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
《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实践基础上的认识辩证过程和真理,第一节 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第三节 真理及其检验标准第四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 俱进,第一节 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一、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 体的能动反映二、认识活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三、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一、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 对客体的能动反映。(P1491553)(1)认识是从事改造世界活动的实践着的人对其活动对象的反映。同唯心主义先验论根本对立。(P149)反映过程就是主体接受客体的信息,并对其进行选择、存储、加工的过程。(P150),(2)认识能够提供物质世
2、界的正确映象。同不可知论根本对立。(P151)客观事物只有已经认识和尚未认识之分,没有可以认识和不可以认识的界限。(P152)认识即实践基础上的观念形式的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结果(3)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有原则区别。(P152)把实践和辩证法引入认识论(P152、153),二、认识活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1、认识活动的构成(P153)(1)认知: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结构、属性和规律的认识。(2)评价:以价值为基础,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价值的认识。2、认知和评价的关系(P153154)(1)两者在认识的对象、认识的内容、,认
3、识的形式和认识中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存在着本质区别。(2)两者互为前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3、认识活动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P155156)(1)理性因素:是指思维的逻辑方面,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2)非理性因素:是指思维的非逻辑方面,包括情感、意志、信念、欲望、,习惯、本能、以及直觉、灵感、顿悟、想象等。(3)认识过程是逻辑过程和非逻辑过程的有机同一。(P156)理性因素起主导和支配作用,非理性因素渗透于理性因素之中,由此造成认识活动的复杂性。否定非理性因素及其作用是不可取的;过分夸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也是错误的。,三、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4、P156158)(1)实践是认识和认识能力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中产生新问题、创造新的认识手段、推动认识能力的提高。(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2、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1)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获得成功。(2)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使之失败。思考:1、认知和评价的区别和联系 2、情感、意志、灵感、顿悟、直觉、想象等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1、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及相互关系(1)感性认知及其特点和形式(P159)(2)理性认知及其特点和形式(同上)
5、(3)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的辩证关系(4)割裂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辩证关系的错误(P161)唯理论和经验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2、感性评价和理性评价及相互关系(1)感性评价及其形式和特点(P162)(2)理性评价及其形式和特点(同上)(3)感性评价和理性评价的辩证关系3、实现感性认识(感性的认知和评价)向理性认识(理性的认知和评价)飞跃的条件(P163)(1)占有真实而丰富的感性材料(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1、实现感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重要性(P163164)(1)理性认识本身的需要:经受实践的检验,并获得修正和发展(2)实践本身的需要:实践活动需要理论指
6、导,才能更好地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2、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P164165),(1)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普遍原理同具体实践想结合,处理好一般与个别的关系。(2)把主体关于事物规律的认识与主体对价值关系的正确认识结合起来,制定出包含目的和计划的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3)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自觉的行动。,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及其原因(P165)(1)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回到实践。(2)认识过程反复性: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价值的正确认识,往往要通过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3)原因:客体复杂性及其本质暴露要有过程;主体受自身
7、主观条件制约。,2、认识过程的无限性及其原因(P166)(1)就人类的认识过程推移而言,人的认识运动是无限发展的。(2)原因:客观世界及其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3、认识辩证发展过程的规律及意义(1)认识发展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无限循环,不断发展。(2)意义:体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基础。,第三节 真理及其检验标准,一、真理及其客观性和一元性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一、真理及其客观性和一元性,1、真理及其客观性(P168)(1)真理定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认识对象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
8、(或: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以及价值关系的正确反映)。真理分为认知真理和评价真理。(2)真理的客观性:其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二是说检验真理的标准即社会实践是客观的。坚持真理客观性就是真理观上的唯物主义。2、各种错误的真理观(P168169)(1)庸俗唯物主义真理观(2)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3)客观唯心主义真理观3、真理是一元的即真理的一元性。(1)真理一元性:对同一个客观对象(既包括客观事物,也包括价值关系),的正确反映只有一个。(P169)(2)认知真理的一元性: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知只有一个。(3)评价真理一元性: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个价值关系的真理性评价只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在实践中 认识 世界 改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56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