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概论》PPT课件.ppt
《《中水回用概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水回用概论》PPT课件.ppt(1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水回用技术及工程(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FOR RECLAIMED WATER TREATMENT),第一章 中水概论,世界水资源状况中国水资源状况先进国家中水利用状况我国中水利用状况中水的基本概念中水的系统组成中水水质监测、控制、标准,水资源基本概念,水资源:指可直接被利用、能不断更新的天然淡水,主要指陆地上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浅层部分。水资源危机:由于自然因素或人类活动引发的水资源短缺的危机,并带来系列不利后果。水环境危机:由于水质的改变而引发的危机,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不利影响。,第一章 概论,世界水资源状况中国水资源状况先进国家中水利用状况我国中
2、水利用状况中水的基本概念中水的系统组成中水水质监测、控制、标准,永冻土底冰湖泊淡水土壤水大气水沼泽水河水生物水,全球总储水量近14亿t,便于取用的河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仅有20万km3,占0.26%。,水体结构组成,世界七个水资源总量丰富国家比较,468700,巴 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加拿大Canada,美 国America,印尼Indonesia,中 国China,印 度India,世 界World,0,30000,60000,120000,90000,人均径流量(立方米/人)RWR per Capita(m3/p),径流总量(亿立方米)TRWR(108m3),全球淡水资源
3、地区分布极不平衡: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印度7国的淡水资源约占世界淡水资源的60%。,水的自然循环,蒸发505,000,水汽输送10%,地表径流,地表蒸发72,000,降水119,000,地下径流,33,000以洪水的形式入海无法利用,14,000形成稳定径流被人类利用,降水90%,人类参与的水文循环,水的社会循环,世界水资源面临的突出问题:(1)水量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地区间存在水资源利用矛盾和潜在冲突。,国际水资源管理学会:2050年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或发展中国家人口的三分之一,近14亿人将严重缺水。干旱地区的10亿多人将面临极度缺水,无法满足生活、工业和环境的要求
4、,约3.48亿多人面临严重的经济缺水。2006年3月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全球用水量在20世纪增加了6倍,增速是人口增速的2倍。占世界人口总量40%的80多个国家水资源缺乏,30多个严重缺水,到2025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集约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剧增,用水量将增加40%,所需供水量将缺少50%以上,世界将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缺水人口可能超过30亿。,世界水资源面临的突出问题:(2)水源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突出。,联合国调查统计结果:水污染进一步蚕食着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全球河流稳定流量的40左右已被污染,且水污染仍在加剧。水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全球约有11亿人(约占五分之一)无法获
5、得安全饮用水,21亿人缺乏基本卫生设施,每年有2亿人患上与水污染有关的疾病,有220多万人因此死亡,其中近90%是不满5岁的儿童,多数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中不可复原的水量最高;注重开发农业节水技术。重视提高工业用水技术,降低用水定额,加大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水资源的开发将更加重视经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调度。“开源与节流”并重,优先发展污水再生回用。,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趋势:,第一章 概论,世界水资源状况中国水资源状况先进国家中水利用状况我国中水利用状况中水的基本概念中水的系统组成中水水质监测、控制、标准,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约
6、2.8万亿t,居世界第六位。总量不小,时空分布不均。地表水资源量约2.6万亿t(2001年,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中不重复部分,仅1140亿t)。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200t,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we位列第88位,被列为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19%,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水资源正从不足到严重不足)。我国水资源现状是“局部有所改善,整体仍在恶化”。北方和西北地区属资源性缺水。我国主要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其中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仅0.6万亿t。由于河流干竭、地下水开采过量等原因,水资源就近开发出现了困难,不得不采用远距离调水(南水北调、引栾济津、引江济太等),增
7、加了建设投资,破坏了水环境系统。,我国水资源状况:,Precipitation Distribution,China,Droughty,semiarid,Buffer Zone,humid,Wateriness,Southern Areas,Northern Areas,Yellow River,Haihe River,basins,2003年,人均水资源量黄河流域为361m3/人.年;海滦河流域为311 m3/人.年。,我国水资源浪费严重:全国每年水资源浪费量超100亿t。城市公共供水系统管网漏损率平均达21.5%,仅城市便器水箱漏水年损失达上亿t。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和有
8、效利用率低。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大部分地区严重缺水、水生态系统退化。我国面临水量短缺、水质退化和部门间、地区间水资源冲突等矛盾。目前水资源短缺与粗放低效利用的状态并存,水资源及其安全性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水资源危机:,严重缺水区Sever water Stress,缺水区Water stress,供需基本平衡或有余区Balance areas,北京、天津、西安、长春、大连、青岛、唐山和烟台等大中城市已受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威胁。,我国沿海地区缺水严重的城市分区统计表,中国七大水系的水质状况,People are carrying water back home,Northern
9、China,Women are carrying water back home,Northern China,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将近400亿t,受缺水影响最大的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高速发展的沿海地区及大中城市。在300多个大中城市中有180个城市缺水;在600多个中等以上城市中,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有300座城市缺水,136个严重缺水,30个特大城市长期缺水。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亿吨,约150个城市实行限时限量供水,致使工业产值每年减少1200亿元以上。仅“十五”期间,全国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3.85亿亩,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350亿kg。全国可利用草原中有90%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
10、,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1;有着悠久历史的西夏古城“黑城子”渐渐被沙漠吞噬;位于甘肃河西走廊的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全面干涸;“江南水乡”闹水荒,一半湖泊在萎缩(全国湖泊面积比50年前减少了15%)。,我国水资源危机具体表现:,未经处理的黑臭生活污水直接流进了黄河、长江;我国有79的人在饮用有害的污染水,7亿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水,3亿农民喝不上标准饮用水,1.64亿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广东北江镉污染事件,在北国和南方相继发生预计到2010、2030、2050年,城市需水量将达到1290、1730、2070亿t/a,缺水近137-31
11、8亿t。我国人口高峰出现在2030-2040年前后,全国总用水量达7000-8000亿t(其中工业用水占20%以上,约1500亿t),实际可能利用的水资源量约为8000-9500亿t,需求量基本接近可利用水量。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增加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降到1700立方米,按照国际标准抵达公认的人均1700立方米缺水警戒线。我国已经迈入水危机初期阶段,局部地区和城市进入中期阶段。“我们面临着比世界其他国家更严重、更紧迫的水危机”(中国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我国水资源危机具体表现:,生活与生产用水量比约1:9(工业与农业用水比约1:3),总用水量5500亿t/a,人均综合用水量
12、达430亿t,万元GDP耗水量达610亿t,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倍;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耗水量行业集中,生产管理水平低,预计2030年工业用水量将增至1500亿t;人民节水意识差,城市生活用水、家庭用水浪费普遍;对水资源管理缺乏宏观掌控,违反生态规律发展,对水资源掠夺式开发、浪费式应用、混合式管理;已经形成水源型与水质型缺水的复杂形势;平均单方灌溉水粮食产量约为公斤,不足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的40%,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不足先进国家水平的。,我国水资源危机产生缘由分析:,主要行业单位产品用水量,生活污水年排放量达500亿吨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不足10%,668个城市中仅123个城市有307座
13、污水厂;全国17000多个镇,基本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目前,生活污水占城市污水的比率提高至40%以上,至2010年,生活污水年排放量增至560亿吨,城市污水处理率不足20%;工业污染物多、杂、量大、毒性大,难以净化。至2010年,城市污水量每年将达到720亿吨(趋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40%(目标)。,我国水资源危机产生缘由分析:,水资源合理配置,跨区域调水推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做好污水废水的循环利用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要点:,核心是“开源节流”;朱镕基总理针对“南水北调工程”提出了“三先三后”原则: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调水的基础是节水治污;农业节水以提
14、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为核心,加快建设高效输配水工程等农业节水基础设施,推广和普及节水技术;工业节水重点抓好火力发电、石油石化、钢铁、纺织、造纸、化工、食品等高用水行业的节水工作,降低工业企业单位产品取水量;城市节水继续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加快改造城市供水管网,强制使用节水及计量设备和器具;非常规水源方面,大力开发利用海水、再生水、矿井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缓解水资源瓶颈制约,切实可行的途径是中水回用。,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重点:,投资优势:城市污水处理(二级)工程投资9001400元/(m3d),再生处理新增400600元/(m3d),加上配套管网总计6001000元/(m3d)。形成40亿
15、t水源的投资大约在100亿元左右;而形成同样规模水源的长距离引水则需600亿元左右,海水淡化则需1000亿元左右。成本优势:根据国内外同类经验测算,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采用常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处理,1万/m3规模以上工程吨水成本0.7元,远低于城市水价;按国内外通行惯例,中水价格一般为自来水价格的50-70%;需水方、供水方经济效益显著。,非常规水源利用总体经济分析,(1)跨流域调水,(1)大型水利工程,淮安枢纽,密云水库,京杭运河,中国占水利工程供水总量75%的农业灌溉用水,利用效率平均仅为45%(发达国家平均为70-8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30-40%(发达国家平均为7
16、5-85%);在生活用水方面,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城市用水器具和自来水管网的浪费损失率为20%以上 节约用水是解决中国水危机的必由之路,(2)节约用水,分质供水;推广节水型器具,(2)节约用水,节水灌溉,(2)节约用水,城市污废水、雨水经处理后资源化利用,可以提供40%60%的城市供水量,发展潜力巨大;城市污水、雨水资源化利用非常便利,且投资和运行成本均较低,经济效益明显;同时具备减少污染、缓解洪峰、保持生态用水、增加景观和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等功能。,(3)污废水及雨水的循环利用,约15%的市政用水可由回用水供给;近50%的生活用水可由回用水供给;约80%工业用水(循环冷却水等)可由回用水供
17、给。,世界银行从事“解决中国水稀缺:从分析到行动”课题研究,发布解决中国的水稀缺:关于水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的建议:建议中国改革和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机构设置、法律法规、信息和公众参与,重点放在明晰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各自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提高水资源管理部门的效率,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如水权、水价和生态补偿机制;强化水污染控制措施的执行以及对污染突发事件的准备。,(4)水资源统一管理,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面对我国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水资源管理“红线”,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控制用水总量;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控制排污总量;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遏制用
18、水浪费;加快“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建设,控制行政区域年度用水总量;实施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推进水价改革须有利于节约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平均供水价格为每立方米3.77元(含污水处理费),水价构成不合理,水价偏低,未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和水环境治理成本。著名水利专家王浩:北京合理水价应该是11块4毛2分。,(4)水资源统一管理(NEW两会信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污水、雨水处理回用的研究和应用尚属起步阶段,城市污水的利用率非常低,而雨水基本上没有得到利用。缺乏污水、雨水处理回用的经济适用技术和集成化设备是目前主要的技术障碍。,我
19、国水资源开发存在问题:,在已无新的水源可开发利用的城市和地区中,从市政管网收集来的使用过一次的废水不能作为废物排放,而应作为资源重新利用。目前,双重供水系统在不断地增加,处理后的水回用作景观用水和其他非饮用用水(冲洗厕所、农田灌溉、浇洒绿地、补充地下饮用水水源等)。,中水回用现状:,城市污水中污染物只占0.1%左右,比海水3.5%少得多,经过适当再生处理,可以重复利用,实现良性循环;再生水是城市稳定的淡水资源,减少了对自然水的需求量,削减了对水环境的污染负荷,是维持健康水循环不可缺少的措施,是缺水地区解决水荒的可行之策,是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环境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再生水
20、供工农业、市政事业等多目标、多对象的回用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适宜的,必将大大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产生开源、节流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效益,并对了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水回用意义:水是唯一不可替代也是唯一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利用城市污水资源、削减水污染负荷、节约用水、促进水的循环利用及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要遵循以下原则:资源型缺水城市应积极实施以增加水源为主要目标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水质型缺水城市应积极实施以削减水污染负荷、提高城市水体水质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目的与原则:,城市景观环境用水要
21、优先利用再生水;工业用水和城市杂用水要积极利用再生水;再生水集中供水范围之外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建住宅小区或公共建筑,提倡综合规划小区再生水系统及合理采用建筑中水;农业用水要充分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积极制定管理法规和鼓励性政策,切实有效地推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施的建设与运营,并建立有效监控监管体系。,中水回用是系统工程,包括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输配水系统、用水技术和监测系统等。中水回用需达到水质合格、水量合用和经济合算三个指标。,中水回用基本要求:,城市污水量大、集中,就近可得,易于收集,稳定可靠,不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是较稳定的供水水源;城市
22、污水厂一般建在城市附近,与跨流域调水、远距离输水相比,可大大节省取水、输水的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污水处理厂因增加深度处理单元而增加的投资少于新建水厂的投资,故可节省部分新建给水处理厂的费用;城市污水处理后回用减少了污水排放量,从而可以减轻对水体的污染,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污水回用开辟了第二水源,减少了城市新鲜水的取用量,减轻城市供水不足的压力。,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可行性:,废水资源化作为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废水资源化技术作为节水重大专项予以支持;高度重视废水资源化集成技术开发;建立综合性废水资源化示范工程。,中水回用科技与工程支撑:,国家导向且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高级氧化、新型吸附、膜分离、
23、高级生化等及其集成技术趋于成熟,国家支持的重大课题包括:耗水量及排污量大的行业(例如发酵、焦化、农药、制药、化肥、电子、采油)废水资源化示范工程建设;大型企业(例钢铁、石化、化工)综合工业废水资源化示范工程建设;工业废水资源化关键与共性技术开发;污废水资源化配套用环境友好型药剂开发。,1985年前的六五期间是起步阶段;1986-2000年的七五、八五、九五(城市污水资源化研究、污水净化与资源化技术研究、污水处理与水工业关键技术研究)是技术储备、示范引导阶段;2001年以十五纲要提出污水再生利用为标志,进入了全面启动阶段。主要研究内容:不同回用对象的水质指标、不同回用用途的废水再生工艺路线和相应
24、单元处理技术、再生水用户的用水技术、不同工程长年运行的经验总结、废水回用的技术经济分析与技术经济政策、污水回用设计规范、工业化应用和规模化推广的工程问题;我国在水环境化学、微生物学、生态及毒理学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以及污水处理技术和工艺流程研究和利用方面具有国际同等先进水平,但是在处理设备、系统优化控制及管理水平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中水回用研究进展:分三个阶段,污水再生回用对策,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一些水资源短缺且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未来的用水战略中应该将中水回用和污水集中处理回用列为节水的重点。新规划的城市和新建工业基地,在进行规划建设时,应充分考虑污水再生回用设施的建设,从本地区本行业发
25、展的长远利益出发,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目标,选择适宜的污水再生处理工艺,提出合理的回用措施和回用量。在石油化工、电力、钢铁等我国主要的用水行业使用再生水势在必行。,污水再生回用关键任务:,在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基础上,建立污水再生回用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集中统一的水管理机构,对水资源、供水、排水和水环境污染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建立综合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水总体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协调城市水资源、供水、排水、水污染控制、城市防洪、河湖以及工业、农业、水产、航运等规划,做到以供定需、分质供水、优质优用、重复利用,使水资源得到科学有效的利用与保护,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确保污水回用规划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水回用概论 中水 概论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56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