水平,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7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产业结构政策目标的制定要从整体出发,安排好各个级次产业间以及产业部门间的关系,安排好每一级次产业内部的结构关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既要在反映产业结构自身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制定正确的产业结构政策,有效地提升产业高度;也要在尊重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有效合理演进的推动作用下,正确反映现有各产业间及产业内部门间各种要素相互关联的态势,通过
13、合理的政策引导,加强产业间的关联效应,通过产业关联,有效地带动其他产业成长和进一步发展。,从基本要求上看,“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是指在具备了“有所为”能力前提下,综合考虑“有所为”的质量和效益;同时,要选择好“有所不为”对象,政府只有“有所不为”,才能更好的“有所为”。产业结构优化的重心在于提高产业结构的质量,而不是增加产业的规模。因此,在制定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实施优化的过程中,着眼点首先是正确选择“有所不为”的对象,然后才是提高“有所为”的能力。,四、产业结构政策目标的制定方法1产业发展顺序规划法(1)资本系数法和综合资本系数法资本系数就是生产单位产品应付出的投资额。优先发展资本系数较低的
14、产业。综合资本系数就是指各产业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或产值)所需要增加的全部资本数量,包括直接资本投入和多次间接资本投入综合资本系数资本系数(I-A)-1优先发展资本系数较低的产业,(2)要素集中优势法指按一国资源优势的集中程度来安排产业发展顺序的方法如按要素集中优势法,不发达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就应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达国家则依据其丰富的资金和技术资源,相应地发展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3)效益指标测定法效益指标测定法是利用边际生产率和边际再投资率这两个指标对产业进行测定并加以排序。边际生产率包括两个要素:一是边际单位投资产出的净产值或外汇收入增加值一是边际
15、单位投资的运行成本。应是优先发展边际产出率高而边际成本低的产业边际再投资率是指为获得产业净产值增加额Y而需增加投资额I,即边际再投资率I=I/Y。按边际再投资率由低到高排列产业发展先后序列,2数学模型法用经济数学模型优化产业结构主要是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以经济增长和最终产品为目标来安排产业发展序列。产业结构政策目标的确定,还要在综合分析一国在一定时点上的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条件,以及其与社会、环境之间协调度基础上,权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对政策的成本和收益(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的综合考虑)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形成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发展序列。,产业结构政策目标的制定必须以最终能增强产业结构自我转
16、换能力为目的,政府在制定产业结构政策目标时,要为增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产业结构政策目标制定要综合考虑的环境因素: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之间关联系数及相互依赖度,产业科技水平及在经济建设中的应用程度,经济法律法规的范围及执行状况,国家产业结构政策可以支配的经济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国家自然资源状况,劳动力资源状况,全社会的教育水平,市场发育程度,现行国家宏微观经济政策,等等。,五、我国产业结构政策的原则和目标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从实现产业比例关系的协调
17、转向全面提高产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为了适应这一重大变化,必须主动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进一步完善国家产业政策体系。,产业素质:(1)技术素质;(2)人力资源素质;(3)管理素质,什么是产业国际竞争力?,1.我国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政策原则:(1)要符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市场需求,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2)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有利于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创新,有利于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和升级,并能提高经济效益(三个有利于);(3)在国内存在从研究开发到实现产业化的潜在技术基础,经过努力,可以填补国内产业和技术空白,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4)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
18、资源节约以及生态和环境保护;(5)供给能力相对滞后,提高其供给能力,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瓶颈)。,2.我国产业结构政策的目标产业结构政策由倾斜式地开发产业供给能力,转向开拓市场,创造和培育需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要由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发挥两种调节的作用。3.实现我国产业结构政策目标的措施加强基础产业及对环境、资源的影响充实社会资本培育支柱产业调整贸易结构提高环境承载力促进比较优势与出口专业化分工的形成,根据世界银行社会资本协会的界定,广义的社会资本是指政府和市民社会为了一个组织的相互利益而采取的集体行动,该组织小至一个家庭,大至一个国家,
19、第二节 政策内容,产业结构政策是包括产业计划、经济立法、税收结构、预算分配结构以及价格政策、信贷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政策系统,以对特定行业、产业采取扶植、保护、鼓励、调整和限制等方面的政策。科学的产业结构政策反映产业结构协调性发展规律和整体性发展规律反映产业结构有序化发展规律和合理化发展规律,幼小产业的扶植政策战略产业的扶植政策主导产业的选择和鼓励政策衰退产业的调整政策,一、幼小产业的扶植政策1.幼小产业的定义指在开发初期因生产规模过小、成本过高、技术不成熟而不能享受规模经济的好处并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产业2幼小产业扶植政策的产生背景“扶植幼小产业说”是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针对当时德国政治分裂、工业不发
20、达的情况提出的,主张通过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加速德国的工业化进程,以便达到政治上统一、经济上发展的目的。李斯特认为,通过政府的贸易保护,使当时不具备出口条件的产业可能变为出口产业。,3.二战后幼小产业保护政策后起国家普遍适用(1)后起国工业基本上都是落后弱小的,后起国对弱小工业的保护,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对其民族工业的保护,实际上是维护后起国经济独立,进而政治上独立的首要措施(2)后起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社会需求往往比较集中于某类产品,使这类产品具有很高的需求收入弹性,而且这类产品还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但国内的生产技术体系却并未成熟,单纯依靠市场竞争很难在短期内形成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因此,要依
21、靠政府的力量,积极扶植、优先发展这类产业,4幼小产业的扶植和保护政策内容(1)贸易保护政策通过限制有关产品进口,削弱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为本国幼小产业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贸易保护政策有:进口关税壁垒保护性关税。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非关税壁垒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由海关直接对进口商品数量、品种等进行限制(如进口配额制、许可证制、关税配额制)间接:外汇管制,强制购买国货的规定,设置复杂海关手续、繁琐的卫生、安全、质量标准、包装装潢规定,以及对某些进口产品征收国内税等,(2)外汇管制主要包括管制外汇和管制外汇交易管制外汇是政府强制规定的本国货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比例,以及采取
22、固定汇率来稳定管制间的国际收支平衡;管制外汇交易是政府强制规定的、由国家银行强行收购民间外币,并对民间进口所需外币采用配额供给制度。在后起国经济起飞时,其国际收支状况往往相当紧张,出口产品的低附加值使其外汇供给不足,并且,强烈的进口饥渴症又对外汇的需求居高不下,为了适当平衡本国国际收支状况,同时,保护本国幼小产业的成长,政府必须对外汇的交易和使用进行管制,以使有限的外汇合理使用。,5.我国的幼小产业的保护和扶植政策的演变经历了由行政手段保护转向关税保护、由高关税保护到逐渐降低关税保护程度的过程。6.幼小产业的保护和扶植政策弊端:首先,国家长期的保护和扶植,使产业缺乏自我发展、自我提升,努力提高
23、产业竞争力的动力;其次,国家的过度保护政策,使国内产品人为地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造成产品在质次价高的情况下也能获利,使产业缺乏提升产业高度的动力国家对幼小产业的保护和扶植应有一定的限度。,二、战略产业的扶植政策1.战略产业定义能够在未来成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2.战略产业的重要性成长必须具有战略意义,即受国家政策保护和扶植的某些产业必须具有能够成为未来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可能性3.成为战略性产业的可能性决定因素(1)产业本身技术特点、市场前景、成长潜力(2)国家资源特定条件、现有产业结构状况、产业本身获取资源的能力等。,4战略产业的选择(1)技术性和扩张性。技术性:战略产业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业结构政策 产业结构 政策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58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