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萜油》PPT课件.ppt
《《中药化学萜油》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化学萜油》PPT课件.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萜类和挥发油,教学内容:7.1 萜类 概述;分类和重要代表物;重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结构研究;实例(青蒿、穿心莲、赤芍)。7.2 挥发油 概述、组成、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实例(薄荷、莪术、陈皮)。,7.1 萜类(terpenoids)一、概述(一)萜的定义与分类1、定义 萜类化合物是一类由甲戊二羟酸(MVA)衍生而成,基本碳架多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异戊二烯单位结构特征的化合物。,2、萜类化合物的分类分类依据:异戊二烯单位数 类别 碳原子数 异戊二烯单位数 存在形式半萜 5 1 植物叶单萜 10 2 挥发油倍半萜 15 3 挥发油二萜 20 4 树脂、苦味素、叶绿素、植物醇二
2、倍半萜 25 5 海绵、植物病菌、昆虫代谢物三萜 30 6 皂苷、树脂、植物乳汁四萜 40 8 植物胡萝卜素多萜 7500300000 8 橡胶、硬橡胶,3、萜的结构特点(1)萜类化合物多数具有双键、共轭双键、甲基、偕二甲基等。(2)萜类许多是含氧衍生物,如醇、酮、醛、酸、酯及苷的形式存在,其次还有含氮的衍生物,少量含S的衍生物。,(二)生合成,前体,活性异戊二烯,(三)分布 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仅睡莲目等水生植物中未见单萜和倍半萜类成分报道,另外发现富含生物碱的植物不含或少含萜类化合物。近年来从海洋生物中发现了大量萜类成分;许多植物成分,如树脂、胡萝卜素等均为萜类化合物。,(四)
3、生物活性1、循环系统: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心脑血管、降压、降脂等芍药苷、银杏内酯2、消化系统:保肝降酶、利胆健胃、抗溃疡等齐墩果酸、甘草次酸3、呼吸系统:平喘、祛痰、镇咳等穿心莲内酯、辣薄荷酮4、神经系统:镇静、局麻、兴奋中枢等龙脑、高乌头碱5、抗肿瘤:紫杉醇、冬凌草素、雷公藤内酯6、抗生育:棉酚、芫花酯甲、乙7、驱虫杀虫:青蒿素、川楝素8、作甜味剂、香料:甜菊苷、香叶醇,二、萜的结构类型及重要代表物(一)单萜及其重要代表物 单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常分布于唇形科、伞形科、松科等植物的腺体、油室、树脂道等分泌组织里。是植物挥发油中低沸点部分的主要成分,其含氧衍生物多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及
4、香气,是医药、化妆品和食品等的重要原辅料。,1、链状单萜 玫瑰香 柠檬香,柠檬醛主要存在于柠檬及山苍子油中,在乙醇钠作用下与丙酮缩合,得到 紫罗兰酮及-紫罗兰酮。紫罗兰酮是高级香料,-紫罗兰酮可作为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紫罗兰酮-紫罗兰酮,2、单环单萜对-薄荷烷型环香叶烷型卓酚酮型,(1)对-薄荷烷型l-薄荷醇:习称薄荷脑;镇痛、止痒、局麻、防腐、杀菌、清凉。胡椒酮:习称辣薄荷酮;芸香草(35%);松弛平滑肌,治疗支气管哮喘。,(2)环香叶烷型,(3)卓酚酮型 具有芳香性、酸性(-OH;COOH),可与金属离子络合显色:Fe3+红色;Cu2+绿色 抗癌、抗菌活性,但有毒性。,3、双环单萜 可视为
5、由薄荷烷在不同位置间环合形成的产物。以蒎烷型和莰烷型结构最稳定,衍生物数量最多。皆烷型 蒎烷型 莰烷型 守烷型,芍药苷:镇静、镇痛、抗炎。龙脑:俗称冰片,具有发汗、解痉、止痛等作 用。是人丹、冰硼散、苏合香等成药的主 要成分之一。也用作香料、清凉剂。樟脑:主要存在于樟树的挥发油中,具有局部刺 激和防腐作用,用于神经痛、炎症、跌打 损伤。,(二)环烯醚萜类 环烯醚萜也是单萜类,但结构比较特殊:多具有半缩醛及环戊烷的结构,C1-OH为半缩醛羟基,不稳定,因此在植物体内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环烯醚萜及其苷类在中药中分布较广,以玄参科、茜草科、唇形科、龙胆科最常见。,1、结构分类及代表物(1)环烯醚萜苷
6、 10个碳,C1 羟基多与葡萄糖成苷。,栀子苷:泻下 苷元为京尼平 马鞭草苷:兴奋副交感 神经、镇咳,(2)4-去甲基环烯醚萜苷 是环烯醚萜的降解苷,碳架由9个碳组成。桃叶珊瑚苷:车前草清热、利尿的有效成分。梓醇:地黄降血糖、利尿的有效成分之一。,(3)裂环环烯醚萜苷 是由环烯醚萜苷在C7-C8处断裂开环衍变而来的。龙胆苦苷:是龙胆、当药、獐芽菜等中药的苦味成分,是龙胆草中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酸的有效成分,在氨的作用下可转化成龙胆碱。,2、理化性质(1)大多为白色结晶或无定形粉末,味苦,有旋光。(2)环烯醚萜苷易溶于水、甲醇,可溶于乙醇、丙酮等,难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3)苷易被酸水解,生成的
7、苷元因具有半缩醛结构,性质活泼,容易进一步氧化或聚合而显深色。中药地黄、玄参等经过干燥或受潮可变黑色,皆因苷类水解的产物氧化聚合所致。(4)环烯醚萜及其苷中的双键受其邻位氧原子的影响,性质活泼,容易发生加成反应。(5)环烯醚萜苷元遇酸、碱、羰基化合物、氨基酸均能变色。,3、检识*与酚类和胺类呈现各种颜色。*与氨基酸共热生成红色至蓝色;与皮肤接触,可使之变蓝。*于冰醋酸中加少量铜离子加热,产生蓝色沉淀。,4、提取分离 环烯醚萜苷类亲水性较强,性质不太稳定,所以一般在室温或较低温度下提取。常选用水、甲醇、乙醇、稀丙酮等作溶剂,并用CaCO3或Ba(OH)2抑制酶的活性并中和植物中的有机酸。提取液经
8、减压浓缩后,可转溶于水中,除去水不溶性杂质,再用石油醚脱脂,水层加入醋酸铅沉淀除去酚、鞣质、黄酮等杂质,再用正丁醇萃取,减压回收正丁醇,即得粗苷。,怀庆地黄 用甲醇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甲醇 甲醇浸膏 水分散,正丁醇萃取水层 正丁醇层 减压浓缩后,乙醚 溶解 不溶物(棕黄色),活性炭、硅藻土各半混合柱层析 5%10%水洗 1%乙醇洗 乙醇洗水洗脱液 洗脱液 洗脱液 浓缩后 浓缩后 浓缩后 重结晶 重结晶 降糖活性 部位无色针晶 无色柱状晶体 硅胶层析(D-甘露糖)(蔗糖)梓醇(0.11%),(三)倍半萜及重要代表物 主要来源于植物、霉菌和海洋生物。以烃、醇、酮、内酯等形式存在,是挥发油
9、中高沸点部分(250-280)的主要成分。倍半萜的含氧衍生物多有较强的香气和生物活性。1、开链倍半萜 金合欢醇广泛分布于各种花中,具有特殊香气,是高级香料原料。,a-金合欢烯 金合欢醇,2、单环倍半萜 没药烷 蛇麻烷 吉马烷,青蒿素:倍半萜内酯过氧化物,抗疟。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钠、蒿甲醚等衍生物也用于临床。,3、双环倍半萜,棉酚:抗菌、抗生育、杀虫。黄色有毒。,-香附酮(桉烷型):理气止痛,4、奥类,奥类是由五元环与七元环并合而成的芳烃衍生物,具有一定的芳香性。中药中所含的奥类成分多为其氢化物,无芳香性。存在于挥发油的高沸点部分(bp250-300),呈现美丽的蓝、紫或绿色,多是由氢化奥类(
10、如愈创木醇类)氧化脱氢而成,能溶于石油醚、乙醚及强酸中,不溶于水。故可用60-65%的硫酸或磷酸提取,稀释后即可沉淀析出。,奥类的检识:Sabaty反应:1滴挥发油溶于1ml氯仿,加入5%溴的氯仿液数滴,产生蓝紫色或绿色时,表明含有奥类衍生物。Ehrlich反应: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浓硫酸反应,为紫色或红色。生物活性:奥类衍生物广泛存在于愈创木油、香附子油、桉叶油、胡萝卜油中,多具有抑菌、抗肿瘤、杀虫等活性,如莪术醇、泽兰苦内酯等。,(四)二萜及代表物 植物的叶绿素、乳汁、树脂以二萜类成分为主。一些含氧二萜衍生物具有多方面显著的生物活性,尤其是抗肿瘤活性。1、直链二萜:植物醇2、单环二萜:维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化学萜油 中药 化学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5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