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ppt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基本要求社会经济资料收集供水基础设施调查统计供水量调查统计供水水质调查分析用水量调查统计用水消耗量分析估算废污水排放量及污染源调查分析供、用、耗、排水成果合理性检查用水水平及效率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河道内用水调查分析与水相关生态环境问题调查评价,1980、1985、19901995、2000年开发利用情况,变化趋势,预测基础,现状,径流还原计算,1980 第一次水资源评价1993 水中长期供求计划19972000 水资源公报,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一)基本要求收集整理1980、1985、1990、1995和2000年用水关联的主要
2、社会经济指标调查统计2000年的供水基础设施及其供水能力 调查统计1980、1985、1990、1995、2000的供水量和用水量估算1995年和2000年的用水消耗量 逐个调查统计各建制市建成区范围内1995年和2000年的供水量和用水量,(一)基本要求1980、1985、1990、1995年的用水量按“原口径”统计,2000年除按“原口径”统计外,还要按“新口径”统计2000年必须按水资源三级区和地级行政区统计,其余年份可按水资源二级区统计,(一)基本要求分析统计1995年和2000年的各类用户不同水质的供水量对2000年的点污染源(工业和城市生活)、面污染源、入河(湖、库)排污口等情况进
3、行调查,结合水功能区划分,统计分析各水资源三级区2000年的废污水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以及排入河湖库的废污水量和主要污染物量,(一)基本要求分析计算各分区上述5个年份的综合用水指标、单项用水指标和用水弹性系数,评价各地区的用水水平和用水效率调查分析一些城市和不同类型灌区的供水水价及用水管理指标,为分析各地区的节水潜力和需水预测提供基础数据,(一)基本要求分析计算各流域的地表水资源开发率、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开采率及水资源利用消耗率选择重点河段,调查分析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状况。对地表水过量引用、地下水超采、水体污染等不合理开发利用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调查评价,(二)经社资料收集整理收集统计与用
4、水密切关联的经济社会指标,是分析现状用水水平和预测未来需水的基础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工农业产值、耕地面积、灌溉面积、粮食产量、牲畜头数等一般情况下,灌溉面积采用水利部门统计数据,其他数据采用统计部门数据,人 口人口:年末人口数 城镇人口、乡村(农村)人口、非农业人口统计口径19521980年19821999年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统计口径19521980年口径(按行政建制划分,公安部门使用)市人口市管辖区域内的全部人口(含市辖镇,不含市辖县)镇人口县辖镇的全部人口(不含市辖镇)县人口县辖乡人口,人口统计口径19821999年口径(按常住人口划分,统计局使用)市人口设区的市的区
5、人口和不设区的市 所辖的街道人口镇人口不设区的市所辖镇的居民委员会 人口和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县人口(乡村人口)除上述两种人口以 外的全部人口,人口统计口径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地域分为:城镇(城市、镇)、乡村(集镇、农村)城市,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市建制的城市市区。包括:设区市的市区和不设区市的市区,人口统计口径设区市的市区是指:(一)市辖区人口密度在1500人/平方公里及以上的,市区为区辖全部行政区域(二)市辖区人口密度不足1500人/平方公里的,市区为市辖区人民政府驻地和区辖其他街道办事处地域(三)前款市辖区人民政府驻地的城区建设已延伸到周边建
6、制镇(乡)的部分地域,其市区还应包括该建制镇(乡)的全部行政区域设区市的其他地区分别按本规定的镇、乡村划分,人口统计口径不设区市的市区是指:(一)市人民政府驻地和市辖其他街道办事处地域;(二)市人民政府驻地的城区建设已延伸到周边建制镇(乡)的部分地域,其市区还应包括该建制镇(乡)的全部行政区域。不设区市的其他地区分别按本规定的镇、乡村划分,人口统计口径镇,是指经批准设立的建制镇的镇区包括:县及县以上(不含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所在的建制镇的镇区和其他建制镇的镇区镇区是指:(一)镇人民政府驻地和镇辖其他居委会地域(二)镇人民政府驻地的城区建设已延伸到周 边村民委员会的驻地,其镇区还应包括 该村民
7、委员会的全部区域,人口统计口径城镇地区以外的工矿区、开发区、旅游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特殊地区,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按镇划定;常住人口不足3000人,按乡村划定 为保持不同年份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本次综合规划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中不同年份的城镇人口均按第二种口径统计,人口统计口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以价值形式表示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80年代初期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工业产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总产出,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工业增
8、加值: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反映了工业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工业总产出 中间投入=GDP的工业部分=GDP的二产-建筑业,工业总产值与工业增加值,工业划分1984年以前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村办工业1997年以前分为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和非独立核算生产单位、村办工业、城镇合作工业、农村合作工业、城镇个体工业、农村个体六大部分1998年起分为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非国有(包括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个体经营单位)两部分,当年价与不变价,耕地面积耕地面积:能够种植农作物、经常进行耕锄的田地。包
9、括熟地、当年新开荒地、连续撂荒未满三年的耕地和当年休闲地(轮歇地)水田:筑有田埂(坎),可以经常蓄水、用来种植水稻或莲藕、席草等水生作物的耕地。实行水田和旱地作物轮作的仍计算为水田旱地:除水田以外的耕地耕地面积采用国家土地管理局1996年普查的口径(19.5亿亩),只统计2000年数据,灌溉面积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有一定的水源,地块比较平整,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套,在一般年景下当年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农田实灌面积:利用灌溉工程和设施,当年实际已进行正常(灌水一次及以上)灌溉的耕地面积。在同一亩耕地上无论灌水几次,都应按一亩计算。临时抗旱点种的面积不算实灌面积,耕地与灌溉面积关系耕地面积农田
10、有效灌溉面积 农田实灌面积,林牧渔面积林果灌溉面积:进行正常灌溉的林地、苗圃、果园等面积草场灌溉面积:进行正常灌溉天然草场、改良草场、人工草场、饲草基地等面积鱼塘补水面积:进行人工补水的鱼塘面积,社会经济指标与用水分类一致,社会经济指标,用水量,1,1,2,2,3,3,4,4,(二)经社资料收集整理经社指标统计内容见附表3-2-1,统计年份为1980、1985、1990、1995和2000年2000年要求按水资源三级区和地级行政区分别填报,其他年份可按水资源二级区填报,调查统计2000年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他水源的数量和供水能力,反映供水基础设施的现状情况供水能力是指现状条件下相应供水保证率
11、的可供 水量,与来水状况、工程条件、需水特性和运行 调度方式有关除了对水利部门所属的水源工程进行统计外,对 其他部门所属的水源工程及工矿企业的自备水源 工程均需进行统计按工程所在地统计,(三)供水基础设施调查统计,供水设施,地表水源工程蓄水引水提水调水,地下水源工程浅层地下水深层承压水,其他水源工程集雨污水处理回用地下微咸水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三)供水基础设施调查统计地表水源工程应按供水系统统计,避免重复蓄水工程指水库(大、中、小型)和塘坝引水工程指从河道、湖泊等地表水体自流引水的工程,按大、中、小型规模统计提水工程指利用扬水泵站从河道、湖泊等地表水体提水的工程,按大、中、小型规模统计调水
12、工程指水资源一级区或独立流域之间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三)供水基础设施调查统计地下水源工程指利用地下水的水井工程,按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分别统计浅层地下水指与当地降水、地表水体有直接补排关系的潜水和与潜水有紧密水力联系的弱承压水,(三)供水基础设施调查统计其他水源工程包括集雨工程、污水处理再利用和海水利用等供水工程集雨工程指用人工收集储存屋顶、场院、道路等场所产生径流的微型蓄水工程,包括水窖、水柜等污水处理再利用工程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回用设施海水利用包括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分开统计。海水直接利用指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及城市环卫用水等,(三)供水基础设施调查统计供水基础设
13、施,根据工程所在地按水资源三级区和地级行政区分别统计(统计内容详见附表3-3-1、附表3-3-2、附表3-3-3、附表3-3-4),(四)供水量调查统计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按受水区统计跨流域跨省区的长距离调水工程,以省(自治区、直辖市)收水口作为毛供水量的计量点,水源至收水口之间的输水损失单独统计其他跨区供水工程的供水量从水源地计量 按取水水源分为地表水源供水量、地下水源供水量和其他水源供水量三大类,(四)供水量调查统计地表水源供水量按蓄、引、提、调统计从水库、塘坝中引水或提水,均属蓄水工程供水量从河道或湖泊中自流引水的,无论有闸或无闸,均属引水工程供水量利用
14、扬水站从河道或湖泊中直接取水的,属提水工程供水量跨流域调水量是指水资源一级区或独立流域之间的跨流域调配水量,不包括在蓄、引、提水量中,(四)供水量调查统计地下水源供水量指水井工程的开采量,按浅层淡水、深层承压水和微咸水分别统计其他水源供水量包括污水处理再利用、集雨工程、海水淡化的供水量 未经处理的污水和海水的直接利用量也需调查统计,但要求单列,(四)供水量调查统计按附表3-4-1要求统计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和2000年的供水量2000年要求按水资源三级区和地级行政区分别填报,其他年份可按水资源二级区填报分析1980年以来供水总量、地表水源供水量、地下水源供水量、其他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资源 开发利用 情况 调查 评价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456101.html